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相善其群——培育公共意識 涵養公共文明

故宮城牆上的“到此一遊”、景區臺階上的“海誓山盟”、文物古蹟上的“你儂我儂”……這些現象,早已讓號稱禮儀之邦的中國顏面掃地、羞愧難當,在鋪天蓋地的諸多不文明行為面前,中國大國風範可謂是蕩然無存,由此也引發了我們對全民公共精神與公共意識的反詰和深思。現實的發展讓我們明白,在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爬坡過坎、步履蹣跚的中國,要邁向現代化的文明高度,必須做好公共意識培育的“必修課”。

培育公共意識,讓社會多一些文明,少一些醜陋,提升社會的文明度。圖書館裡吃飯、地鐵站中遛狗、商場電梯上打鬧、旅遊中刻字……我國國民素質的“眾生相”更深層次地暴露出我國公民公共意識的缺失。正如《中國人的素質》一書中指出“公共精神的背後,是在現代化之路上困擾中國百餘年的國民素質大考題”。眾多不文明行為的此起彼伏不單純只是公眾文明素養和道德感的自我放縱,更多則是對公共空間的漠視。公共精神與意識的缺失,讓大多數國人在不自知中對公共場所不文明行為習以為常、司空見慣,文明恥感下降。培育公共精神,在現代社會里多一份對公共空間的尊重,以及對公共規則的堅守,我們給世界留下的就不會僅僅只是加塞排隊、赤膊袒胸、爭搶擁擠。如此,在國際現代文明秩序的構建上就必定會有我國濃墨重彩的一筆。

培育公共意識,讓社會多一些禮讓,少一些矛盾,凝聚社會的和諧度。回溯中國五千年光輝而燦爛的歷史,中華文明從未間斷,我們有著“禮、義、廉、恥”,“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也有著“程門立雪”、“孔融讓梨”、“岳飛問路”等豐富的精神養分。它們幾千年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塑造著國人的精神高地,成就了“禮儀之邦”的時代讚譽,讓包容、和諧、文明成為了中國最偉大的標籤。反觀當下,在國人身陷文明素質滑坡漩渦的現實窘境下,培育公共意識,讓“程門立雪、孔融讓梨”等文明細節成為國人行為自覺,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在社會行走中,多一份對群體利益的考量,那麼社會便會多了一些禮讓、少了一些摩擦,多了一些寬容,少了一些針鋒相對,社會的和諧因子將會不斷累積增加。如此,一個文明而有禮,和諧而穩定的社會才會蔚為風尚,一個文明古國的時代尊嚴才能重返於世。

涵養公共意識,讓社會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無序,標註社會的成熟度。無數歷史和實踐無可辯駁地向我們證明:一個高度成熟而理性的社會離不開一群成熟而理性的公民。然而,經濟轉型期,公民個人權利和自由的覺醒,讓公眾只知有我而不知有他,只知有私而不知有公,更傾向於自我權利的滿足,而忽視了公共場合,再彪悍的個人權力也有邊界,絕非可以隨心所欲、我的地盤我做主這一真理。培育公共意識,在滿足公民個人權力和自由的同時,培育公共理性、文明規則,讓每個人瞭解到你有大聲說話的權利,但別人也有享受靜謐的自由,認識到每個人在公共空間和場所有負有社會契約性,都要在以不侵犯他人權益的情況下行使自我權利。只有這樣一群凝聚規則意識、具備公共精神的成熟的公民才會油然而生,才能真正形塑時代氣質,打造一個高度成熟的社會。

今天的中國,物質的豐裕已直追發達國家,現代化的“生活曙光”也已經光芒萬丈,但公民的“現代性”依然躑躅在艱難的轉型路上。我們固然可以自我寬慰:中國剛剛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不久,在陌生人社會中學會相處,還需要慢慢摸索,但對一個迅速崛起的大國而言,摒棄百年積弊,以公共之意識,涵養公共之文明、培育現代之公民,已經時不我待。就此而言,培育公共意識,涵養公共文明可謂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