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八国联军是乾隆时期入侵的话,以当时双方实力的对比,结果会怎样?

景天爱洋洋


虽然说乾隆皇帝是一个少有的“败家”皇帝,将他爹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产几乎挥霍一空,留下个烂摊子给嘉庆皇帝,但是,他在位的那几十年时间,清朝的繁盛确实达到了顶峰,即便这个繁盛的顶峰是用钱堆砌出来的。

不过,清朝也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一样,一旦达到了繁盛的顶峰之后,便会突然“呼”的一下跌落。

即便如此,乾隆时期的中国仍然是当时的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所以,如果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乾隆时期的话,不论是清朝的军事实力,还是清朝的经济实力,绝对能够打趴八国联军,这一点毋庸置疑。

乾隆时代结束于1799年,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相距只有41年的时间,即便是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只相距101年,但是,这两场战争都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地输给了洋人,这究竟是为什么?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绝不是没有胜算,相反,清政府的胜算并不小,但是一来是因为道光北洋人吓破了胆,二来是因为清朝的军制拖累了这场战争,三来是因为清政府疏于武备,这才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

同样,清政府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胜算。

实际上,所谓的“八国联军”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英、俄、法、美、意、日分别派出79、79、75、53、39、24人的水军于1900年5月31日从天津乘坐火车赶赴北京,德国51人和奥匈帝国32人则在6月3日抵京,再加上军官19人,在这一阶段八国派到北京的不过只有451人,这够看吗?显然不够。

第二阶段,八国自知派到北京的人手不够,所以组建了一支2066人的援军于6月11日赴京,英军915人、俄军312人、法军158人、美军112人、日军54人、意军40人以及奥军25人。

第三阶段,慈禧是在第二阶段之后向11国宣战,这等于是和洋人撕破脸皮了,所以洋人也不客气了,他们在这个阶段加派的军队是此前的八九倍之多,近1.9万人,日军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800人、奥军50人以及意军53人,即便加上慢悠悠地拖在联军屁股后面的德军,这支一盘散沙的八国联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2万人。

所以,即便是将八国在三个阶段所派的军队加在一块,他们的联军总人数也只有2.2万人左右。

这支只有2.2万人左右、形同一盘散沙的八国联军之所以能够打败清军和“拳民”,除了能够在武器装备上占到一定的便宜之外,实际上更多的是清军和“拳民”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结果。

“拳民”口口声声说扶清灭洋,可是真正杀了多少洋人?死在他们手上的洋人寥寥无几,可是死在他们手上的同胞却不计其数,他们只顾着奸淫掳掠,哪顾得上打洋人?所以,别期待这样一群乌合之众会去真正地打洋人。

当时,京畿周边的清军加上跑来“勤王”的清军也不下10万,这也就是说几十万人打2.2万人!但是,即便面临如此困境,清政府内部高层的声音却很不和谐,人家的联军打到城门外了,他们还在那听着炮声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这战还怎么打?

没法打!所以,被人打得屁滚尿流,慈禧也被人打得狼狈逃窜。

可是,如果将这支只有2.2万人又如同散沙的八国联军放到乾隆时代,他们还能这么轻轻松松地打败清军吗?

答案很显然是不能。

如果是放在同一时代的话,那么八国联军的武器装备也得倒退100年,倒退100年的八国联军别说2.2万人,即便是给他们10万人,他们也打不过清军。

乾隆皇帝号称“十全武功”,那时候的清军还一直在打战,战斗力还保持在巅峰,没有下降,所以倒退100年的八国联军根本不可能会是乾隆时期的清军的对手,想来侵略中国?那么他们只能被打趴下了。

如果八国联军保持1900年的武器装备和战斗模式的话,对上乾隆时期的清军会不会赢?

今天人们谈论清末军队被别国军队吊打,总会说是因为武器不如人,可是原因毕竟不可能这么简单,否则的话,我们还挺得到1945年?武器当然重要,但是人数也重要,军制一样很重要,军心更重要!

更何况,乾隆时期的火器虽然好不到哪去,但是却不至于像清末一样打不响,即便不能在先进程度上赢过洋枪洋炮,也能在数量上找到绝对的优势。

打战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军队,打的也是人口和经济?乾隆时期,中国的人口总量第一,经济总量也第一,军事实力也处于巅峰,凭这区区2.2万人想打败清军?和白日做梦也差不多了。

即便清军打得再艰难,也能用人和钱砸死他们!

所以,不论是乾隆时期的八国联军还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对上了乾隆时期的清军,他们都几乎没有胜算可言。


宁糊涂


如果八国联军是乾隆时期入侵的话,以当时双方实力的对比,结果会怎样?

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历史架空,为大清王朝找回点面子。如果在乾隆时期八国联军入侵,结果会怎么样?那么就要在乾隆时期看几国间的力量对比了。

清朝

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还做了几年太上皇。起止时间为1736年至1780年。历史评价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在文治上,中国已经发展达到清朝历史的顶峰。人口大幅增长,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中国历史上人口首次破亿,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更是突破3亿。人口在一人当政期间,翻了两倍多,这是一个奇迹。当然这也得益于长时间的社会稳定,耕地的增加和高产作物的传入。

在军事上,乾隆平定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反击廓尔喀入侵,捍卫了西藏的主权完整。 镇压林爽文起义,保卫台湾的统一,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系列的战争也磨炼了清军的战斗力。这时期的清军还算是一支虎狼之师。

在科技上,此时的清朝虽然还是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但在科技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农业上还是传统的耕作方式,能养活这么多人主要还是靠耕地多,传入的高产量作物增多。

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以丝织业、棉织业、制瓷业、冶矿业等为代表。但这些都不能给军队带来战斗力。武器方面虽有火枪,火炮但技术落后,大部分士兵还是冷兵器为主。

在商业上,票号普遍存在(古代银行),专门用于汇兑、存款、贷款等业务。商业的繁荣也促进的城市的发展,南京,苏州,广州,天津等城市发展十分迅速。这也是乾隆底气足的主要原因。有钱了,喉咙也响不少。有钱了,打仗也耗得起。

西方

同时期的西方,却经历着巨大变革。

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农业产值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当我们的皇宫大内还在刺绣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当宫里的太监宫女还在刷马桶的时候,约翰·哈林顿已经发明了抽水马桶。

同时期,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政权还不稳固

法国大革命成功,路易十六被处死,同样还不稳定

德意志帝国还没成立,还处在长期的分裂中。如果用普鲁士替代的话,到也算一只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

日本还处在幕府时代,也是闭关锁国的状态。战斗力可以忽略。此时的日本还没被算作西方列强,甚至也有被西方列强“吃掉”的可能。

俄国处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了国家政权,使俄罗斯走上了列强之路。此时的俄国武力上不比大清差,还与大清瓜分了准噶尔(北部地区)。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加起来出兵也不到五百人,所以这里就不表了。而且当时奥匈帝国还没成立。

谁会赢?

如果这么一支联军来犯,乾隆帝的赢面还是挺大的。毕竟当时兵精粮足钱也多。武器上或许不如但差距还没有这么大。清兵经过了几次战争的洗礼,战斗力犹在。就算拖也拖死他们了。何况当时欧洲经历了七年战争,奥地利联合法国、俄罗斯、瑞典等国,发动了对普鲁士的战争。人家相互间都在打来打去,即使成立一支联军战斗力又有多少呢?

不过西方列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乾隆去世后,短短40多年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的大清国颜面扫地,也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嘉兴微同城


真可笑,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中国在世界上就是独树一帜的强大,国力达到了极盛,国土面积一度达到了1360万平方公里 ,人口达到了2.8亿,是当时世界人口的一半,乾隆皇帝可谓是文治武功达到极致了。

再看看其他八国联军的前身,法国处于路易十四路易十六时代,法国在全世界被英国打的一败涂地 ,加拿大印度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大片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法国几乎被打回原形!与英国处于老死不相往来对仇敌状态,英国却被美洲大陆的美利坚独立势力打的头破血流,而且乾隆前中期,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欧洲的工业制造业水平与中国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中国!德意志,意大利还是梦一般的存在,美国1783年刚刚独立,也是因为战争变成了一片废墟,日本在乾隆年间还是幕府摄政时期,日本幕府时代比清朝更封闭,国内贪官污吏横行,民变蜂起,日本自相残杀杀的国内血流漂杵。貌似只有俄国有力量对付乾隆皇帝了,但是当时的俄国爆发了俄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整的五劳七伤,俄国南部的土耳其对俄国虎视眈眈 ,一直想报克里米亚被夺的一箭之仇,西班牙和葡萄牙早已衰落,其余的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小国,自保都难,更别说派兵远征海外了,

所以不管八国联军是在乾隆初期还是末期攻打中国,都会让中国的城墙上挂满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的脑袋。



伊馨怜


很遗憾,结果很可能还是一样

八国联军仅仅凭借四万多人就能打下号称有十几万守军,30多万自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的背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建议去看看袁腾飞的袁游,其中有一集讲圆明园的故事。

当时其实清军的火力除了机枪数目比联军少以外,普通枪支的数目都远远多于联军,人数也比联军要多得多,但是为何联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且注意,八国联军很多都不是当国的本国人,都是从殖民地抽调过去的杂牌兵,战斗力之弱简直可想而知。。

但是根据照片和记载,八国联军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人民的帮助,帮忙修防御工事的,还有帮忙攻城,甚至带路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清朝一直不当人民是人民,有一句叫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而且当时的官员也经常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因此不受欢迎。

因此,即使是乾隆,也打不过,毕竟他们跟人民不是一条心,而且乾隆当时也没有进行洋务运动,武器就更落后,而且即便到了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当自己是天朝上国,慈禧主动跟八国宣战,其实八国联军打了一年就派了39个人议和表示不打了,可惜清政府执迷不悟,谈不拢的同时最后还弄死了几个外交人员,39人剩下21一人。。因此,乾隆那个年代更加自视过高,而且民心向背,就更打不过。。。


郎807


结果毫无疑问,胜利者是清政府。

第一,当时的西方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不如大清,也没有蒸汽动力的军舰和先进的热武器,远涉重洋与GDP世界第一的大清开战,难以取胜。



第二,乾隆时代的清朝,是大清的康乾盛世,是清朝发达的时候,君主也相对清明,对外敌入侵,必然重拳出击。

第三,乾隆时期的西方,武器虽然已经优于清,但是差距还并不是特别大,八国联军在武器装备上并没有压倒性优势。



第四,乾隆时期的清朝,主要军队八旗和绿营还有相当的战斗力,八国联军侵华,难以取胜。

第五,乾隆时期的欧洲列国,早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不如以前,英国不断强盛,但欧洲大陆处于混乱状态,德国还处于分裂状态,八国联军难以有效配合,而八国中的日本,在当时也是封建社会,根本没有实力侵华。



所以以当时的双方实力对比,八国联军在乾隆时期入侵,必败无疑。


津城沐雨


其实,乾隆时期是不可能出现这八国的联军的。首先,如果倒回乾隆时代,那么,其中大半的国家不可能出兵,就是日本、美国、、奥匈帝国、德国和意大利。

日本,打开国门的时间比中国还晚,是在1853年黑船事件后,才开始接触西方的,才开始进行明治维新的。换句话说,在乾隆时代,日本比中国还落后,国力也差得更多。因此,日本不具备挑战清朝的胆量和力量。

然后是美国,美国独立战争正好发生在乾隆后期。1776年《独立宣言》,这一年是乾隆四十一年。18世纪的美国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国家,不仅要面对往日的宗主国英国的打击,还要面临立国十三州那松散的邦联体系的困扰。因此,美国连自保都很困难,更别说远渡重洋来打清朝了。

接下来是德国,乾隆时代还没有德国这个概念。就连德国的思想家歌德都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

那时的德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德意志地区分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各自为政的邦国。其中最大的是普鲁士和奥地利。那时的普鲁士困于欧洲大陆之中,连殖民地开拓都困难,更别说打清朝了。

奥匈帝国也是在乾隆年间不存在的,奥匈帝国成立于19世纪后半叶。在乾隆年间,其主体奥地利虽然也是个强国,但和普鲁士是一样,缺乏海外拓展的实力。

最后就是意大利,其实现代意大利在乾隆年间还没成型。1861年,撒丁王国改国号为意大利王国,才开始逐步统一南北,一直到1870年攻克教皇国首都罗马,才最终完成意大利统一。再说,以意大利的战斗力,即便来了也不过是打酱油而已。

因此,乾隆年间,有能力联合来进攻清朝的,就只有英法俄。不过,如果当时这三个列强组团来打乾隆时的清朝,清军还是会输,而且还很可能输得比八国联军侵华更惨!

毕竟,在1900前后,清军在平定了太平天国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近代化进程,军队不论是训练还是武器装备,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理论上和联军是没有太大的代差的。远比乾隆时期清军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要小得多!


这些历史要读


请注意看题目,请勿张口就来。乾隆时期是在十六世纪,而西方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所以如果西方列强若在十六世纪入侵中国的话,那么我推断西方败北的面大一些。

晚清虽然在大众的印象中腐朽落后,但是康雍乾时代的清朝还是相对强大的,请注意,我指的是相对,而且还是相对于当时世界各国而言的。

16世纪的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在康熙、雍正两朝皇帝的积淀,乾隆时期中国在经济上占据着世界经济的绝对优势,与此同时,清朝军备也达到了中国封建王朝冷兵器时代的一个巅峰高度,不仅有横扫亚欧大陆的满蒙骑士,也有笑傲欧亚的大国利器红衣大炮,深处盛世迷梦中的统治者便有了闭关锁国的落伍想法,在现在看来闭关锁国确实是太错误了,但在当时却是清帝国独孤求败小富即安的真实写照,落日的余晖笼罩在古老帝国的各个角落,新时代和旧时代的碰撞似乎不可避免。



16世纪,清国在乾隆的领导之下虽然呈现出外强中干之势,但还是勉强撑得起帝国江山社稷重担的。而16世纪的西方各国内忧外患,欧洲依旧沉浸在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的浪潮中迷茫彷徨,经济危机席卷欧洲大陆,武装战争冲突不休,别说是千里迢迢出兵中国,能够安安稳稳的过太平日子欧洲人就十分满足了,即便是用兵中国,以清朝的军事力量也是足以应付的了的。

严谨来讲,清朝是18世纪在军事方面正式落伍于西方的。因文艺复兴令西方人有了对资本主义美好的遐想,也因工业革命令西方开启了机器时代,进而成就了蒸汽电器等杰出的工业产品,英法等国实力达到了质变,强大的军工为后来的武力扩张全球,打通世界市场做出了根本保证,清末冷兵器和热兵器的交锋,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败的既窝囊,也心服口服。


纳兰谈史


八国联军发生于1900年,乾隆在位时间为1736——1799年(包括三年太上皇),二者之间相差的时间在101——164年之间。换句话来说,乾隆继位时,正逢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爆发。



实事求是的说,乾隆时期的清朝仍旧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清朝的统治者乾隆虽然好大喜功,但比起慈禧之流,那还是强太多太多,当时的清军主力八旗兵,还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而当时的欧洲各国才刚刚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日本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候还处于封建时代。如果八国联军在乾隆时期攻打清朝,以失败告终的可能性很大!

实际上,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军的武器装备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时期的更新,并不会比八国联军差多少。关键的问题在于,清朝的统治阶级已经不堪一击了,导致于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这些地方实力派对于慈禧太后的命令熟视无睹,反而是绕开慈禧和列强签订了互保条约。最终导致了和八国联军作战的只有装备落后的义和团以及少量的正规军如甘军等。



乾隆时期,清军的武器装备肯定是要落后于西方的。实际上早在康熙时期,清军在武器装备就已经落后于当时入侵的沙俄了。有一个简单的数据,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时,俄军450人拥有300条火绳枪,清军2000多人只拥有100条火绳枪。乾隆时期,以骑射为本,实际上热武器并没太多发展。


但是乾隆时期的优势在于,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极强,断然不会出现东南互保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虽然武器处于劣势,但是依托本土作战,八国联军是讨不到什么好处的。举个简单的例子,1839年时,英军3.4万人入侵阿富汗,结果英军在武器装备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几十年都没能打下阿富汗,最终在1919年放弃继续入侵阿富汗。

因此,八国联军想要入侵乾隆时期的清朝,应该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小镇月明


不说八国联军能不能放肆得起来,在乾隆年间,根本不可能出现这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军,所以也更别提八国联军能入侵中华了。乾隆年号前后统共60年,从1736到1795,而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实际掌权时间长达六十三年,在这期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全世界公认的顶峰。

乾隆皇帝不仅在位时间长,其在位期间对社会的建设也是功大于过。虽说乾隆这个人比较好功好贵,但战争输赢与否要靠对比国家综合力量。康乾盛世时期的清朝,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二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国土辽阔、国库充足,论国力是欧洲诸国都无法比拟的。如果这时有外国来犯、挑起战争,要打赢战争也只是时间问题。

至少乾隆的领导能力要比后来的一众皇帝要好不少,特别是慈禧之流,乾隆好歹有放眼世界、纵观发展的觉悟。虽说那个时期的军备可能落后了些,但乾隆采取的地方政策让整个国家上下中心较为统一,如果只守不攻,外人是很难轻易打进来的。

说完乾隆本身的优势,还有一点是八国联军打不进来的理由,那就是他们自身的实力还没强大到后来侵华的地步。首先就要讲的就是日本,在乾隆在位的六十年间,日本那会还没开始接触西方,还没打开国门,更别提后来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冒出跑出家门打世界的想法了。日本最早被西方人所接触,是1853年黑船事件后,再后来明治维新、慢慢进行社会阶级更替。

说来真的可惜,我国正值康乾盛世时,后来侵华的一票国家都还没有成长起来,更别提能被外人所打败、受到屈辱了。但好景的确不长,后代的统治者基本坐享其成,不求上进,不在良好的社会条件下研习科技,不求开放和创新,自然国力就慢慢衰微,没有能拿来与西方铁蹄相抗衡的筹码了。

乾隆时期的德国还是一盘散沙,那时候连“德意志”是什么都没人知道。那时候现今德国领土上的邦国还是普鲁士与奥地利。德国与后来的奥匈帝国一样,都成立得比较晚,虽说兵力不弱,但没有开拓海外的手段,离大清也比较远。

日、德、奥匈可以忽略不论,能对乾隆时期的清朝构成威胁的,或许只有英、法、俄了,如果这三个国家的三支队伍进军清朝,乾隆或许得认真起来和他们打上一段时间。但打败仗的可能性依旧不大,清朝的国土和能够调动的士兵数量很大,况且凭借对己国的掌握和了解,防守战和持久战打起来都不难。或许八国联军真的穿越时代、去到乾隆时期的中华,也未必能打得过乾隆。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


那样的历史挺有趣


这要看怎么入侵了。是1900年的八国,还是1790年的八国,还是1750年的八国。

如果是1750年,情况和之前回答的康熙年间的一样,欧洲还不具备远洋登陆作战的能力。


如果是1900年,很遗憾,清军将会输得更惨。

为啥呢?因为1790年的清军战斗力还不如1840年的清军,而1900年的军队却是一批t近现代化部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率军作战的是聂士成将军以及他所属的部队。这是甲午战争后晚晴的三只新军中的一支,也就是说他是电气时代的产物。军队配有机枪和野战炮以及现代手动步枪,这样的军队都输了,更不要说100年前的文艺复兴军队了。什么人海战术在马克沁机枪面前就是渣渣,义和团也玩过人海,看看被机枪打成了什么。


那最值得一说的就是1790的军队了。这个时候的欧洲已经具备了远洋登陆作战的实力,因为工业革命已经进行的热火朝天。如果排除掉正在内战这个因素的话,他们是有实力打到中国的,不过可能凑不齐八国,因为东洋的日本比中国要封闭的多。

当欧洲联军打到中国会怎么样呢,其实说白了就是规模更大的鸦片战争,联军不会深入内陆,因为补给问题以及人员水土不服,但是在沿海地区联军完全可以压着清国打,火枪对射射不过人家,火炮打不过人家,只能说好在这个时候的绿营兵还有点战力,可以跟敌人拼一拼刺刀,不过面对欧洲的近代化部队,怕是绿营兵很快还是会败退下来。



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双方议和,就好像清缅之战那样,因为这个时候的清廷还是挺有钱的,也就是说耗得起,而联军不可能长时间跨海作战,人员补充、物资之类的虽然可以海贸过来,但是不可能深入内陆送达,而不深入内陆就不会扩大战果,也就不会威胁到清廷,尤其是乾隆还是个强硬的老头。


那议和的结果估计就是联军赔点钱了事走人,乾隆搏回了面子,但是清廷损失惨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