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诏安」畅通“菜篮子”运输路,严把入闽各关口

「媒体看诏安」畅通“菜篮子”运输路,严把入闽各关口

福建日报头版:2020.02.09

这些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到处都能看到相关的防控报道。同时,诏安的防控报道也被很多省级以上媒体聚焦、关注,并刊登在报刊上。

今天,福建日报的头版就刊登了两篇诏安防控的相关报道,一起来看看~

稳产保供,守好“菜篮子”

8日一大早,诏安县四都镇西峤村蔬菜大户林华强便张罗着新一轮出货。这批新鲜甜椒重达50多吨,即将运往省内以及山东各大蔬菜批发市场,丰富大众餐桌。

然而,在此之前,林华强所在的诏安县华强果蔬专业合作社,一周的出货量都不及这批货的一半。“受疫情影响,各地路口查验严格,运往山东,一趟就得耗费30多个小时。”春节本是甜椒产销旺季,但今年,林华强却笑不出来。

一张绿色通行证,宛如及时雨。

「媒体看诏安」畅通“菜篮子”运输路,严把入闽各关口

6日,林华强领到全县首张由诏安县农业农村局签发的《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绿色通道通行证》。“只要出具这张绿色通行证,并且随车人员体测合格,便可在全市范围内通行,做到不禁行、不开箱检查、不收费。”林华强说,与此前相比,如今一趟长途运输可节约3小时的运输时间。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菜篮子’市场稳定供应,我们积极组织本地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业者,进行绿色通道通行证申请登记。”诏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仲岚说,当前全县已开具16张绿色通道通行证,后续仍将加大力度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媒体看诏安」畅通“菜篮子”运输路,严把入闽各关口

疫情防控期间,守好“菜篮子”,是重大民生需求。

“我们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干部4000多人次,深入全省蔬菜生产基地,针对近期连日低温,指导种植户采取覆盖增温、增施热性肥料等措施,促进蔬菜生长。”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针对蔬菜市场短缺品种,福州、厦门、泉州等地还及时制定完善蔬菜保供计划,将城市周边作为叶菜扩种重点地区,运用气雾培、水培等技术,缩短叶类蔬菜种植周期,增加叶菜供应。

据悉,疫情防控期间,省农业农村厅建立了蔬菜生产信息日报制度,每天定时收集30家蔬菜生产主体生产情况,全面掌握第一手情况。目前,全省在田蔬菜面积250万亩,预计到4月底,全部采收总产量可达400万吨,日均产量4万吨以上,总量可以满足省内需求,并有40%调出。

其他“菜篮子”产品同样供应充足。来自省农产品生产工作专班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生猪存栏810万头,日出栏3.9万头,可供猪肉3120吨;日出栏肉禽260多万羽,自给有余,蛋奶生产保持稳定;养殖水产品存塘量34.67万吨,捕捞生产及冷冻水产品库存量约13.84万吨。

生产端要稳,供应端也要稳。

“我们积极推动蔬菜产销对接,及时发布蔬菜采收情况和供求信息,组织蔬菜生产主体与永辉、新华都、沃尔玛、朴朴等商超(配送)企业建立直供直销关系,做到不脱销、不断档。”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在厦门,夏商集团启动订单农业,及时与生产方对接,加大补货力度,是往年同期的3至4倍;元初食品旗下所有门店全部开门营业,按往年双倍量进行供应,供应量达到日常高峰期的125%以上。

菜篮子稳定供应,离不开畅通的交通保障。

8日9时38分,一辆运载着约3万吨新鲜鸡蛋的货车由江西驶来,经过高速福州南收费站。在用额温枪对司乘人员测量体温合格后,工作人员当即予以免费放行。这一趟,货运公司共节省高速通行费1131元。

“对运输蔬菜、瓜果等鲜活农产品的车辆,我省在高速公路出口开设349条专用车道,实行快速免费通行,以确保菜篮子产品流通秩序。”福建省高速公路福州南征管所所长杨婉贞说。(张辉 吴楠)

牢牢守住入闽第一关

2月8日,元宵佳节。当晚6时10分许,地处闽粤交界的诏安县大埕镇铁炉港交通检疫站前寒风凛冽,灯光雪亮,交通执法人员吴溪顺正协同公安、卫健部门工作人员,引导入闽车辆有序停车熄火,检测体温,做好登记。

铁炉港交通检疫站的一侧是小山,另一侧就是海,风非常大,气温很低。到了深夜,温度会降到10摄氏度以下,穿大衣、戴棉帽都很难捱。

“今天是个团圆的日子,但我党龄最长,必须冲在最前面!”吴溪顺毫不含糊地说。据了解,自正月初一以来,他主动请缨,放弃与家人团聚,连续“钉”在交通检疫一线。

今夜无眠的,远远不止铁炉港交通检疫站。在闽浙界、闽赣界、闽粤界,全省16个高速公路省界、24个普通国省道省界都是灯火通明,交通检疫站里的交通、公安、卫健工作人员,全面对入闽人员、车辆进行检测,每车必检、每人必查。

「媒体看诏安」畅通“菜篮子”运输路,严把入闽各关口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奔赴省界交通检疫站的,有毅然顶下所有夜班轮班任务的柘荣公路人李功灿,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福鼎交通执法员郑斌英,有主动申请参战的武平县警察夫妻林荣华、王小清……无数的交通检疫人不讲条件,不论得失,安心守护在省界第一线,用辛勤汗水来书写忠诚,有的甚至献出了热血和生命!

正月初一晚,正是阖家欢聚的时候。在京台高速公路浦城忠信省界疫情防控检查点,交通检疫人依然坚守在入闽“北大门”。当晚9点多,来自浦城县仙阳镇卫生院的医生毛样洪,正在为过往车辆司乘人员检测体温,突然,一辆白色轿车失控冲了过来……当晚,这位52岁的共产党员倒在了交通检疫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为了牢牢守住入闽管理第一道关口,我省火速成立交通检疫组,由省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办公厅、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任副组长,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会同公安、卫健、民航、铁路等14个单位,建立高效协作的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行“一日一分析、一日一研判、一日一调度”;制订工作方案、交通查验工作操作手册等规范,调集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设备,强化督导,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海、陆、空全方位筑起阻断疫情输入的“铜墙铁壁”。

把牢公路通道入闽关。截至2月7日,全省40个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省界检疫站,累计投入交通、公安、卫健工作人员14219人次,检查车辆39.4万辆次,查验入闽人员逾百万人次。全省124个农村公路省界,由地方政府负责把守查验。

把牢铁路客运入闽关。全省56个铁路客运站进一步加强站务管理,对旅客经常触摸的出入口闸机等设备,每班次进行消毒;设置了查验站,对所有出站、入站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累计检查乘客134.5万人次。

把牢民航旅客入闽关。管好福州、厦门、晋江、武夷山、连城、沙县6个机场。在出入口设置专门查验区,机场内部设立留验室,逐人检查旅客身份证、逐人检测体温,累计检查乘客53万人次。

把牢水路运输入闽关。全省水路客运站入驻公安、交通、卫健、海关、边检等部门相关人员,设立了留验室,配齐测温设备,对出入境人员检测体温,累计检查乘客16.1万人次。

随着工地复工、企业恢复经营、学生开学,交通检疫战线面临更大挑战。“我们在继续守牢入闽第一关、有效防控疫情的情况下,分类施策保障交通运输服务,着力保障重大工程、城乡运行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支持企业恢复和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省交通检疫组有关负责人说。(陈昌和 廖丽华 吴宏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