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的腦洞,美國想把一戰列艦變成航空母艦,成本過高而放棄

冷戰時期的腦洞,美國想把一戰列艦變成航空母艦,成本過高而放棄

  “衣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史上排水量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因“密蘇里”號甲板上舉行的二戰日本投降儀式而永載史冊,其他軼事還包括首艦“衣阿華”號因羅斯福總統的需要成為唯一一艘具有浴缸的美國軍艦,以及兩艘“衣阿華”級戰列艦戰後被重新徵召,打完1991年的海灣戰爭後才正式退役。

  很少有人知道,“衣阿華”級戰列艦終其一生始終甩不掉一個持續的威脅,那就是被改裝成航空母艦。

冷戰時期的腦洞,美國想把一戰列艦變成航空母艦,成本過高而放棄

  太平洋戰爭初期,由於美國海軍航母數量的不足,在戰略形勢上處處被動,當時海軍規劃人員迫於無奈,曾考慮將兩艘正在建造中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伊利諾伊”號BB-65和“肯塔基”號BB-66)改裝成全甲板航母,但由於建造和改裝費用過於高昂,兩艘戰列艦最終被取消建造。

  朝鮮戰爭後,已經完工的4艘“衣阿華”級戰列艦被編入後備艦隊。為了充分利用“衣阿華”級的艦體,美國海軍又在1961年審議了一項將該艦改裝為兩棲攻擊艦的提議,但同樣因為成本過高而放棄。

冷戰時期的腦洞,美國想把一戰列艦變成航空母艦,成本過高而放棄

  進入70年代,“制海艦”(SCS)概念興起,也就是能一種能搭載垂直起降噴氣式戰鬥機的輕型航母,以增強對海洋的控制。在概念研究中,美國海軍研究人員再次將目光投向“衣阿華”級,但他們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這些軍艦太舊,人力密集,操作成本高昂且改裝成本高昂,與全新制造的制海艦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美國海軍到1978年已經放棄了“制海艦”計劃,但誰知西方不亮東方亮,蘇聯海軍成功部署了“基輔”重型載機巡洋艦,其斜角甲板和雅克-28垂直起降戰鬥機搭載能力妥妥就是制海艦的翻版。在蘇聯刺激下,美國海軍規劃人員開始重新審視“衣阿華”級的航母改裝方案,提出了“攔截/突擊艦”概念,使戰列艦在繼續保留強大火力投射能力的同時,還能搭載戰鬥機和巡航導彈攻擊岸上目標。

冷戰時期的腦洞,美國想把一戰列艦變成航空母艦,成本過高而放棄

  根據馬丁·瑪麗埃塔(後被洛克希德吞併)提出的攔截/突擊艦設計,“衣阿華”級戰列艦的現代化改裝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對武器系統和電子設備進行現代化升級,增加“戰斧”巡航導彈發射能力。該階段升級在1981年經美國國會激烈爭論後通過,使四艘戰列艦重新進入現役。

  第二階段升級是拆除3號炮塔,在艦體後部搭設飛行甲板、機庫、和320管垂直髮射系統,能搭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AV-8B“鷂”式戰鬥機、各種艦載直升機和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並能發射“戰斧”、“標準”、陸軍戰術導彈等多種導彈,甚至還能容納海豹突擊隊和800名海軍陸戰隊員,使戰列艦具有強大的多用途海上作戰能力。

  但可惜的是同樣出於改裝成本限制,攔截/突擊艦計劃到1984年被全部廢止。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成為第一階段改進“衣阿華”級戰列艦最後的絕唱。作者:阿姆斯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