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2020年2月10號,全國企業大多開始正式營業。很多行業受到新型肺炎影響,難以為繼。旅遊業、酒店、餐飲、商場、線下零售、交通出行、影視、線下娛樂場所(影院、KTV、網吧、健身房、游泳館等)、線下培訓教育等受影響明顯,但是金融業、遊戲開發,媒體企業、直播行業受影響較小,甚至還有較大的利好行情。

但是,國家政策從剛有疫情開始,就明令強調各企業不得裁員,迫不得已也要少裁員。這就是敏感的信號,這意味著在疫情過後,政策接觸限制,可能會有大部分企業進行裁員。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01 受疫情影響倒閉的企業員工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在無法營業的前提下,很多中小企業已經倒閉了,比如一些較小的旅遊業企業,去年春節假期,全國總旅遊人次是4.15億,收入是5139億,今年這5000億去哪找?

大批中小企業倒閉,勢必有一批人要重新找工作。失業率大幅上升對國計民生影響很大,這一批人的部分人必須熬過這個時期才有機會重新找工作。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他會抓住時機,比如學會投資、學會新媒體寫作,學會直播等等,沒準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事業。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02 怎麼保證裁員裁不到你身上?

很多企業可能會轉型,比如很多餐飲轉型成外賣的了,比如很多培訓轉型線上了,線下關停了,還有一些企業,這段時期會把不賺錢的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業務砍掉,會把探索型的未來一年內不見錢的業務砍掉不少。

這勢必會有裁員。如果你的公司必須裁員,會輪到你麼?在你們公司,你個人的安全線在哪裡?如果你開始擔心了,那麼你就要考慮一個問題了:疫情過後,即使公司不裁你,你也應該主動換一家,換一艘更安全的船。

怎麼保證在困難時期裁員也輪不到你?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越是非常時期,職業精神越重要。疫情之下,大部分公司的經營都會受影響,哪怕已經開工的,也基本都是在家遠程辦公。這種特殊時期,員工的職業精神就會格外被看重。

疫情這段時期,很多人在家辦公,肯定狀態不夠好,很多人每天在焦慮中渡過,工作效率也不高,工作響應不夠快速。

所以,越是這段時間,越是看一個人是否有職業精神的人。

沒有職業精神是怎樣的?你是什麼狀態,就呈現什麼狀態,你不開心,就是不開心的樣子,你狀態差,就表現狀態差的樣子,這就是沒有職業精神,有職業精神的人都是,裝也要裝出應該有的樣子,你有你的理由,但別人並沒有義務體諒你,因為那就是你的工作。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越學會向老闆提供“可感知價值”,你會更值錢,更安全。你創造了價值和別人能否很好的感知到你創造的價值,是兩碼事。同樣是認真做事,能力相當,有的員工在公司就存在感很弱,有的員工就存在感很強,其實兩個人創造的價值可能差不多,只不過後者提供了更多的可感知性。

如何讓你創造的價值更可感知呢?每次當你辛苦的做了一件有價值的事,同時領導、老闆和大部分同事可能都不太知道的話,你就多想想辦法經意或不經意的在合適的時機、場合,講出來或者側面展示出來。總之,你得想辦法讓別人感知到。

疫情這段時期,這件事更重要,因為遠程辦公,可感知性更差。

03 疫情後會有報復性消費?企業會擴招?

等到疫情過後就不用擔心了,被壓制的消費慾望會噴湧而出,餐飲業、旅遊業、教育行業、娛樂業等等會迎來暖春。也有的行業回緩慢的回暖,但是總體來看失業和就業會再次達到平衡。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為何要出“不裁員、少裁員”的公告?疫情之下裁員會輪到你嗎?

到那時,大部分企業勢必會擴招,失業人群能熬到這段時間就是勝利。但是主動尋找機會找到屬於自己事業的人,也會有更好的發展,那時候你會感謝這段艱難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