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風:戰疫情武漢不寂寞

2020年的春節,註定在歷史上不同尋常。一場來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成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疫情來勢兇猛。從當初的幾十例上百例,很快發展到幾百例幾千例;從當初的武漢及周邊地區,很快蔓延到神州大地,乃至海外。

武漢,這座美麗的江城,陷入了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危機:醫務人員嚴重不足、藥品物資空前短缺、醫院病床異常緊張……

武漢告急,武漢封城,武漢成了災城。大敵入侵,迫在眉睫。

肆虐突發的疫情,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黨中央接連召開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進行研究、動員、部署,再研究、再動員、再部署。

肆虐突發的疫情,引起全國人民的牽掛。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武漢,把關愛灑向了武漢。一場阻擊疫情、遏制毒魔的沒有硝煙的戰爭迅速在全國打響。

時代英雄鍾南山來了。84歲高齡的他,率領袁國勇、李蘭娟、任高福、曾光、杜斌5位高級專家,親赴武漢聽取並檢視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迅速對疫情作出了研判,提出了“早發現、早隔離”的有效指導意見。

特別是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一位84歲,一位73歲,都是2003年阻擊非典的功臣。他們本該安享晚年,樂享天倫之樂,卻不顧高齡高危,在南北幾個城市不停往返奔波,深入疫情最前沿,瞭解研究疫情,向中央高層彙報,接受媒體的採訪,指導疫情防控。他們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甚至在飛機、高鐵上也捨不得多休息一分鐘。他們的敢於擔當、真情大愛和敬業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面對來勢兇猛的病毒,科研的力量是最大的支撐。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知有多少個像鍾南山、袁國勇、李蘭娟這樣的人士在與時間賽跑,在夜以繼日地進行科研攻關。病毒源頭找到了,檢測病毒的試劑盒研製出來了,病毒毒珠成功分離並培育出來了,疫苗研製啟動了……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不再讓人們對這個毒魔感到恐懼、恐慌。

醫生護士是白衣天使,是人類生命的守護神。面對兇猛的疫情,面對越來越多的病人,武漢各定點醫院的醫生英勇無畏,奮力搶救。有的醫生護士連軸轉,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有的醫生護士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為了免上廁所,不敢喝水,甚至用上了成人尿不溼。

但是,戰疫情,武漢不寂寞。武漢的危難,湖北的壓力,牽動了全國醫務工作者的心。一份份關愛,一個個援助,跨越高山,跨越江河,送到了美麗的江城。上海、廣東醫療隊來了,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醫療隊來了,北京、河南、山東、內蒙、新疆等等,除西藏外各省市區均組織醫療隊馳援武漢和附近城市。截至1月底,醫療隊總數達到43支,醫務人員6000餘人。他們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護士;有的是中醫,有的是西醫;有的來自呼吸科,有的來自感染科,有的來自重症科,還有的是心理醫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醫療力量。這些精兵強將,主動放棄與家人的團聚,冒著危險,來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特別想說一下我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醫療隊。這三支醫療隊共有450名醫生護士,他們在大年三十集結,於除夕夜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出發,乘專機飛抵武漢。他們當中有不少曾參加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的經歷,這次又主動請纓,參加這一光榮任務,充分展現了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有難軍人當先的新時代軍人風采。

面對疫情,面對疾病,我們的白衣天使,無論是地方的,還是軍隊的,都是盡顯仁愛之心。他們何止只是天使,他們是新時代的英模。

戰疫情,武漢不寂寞。各媒體新聞記者,同樣不顧危險,衝向疫區第一線。他們面對面採訪病人,採訪醫護人員,採訪科研人員,採訪地方官員和民眾,發出一個個一條條最真實、最及時的報道。他們的臨危不懼和辛苦勞動,使我們能夠坐在家裡,通過手機、電腦、電視、廣播輕鬆地獲知疫情前線最新動態,讓我們認識一位位奮戰在抗疫前線的英雄人物。

戰疫情,武漢不寂寞。武漢有難,八方支援。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只用十天多一點的時間,就建造成能容納2300病人的醫院。他們也是在與時間賽跑,設計、施工同步走,工地上每天燈火通明、機聲隆隆,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武漢封城後,來自武漢的116名乘客,分乘三架飛機從新加坡被運送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杭州沒有將這些來自疫區的武漢同胞們拒之門外,而是伸出了熱情之手,將幾位發燒者緊急送至醫院救治,其餘全部妥善安置隔離到酒店。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河南長垣兩家衛材企業,春節前即召回所有放假員工,加班加量進行生產。兩家公司每天各生產口罩10多萬個,防護服700套和1000套。公司承諾不向經銷商加價,並要求經銷商也不許向各醫院加價。同樣是生產口罩的江蘇一家衛材公司,因為員工不夠,每天有七八十名志願者前來參加勞動。

四川什邡有位潘大樹,人稱大樹哥,是一位新型職業農民。當他得知武漢新鮮蔬菜緊缺時,毅然將自己種植的50餘畝10萬斤蔬菜給予捐贈。他的善舉引來眾多愛心人士前來採摘,招來當地一物流公司免費運輸。蔬菜種植基地山東壽光,1月28日無償援助武漢350噸蔬菜後,承諾每天支援武漢一百噸蔬菜,不斷檔,不漲價。

年初一上午,河南新鄉胖東來董事長於東來宣佈,捐資5000萬元的現金或物資用於這次抗擊肺炎疫情的防治。27日又宣佈,疫情期間,超市所有蔬菜按進價銷售。很少有人知道,胖東來非典時捐了800萬元,汶川大地震捐了820萬元。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商業公司,能夠在災難來臨時慷慨解囊,值得點贊!

這樣的感人事件,我們每天都能看到聽到許許多多。戰疫情,武漢不寂寞,全國人民都在為你加油。戰疫情,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黨旗高高飄揚,黨員衝鋒陷陣,每個黨支部都是一個戰鬥堡壘,每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

有疫情,召必回,回必戰,戰必勝……

這些鏗鏘有力的聲音,體現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患難與共,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打贏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戰疫情,武漢不寂寞!戰疫情,中國必勝!


徐東風:戰疫情武漢不寂寞

作者:徐東風,男,漢族,1965年1月出生於安徽亳州,1976年2月遷居河南修武,就職於國網修武縣供電公司,從事文秘、宣傳、黨建工作多年,現內退。近年來,喜愛散文寫作,有作品散見於省內報刊雜誌和新媒體,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