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英国空军战机喜欢用7.7毫米机枪作为主力武器?

深蓝防务


淘金客说:7.7毫米这个级别的机枪,在二战初期是主力,性能不算弱。英国初期的航炮有些问题。到了战争中后期,英军就以机炮为主了。

战争初期

二战前的一些战斗,比如中日之间的空战,都是这个级别的机枪做主力。“霍克II”就是2挺7.62毫米机枪,到“霍克III”才把其中1挺改成12.7毫米。伊-16也是2挺7.62毫米机枪。而中国的对手日本,零战以前都是2挺7.7毫米机枪的配置。即使是零战这样7.7毫米机枪和20毫米机炮混合配置的,也普遍反映7.7毫米弹道比机炮直,射速快,如下图,在空战中更容易击中对手。

德国战机初期枪炮混搭,枪也是7.92毫米口径的,中后期才转向13甚至15毫米的大口径机枪。美国情况比较特殊,参战比较晚,有充分时间吸取战争中的教训,而且对手缺少4发重型轰炸机这样难啃的大家伙,所以弹道性能优良、射速很快、威力适中的12.7毫米机枪成为主力。不过,初期的P-40甚至“野马”的早期型,都有7.62毫米机枪的影子。如下图红圈中的3个枪眼,有2个是7.62毫米的机枪。当然,这个也出口到英国啦。不过再下一张的P-39“眼镜蛇”美英都用过,螺旋桨中是37毫米炮,机头上是2挺12.7毫米机枪,机翼是4挺7.62毫米机枪混装,地勤人员看了心里会有很多羊驼奔过。

英国的情况

英国战争初期被德国炸得很惨,其实很早就重视了机炮的作用,但是有个难言之隐:初期的20毫米“希斯帕诺”机炮虽然威力和弹道性能都不错,但故障率高得惊人,一个剧烈的机动动作往往导致所有机炮都卡壳!另外德国人也没有英美那样变态结实的4发重型轰炸机,所以靠7.7毫米机枪还是顶住,8挺小水管每分钟能泼出近万发子弹(只是射速,备弹量是没这么大的),德国飞机也很难应付。

等到机炮的故障率问题解决了以后,英国飞机立刻全面换装20毫米机炮,从原来的6-8挺7.7毫米逐步换到2炮4挺7.7,再到2炮4挺12.7或者4炮。不仅仅是“飓风”、“喷火”、“暴风”这类自产飞机,向美国人订购的“野马”、“海盗”等战斗机也有不少换上了4门20毫米机炮。不少美国飞行员也认为这个配置超过美国飞机上的6挺12.7毫米机枪(主要是枪法好的老手,新手更喜欢射速高的机枪),但受后勤因素的影响,美国自己的飞机用“希斯帕诺”机炮的很少,尤其是航母上。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英国战斗机机翼上会向前伸出一大截炮管,如下两图

最后结论

一、7.7毫米机枪在二战初期是够用的,并不算差

二、初期英国机炮品质不好,7.7毫米机枪服役期比预计的长

三、中后期英国飞机实际上以机炮为主了,机炮的装备比例比美国高得多。


史海淘金客


二战时期,英国空军的主力是喷火式战斗机,是英国第一种成功采用全金属承力蒙皮的战机,其综合飞行性能在二战时,始终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喷火式战斗机,以其优异的空战性能,粉碎了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的狂轰滥炸,维持了伦敦上空的制空权,对日后扭转欧洲战局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战时各型喷火式战斗机高达2.2万余架的产量,被誉为“战斗机中的虎式坦克”。此型战斗机,一般装备有8挺7.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后期生产的也有部分装备有2门20毫米西斯帕诺机炮和4挺7.7毫米或2挺12.7毫米勃朗宁机枪;此外,还可携带1组约250公斤的炸弹,具备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至于二战时期,英国空军的战斗机喜欢用7.7毫米机枪作为主力武器,就是英国空军认为8挺7.7毫米的航空机枪,用来对付敌方的战斗机、轰炸机等机种,威力其实已经足够用了,因此,前期的战斗机上,就没有安装航空机炮。
这个就全球范围空军装备的战斗机而言,也是大同小异、相差无几的,前期装备的基本上都是4-8挺航空机枪,后期推出的战斗机才装备有2-4门航空机炮。对于空军来说,在战斗机上装备什么武器,要涉及到方方面面,一般研发战斗机时,不会同步研发机枪和机炮,而是在现有的机枪和机炮中选择,加以适当改进以后,就搬上了战斗机,成为航空机枪和航空机炮。一战时期,英军就装备了7.7毫米的枪械,比如李·恩菲尔德步枪,刘易斯机枪和维克斯机枪,参战的英国军队对这些枪械的使用,基本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1928年,维克斯·贝蒂尔机枪的航空型-采用导气自动式、结构简洁明快、射击时后坐力很小的维克斯GO MarkⅠ型机枪就此诞生,口径为7.7毫米,由100发弹盒供弹。此前,英国空军也装备有7.7毫米刘易斯航空机枪,两者的区别只是刘易斯为弹盘旋转,子弹落入进弹口实现连续射击;而维克斯·贝蒂尔航空机枪,弹盘在射击时并不旋转,是依靠弹盘内部绷紧的卷簧将子弹顶入弹膛。
二战时期,参战的战斗机中,一般都装备航空机枪,口径也就7.5、7.62、 7.7、7.92毫米等,其实,就是步枪发射的大威力子弹,只有命中战斗机、轰炸机等机型的飞行员,以及油箱、发动机等要害部位才能造成致命损害。

国平军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各国空军争雄称霸的时代,诞生了无数留名青史的机型和王牌飞行员,成就了无数英雄史诗和光荣故事。以往人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各国飞机的机动性,动力,速度方面,武器配备可能一笔带过,今天我们来仔细地对比一下各国战斗机的武器配备,可以看出各国军工,作战理念等方面细微区别。

英国“飓风”“喷火”战斗机,7.7、毫米机枪为主。在二战中空战中表现抢眼,远过海陆军。无论是战斗机部队还是轰炸机部队都战绩斐然。有一个特点是整个机群几乎都是以维克斯公司生产的勃朗宁7.7毫米中口径机枪为主,和日本飞机类似,而没有采用美德大口径机枪,难免让人怀疑其火力强度。

但英国即便在最危险的时刻,也在坚持这一点,自然是有原因的,就是该枪的射速高达1150发/分。虽然射程和威力远不能和12.7毫米的大口径机枪相比,但英军认为,空中开火的时间短暂,战机交错时速极快,开火时间只有短短几钞,因此射速比其他指标重要,而英军战斗机的8挺机枪火力可以达到瞬间“暴风骤雨”般的打击效果。英军直到战争后期才给少数战斗机换装12.7毫米机枪。

1940年7月德国发动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国空军开始大规模空袭英国,英德空军在不列颠上空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空战持续近一年。德国总共出动了4000多架飞机,而英国飞机数量不足2000架,但处于优势的德国空军惨败,损失一半飞机,是英国的两倍。那么強大的德国空军为何会输得这么惨?

英国空军就是飓风及喷火式战斗机配备7.7毫米机枪,武器性能优势。加之英国本土空战,对飞行员救助优势,德国飞行员飞机坠落飞行员就损失回不去了。德国只能放弃轰炸英国。






胜景勾沉


二战时期,战机的主力武器大都用机枪,直到朝鲜战场美国的F6战机也用六挺机枪为主战武器,受到苏制米格15战机航炮的毁灭性打击,后来美军在战机才进行一系列武器装备改进。-


简庆余


初期以后就是20炮为主了


骑上xiao摩托


兼顾体积,重量,威力,载弹量,操作性,弹药通用性,维修保养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在下钢铁侠侠侠


不重体积小,空战可以


兰若凝雾


无他,唯手熟尔


夜晚漫步


弹药的通用性,方便䃼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