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整機比自己組裝便宜?

甲殼蟲1


就拿顯卡來說,沒漲價之前。1300塊錢的七彩虹1050ti與700多的一個不知名廠家生產的1050ti 顯卡來比 ,到底那一個壽命久,驅動兼容性強穩定不花屏。 ~~同樣的內存條來說 ,同樣8G內存 有 ddr3與ddr4 之分。還有頻率,常見的頻率是 ddr3 1600Mhz 與 ddr4 2400Mhz 更好的有ddr4 3200Mhz。內存的價格取決於幾代內存,誰生產的,頻率如何,高端玩家請無視我說的。同樣的,有英特爾的 cpu 有 i3 i5 i7 (i9無視,別問我為啥。), i 3 5 7 三種型號 從1代 到 9代產品,第一代的 i7 與 第九代的 i7 都叫做 i7。他們的價格也差了不少。還有一個東西叫固態硬盤,固態硬盤的接口有2種。我只討論SATA接口的,現在主流的固態硬盤是 260G (可能有的會多幾個G土豪就無視吧)固態硬盤。而主流的機械硬盤 2T=2048G和260G的固態硬盤 價格差 不多(大品牌的SSD),在這裡 裝 固態硬盤後計算機的性能不會有 一點提升(單論計算)。 民用 固態硬盤 和 機械硬盤 單說讀取速度 固態硬盤要比機械硬盤快3倍以上。用機械硬盤拷貝電影,速度大概是100MB/s。如果拷貝一個遊戲,速度會降到10MB-30MB/s。這種情況是小文件讀取速度也就是4K速度(固態速度遠遠大於機械)。固態硬盤拷貝電影的速度 大概在500MB/s,同樣的拷貝一個遊戲 速度可能會降到100MB/s(可以更高,取決於你的平臺。)。總而言之,換固態硬盤後 開機速度,各個應用加載速度(從運行到可以操作為止),以及遊戲的加載速度。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缺點也很明顯(玩家可以忽略,自行百度吧,固態硬盤提升了操作手感)。然後來討論整機 品牌機 一體機 筆記本 DIY主機 。 當然 品牌機一體機筆記本 不在討論範圍內,並且性價比低的可憐就不討論了。首先整機分為2種情況,一種是主打遊戲的廠家在廠家就組裝好了。另外一種情況是 某些個人包括 電腦店 這種 組裝的 千萬別買,千萬別買,千萬別買(二手,水貨,十八線廠商生產的配件)。好,直入正題。就一個專門為遊戲而生的大廠家,他們的整機價格低非常非常正常。 首先他們這種整機不可能就生產一個,都有型號批號。大規模生產,什麼意思? 1~有進貨渠道(價格低)2~大規模採購(批發就是,價格更低)3~機械化生產(省了人工價格更低)4~機箱水冷這些東西他們有自己的車間(原料價格加電費這就是成本,價格當然更低了。) 價格低是很正常的,玩硬件的人都知道這道理。你DIY電腦所有的部件拋出他們的利潤 ,大品牌整機價格 也比你低多了。 8000塊的整機 成本價有6000塊就夠多了。你一套水冷花不花錢?顯卡 內存 主板 cpu 機箱 電源 水冷 你單買 1 不是進貨價 2 不是機械化生產 3 水冷機箱 你自己還不能生產 ~~所以我贊同 整機比DIY便宜 。最後還要說幾點,筆記本 一體機 這種不能自己組裝的,別計較他們的價格。 品牌機(高價低性價比整機)也就電腦小白買吧 ,這種利潤 能佔一半。在整機與DIY主機當中 要買整機一定要找最信任的人幫你看值不值得,要不你就買到了品牌機。DIY的話 針對預算有限,根據自己需求調整配置的玩家。 小白可能不懂,儘量多諮詢大佬吧。


就叫小羅吧


為了能夠暢快吃雞,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拋棄筆記本和以前玩LOL的裝備,準備入手性能更高的臺式組裝機。臺式組裝機一般分為三類,一類是商家組裝好,以成品的方式銷售的,一類是由玩家自己買配件回來組裝,另一類則是品牌機。品牌機因為包含品牌價值,一般性價較低,本文中不做討論。

有不少人可能會因為想要追求更高的性能和更自由的搭配,猶豫要不要自己買配件回來DIY,但在理出一個配件清單後,很多玩家都會發現在相同配置下,DIY的成本比買成品組裝機還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按道理節約了組裝成本,花費應該更低才對啊。

其實不然,工業和商業的盈利模式就是降低成本以實現利潤,電腦組裝銷售也屬於這一類。成品組裝機由商家自己批量購入配件,價格當然會比個人去配件零售商那裡買低很多。所以說,對於不是硬件發燒友的玩家來說,入手高性價比臺式機還是成品組裝機比較好。

大商家的成品組裝機一般質量比較有保障,組裝過程比較專業,較少出現硬件損壞和硬件搭配不當等情況。而相反,對於硬件不是很瞭解,特別是首次裝機的玩家來說,DIY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配件搭配不當,最終導致主要硬件的性能得不到最大的發揮,反而浪費。

另一點則是很多玩家對CPU和顯卡等有一定的偏見和誤解,以為只有參數最高的硬件才是最好的,但要注意的是,對於不是土豪的大多數人來說,買合適的才是王道。就拿CPU來說吧,並不是只有i7才能暢快吃雞,吃雞主要是畫面對顯卡和顯示器的要求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如果不做大型設計和視頻編輯的話,i5六代以上再搭配10系列顯卡就已經很完美了。

當然對於FPS遊戲玩家來說,顯示器也是重中之重。一般如果顯示器的幀率只有60HZ,色彩響應速度只有5ms的話,高幀率模式下顯示器便託不起顯卡的高性能,並且還會經常出現拖影模糊和畫面延遲等現象,影響畫面效果和遊戲體驗。

不過隨著英特爾第八代處理器的推出,很多人也開始關注第八代處理器的性能。總的來說,第八代英特爾處理器的CPU和GPU架構同於第七代,其核心工藝也並未上升到10nm級別,依舊是14nm。所以說第八代也還只是第七代的小幅升級版,不過整體來說,八代在功耗和性能優化,以及視頻處理上都有不小的改進。


微查參謀官


你指的是“淘寶整機”吧.淘寶整機比自己組裝便宜主要有兩個方面:

1:在普通小白不關注,不瞭解的地方減配.例如電源,主板,硬盤,內存的品牌或規格上,

2:很多配件有電商專供版,名稱雖然一樣,但一般是無包裝,也就是散裝件,價格相對要低.甚至有以此充好,或者翻新行為.

在選購組裝電腦的時候,經費充足可選擇品牌機器,經費不夠可自己購買組裝或買回來花錢找人組裝.


閒人於愛數碼


你說的應該是網絡上的一些整機商家吧,什麼某某國度,某某兄弟等。這些整機往往會故意使用誇張的語言來描述硬件配置,如i7級別cpu,軍工主板/固態電容,超大內存,高速固態硬盤等,但對於具體型號卻含糊其辭,實際就是忽悠不懂的人去購買。他們往往使用雜牌的配件,做工質量難以得到保障。有可能還會出現安全問題,例如使用劣質電源等。

建議自己購買品牌的電腦組件,自己或者花錢找人組裝。這樣比較放心,零配件質量也有保障。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給我點個贊,謝謝。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問題,也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意見和建議。


假本聰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整機它是工廠大批量啊,定製化生產的,那可以按照大批量採購,所以它每個零件的具體的採購單價就會很低。然後大批量生產,它採用流水線的方式,那麼每臺組裝機分攤的這個人工的勞動力成本也會比較低。合起來,它兩方面都佔據了低價的優勢,所以總體來說整機 比自己組裝顯然要便宜的多了。

而且,第二點,自己組裝的話,如果你不夠專業的話,可能還有啊,在各個零配件之間的一個兼容的問題和一個匹配的問題 ,造成後續的維護,修理成本的過高,這也實際上增大了自己組裝機器的一個成本。


樸真緣行


這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去買衣服一次一件的買肯定比你一次性買幾件要便宜。

對於商家來說,組合套餐降低利潤率提升利潤量。單價就是提高利潤率。但是都是一次教育。只管賺就可以了。


運營百科容止


批發價總比零售價便宜,對吧。

細說起來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吧。第一是,主裝機和整機的配置不一定完全相同,特別是主板上的插槽數量,芯片組、電源功率等。原因是,自己組裝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定的功能和性能富裕,一方面是自己不會算的那麼仔細,另一方面是可能考慮到未來的升級需求。那麼就會產生一定的成本。

第二個原因,就是最開始說的批發價的原因。買配件一般是從終端代理商那裡買,即使是在京東買,其實在京東和廠商之間也至少還有一層代理商。有代理商就需要多付一份錢,這就是那句廣告語的含義:“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而代理商就是中間商。整體一般是整機廠商直接從配件商進貨,就少了這樣一層。

結合以上兩個原因,就可以知道,整機肯定是比自己組裝便宜的。但是,這是基於相同配件的情況下。如果不限定配置,只是要求性能和功能相同,那還是有很多可以優化的空間的。比如換CPU品牌、主板品牌等等,特別是機箱、鼠標這種外設,反而是可以優化的大頭。

不知道是否能幫助到你,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如果可以,請不吝點個贊。非常感謝!


蟹殼


首先是進貨價跟零售價的區別,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PS:有時候線下經銷商會在指導價上通過打折/贈送些不值錢的小玩意來變相降價,還有的會私下裡開車,少賺一點,增加銷量。

然後是配置的詳細型號問題,同樣品牌的不同配置價格差異很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利潤。線下實體店一般不會給你具體配置,只會簡單告訴你品牌和一個大體的型號,這樣一來可以以次充好,二來不會留下什麼把柄。而線上整機一般是採用定製硬件+大批量採購來壓縮成本,或者是在非核心配件(主板,顯卡)上使用二三線生產商的硬件。

另外,題主你是真的沒發現店家給你的配置跟你自己選的配置不一樣嗎?

最後,吾輩不推薦你去線下買,哪怕經銷商在發票上把所有的配件都寫出了具體型號,你也知道這些配件的優劣,你也很難不被坑。昨天有個人跟吾輩講,說在JS那裡買了配件還要自己裝,JS說他不會裝,吾輩只回了一句:“沒準你給他兩百塊錢他就會了呢?”


中國向陽少年


這兩種是沒法比的,可以這樣說兩者之間的差距:你買的散件組裝而成的電腦,相當於零售,而網上成品電腦,都是成千上萬的數量大批量採購硬件,相當於批發硬件,當然價格要便宜很多了。

並且電商的主機性價比極高,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電商量大定購和定製,從上游廠家定製一些性能一般的入門產品,同時在用戶並不關心的配件進行縮水,以次充好,比如散熱器、定製主板、固態硬盤、機箱、電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用戶在購買主機後,有些硬件需要自行升級,才能整體性能平衡的原因。


Smile百事達


這個也不一定吧,一般情況下自己組裝的機器性價比要高於品牌整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