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轟炸機與戰略核潛艇哪個更容易被洲際導彈所淘汰?

用戶6534293489481


戰略轟炸機、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洲際彈道導彈是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都承擔著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任務。從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的角度看,三者的側重點不同,在作戰方面也各有千秋,哪一個都不能被另外一個所取代。三者之間更多的是相輔相成、互為犄角的關係,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國家的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能力。

(戰略轟炸機、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洲際彈道導彈是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

從作戰方式角度看,三者各有各的優勢。陸基洲際導彈具有射程遠、速度快、威力大、精度高的特點,是可靠的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力量。它可以將核武器在短時間內投放到目標位置,搭配上機動變軌能力和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後,更是具備了強大的突防能力,是世界各大國主要的戰略威懾武器。不過由於陸基洲際導彈很容易遭到敵方的前期偵查,所以生存能力有些不足。特別是採取固定井式發射方式的導彈,極容易暴露位置而遭到敵方先發制人的打擊。

(洲際導彈)

(洲際導彈發射井)

海基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本質上就是將陸基洲際導彈安裝到海軍核潛艇上進行發射。由於核潛艇具備近乎無限航程的優勢,它可以潛伏在大洋深處,一旦接到命令,就可以隨時從大洋深處發射核武器實施打擊。強大的攻擊能力加上極佳的隱蔽性,使它成為世界各主要強國最可靠的二次核打擊武器,也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由於潛射彈道導彈和核潛艇技術要求非常高,這對於國家的工業能力和技術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全世界能製造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國家只有五常,勉強加上個印度,其技術要求可見一斑。然而,古巴導彈危機的經驗卻表明,在面對實力旗鼓相當的對手時,單純依靠核潛艇進行戰略威懾的效果恐難以保證。

(戰略導彈核潛艇)

(古巴導彈危機)

而空基的戰略轟炸機,主要作用是攜帶裝載核武器的巡航導彈或核彈,從空中發動攻擊,打擊敵方目標。隨著現代防空武器的發展,戰略轟炸機雖然在核打擊方面的重要性逐漸下滑,但是它在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方面依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近幾場局部戰爭和地區衝突中,戰略轟炸機是非常可靠、高效的作戰模式,特別是在防區外打擊和空中支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它在行動時所產生的心理威懾效果,也使得戰略轟炸機成為了國家意志的體現。

(戰略轟炸機)

英法兩國雖然沒有保持三位一體戰略打擊力量,但那只是由自身實際情況決定的,並不是因為三者之間互相取代導致的結果。目前,英國僅保留了海基核力量,法國則保留了可攜帶核武器的戰鬥機以及戰略導彈核潛艇。英法這樣做主要是因為自身實力有限,難以維持三位一體打擊力量所需的資源。加之,自己也沒有特別急迫的戰略需求,所以放棄保留全部的三位一體打擊力量更符合他們的自身利益,因此這並意味著戰略轟炸機、核潛艇和洲際導彈可以互相替換。

(英國海軍前衛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法國凱旋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法國陣風戰鬥機)

綜合來看,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三者各有所長,也各有利弊,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三者互相彌補不足,最終為國家提供可靠的戰略威懾和戰略打擊能力,這對於那些走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大國來說,缺一不可。


戰情解碼


都不會,原因很簡單,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都比洲際導彈高級。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洲際彈道導彈,他們的關係不是互相搭配、不是各司其職、也不是術業有專攻,而是哪個更先進,哪個威懾更大,它們執行的都是核打擊任務。

今天簡單說一下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和洲際彈道導彈這幾個戰略武器都有啥不同。就先說戰略轟炸機吧,用戰略轟炸機和洲際導彈對比一下。

戰略轟炸機和彈道導彈,其實是主次關係。彈道導彈這東西,威力大,射程隨便8000公里,突防能力強,但是戰略轟炸機突防能力同樣很強。

彈道導彈打出去,拖著尾焰,非常明顯,衛星什麼的直接就能看見。而戰略轟炸機不一樣,尤其是隱身戰略轟炸機,它什麼時候起飛,在哪起飛,飛行路線以及出動數量,很難去發現。而且還是在對方防區外進行發射,效果是不輸給彈道導彈的。

而且,洲際導彈這個東西,屬於是一次性的,發動機、燃料、彈體都是一次性的。一枚導彈打出去,就是沒了。而且燒的固體燃料,成本上也是要高於航空煤油的。但轟炸機這東西不一樣,它並不是一次性的,可以重複利用的,發射完巡航導彈了,可以回來,可以維修養護,然後重新裝彈接著出去打。

相當於就是飛機替代了洲際導彈的彈體,航空煤油替代了固體燃料,而且可以循環利用。

也就是說,洲際導彈要是開打,打的越多,成本越高,而且成本上升的更快。但是如果是轟炸機,你別看他開發的成本高,單位造價也高,但是你如果用的次數越多,越便宜,性價比就越高。所以說,長期的轟炸,戰略轟炸機是最划算的,遠比洲際導彈划算得多。

而且,打擊效果上,轟炸機其實是比洲際導彈更好。一個洲際導彈,最多一般也就搭載個10枚分彈頭,四五十萬噸的當量。而你轟炸機的話,搭載十幾枚巡航導彈,搭載著核戰鬥部,當量也是差不多,數量也多。隨便拉出去幾架飛機,打擊效果,火力是遠比一個導彈旅要高的。

而且,不光是核轟炸,就算是常規戰爭,這個戰略轟炸機同樣可以用。打軍艦,這個轟炸機可以掛上反艦導彈,十幾枚,來一箇中隊的戰略轟炸機,你日本海自還有多少活路了?對地轟炸,掛上巡航導彈,搭載炸彈,你日本陸自還要不要了?

科索沃戰爭期間,美軍的B2轟炸機就從密蘇里州直接飛到科索沃進行轟炸,總共六架。北約的34000架次轟炸裡面,B2只佔了50架次,但是B2轟炸機的投彈量,卻是佔了總投彈量的11%,效果有多好,效率有多高,直接就能看出來了。

也就是說,洲際彈道導彈,只能打一個核戰爭,當一個底牌用。而戰略轟炸機,常規戰爭可以用,核戰爭核反擊同樣可以用。

而如果是戰略核潛艇呢,這個又不一樣了。就以美軍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為例吧,他這個上面搭載24個三叉戟2型洲際導彈,每個導彈有12個分彈頭,每個彈頭最大當量可以達到47.5萬噸。也就是說,每個戰略核潛艇上面,可以搭載24*12=288枚核彈,而這樣的核潛艇,美國有14艘,另外有三艘搭載的是巡航導彈。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東西有啥用?這是一個國家的後盾。如果說,開戰了,一旦有什麼危險,核潛艇出動,隨便三四艘突防出去了,六七百枚核彈就打出去了。六七百個三四十萬噸當量的核彈,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的。有這些東西,也就是沒人敢動美國的原因。

這十幾艘戰略核潛艇,藏匿於深海之中,一個上面搭載二十幾枚導彈,和幽靈一樣。如果是路基彈道彈道的話,這就需要二十幾個導彈發射車。無論是機動性、隱蔽性都是遠不如戰略核潛艇。

洲際彈道導彈和戰略核潛艇,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將洲際導彈塞到了核潛艇裡面,塞進去二十多個。然後讓核潛艇遊弋於大洋深處,靜觀其變,隨時準備發射。而且,海基的二次核打擊的能力、效率以及可靠性,都是大於路基的。

很多國家都是先開發彈道導彈,後開發戰略核潛艇,最後才開發隱身戰略轟炸機。這是一個遞進的關係,洲際彈道導彈是基礎,你得有基礎了,你才能進一步去發展。結合你自身條件,以及對於武器的需求,決定是否要開發這個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你想去開發了,你還得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去開發。

看了上面所說的這些東西,你覺得,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會被洲際導彈淘汰麼?洲際導彈門檻低,起點低,入門容易,但是用起來麻煩,而轟炸機、核潛艇都是入門難,技術要求高,但是使用上,非常容易,效率更高。尤其戰略核潛艇本身就是把洲際導彈塞到核潛艇裡的,根本就淘汰不掉。


軍武文齋


三尊者聯袂而出,遙遙而來,號為戰略“三駕馬車”,多一樣即多一口氣,缺一不可。遠轟翱翔天際,以快以遠以準,構成重要威懾平臺;核潛艇有稱最危險的水下殺手,是作為第二次反擊的唯一支撐;掰開指頭你去算,少了任中一個,好像吃飯不香。

是優秀的平臺,當可繼承;沒有的自當抓抓緊,沒有誰告訴你哪個亦當砍去。作為戰略重器,盡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也耗資不菲,個頂個都需要銀子堆積,然製造都沒有那麼輕鬆,需要幾十年奇工巧匠耗費心血。比如當代轟炸機,是大飛機的一種,多少結構和航發難題,乃致隱身等,等待去攻克。

再比如戰略核潛艇,世間傳說“俄亥俄”,可以同時發射24枚“三叉戟”D5,早就擺開了一副滅天滅地的架勢,我們卻知道,沒有更大型的卷板機,即會遭遇工程難題。當然還有更安全大功率的核動力,還有遠程導彈等,成千上萬技術應用難題,一樣掰扯不開,也就造就不出一款性能優異的核潛艇。

“三駕馬車”的強國,一樣也不少,並以其積累的技術厚勢,三者齊頭並進,擺開了一幅誰也不能比我強的架勢,每要領先他國一代到兩代。2019在退出中導的同時,對即將到期的核不擴散條約充耳不聞,自恃單邊主義的冷漠,要把其“三駕馬車”打造得更加一騎絕塵,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擔心、不安和警惕。


魂舞大漠


使用洲際彈道導彈淘汰戰略轟炸機或者是戰略核潛艇,英法兩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是個偽命題。眾所周知的是上述三者共同構成了“三位一體”立體核威懾體系,英法兩國在核威懾領域已經放棄了空基戰略轟炸機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只保留了海基的戰略核潛艇,歸咎原因就是,戰略核潛艇被認為是當前安全係數最高的核反擊手段。

之所以有上述的偽命題出現,應該和近兩年俄羅斯多次展出的高超音速導彈系統有直接的關係。當前的輿論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高超聲速的導彈以目前的反導攔截體系並不能實現有效的攔截,俄羅斯最新的先鋒導彈系統試驗中最高飛行速度達到了27馬赫,用媒體的宣傳詞來講就是“15分鐘抵達華盛頓”,目前已經進入作戰值班狀態。

高超聲速導彈系統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飛行速度上,這似乎就意味著俄羅斯先鋒導彈在2023年形成美國耗巨資打造的多層反導攔截體系失靈,至少在邏輯上是這樣的。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領域,那就是導彈系統的生存問題。我們都知道,陸基彈道導彈系統一般都採用固定的發射井發射或是機動發射,一旦對手能夠較早的掌握該型導彈的部署動態,就很有可能實現先敵打擊,畢竟這種概率是存在的。

我們都知道美國擁有國際上最龐大、最完善的反導預警網絡體系,舉個例子,在情報獲取難度上,美國能夠掌握伊朗聖城旅指揮官的確切行蹤並實時斬首,相對來講找到導彈的部署位置以及實時動態,在情報學上要相對容易的多得多。這也從另一個全新的角度詮釋出陸基彈道導彈的生存問題,能夠發現就有被先期壓制的可能性。

反過來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或許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取代傳統的空基戰略轟炸機,為什麼這麼講?隨著防空技術的快速發展,戰略轟炸機的突防能力已經大不如前,儘管使用的防區外使用的射程在兩三千公里左右的空射巡航導彈,但是其載體的飛行速度較慢、發射的導彈的飛行速度也相對較慢,攔截巡航導彈難度理論上要比高超音速武器要低的多。

為此當前國際只有中美俄三家還保留有專用的轟炸機,美國為了增加突防概率,研發出了B-2隱形轟戰機,但是問題也來了,由於大量的使用隱形材料和技術,直接導致了該型飛機的造價狂飆,單架的造價達到了24億美元,被稱為是飛行的黃金,實際上折算成黃金的價格,B-2飛機的造價比黃金還要貴。因為貴,所以這類飛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可以發展和擁有的。

回到理論上生存係數最高的戰略核潛艇上,為什麼被認為是生存係數最高的手段?首先核潛艇本身就具有極強的隱蔽性。由於核潛艇相對常規潛艇使用了核動力,可以在水下無限制巡航,而不是像常規潛艇那般潛伏一段時間必須上浮水面進行通氣、充電,這就極大的降低核潛艇被發現的概率,我國的核潛艇在試驗中層創下水下航行90天的記錄。

其次,隨著潛艇技術的迅猛發展,核潛艇的自身降噪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比如目前國際上主流的戰略核潛艇的噪聲水平在110-115分貝之間,甚至俄羅斯最新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噪音水平達到了108分貝,已經很接近海洋噪聲的水平值了。未來一些類似無軸泵推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核潛艇的噪音水平,或許有所謂的隱形潛艇的出現,拭目以待。

最後重點來了,那就是在高超聲速達到技術成熟後,高超聲速導彈相關技術可以移植到潛射彈道導彈上,畢竟戰略核潛艇的主要攻擊武器就是潛射彈道導彈。比如俄羅斯北風之神使用的圓錘彈道導彈就是基於陸基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發展而來的,在技術上是具備可行性的。一旦實現高超音速技術移植到潛射彈道導彈上,將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高超聲速武器系統的戰略核威懾能力。

因而,無論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如何發展,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取代戰略轟炸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取代戰略核潛艇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核潛艇的生存係數是最高的,或許將新興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技術移植到潛射彈道導彈上所展現出的現實作用將更大。


鷹鴿分析


戰略核潛艇和洲際彈道導彈本身就是一體的,裝備洲際彈道導彈的核潛艇才能加上“戰略”兩個字,他只是作為一個平臺將洲際導彈隱藏在大洋中,而且隨時機動變換位置,讓敵人無法發現和打掉這些洲際導彈,說白了,戰略核潛艇只是為洲際導彈服役的一個平臺而已,而且是目前洲際導彈隱蔽性最好的一個平臺,即使爆發核大戰,戰略核潛艇的生存能力達到了驚人的85%,是目前生存能力最強悍的戰略力量,各國都在加快步伐將自己的洲際導彈隱藏在這些戰略核潛艇中,因此洲際導彈永遠不可能被淘汰,因為他們是共存的!

至於戰略轟炸機,其實在有了洲際導彈後,英國、法國已經將戰略轟炸機給淘汰了,至於中國倒是希望擁有這麼一型戰略轟炸機,但卻感覺有些低不成高不就,像B52、圖95這樣的低端老牌貨看不起也不願意去研發生產,而像B-2幽靈這樣的隱身戰略轟炸機,自己又暫時研發不出來,顯然中國是想一步到位,並不想在落後技術上浪費精力和金錢真,至於空基的戰略轟炸力量,就暫時由轟6進行各種改改改,將就著用了!

而現在真正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其實就美國和俄羅斯,而真正配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恐怕也就中美俄這個世界三角了。戰略轟炸機其實是作為戰略力量的一個補充,在沒有洲際導彈之前,戰略轟炸機的地位顯然是大哥級別的,但是有了洲際導彈後,對於強國來說就變成可有可無了,主要是戰略轟炸機首先他太燒錢,第二用起來又沒有洲際導彈好用,第三這些強國要對付小國的話,自己的空軍力量足夠了,不用戰略轟炸機級別的武器,但對付超機動大國自己的戰略轟炸機又沒有實力去保護,出去就是送人頭,最後就乾脆不要了!

但是對於像中美俄這樣的國家,戰略轟炸機就是必需品了,比如美俄長期對抗,洲際導彈不管是陸基還是海基的,這些都是不敢亂動的,一旦發射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那就是代表著核戰爭,總是頭口說我有多少多少核彈頭,多少多少核導彈,對於外交來說沒有任何作用,人家還會以為你心虛了,你敢動洲際導彈嗎?這時候戰略轟炸機就不一樣了,哪一天美國惹俄羅斯不高興了,就讓戰略轟炸機去美國邊境線飛兩圈,甚至有一次俄羅斯的圖95外掛了1枚核彈飛到了關島外海,這就是軍事外交嘛,這個威懾意義可就完全不是口頭抗議能比的了,就像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駕駛圖160飛行一圈後,下來的那一句霸道發言:口頭抗議1萬次,不如戰略轟炸機振翅飛行一次。

而且戰略轟炸機在核戰的時候生存能力也挺強的,達到了50%左右,而陸基的各種洲際導彈的在第一次核打擊下生存能力僅僅只有15~25%左右。另外生存能力最強悍的戰略核潛艇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隱藏在深海沒有信號,接命令都靠每天定時上浮彙報並接收命令,然後再次快速下潛!最極端的情況可能是已經核戰一天了,但是戰略核潛艇卻渾然不知,這也是有了戰略核潛艇這樣優秀的平臺後,為何還要保存陸基和空基核力量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的結論是“戰略轟炸機是可能被洲際導彈淘汰的,但是戰略核潛艇本身就和洲際導彈是一體的,兩者是共存的!”以上便是我的觀點,同意的麻煩點個贊,不同意的留言討論!


狼煙火燎


戰略轟炸機,是空基核力量;戰略核潛艇,也即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海基核力量;洲際導彈,一般是陸基核力量,當然,潛射洲際導彈,可視作陸基洲際導彈上核潛艇,核潛艇只是陸基洲際導彈的發射平臺和載體而已。
因此,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洲際導彈,構成了所謂的“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是軍事強國所孜孜追求的目標,需要強大綜合國力來保障。英法兩國,是聯合國五常成員,也算是全球核大國了,但由於國力限制,已經不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也即英法兩國僅保留了少量的核潛艇,以及少量的潛射洲際導彈,而自廢了陸基洲際導彈和空基戰略轟炸機。
因此,目前,具備真正“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只有俄美兩國,在轟-6N具備空中加油的轟炸機服役的背景下,中國基本上補齊了空基核打擊力量的短板,也具備了一定的三位一體打擊能力,待轟某型隱形戰略轟炸機正式成軍時,就具備了真正意義上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對於真正的軍事核大國,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洲際導彈,這三大核力量,都是手中的殺手鐧裝備,三樣都是大殺器,可謂缺一不可,缺了一樣,都會影響戰時的核打擊能力。
在可預見的將來,戰略轟炸機、彈道核潛艇這兩大核武器平臺或載體,並不會被洲際導彈所取代,除了核攻擊以外,特別是戰略轟炸機,也具備常規轟炸等作戰能力,是洲際導彈所不具備的。洲際導彈,平常不可能攜帶常規彈頭,即便洲際導彈攜帶常規彈頭,對敵發動常規打擊,對方也無法判斷來襲的洲際導彈究竟是攜帶常規的還是核彈頭,肯定會採取對等的洲際導彈核打擊報復。
作為國之重器,洲際導彈不會攜帶常規彈頭打擊對手,因此,洲際導彈使用受到了非常嚴厲的制約,一般都是作為威懾力量而存在,一旦使用就是人類的災難。
而戰略轟炸機除了可攜帶核炸彈、核巡航導彈等核武器以外,還能攜帶常規炸彈、精確制導炸彈、常規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等,對地(海)面高價值目標實施打擊,具備比洲際導彈更高的性價比和常態化使用。
洲際導彈卻做不到,一旦發射就是毀天毀地毀人類的核戰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是只能,卻不動的所謂大殺器,而戰略轟炸機卻隨時可以動用,特別是兩國形勢非常緊張的時候,戰略轟炸機上天,撲扇翅膀,就是對敵的有效威脅。

國平軍史


洲際導彈只是戰略利器之一,它與戰略轟炸機、戰略核潛艇才構成了“三位一體”核威懾盾牌,

它們各自作用有側重,但目標一致,就是在儘可能保存自己的同時,給敵人以致命打擊!

洲際導彈體型龐大。採用固定發射井發射容易暴露,採用火車、汽車運載機動發射也不靈活,仍然易暴露。也就是說它的抗打擊生存能力較弱。而且,洲際導彈耗費資源多,造價昂貴,並不適合大規模列裝。



戰略核潛艇解決了洲際導彈隱蔽性差、抗打擊能力差的弱點。它潛伏在海洋深處不停遊弋,使敵人找不到目標,故而不敢輕舉妄動。


戰略轟炸機的犀利之處是解決了洲際導彈機動性差問題,它可以不斷大範圍、遠距離機動,讓敵人逮不準目標。當敵人導彈來襲時,它可以迅速升空躲避,並在空中發射導彈對敵人予以反擊。
在預想的核戰爭中,只要首先捱打的一方仍能保持反擊能力,欲想先發制人的進攻一方就不敢輕舉妄動!這就是“三位一體”防禦的威懾力!這是缺一不可的!


諶人


戰略打擊講究”三位一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陸、空,能做到戰略打擊”三位一體”國家並不多,不是哪個國家都能玩得起的。(有核國家: 五大常任理事國、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目前,能做到陸基、潛攝、空投”三位一體”的國家,除了五大常任理事國幾乎找不到其他國家。作為核大國,戰略防禦手段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說,防禦手段越多越安全,因此,不存在誰重要的問題。



老連長15


世界正在向多極化發展過程中、但是、當今世界仍然是美國為唯一最強大的國家。

“三位一體”戰略打擊和威懾力首先由美國發展和壯大起來的、也是“冷戰時期”產物。

戰略洲際彈道導彈、戰略攻擊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是“三位一體”中的一極組成部分。

以美國的“三位一體”戰略威懾力和核打擊組成部分為例:

戰略轟炸機strategⅰc·bomber

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軍事強國、擁有11艘航空母艦為世界第一、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三種型號的戰略轟炸機:B-1、B-2、B-52、3種型號的戰略轟炸機都具備攜帶常規/以及核武器的能力、這類戰略轟炸機機體龐大、載彈量大、飛行速度快、飛行距離遠(都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布暑在世界各地(美軍海外基地)是平戰結合的最大威懾力量。

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一部分戰略轟炸機、是目前能夠與美國叫板國家。
(俄羅斯擁有:圖·-160
、圖95“熊”戰略轟炸機)
戰略攻擊型潛艇:有常規動力以及核動力潛艇。

潛艇從出世那一天、就以其水下“神出鬼沒”來無影去無蹤、二戰時期依靠攜帶的水下攻擊魚雷發揮了巨大打擊和破壞作用。

現代攻擊型核潛艇能夠攜帶10多枚潛射彈道導彈、依靠其航速快、機動靈活、尤如一座“移動”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場。

戰略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戰略打擊以及和平時期的威懾力、從軍事上、政治上都能給對方造成壓力。
(美國的戰略洲際彈道導彈
:民兵3系列導彈)


intercontinetaI·baⅠⅠⅰstⅰc·mⅰssⅰIe洲際彈道導彈是一種射程大於8000km以上的遠程彈道式導彈武器系統。
(俄羅斯的“白揚

”系列洲際彈道導彈)

洲際彈道導彈以陸基發射為主、有固定發射井和機動式發射。

戰略核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核打擊/核反擊“三位一體”“三駕馬車”洲際彈道導彈是其中重要的一極、彈道導彈可攜帶常規以及核彈頭、可攜帶單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現在不但“5大國”擁有這類武器、包括印度、朝鮮、巴基斯坦都擁有了這類戰略級彈道導彈。

術業有專攻、戰略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戰略攻擊型潛艇“三位一體”又互為補充、構成太空、空中、水下立體攻防兼備的國土安全的武器系統。缺一不可!


孔乙己亂彈


知道三位一體的核懾體系嗎?洲際導彈起碼在現階段不會淘汰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陸基洲際導彈有它的優勢,但在隱蔽性上不如核潛艇,戰略核潛艇在深海中不易被偵測到,在陸基導彈在被敵推毀後使一個國傢俱備真正的二次核反擊能力。而戰略轟炸機具有機動靈活可重複使用,節約經費,效率較高的優點。戰略轟炸機是一國進行遠程打擊的急先鋒和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