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醫學之祖《黃帝內經》,古人都是怎麼防治傳染病的

中國古代醫學之祖《黃帝內經》,古人都是怎麼防治傳染病的

2019年12月,武漢突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截至2020年2月10日,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4萬。面對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國家集中力量,積極應對,疫情擴散的勢頭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目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成為當務之急。

經典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對傳染病的預防有著獨到的見解:“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一番話有著三層意思:一是“正氣存內”,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或減小染病的機率。二是“邪不可幹”,避免和傳染源接觸,切斷病源入侵的途徑。三是“避其毒氣”,採取有效防控手段,積極遏制疾病蔓延。

中國古代醫學之祖《黃帝內經》,古人都是怎麼防治傳染病的

01

講究環境整潔 注重個人衛生

“正氣存內”實際上就是“預”,營造以城市、家庭、個體為中心的衛生環境。漢朝有了歷史上最早的灑水車,“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通過灑水,降塵保潔,不失為一種積極的衛生措施。東漢時期,城市中建立了名為“都廁”的公共廁所。這一設施的出現,無疑是城市公共衛生事業的一大進步。南宋都城臨安有專門的人從事倒馬桶的行業,人稱“傾腳頭”。

《禮記·內則》中說:“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表明當時習慣早晨打掃衛生。在過年之前,民間往往會疏通溝渠,整潔環境。宋代溫革曾說:“溝渠通浚,屋宇潔淨無穢氣,不生瘟疫病。”他將疏通溝渠和減少疾病聯繫起來。

個人的形象取決於良好的衛生習慣。屈原在《楚辭·漁父》中有“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的詩句,說明當時十分注重個人衛生。東漢時期,人們普遍養成了刷牙的習慣。據《金丹全書》記載:“飲食之毒,積於牙縫,於當夜晚洗刷,則垢汙盡去,齒自不壞。”表明了刷牙的重要性。

元朝時,馬可·波羅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及“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是最早關於口罩的記載。“正氣存內”其實就是人和環境的和諧統一,這才是“正氣”真正意義所在。

中國古代醫學之祖《黃帝內經》,古人都是怎麼防治傳染病的

02

防範“病從口入” 重視飲食衛生

“邪不可幹”側重於“防”,應該注意“病從口入”,強調飲食衛生,保持身體健康。周朝時,人們用磚壘起井壁,井口高築井欄,避免井水受到汙染。《易經》中有“井收勿幕,有孚元吉”的說法,意思是說取水後不蓋井蓋,將受到處罰。“浚井改水”成為當時冬末春初的慣例,一直延續至今。此外,中國人歷來拒飲生水,飲水必須“九沸九度”之後才能飲用。民間對飲用燒開的水早有共識,認為對杜絕急性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來說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孔子對食品衛生很有心得。他認為:“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祭肉不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也就是說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東漢思想家王充也認同孔子的觀點:“飲食不潔淨,天之大惡也。”《金匱要略》中,詳列了“豬肉落水浮者”、“六畜自死,皆疫死則有毒”等情況,均視為有害健康的食物。認為需要通過飲食衛生管理,營造趨利避害的生活環境。

中國古代醫學之祖《黃帝內經》,古人都是怎麼防治傳染病的

03

採取隔離措施 避免形勢惡化

“避其毒氣”的實質是“避”。歷代醫家認識到需要在“傳”和“染”之間,實施有效的隔離。採取疾病隔離始見於《晉書·王彪之傳》,“永和末(公元356年)多疾疫,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疾,百日不得入宮。”

證明當時的隔離措施,不但包括病人,還涉及了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宋朝朱翌在《猗覺察雜記》中,明確記載:“江南病疫之家,往往至親皆絕跡,不敢問候,恐相染也。”由此說明隔離措施的強制性和必要性。

相對於民間的疾病隔離,官方的防疫隔離更加正規高效。西漢的朝廷舉辦了類似傳染病院的機構。“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以收治傳染病人的方式,降低了疫病傳播風險。在天花橫行的清朝,北京特設了“查痘章京”的官職,發現天花病人,立即將其強行隔離至城外四五十里。

此外,當時從事對外貿易的商人同樣要接受檢查。“其出洋貿易回國家,官閱其人有痘發,則俊平復而後使之人。”來華從事貿易的海船也要接受檢查,以防天花病人進入國內。這一做法相當於是最早的海關檢疫制度的雛形。

除此以外,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手段。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橚、滕碩等人編撰的方書《普濟世》也提到了免疫對於傳染病的重要價值。當時瘧疾肆虐廣南地區,當地“其土人宜無所受”,而該地區的流動人口往往難以倖免。

明朝醫家萬密齋發現“至於疹子則與痘疹相似,彼此傳染,但發過不再作耳。”也就是說得過麻疹和天花的患者,不會再次染病。認識到這一現象之後,很多醫家嘗試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增強人體抵抗傳染的能力。《肘後方》記載了狂犬病的免疫方法:“療荊犬咬人方:仍殺所咬犬,取腦傅之,後不復發。”《諸病源候論》中也有預防射工病發作的方法:“若得此病毒,仍以為屑,漸服之。”

明清時期,天花的流行,對個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清朝的俞茂鰓在《痘疹金鏡賦集解》中註釋:“又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寧國府太平縣,姓氏失考,得之異人丹傳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表明針對天花的人痘接種術至少在十六世紀已經廣泛流行了。

這一方法“康熙時,俄羅斯遣人至中國學痘醫”,俄羅斯上流社會普遍施行人痘接種。十八世紀初,土耳其人學會了這種方法,將原先的接種方法改為針刺法。1721年,針刺法傳入英國。1798年,英國醫生琴納受到針刺法的啟發,發明了牛痘接種法。

可以說,人痘接種法開啟了近代人工免疫法,為維護世界人民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

綜上所述,《黃帝內經》的“預、防、避”等三大措施,時至今日仍然具有現實的借鑑意義。防疫專家指出目前最重要的是外防輸出,內防擴散。政府和相關部門陸續推出了嚴格的管控措施,廣大居民也採取了防護手段,減少外出和集聚。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取得這場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的勝利。

參考資料:《黃帝內經》、《後漢書》、《夢梁錄》、《瑣碎錄》、《禮記》、《楚辭》、《金丹全書》、《易經》、《呂氏春秋》、《論語》、《論衡》、《金匱要略》、《晉書》、《猗覺察雜記》、《漢書》、《癸巳存稿》、《海錄》、《普濟世》、《肘後方》、《諸病源候論》、《痘疹金鏡賦集解》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計白當黑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