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鄂北明珠廣水新賦

荊楚大地,武漢北部。兩江流域交匯之處,兩山相依之地,兩省交界之點,南北相合之土,謂之廣水。故地永陽,新名廣水,有山有水之處,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2500年前楚地平陽,2000年前漢境永陽。取丹鳳朝陽之意,聚天下文人於此。唐有詩仙李太白思鄉之作《靜夜思》;宋有連舜賓,歐陽修傳承中華文化;明有忠臣楊漣以死諫言,保大明江山。

廣水自古以來文化興盛,重文知禮。先後有進士二十三名,武舉人五名,名臣數位。民國以後更是人才輩出,博士、教授不勝枚舉。

廣水雖無中原之厚重,亦無江漢之豐饒。但廣水人行遍天下,重信重義。無論仕途或是商道皆傳美名。廣水男將更是荊楚好男人加身。

廣水境內山秀水美,物產豐富,美食眾多。尤其是廚祖———詹王,發明應山滑肉受唐王李世民讚賞,成為宮廷貢食。

本地特產應山奎面,自誕生之日起便是朝廷貢品,其久煮不爛,營養豐富更是作為廣水人的伴手禮,隨廣水人走遍各地。

廣水特產水果———鮮桃胭脂紅,只生此地,它地不生。青皮紅心肉質細膩,酸甜適口,營養豐富,外地人趨之若鶩,每年收穫季更是一桃難求。

廣水境內中華山乃楚北第一高山,大貴山乃楚北第一高峰。大貴凌霄更自唐朝起就被視為廣水第一景,歷代縣誌中均有記載。山下三潭黑龍澗更是被無數文人雅士奉為美景,飛流直下,珠落玉盤。清潭疊翠,美不勝收。清康熙年間更是有《遊大貴山黑龍澗記》記錄於清同治年間《應山縣誌》之中。

廣水寶林鄉“寶林寺”始建於唐開元三年,歷經戰火洗禮,多次浴火重生。至元朝損庵大師為住持時興盛,號稱:中少林。日本高僧邵元大師更是在寶林寺研修三年。明朝洪武帝也在寶林寺研修佛法,後洪武二十七年更是加封“寶林寺”為“正覺寺”同安徽鳳陽“皇覺寺”共同成為明朝皇家寺院。

己亥末,庚子初,廣水受武漢疫情拖累,致使境內疫情危機,廣水人封城、封鎮、封村亦難抗瘟疫,幸得黨中央重視,全國人民支持,各地支援,江西老表更是死守不退,全力以赴。

此疫後廣水必將浴火涅槃。待春暖花開,歡迎全國人民前來廣水,遊山玩水,賞美景,嘗美食,共舞春天的芭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