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創新——我輩的機遇

產品創新——我輩的機遇

<strong>產品創新的總體脈絡,可以分為基礎土壤+商業模式+爆品方法論。創新氛圍、創新流程和個人創新思維共同形成產品創新的基礎土壤;恰當的商業模式是產品創新的種子;爆品打造方法形成最終的產品創新。

後面幾篇依次討論基礎土壤、商業模式和爆品方法論,本篇重點討論如何理解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我輩的機遇

產品創新的機會

有人說,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中國現在所有的產品都可以重做一次。有誇張的成分,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實情。

消費者覺醒給了產品創新非常大的機會。經過40年高速發展,國人對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產品和服務的體驗卻沒跟上。從而催生了海外代購、境外遊背鍋和馬桶蓋回國等等特殊現象。一方面,商家抱怨生意難做,近兩年倒閉頻頻;另一方面,體驗好的產品和服務即使價格略高,消費也意願排隊等待,形成鮮明對比。

遍地黃金,野蠻擴張的時代過去了,未來,用心做好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的必經之路。

大國強國夢想與產品創新型企業缺失所形成的市場空白,是歷史賦予我輩的機遇。

產品創新——我輩的機遇

產品創新的好處

首先,產品創新可以創造價值,與競品形成差異化競爭。迅速打開市場,形成收益。

其次,持續產品創新可以形成品牌。品牌可以提升附加價值;降低消費者選擇成本;推動企業進入平流層穩定運轉。總之,品牌帶來的價值毋庸置疑。

另外,持續產品創新可以形成技術壁壘,從而保證企業在吃紅利,而不是僅僅為社會打工。像高通、Intel通過持續創新,形成了巨大的技術鴻溝,讓潛在進入者望而卻步。

產品創新——我輩的機遇

重新理解產品創新

既然產品創新有如此機會和收益,那何為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底層技術創新。C919首飛時,很多人質疑中國僅僅是組裝,零部件都是進口的。其實,按照當前社會分工細化程度,再簡單的產品,恐怕也沒有哪一家企業可以包攬全過程,也沒必要,分工協作能極大提升效率。中國當然要進一步研究基礎材料,但並不能否認C919是一個成功的產品創新案例。

產品創新有很多方法論,常見一種是組合式創新,即舊要素新組合。對事物進行拆解,然後按照一定思路重新組合,從而形成一個新物種。拆解思路可以按照粒度,如物理元素拆解;也可以按照角度拆解,如人貨場。

組合式創新可以通過舊要素組合出很多新組合,但要注意進行判斷場景對不對,有沒有影響產品的核心功能體驗,不能盲目組合。

產品創新——我輩的機遇

理解了產品創新,從下一篇開始討論創新的基礎土壤、商業模式和爆品方法論。



蘇峻——產品創新之“產品創新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