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2019年對新三板來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一年。

  2019年,新三板市場創造了多項新數據。掛牌企業數量為歷年最低,股票發行次數、發行股數、融資金額大幅下降,併購重組頻次降低,摘牌數增加…..

  但2019年也是新三板充滿機遇的一年。科創板的設立為新三板企業提供了新的“落腳地”,改革新政落地、精選層的設立優化了市場格局,三板做市指數重回千點,市場各項功能穩步回升。

一、市場概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新三板市場共有掛牌公司8,953家,同比下降16.26%;總股本為5,616.29億股,同比下降11.20%;總市值為29,399.60億元,同比下降14.75%。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按交易方式來看,8953家掛牌公司中有692家為做市轉讓,8261家為競價轉讓;按市場分層來看,基礎層企業有8286家,創新層企業有667家。

  按交易金額來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新三板市場股票成交量為220.20億股,成交金額為825.69億元,分別較2018年下降6.81%、7.02%。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2019年,新三板日均成交3.38億元,同比下降7.40%。但首批改革規則實施後,全市場日均成交回升至5.65億元,高於2018年的3.65億元,但低於2015-2017年的8.33億元;日均有成交股票298只,環比增加63只;日成交額超1000萬元的股票11只,環比增加6只。集合競價撮合頻次提升的流動性促進作用初顯。創新層集合競價股票日均撮合次數由規則實施前兩週的1.9次提升至4.0次,基礎層由1次提升至1.6次。

  按區域分佈來看,廣東省依舊是新三板企業掛牌“大戶”,共有1319家註冊地在廣東的企業掛牌新三板,佔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的14.73%。北京市、江蘇省分別排名第二、第三,佔比各是13.29%、11.97%。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按行業分佈來看,製造業公司依舊佔據了新三板市場的半壁江山,佔比達到49.25%。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比分別為19.27%、5.19%。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股本情況來看,2019年新三板總股本為5,616.29億股,較去年6,324.53億股同比下降11.20%,為近四年以來的最低。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股份分佈情況來看,股本在1000萬股-3000萬股的企業最多,佔比達到34.08%。其次是5000萬股-10000萬股的企業,佔比為24.61%,3000萬股-5000萬股的企業則佔21.95%。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截至2020年1月20日,新三板市場共有26家企業披露2019年年報預告。其中,2家“略減”、5家“略增”、1家“扭虧”、1家“首虧”、1家“續盈”、16家預增。

  目前披露2019年業績快報的企業有12家,皆處於盈利狀態。其中,華信股份實現盈利3.21億元,為盈利最多的企業。華金科技盈利10.46萬元,同比增長101.97%,為盈利同比增速最快的企業。此外,景鴻物流是唯一一家盈利、營收同比增速皆下跌的企業。2019年,景鴻物流實現營收4.28億元,同比下降3.67%;實現盈利2200.48萬元,同比下降15.49%。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二、上市輔導、摘牌情況

  2019年新三板共有223家企業進行上市輔導。行業分佈情況來看,製造業企業上市輔導最多,為139家,佔62.33%。其次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建築業企業,分別有34家、12家,佔比分別為15.25%、5.38%。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摘牌情況來看,2019年新三板共有1987家企業摘牌。其中,“公司申請終止掛牌”企業1596家,佔80.32%;“其他被終止上市的情形”的企業為364家,佔18.32%;“轉板摘牌”企業27家,佔1.36%。其中,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而被強制摘牌的公司397家,是上年的3.48倍。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轉板情況來看,2019年新三板共有43家企業轉板成功,科創板成為新三板企業轉板的熱門板塊。其中,主板上市11家,中小板上市5家,創業板上市13家,科創板上市14家。具體情況如下: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此外,新三板摘牌企業八億時空、潔特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經註冊生效,但是尚未上市。改革啟動後,主動申請終止掛牌公司246家,同比下降5.38%;19家掛牌公司取消摘牌計劃。

三、股票發行

  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新三板市場發行股票637次,較去年1402次同比下降54.56%;共發行股票73.73億股,較去年123.83億股下降40.46%;融資金額達到264.63億元,去年這一數字為604.43億元,同比下降56.22%。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可以看出,2016年-2019年,新三板股票發行趨勢逐年下降,2019年新三板“吸金”力度更是達到新低。股票發行次數、發行股數、融資金額皆大幅下降,此三項數據平均同比下降率達到50%。

  股票發行次數的行業分佈情況來看,製造業2019年發行股票330次,為發行股票最多的行業,共融資134.95億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位居第二,發行股票121次,融資37.68億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位列第三,發行股票36次,融資18.31億元。

  融資金額最多的行業TOP3則分別為製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融資金額分別為134.95億元、37.68億元、23.34億元。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具體來看,以增發上市日為基準,恆神股份(832397.OC)以募資25.60億元登上2019年新三板企業定向增發募資第一名。壹玖壹玖(830993.OC)、眾誠保險

(835987.OC)為第二、三名,募資金額分別為20.00億元、15.53億元。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四、併購

  2019年,新三板共實施重大資產重組17次,較2018年的47次同比減少63.83%;重組交易金額為23.84億元,較2018年的48.65億元同比下降51.00%。

  其中,14次為購買同行業資產或剝離非核心主營業務,佔比82.35%。掛牌公司收購153次,涉及金額97.28億元,分別同比下降33.77%和75.07%。進一步看,上市公司購買資產更聚焦主業,收購掛牌公司11次,涉及金額46.29億元,同比下降69.44%和75.15%,其中10次為同行業或產業鏈收購,佔比90.91%。

  同時,2019年新三板發生收購153次,較2018年的231次同比減少33.77%;收購交易金額為97.28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為390.14億元,同比下降75.07%。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五、主辦券商

  從年末全部掛牌公司家數來看,申萬宏源以掛牌583家企業位居第一。開源證券、安信證券分別為第二、第三名,掛牌家數分別為416家、374家。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從其中2019年新掛牌公司家數來看,TOP3分別為開源證券、國融證券、東吳證券,新增掛牌家數分別為58家、22家、15家。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六、新三板市場指數

  2019年新三板10只指數中,7只上漲、3只下跌;規模類指數中,三板成指下跌2.73%,三板做市、創新成指分別上漲27.24%、24.54%。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其中,三板做市指數在四季度漲幅較高,為16.55%,主要由新三板改革驅動。2020年1月13日,截至收盤,新三板做市指數上漲1.38%,報1002.72點。這是繼2017年11月份三板做市指數跌破千點大關後,首次重回千點。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二是市場估值下行趨勢得到緩解。2019年末,全市場平均市盈率19.74倍,較上年末下降1.12倍;降幅為2018年的12.02%;以活躍股票為樣本計算的60日市盈率18.21倍,較上年末上升0.96倍。

  三是部分破淨股價格合理回升。首批改革規則實施以來,漲幅前30的做市股票中有20只破淨股,佔比66.67%;漲幅前30的集合競價股票中有14只破淨股,佔比46.67%,其中10只股票期末價格已回升超過每股淨資產。

六、精選層

  政策利好影響下,除了做市指數迴歸千點、企業撤回摘牌申請,自新修訂的分層管理制度正式稿發佈實施以來,目前已有多家掛牌公司發佈公告,向市場傳達了申報精選層的意願。

  資本邦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包括易銷科技、創元科技、奧迪威、蘇軸股份、利爾達、華陽變速、海龍核科、新安潔、豫王建能、貝特瑞、康平鐵科、思晗科技、美蘭股份、

同輝信息共計至少14家新三板企業擬衝擊精選層。

七、新三板改革政策

  2019年, 全國股轉發布多項業務規則分別對掛牌公司業務類、信息披露類、融資類做出信息披露指引,具體如下: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2019年10月25日,證監會宣佈,啟動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證監會指出,新三板改革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一環,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堅持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初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實現與交易所的錯位發展;堅持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機聯繫,打通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市場通道,完善基礎制度安排,促進融資、交易、定價等市場功能有效發揮;堅持建立健全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安排,為掛牌企業提供差異化精準服務,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防範市場風險,促進中小企業規範發展。

  按照新三板改革的總體思路,證監會重點推進以下改革措施: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按照證監會黨委關於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部署,2019年11月8日,全國股轉公司正式發佈《關於就深化新三板改革相關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並公佈了《公開發行規則》《定向發行規則》《分層辦法》《信息披露規則》《公司治理規則》和《交易規則》六份業務規則,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本次新三板全面深改推出了包括設立精選層、建立轉板上市機制、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允許公開發行、引入公募等長期資金、完善摘牌制度、實施分類監管等措施在內的政策“組合拳”,是新三板自設立以來實施的最為全面、徹底的一次綜合性改革。

  2019年12月27日,全國股轉公司發佈實施首批7件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有關業務規則,標誌著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正式落地實施,改革“藍圖”進入“施工”階段。2020年1月19日,新三板第三批3件業務規則發佈實施,精選層終於落地!

「數據榜」挑戰與機遇並存,深化改革下新三板活力重現

風險提示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