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首批三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月10日出院

宿迁网讯(记者 张立婷 顾园园 杨群)2月10日,宿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传来捷报!当天上午,在市传染病医院,宿迁市首批3名确诊患者解除医学隔离,正式出院。

3名患者康复出院,无疑极大鼓舞了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也大大增强了其他患者配合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治疗期间,他们是如何度过的?他们的出院,是否意味着宿迁已总结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救治经验?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宿迁首批三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月10日出院

当天上午,暖阳和煦,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正与宿迁缓缓而别。

“祝贺你们治愈出院!”上午10时许,经过精心医治,3名治愈患者缓缓走出市传染病医院负压病区,医护人员送上鲜花祝贺他们重获健康。

市传染病医院,被市民称为宿迁版“小汤山”,作为市政府指定的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从1月24日收治第一位确诊患者以来,该院已收治11人,这是首批出院的确诊患者。

市新冠肺炎现场救治指挥部医疗专家组组长王家猛介绍说,这次出院的患者都是从武汉回来的,年龄最大43岁,最小17岁,均为普通型患者。入院后,3名患者经过精心诊治和护理,病情达到国家解除隔离标准。“体温连续3天以上正常,影像学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达到标准,核酸检测后隔日复查达两次阴性,经专家组评估,符合出院标准。”

王家猛说,首批患者康复出院,这充分说明了新冠肺炎是可治的,并不可怕,同时也验证了救治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痊愈患者出院。”

记者看到,医院为每位出院患者准备了一封《回家告知书》。王家猛说,考虑到疾病的不可预测性,所以这些患者还需要居家隔离14天。回家后,患者要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每天测量体温,有任何情况及时在微信群里告知,医院也会一直追踪后续情况。

在现场,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院还有8人仍在积极治疗中。医院按照国家诊疗标准和诊疗规范进行治疗,专家组每天组织会诊,调整优化治疗方案,目前在院患者均病情平稳。

患者回忆治愈过程 感谢医护照顾

患者小吴:跟医护人员相比,我太“奢侈”了

“武汉加油!我想回去上学!”尽管说话声音不大,仍不难感到患者小吴的激动。作为宿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这一刻,她已期盼了整整17天。

1月21日,小吴从武汉来到宿迁,准备和家人一起过年。随后,小吴感到自己有些感冒并伴有头疼,量了量体温,37.4°C。1月23日下午,小吴在父亲陪伴下,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大年三十凌晨1点,小吴被确诊为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刚转到市传染病医院时,小吴有些紧张,医护人员安慰她:“都会好的。”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小吴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病房有WIFI、24小时热水和独立卫生间,还有学习桌。”小吴对医院条件很满意,为了均衡营养,医院每天都会提供鸡汤、鱼、虾、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小吴笑言,跟家里视频的时候,都会说“医院伙食比家里强多了”。

小吴说,医护人员照顾也非常细心,每次抽血、测体温,都会问她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跟他们相比,我过得太‘奢侈’了。他们穿上防护服,连口热水都不敢喝。”说到此处,小吴有些凝噎,“谢谢医护人员,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患者张女士夫妇:感谢医护人员,回家继续做好隔离

是1月22日从湖北自驾回到宿迁的,1月25日感觉不适,1月26日到泗阳县人民医院做相关检查后确诊,她的丈夫倪先生和两个孩子也先后被确诊。确诊后,张女士一家被送到市传染病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张女士和小吴住同一间病房。同病相怜,有了同伴,两个人互相打气、加油,让两人的病情恢复得更快了。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她和丈夫都达到了出院标准。

走出医院大门,张女士激动地说:“真心地说一句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你们太辛苦了,回去以后我们会继续在家做好隔离工作。”

临离开时,看到张女士还有些担心没有出院的两个孩子,王家猛安慰她说:“你放心,一定要相信我们,相信科学,孩子们恢复情况很好,也会很快出院的!”

专家解码“宿迁经验” 有信心打赢阻击战

面对疫情,信心是最好的疫苗。王家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场战役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和患者同舟共济,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形成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宿迁经验”。这不仅增强了老百姓的信心,也让我们医护人员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爱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昊等市领导多次到市传染病医院调研医疗救治工作。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协助市传染病医院开展改建和救治工作,着力提升医院硬件和软件水平。“这让我们对迎接新的挑战更有底气和信心。”王家猛说。

“同时,我们目前组建的专家团队,是全市最强的专家团队。”王家猛透露,疫情发生后,我市以市传染病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钟吾医院、市人民医院骨干为班底,集合城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已组成两批次的救治团队,梯队式进驻。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医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我市对防护服、医用N95口罩等紧缺物资实行市级统筹,确保疫情救治一线不断货、有备货。同时,为保障确诊患者营养供给,医院将患者餐饮标准定为每人每天150元。“每日菜单,都是由专业营养师调配,然后交给厨师做。另外,患者想吃什么,也可以跟我们讲,我们及时调整菜单。”市传染病医院副主任王芝滇说,通过加强后勤保障,让患者吃得好,睡得好,也更安心。

他还提醒市民,现阶段疫情还没稳定,市民应听政府安排,少去人多的地方,少聚餐,一定要戴口罩,这样既可以减少传染别人的概率,也会减少自己被感染的概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次疫情一定会很快过去。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遗余力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