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商業思考:今天每個企業都是“社會企業”


疫情中的商業思考:今天每個企業都是“社會企業”

一場全民的「物理隔離」,也是一次突如其來的「心理疏離」,帶來更加顆粒度的數字深化,也讓實體行業更加發愁「找人」。

變量其實自有脈絡,突然提速或倒逼,是檢閱也是警醒。未雨綢繆,該做的還是要晴天補瓦。可以看到許多企業,在這次疫情中展現出的主動創新,而其受到的包容和接受度也讓人更確信——需求一直都在,只是你要不斷創新自己的場景。

《吳聲造物》對話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請他分享這段時期,關於公司基本面、商業認知和場景機遇的諸多思考。

苦難不期而至,卻比安逸更讓人接近真實世界。

此時此刻,每個個體與組織,在生活、事業、理想、現實層面都面對巨大挑戰,都在全力抗擊。在外部環境變化的黑天鵝拐點,我想分享疫情發生以來這些天的商業思考,大致從三個大維度展開。

疫情中的商業思考:今天每個企業都是“社會企業”

造物空間@場景實驗室

公司基本面

第一,習慣困難成為公司運營的常態。

外部環境加劇「大浪淘沙」的態勢和緊迫度,只有創新才能穿越週期,也只有創新才有可能談「剩者為王」。雖然長期以來,「創新」都是蘊含「冒險」的舉措,但就現在而言,對於越來越多公司,「冒險」正在成為類似攀登者的常態。面對Hard模式,要能夠習慣困難,有平常心。

現在是猝不及防的疫情,今後可能還要面對更多虛擬的,或者非生物性的「病毒」。得承認,在更加隨機和碎片化的時代,「病毒紀」是準確的定義,數據也有冠狀病毒,我們要習慣不確定性,習慣外在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這個壓力也與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息息相關。

要讓「習慣面對困難」成為「常態習慣」,才能通過更好的創新穿越週期。

第二,今天每個企業都是「社會企業」。

我去年八月份提出「年輕商業」時代曾講,每個企業都不得不成為社會企業。社會化的企業必須將「年輕商業」所倡導的開放協作,轉化形成更加主動的能力和機制,從而構建競爭優勢。

僅僅思考自己的本位問題,遇到的挑戰會更大,遇到的麻煩會更多。相反,社會企業則能更高效、更敏捷地響應和解決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包括騰訊、京東、阿里巴巴、蘇寧、小米、字節跳動、快手,許多有這種認知的公司,面對這次疫情中突發的具體問題和具體困難,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但這與公司規模無關,有的只是社會協作的生態位。

社會企業——意味著社會責任本身就是商業責任,開放精神本身就是競爭能力,協作機制本身就是組織優勢。更意味著公司的開放程度,遠遠超出一般所理解的業務邏輯。

比如這段時期可以發現,快手號、抖音號已經變成基礎設施,直播的玩法百出而不再需要教育。智慧社區、生態文明……很多「名詞」之前都認為與企業的關聯度若隱若現,但現在來看,這是地球村的顯性認知,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尤其在虛擬世界,產業鏈協作層面的聯繫才剛剛開始,這次也是一個很好的警醒。

第三,危機意識下重新審視商業基本要素。

如何看待現金流,如何理解人才的備份、數據的備份?如果企業僅因為平時生意很好,而不佈局如吳伯凡老師所說的「暗業務」,那麼你會發現一個青萍之末的變量,都能帶來毀滅性打擊。

無論海底撈還是西貝,米其林餐廳或者黑珍珠餐廳,都是一樣。西貝和海底撈都是很優質的企業——但海底撈佈局B2B業務和餐飲供應鏈,在所在行業生態鏈的長期佈局,形成變量時期真正的反脆弱能力,市值幾乎沒有太大變化。而西貝作為成功轉型的終端餐飲企業,似乎外賣業務和半成品餐飲服務並沒有成為主力,以至於創始人賈國龍的呼籲刷屏的確提示了真正的考驗。

這次變化對餐企是非常好的轉型契機,去思考危機意識、業務備份意識,面對風險的安全機制和管控機制,以及資產的配置機制,數字化融合與互聯網生態的關係都得系統性重新思考。

第四,現在是品牌IP打造的最佳時期。

這個時期,可以更加耐心地思考整個行業特徵。對於品牌建設,剋制是指「姿勢正確」,但不代表投入下降。面對大浪淘沙後的實力強勁友商,要加強用戶習慣養成,爭奪市場份額,進入一個新的IP週期。

通過「ID化-IT化-IP化」的進程,讓整體業務數字化、模塊化,形成互聯網產品的結構化。商業無謂線上線下,正處於深度數字化融合過程,自動化和智能化本身就是需要準備面向的趨勢。這次變化加速了這個進程。

IP化生存,是品牌抵禦風險最好的「分佈式」舉措。現在的品牌策略,不在於「煽情」,而是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理解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品牌作為社會的內容符號,需要新的建設體系和表達策略。而IP化,則讓品牌可以真正有生生不息的內容創造體系。

新商業認知

第一,「共享經濟」深化。

Airbnb似乎碩果僅存,但共享經濟的短暫停滯卻帶來了新的跨業態爆發,共享訂單、共享物流、共享人力資源,甚至共享各種產業鏈元素,都在不斷演變發生。

從單一形態,到產業形態,再到組織變化——「共享」理念更加深入,形成新的遊戲規則。共享經濟更加靈活的深入應用,本質上是從SaaS形態到B2B服務創新的「新協作經濟」。

第二,「非接觸商業」爆發。

長期以來沒有被深入看待的5G和AR、VR,其實指向非接觸商業的不斷延伸,通過技術實現對個體需求的全方位滿足。

這其中已經表現出的,和值得想象的都有很多。比如「外賣2.0」,充電技術的變革,零售的全封閉便攜式。還包括消費級防護用品、智能配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新技術產品的更加普世化。

接觸點業態都需要儘快探索「非接觸解決方案」。健身行業、線下培訓、書店、演唱會如何個體化重塑,個性化定製?是遊戲化產品還是知識服務?

第三,「全社會性前置倉商業」加速。

疫情中新零售和生鮮電商的受歡迎,指向全社會性的前置倉商業爆發,這是數字化門店和配送體系的生意。企業對於節點和網絡的認知已經超越教育期,每個小店、餐館,可能都在賣菜、在配送。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蘇寧小店、便利蜂之後,大量被忽略的實體網絡,會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前置倉商業,意味著更好的彈性調節能力。

今天,更多企業都在掌握經營實體網絡的能力,每個專業門店都在百貨化,沒有行業細分、展示方式更靈活,形成真正意義上數字化門店的轉化。瑞幸咖啡、喜茶、泡泡瑪特會不會同時是電玩、遊戲、數碼的專門店?這是個有趣的「反專業」思考。

第四,「分佈式」是防範風險的更好方式。

基於風險防範意識,帶來更加的分佈式,更加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應用提速,尤其表現在農產品、餐飲原材料等上。在健康安全問題的排查過程中,運用AI技術的智能攝像頭、出行智能平臺、地圖應用等數據的應用等等,大數據已經發揮出強大的優勢。這種分佈式趨勢還將在更多領域貫徹演進。

第五,物流配送的社會化進程加速。

基於長期的基礎設施建設,常為人詬病的物流效率,在這次疫情中頗受讚譽。菜鳥網絡、京東物流、閃送、順豐等物流快遞體系,美團點評、餓了麼等外賣配送體系,也都完成了毛細血管級的進一步社會化。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協作生態,不僅形成對新商業網絡的更好支撐,也逐步助推著新商業終端形態的交付進化與交互革命。

新場景機遇

第一,「心理健康」被重視。

由於缺少對稱信息,面對危機的恐慌心理不可避免。已經可以看到,疫情之後餐飲、出行、酒店等產業的企業表現出從健康防護出發的產品思維。而無論醫護人員還是普羅大眾,心理的干預和疏導也開始被重視。長期以來,管理自我情緒,調節身心狀態都是當代人的弱項。人們關注互聯網健康深化、消費習慣重塑,但我們甚少關注譬如抑鬱症等「精神感冒」。從不清楚到開始關注再到深入,人們需要理解和研究其中的變化。

第二,家庭消費,即「家庭會員」訂閱模式的重要性上升。

在不堪一擊的現實中,我們開始理解關愛和守護自己家人的重要性。如何讓家庭不再脆弱,如何規劃家庭資產,這些思考開始提上日程。在家庭消費層面,「家庭會員」這種訂閱模式即是家庭本身安全的管控能力。

疫情中的商業思考:今天每個企業都是“社會企業”

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佈2018

第三,真正意義的「科學品牌」出現。

不僅是健康品牌,或者所謂「成分黨」護膚,顯而易見的一段時間內,每個品牌都被訴求「闡明成分」。洗手液的清潔原理,飲用水的功效和應用場景,或者智能家居產品體系,都需要普及科學機制,指向更高效的DTC能力,數字化生活方式也被進一步強化。

第四,「信息基礎設施」的新規則。

從數據安全到信息安全,許多信息被無節制洩漏——未來的隱私產業,會推動新的安全機制和安全公約產生,並且規定信息的使用方式。

而關於信息的記錄,包括影像、存儲、數據、分享、寫作,通過短視頻等互聯網基礎設施,推動每個人通過記錄本身尋求確定感。這類信息基礎設施,像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治理基礎設施一樣,也會發生較大變化。

第五,新遊戲、自動駕駛等面臨新一輪機會。

因為「無人、非接觸」的利好,相關方向的佈局面臨新的市場空間。電動車市場巨大,而自動駕駛將對新能源汽車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對城市道路也有進一步的智能感知需求。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短期特殊環境下,遠程辦公成為互聯網企業優先選擇,免費充電和免費學習也成為對抗疫情的精神食糧。大量線下類似酒吧、密室逃脫等場景成為新遊戲的研發源泉。這些習慣重塑的行業教育和深遠影響,值得更加深入關注。

疫情中的商業思考:今天每個企業都是“社會企業”

博世smart mobility@CES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