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镇:文明实践,爱在“疫”线

八里镇:文明实践,爱在“疫”线

八里镇:文明实践,爱在“疫”线
八里镇:文明实践,爱在“疫”线八里镇:文明实践,爱在“疫”线
八里镇:文明实践,爱在“疫”线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关键时刻要顶得上!”2月10日,八里镇闫庙村村口疫情监测点组织人员做防控措施的张谦面容显得有些憔悴,他已经连续奋战了10余天。

张谦是闫庙村的党支部书记,是一名致富带头人,也是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1月26日以来,他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有关决策部署,顾不得养牛场一百多头牛的饲养,在村庄各路口设置卡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闫庙村处在静宁和宁夏接壤的关键位置,是一个重要的防控关口。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张谦意识到仅靠村两委班子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在村微信群中呼吁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共同抗击疫情,40多名村民主动报名参加联防联控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身穿“红马甲”,帮助村两委挨家挨户排查外来返乡人员,在村内开展有关疫情防控政策和相关知识的宣传,积极协助各村守好村口,守护村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八里镇,像张谦一样积极奔走于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响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号召,关心关注疫情防控的态势和信息,在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络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纷纷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倡议书,有序开展进村路口人员劝返、防控知识宣传、返乡人员排查、密集区域消毒等志愿服务活动。

小山村村医郭小龙是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健康医疗志愿者。自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每天除开展重点人员摸排、对村庄环境进行清理消毒、更新上报留观人员体温监测数据外,还拿着肺炎防控知识手册,上门耐心细致地给村民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及防护措施,劝导村民非必须不出门,外出必须戴口罩。他说“我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也是一名志愿者,在困难面前更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做贡献”。

“现在疫情严重,防护物资缺乏,我也没有什么能给村子做贡献的,这些口罩是我的一点心意”。2月4日,在关道岔村疫情防控监测点,村民马明明从车后备箱抱下一箱口罩说,听到要在各村路口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的消息后,他就向村委会报名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并且通过多种渠道采购了一批口罩,以捐给疫情防控监测点工作人员和没有买到口罩的村民。

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八里镇吹响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集结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科学有序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大喇叭”广播和微信公众平台,把村社主干道、乡村文化活动广场等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传阵地,向辖区群众做好疫情政策措施解读和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迅速构建起一条条保障防线,带动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最美的志愿行动助力疫情防控,成为抗击疫情一线一抹亮丽的“志愿红”。目前,该镇已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伍,近200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坚守在63个疫情防控监测点第一线,书写着奉献担当的新时代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