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共有19位皇帝,唯一不被正史承认的是谁?为何会如此?

文史砖家


应该是宋简宗赵旉(元懿太子)了吧,建炎三年,南宋武官苗傅、刘正彦在临安府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退位,拥立其年仅三岁的儿子赵旉为帝,并计划改元明受。但很快大将韩世忠、张浚、张俊等人的努力之下,兵变不久就被平息了,高宗复位,赵旉又成为了太子,并且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由于简宗在位时间极短,并且高宗也复位了,故简宗在历史上不被承认,甚至鲜为人知。


这个南宋有意思


宋朝自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至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陆秀夫背幼帝投海自尽,享国祚319年。

(宋朝皇帝列表)

因为宋朝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都城被金所破,徽钦二帝被俘虏北上,康王赵构于应天府(今南京)再次以宋为国号建国,所以宋朝又分北宋还南宋。

两宋共有18位帝王,而题主所说的19位,就包含一位不被历史承认的帝王,他就是宋高宗赵构唯一的亲生儿子宋简宗赵旉 [fū]。那么为什么赵旉成为了帝王却不被史学界所承认呢?这其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宋简宗赵旉像)

赵旉为宋高宗赵构之子,出生于靖康之变一个月后。因为靖康之变发生时赵构正在外地,所以成为宋徽宗儿子中唯一没有被俘虏的,随后赵构南下,在宋朝老臣的强烈要求下,赵构于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继续使用宋为国号,史称南宋。

但是南宋朝廷只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王朝,实力与当时强盛的金朝难以匹敌,而金在南宋建立后,也是经常派兵入侵骚扰,而宋高宗赵构此时也不再是当年金兵军营和谈的那个英勇无畏的年轻小伙,现在的赵构或许因为赵宋皇族的遭遇而变的胆小怕事,金兵一来进犯,赵构就逃跑,后来赵构也落得一个“逃跑皇帝”的称号。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再次南下,赵构再次逃跑,一路逃到了杭州,而此时负责守卫杭州的南宋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因为赵构自建立南宋一来,宠信宦官,而被其宠信的宦官也是作威作福,到处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在宋朝面临危难之际依然只顾自己享福,置广大将士于不顾,而王渊就是其中的典型。

目睹这一切的苗傅和刘正彦决定起兵,并且杀死了王渊,而后他们率军要求宋高宗赵构退位,将皇位禅让于赵旉,并请求隆佑太后垂帘听政,后隆佑太后为稳定局势,决定让赵构禅位于赵旉,就这样,年仅2岁的赵旉便被推上了前台,做了一个傀儡皇帝。史称“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画像)

赵旉即位后,苗傅和刘正彦把持了朝政,得知此事的刘光世、张浚、韩世忠等人,纷纷勤王,后各路勤王军大败苗傅,刘正彦。苗傅和刘正彦也被处以磔刑,“苗刘兵变”以失败告终。而赵构也再次登上了皇位,在位仅26天赵旉又变成了皇子。

但可怜的赵旉在当年就因为宫女不小心踢倒炉子的响声而受惊吓致死,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的赵构和赵旉的生母潘贤妃悲痛欲绝,整整哭了3天,后赵构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

那么,为什么赵旉这个年幼的小皇帝不被史学界所承认为宋朝的正统皇帝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赵旉在位时间短,只有短短的26天。

其二,赵旉是因为兵变才当上皇帝的,而且只是苗傅和刘正彦的傀儡而已,没有任何实权,况且年龄尚小,在位没有什么作为。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宋王朝不承认赵旉为正统皇帝,因为当时只能有一个正统皇帝,如果承认了赵旉,那么同时也就否认了当时赵构的正统地位,所以赵旉不能为正统皇帝。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赵旉死后也只是被追认为“元懿太子”,而没有被追为皇帝的称号,而赵旉宋简宗的庙号也是元末韩林儿追封的。

我是小明唠史,唠历史,和你唠唠古人那些史,喜欢可以点赞关注哦!


小何唠史


从宋太祖赵匡胤代周称帝开始,到宋少帝赵昺在崖山投海殉国为止,两宋共存在319年时间,按照正史的说法则是经历18位皇帝。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位皇帝却被正史“抹除”,此人,便是在位仅仅26天的简宗赵旉。


赵旉是宋高宗的独生子,生母为潘贤妃,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降生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由于是独生皇子,所以赵旉极受宋高宗的疼爱,降生3个月后,便被册封为魏国公。因为宋高宗的嫡妻邢秉懿尚在金国做俘虏,理论上还有回国并生下嫡长子的可能,所以赵旉并未被册立为太子,但在实际上却享受着储君的待遇。



宋高宗登基之初金兵屡屡南下,害得他一听到风吹草动,便会逃往江南,一度还被驱赶入海。宋高宗之所以如此窝囊,大约是受到父兄被俘受辱的遭遇所刺激,不想步二者的后尘。建炎三年(1129年)初,金兵再次大举南下,宋高宗再次发挥强项,从南京退往扬州,接着又渡江奔往杭州。等到宋高宗好不容易摆脱金兵后,内部却发生兵变,让他一度丢失皇位。


这场兵变的领头者是扈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他们之所以造反,原因是看不惯御营都统制王渊、大宦官康履的所作所为,并怀有强烈的个人野心。王渊、康履仗着皇帝的恩宠为非作歹,不仅搜刮民脂民膏,还肆意欺凌禁军将士,让他们很是愤慨。再加上从扬州撤往杭州时,王渊居然用战船运送自己的私财,以致数万宋兵无船过江而被歼灭,如此无耻行径令留在杭州的宋军愤慨。



由于此时负责杭州守卫事宜的,只有苗傅、刘正彦率领的两支禁军部队,所以他们便利用士兵们的愤慨情绪,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悍然在当年三月五日发动兵变,捕杀王渊、康履。事后,苗刘二人又携带着王渊的首级逼宫,逼迫宋高宗让位给儿子赵旉,并由隆佑太后孟氏(宋哲宗的皇后,高宗的伯母)垂帘听政,史称“苗刘兵变”。


宋高宗起初并不想退位,为此还派宰相朱胜非与苗、刘交涉,但终因后者态度强硬不肯妥协,才无奈答应让位。同日,年仅3岁的赵旉被扶上帝位(“金人侵淮南,帝幸临安,会苗傅、刘正彦作乱,逼帝禅位于旉,改元明受。”见《宋史·卷二百四十六》),而宋高宗则以“睿圣仁孝皇帝”身份退居睿圣宫,身边仅有15名宦官服侍,境遇相当落魄。


孟太后临朝听政后,听从朱胜非的建议,一方面假意笼络、提拔苗刘二人,但另一方面却在暗中与大将张浚、吕颐浩等人联络,要求他们火速勤王,帮助高宗复位。张浚得到消息后,迅即在平江起兵讨逆,并联络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一起进兵杭州。



当得知大军压境的消息后,苗傅、刘正彦自知无力抵御,为此被迫接受朱胜非的建议,率领百官奏请高宗复辟。赵构还宫后,隆祐太后撤帘归政,小皇帝赵旉则以太子身份退位,距离他被扶立上台,才不过26天的时间。为了迷惑苗刘二人,宋高宗赐予他们免死铁券,并任命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为淮西制置副使,将他们引出朝廷。


苗傅、刘正彦得到官职和免死铁券后,迅即离开杭州出逃,一路上烧杀抢掠,祸害了很多的州县,但很快便相继被韩世忠捕获。韩世忠俘获苗傅、刘正彦后,将他们押赴杭州,经验明正身后,被高宗下令处以凌迟极刑(“韩世忠军还,执苗傅、刘正彦、苗翊诣都堂,审验毕,磔于建康市,枭其首。”见《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



叛乱被平定后,宋高宗得知金兵已经北返的消息后,便下诏返回行在建康(今南京市)驻跸,结果到达目的地没多久,太子赵旉便因舟车劳顿患上了疟疾,持续高烧不退,令宋高宗、潘贤妃心急如焚。当年七月,在赵旉于行宫治病期间,一个冒失的宫女因为走路时不小心踢到了地上的金香鼎,发出轰天巨响,竟把这个三岁幼儿给活活吓死。


宋高宗得知独生子暴死的消息后,如遭五雷轰顶,跟潘贤妃整整哭了三天三夜,直到哭干眼泪,依旧未能从巨大的悲伤中走出来。事后,宋高宗迁怒于赵旉身边的侍者,将所有的宫女和保姆都一并处死(“太子病未瘳,有鼎置于地,宫人误蹴之有声,太子即惊搐不止,上命斩宫人。少顷,太子薨,年三岁。”引文同上)。



赵旉死后,被追谥为元懿太子,葬于建康的铁塔寺当中。由于高宗先前因受惊吓失去生育能力,此后再无生子,所以最终只能将皇位传给宋太祖的后裔赵昚(宋孝宗)。由于赵旉在位仅26天,且帝位来路不正,所以不被正史承认为真正的皇帝,亦没有专属的本纪。不过在元末红巾军起义期间,冒充宋朝皇室之后的韩林儿还是把赵旉尊为正式的皇帝,并追尊其庙号为简宗。


史料来源:《宋史》、《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


文史砖家


那应该是宋朝最后一个皇帝了,陆秀夫抱着他投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