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列夫托爾斯泰


《飛屋環遊記》是上映於2009年的動畫大片,曾獲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未來電影數字獎,第67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動畫長片。

這是一部溫情滿滿的浪漫環遊電影故事,其中,老爺爺卡爾揹著飄滿彩氣球的飛屋,一路跋涉去仙境瀑布實現跟妻子的共同夢想這個場景,是所有看過本片觀眾的共同淚點。

我們感動的不僅是卡爾跟艾麗蔓延一生的純真愛情,還有對他敢於踐行看似遙不可及夢想的那份勇敢的敬佩。

人生在世,哪個沒有一份深藏於心的夢想,但大部分豐滿的理想都被骨感的現實打的一敗塗地,是我們不夠勇敢還是夢想太高遠,丟失了夢想的人生該何去何從?

在此,作者將就本電影中的三個極端夢想主義者卡爾,小羅,蒙茲的故事遭遇試分析,當夢想跟現實發生衝突,當實現的夢想非你所願,當你的夢想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時,該做出怎樣的選擇,才算實現了我們的內在成長,即完成自己在精神世界的成人禮。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1,孤僻孤獨的他生活在跟妻子的過往回憶裡,去仙境瀑布是他跟妻子一生的夢想,他不容許別人參與,也不想被人打擾,經歷過後才明白,適時放下,相互成全才是達成夢想的不二法門。

孤僻乖戾的老頭卡爾,一直生活在過去跟妻子相濡以沫的回憶裡,拒絕別人的幫助和關心,不願意別人介入他跟妻子的世界。

在帶著精心設置的飛屋去仙境瀑布實現跟妻子的共同夢想時,卻發現一直糾纏他胖男孩羅素正膽戰心驚的躲在屋外,無論卡爾怎麼冷言厲色驅趕,小羅死活不離開,非要協助他一起去仙境瀑布實現夢想。

繼而又來了因躲避追殺,被迫跟子女兩地分離的大鳥凱文,非要把他當主人的小狗豆豆,因為這些外在負擔的加入,使得飛屋再也無法起飛。

卡爾拖著沉重的飛屋在叢林裡蹣跚前行,對小羅,凱文,豆豆非常冷淡,恨不得它們趕緊離開。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但在得知小羅跟著他是為了得到一枚協助老人獎章,那樣才能見到苦苦思念的父親,被追殺的凱文是一位牽掛著年幼子女的可憐母親時,他心軟了。

最終在關鍵時刻,他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夢想,跟昔日偶像廝殺搏擊,救出小羅,幫凱文回家,使她跟日思夜想的孩子們得以團聚。

故事的最後場景是,卡爾脫手而去的飛屋靜靜的停在仙境瀑布的山崖上——在他放棄自己夢想去幫助別人時,他的夢想也同時實現了。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到天堂和地獄參觀,發現兩邊的人都用二米長的勺子,吃相同的飯菜,但天堂的人滿面紅光,地獄的人卻面容憔悴。

他觀察好久終於發現端倪,地獄的人都用勺子盛了飯菜給自己吃,由於勺柄太長,怎麼也吃不到嘴裡,而天堂裡的人們則都是舀起飯菜彼此餵食。

這就像小羅為了實現能見到爸爸的夢想,不管不顧,冒冒失失的屢次敲開卡爾的家門,卡爾也不耐煩的數次拒絕小羅進入屋子。

此時的他們都是一心為自己夢想去幹擾別人,所以他們除了給對方徒增困擾外,更與自己的夢想越走越遠。

直到小羅為救凱文冒險飛走,卡爾為幫他們,忍痛把屋子裡珍藏的東西都推出去減負起飛,勇敢去挑戰歹徒蒙茲。

表面上看他們放棄各自夢想,把對方需求推到了首要位置,但他們在達成對方需求的同時,自己的夢想也同時被對方給實現。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現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中,大都奉行“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處世哲學,深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生存技能。

時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不惜犧牲別人。

與所有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唯恐會觸及到自己利益。

殊不知我們關閉或掛起的對他人幫助與關愛,極有可能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夢想之門。

願我們都能跟卡爾學習,在經歷過後及時領悟,適時放下,相互成全,才是達成夢想的不二法門。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2,夢想的真正價值不一定是達成結果,有時最好的結果藏在在過程裡,比如他收穫了跟卡爾的友誼與獨立的勇氣。

小男孩羅素非常渴望見到跟媽媽分居去遠方的父親。

因為他的一句許諾——得到協助老人獎章就會來看他,而屢次敲開卡爾的家門,牛皮糖一樣纏著他,非要跟他一起去仙境瀑布,好得到他給予的協助獎章。

因為大鳥凱文一直惦記著見不到面的孩子,哀哀悲鳴,小羅想到自己見不到爸爸的痛苦,非常同情凱文,一直力所能及的幫她。

在卡爾一心只顧自己飛屋,不去搭救被蒙茲捉走的凱文時,膽小鬼小羅義無反顧的隻身闖入蒙茲滿是惡狗的飛艇救人,更在卡爾跟凱文遇到生命危險時,勇敢衝上去助力。

在他的校園晚會上,爸爸依舊沒到場,但卡爾作為家長上臺,給他頒發了協助老人獎章,小羅沒再糾結爸爸的缺席,反倒跟卡爾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小羅的故事告訴我們,夢想的價值有很多種,最好的結果往往藏在那些不為人重視的過程裡,每當談論起這個話題,作者都會想起史鐵生先生的那本名作《命若琴絃》:

“大山裡生活著靠彈琴說書謀生的一老一小兩個盲人,雖然日子過的異常辛苦,但他們每天都活得非常充實,因為老師父從他師父那拿到過一個藥方,彈斷一千根琴絃時拿去抓藥吃了,眼睛就能復明。

老師父一生風餐露宿,走遍大山裡的每處小村說書彈琴,終於在古稀之年彈斷了一千根琴絃,興沖沖拿著先師留下的藥方去抓藥時才知道,根本沒有什麼秘方。

他師父在臨死前彈斷了八百根琴絃後知曉了這個秘密,怕他沒有夢想的支撐難以活下去,於是也給他造了彈斷一千根琴絃就能復明的夢。

這位老師父在去世前也善意的哄騙了自己的小徒弟,說要彈斷一千二百根琴絃才可以,他記錯了師父的話才沒得復明。”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夢想是他師徒在慘淡人生裡得以活命的動力,夢想也是我們每個人為之奮鬥拼搏的希冀。

但請一定要明白,實現夢想的方式有很多種,夢想的價值也有很多維,有的是結果帶給你幸福,有的是過程充實你人生。

人長大的過程就是一個從依賴到逐漸獨立的過程,小羅經歷過後明白了獨立的重要性,以及實現夢想不一定非得是達成了結果。

有時最好的結果藏在過程裡,比如他收穫了跟卡爾的友誼,以及不再在感情上依賴父親的獨立勇氣。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3,為獲得世人承認不擇手段,把所有人當代價犧牲,在殺死別人時他不會料到,被執念控制的他自己,是這一系列代價者中最後一個墊底。

蒙茲曾是個被人敬仰的探險家,慣被鮮花,掌聲,讚美簇擁的他,無法忍受別人對他所描繪的美麗巨鳥的質疑,發誓要捉一隻回去雪恥。

當一個人過度追求他人的認可,就掉進了執念的泥沼裡越陷越深,凡是不相信他話的人都被殺掉,訓練了一群聽話不反駁的狗當幫兇,孤獨的守在荒涼之地蹲守大鳥多年,最終因這執念而死。

執念究竟是個什麼東西,為何讓人拿起就無法放下?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首先,哲學給執念的定義是:通過長期反覆不斷尋我的過程,而得知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同時自身的觀念又被這種需求束縛,相互作用不斷上升的過程。

通俗來講就是,因為對某事物的極度執著而產生了過度追求的念頭。

蒙茲的執念就是捉回大鳥給嘲笑他的人看,證明他沒有撒謊,這背後還是他對失去名望的恐懼與憤恨。

他不惜一切代價要奪回失去的虛名,但忘了世間所有生物都是跟他平等的唯一,不能犧牲他人來成全自己慾望名利,就像疫情之初,那些貪婪屠殺食用野生動物的人。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蒙茲為此屠殺的人越多,就被執念控制的越深,他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所以更極度渴望實現最初的願望,不然他無法原諒自己,讓投入如此之多的事情以失敗告終。

這種心理在哲學範疇叫做沉沒陳本,就是核算到投入大於收穫時的焦躁不安,與孤注一擲的求勝心理。

其次,哲學大師叔本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學會做自己精神領域內的君王,不要成為別人情緒世界裡面的奴隸。”

人真正的自信是,承認世界與自己的不完美,承認有些事情你永遠無法掌控,也不要期望你做的事情能得到所有人信任理解。

這種時候,應該選擇的是釋然放下,而不是被他人的誤解影響的情緒及行為,把無辜者當成自己獲取大眾認可,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來犧牲,這樣的結果勢必會反噬自身。

蒙茲在殺死別人時絕不會想到,被變態執念控制的他,將是這一系列代價者中的墊底,付出了最大的沉沒陳本——自己的一生。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4,結語

經歷過後的卡爾,明白了夢想的堅持與適時放下,相互成全緊密相連。

小羅也領悟到夢想的達成不僅限於想要的那個結果,最珍貴的往往是在過程中的收穫。

蒙茲用生命做代價給我們展示了一旦夢想演變成執念我們的控制,將會給自己及他人帶來怎樣的悲劇下場。

相較於內在精神的成長,我們中大多數人還是比較注重外在身體的成長。

尤其是上一代的父母們,認為給子女們提供了優裕的生活條件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內在精神的成長,才是決定著一個人能否真正健康成長的重中之重。

精神成長一個最重要的標誌就是,不再一廂情願,唯吾獨尊,敢於面對生活的無常。

就像本文開篇提到的那樣問題,當夢想跟現實發生衝突時,當達成的夢想的非你所願時,當你的夢想要以犧牲別人為代價時,你該如何選擇?

這是生活早早晚晚都要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有關內在成長的終極命題。

願我們都能重視起這個問題,努力學習精進,讓自己內外兼修,及早完成我們在精神世界的成人禮。


豆瓣9.0《飛屋環遊記》,一次旅行成就的三次精神世界成人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