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返程人員居家自我隔離期間,如何保證膳食營養?

漫長的春節假期結束了。人員大批返城,流動量加大。2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民政部表示,各地已根據本地區疫情防控形勢作出具體規定,返程人員在社區登記後,進行居家自我隔離……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發佈了“節後返程人員居家自我隔離期間的膳食營養指南”。

居家隔離期間,運動量減少,環境較為封閉,人的抵抗力也容易下降。人們除了做好有效的個人防護之外,良好的膳食營養是人體免疫系統正常工作、抵禦疾病風險的重要保障。居家自我隔離人員更應堅持合理膳食,通過均衡營養增強自身抵抗力。

節後返程人員居家自我隔離期間,如何保證膳食營養?

居家隔離營養膳食要注意哪些方面?

食物多樣

我們所說的食物多樣,首先要求膳食中各類食物都要有,而且還要注意比例要合適。以能量來源為例,建議每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佔60%-70%,脂肪類佔20%-30%,蛋白質類佔12%-15%。

一份平衡膳食,主食、蔬菜、優質蛋白食品這三類食材缺一不可,否則很難保證每天的營養所需。當然如果能滿足膳食寶塔中的五大類食物,那是最好不過的。

合理搭配和合理烹飪不僅可以增加食物品種數量,還可以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改善食物的口味和口感。在烹飪主食時,可以粗細搭配。比如大米可與全穀物稻米(糙米)、雜糧(燕麥、小米、蕎麥等)以及雜豆(紅豆、綠豆、芸豆等)搭配食用。

節後返程人員居家自我隔離期間,如何保證膳食營養?

營養均衡

只有食物多樣才能滿足人體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每天的膳食儘量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多種類食物。適當增加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A、維生素C、鐵、鋅等食物攝入。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服用營養素補充劑。

富含優質蛋白食物:水產品、蛋類、奶類、禽畜瘦肉和豆製品。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動物肝臟,橙黃色和深綠色蔬菜(西蘭花、胡蘿蔔、南瓜、菠菜、豌豆苗、芹菜葉、茴香等)以及紅色和黃色的水果(芒果、柑橘、木瓜等)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特別是深色蔬菜水果,如橘子、柚子、獼猴桃、草莓等。富含鐵的食物:動物血和肝臟、紅肉等富含鋅的食物:海產貝類、菌菇類以及動物肝臟、瘦肉等。

節後返程人員居家自我隔離期間,如何保證膳食營養?

三餐規律

保證一日三餐,按時吃飯,科學合理分配。早餐提供的能量佔一天總能量的25%-30%,時間一般在6:30-8:30;午餐食物佔一天總能量的30%-40%,一般在11:30-13:30;晚餐佔一天總能量的30%-35%左右,在17:30-19:30。

早上需要有充足的蛋白質供給,才能保證一早上都精力充沛。蛋白質作為人類生命的物質基礎,如果缺乏蛋白質,容易出現精神萎靡,疲勞乏力的情況。因此,早餐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常見的蛋類食物、乳製品、全麥麵包等都可以適當進食。

午餐需要分配足夠的脂肪和熱量一般午餐需要吃到九分飽左右,這樣才可以維持一下午的精神活力,保證精力充沛,有效促進身體健康。晚餐一般需要需要限制脂肪物質的攝入,晚餐可以選擇一些清淡的食物進食,常見的豆類食物、蔬菜、水果等,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了。

節後返程人員居家自我隔離期間,如何保證膳食營養?

飲食清淡

居家隔離人員易出現緊張、焦慮以及缺少運動等情況,造成沒有食慾、消化不良等情況,所以飲食要清淡,不要太油膩。飲水可保障體內營養成分及代謝產物及時運輸和排出,保持體溫恆定。成年人每日飲水1500-1700ml(約7-8杯),少量多次,首選溫熱白開水。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鹹辣的食物,這對人的身體會造成較大的負擔,導致上火。食物中油脂類攝入應該要比較少,最好是能夠選擇吃植物油。除了少放油之外,食物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在生活當中,大魚大肉也要適量。

節後返程人員居家自我隔離期間,如何保證膳食營養?

作息規律

合理的睡眠可有效改善身體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成年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高中生8小時,初中生9小時,小學生10小時。

在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不要因為暫時不用上班、不用上學而導致日常作息混亂。調整生物鐘,早睡早起仍是規律睡眠的核心。

居家自我隔離的這段時間,雖然不能外出,但是不等於我們就不需要運動了。利用有限的室內環境條件,結合運動APP和網絡視頻,積極進行身體活動,如瑜伽、啞鈴、仰臥起坐,減少久坐或躺臥等靜態生活時間。根據自身的體質定製時間和運動類型,每天一個小時左右,最好不要超過兩個小時為宜,循序漸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