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就面臨中國式裁員

有律師認為,今天上半年可能是各種糾紛、訴訟最多的一年。

大家都知道,疫情當下,大家各退一步,共同進退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但是處於產業鏈中的企業,總有一些問題可能會需要法律途徑來解決的,可能最多的應該是商業糾結,違約合同。

那麼,對於廣大勞動者來言,其涉及糾紛的一方無非就是企業了。企業處於困難時間,降薪、減產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講,甚至減掉部分勞動力,減少成本,讓企業活下去,大家都能理解,如果開誠佈公的講明,說不定大家也能一起共渡難關。

按法律解釋來講,狹義的裁員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裁減員工,也常被稱為“經濟性裁員”。廣義的裁員外延更廣,除了經濟性裁員,還包括了通過其他方式、依據各種理由與較多數量的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由於實行經濟性裁員需要滿足較為嚴格的實體和程序條件,大多數企業在實踐中實際上是進行廣義的裁員。

企業裁員有人正式的理由

無法定理由的裁員即為違法解除!

那麼,從法律角度,用人單位可以選擇哪些理由呢?

1、協商解除

2、經濟性裁員

3、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4、用人單位提前解散

不過,企業在解除人員的時候如果按正常途徑,往往會考慮勞動成本,比如外資企業常有"N+"的賠償方案。

此前,廣東惠州三星離開時,每個三星的離職員工都有收到相應的離職現金補償,其次除了有該有的補償金外,還有離職禮物送給每個離職的員工們,這讓眾多網友羨慕不已,不僅福利到位,就連離職後續的補償金和禮物都有。

而相比之下,作為中國較大的民營企業之一,網易遊戲。就不那麼友好了,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按理說各方面應該比較NICE,管理超前!

超前,確實超前,HR連套路都不想了,直接宣判。

HR可以冷血到什麼程度呢?

據網易裁員自述,自己身患絕症,被保安趕出公司。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

網易遊戲的員工,身患擴張型心肌病。在職期間遇到了一系列不公正待遇,包括認為績效與個人實際工作情況不符,在其生病後,網易採用各種方式希望其離職,避免進行N+1的離職賠償,其間遇到了“逼迫、算計、監視、陷害、威脅。

更可笑的是,更有甚者,兩名HR在員工面將當場宣讀解除勞動協議,並進行錄像取證,並聲稱勞動者可以到勞動仲裁去申請權益保護,其囂張之態根本不用讀什麼大學、學什麼人力專業知識!

多數老闆的最愛——“中庸之道”

除了上邊極端的,大多數企業還是喜歡用些“手段”來裁人,即所謂“中庸之道”!

如果你認為拒絕接受協商解除,用人單位又缺乏其他強有力的單方解除的法律依據,就可以逃過裁員這一劫,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創造性的方式。

比如:

所謂的共渡難關:停工停產要求接受最低工資(有的是按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與企業共渡難關,或者暫不發工資,或者循序漸進,工資發放日期從次月5號延遲到次月30日,而後直接拖欠……你怕了嗎?

所謂的穿小鞋:調崗調薪降低薪酬福利水平,調往外地甚至外省工作,逼你辭職?

到期不再續簽勞動合同固定期限合同員工是裁員中最合適的槍靶?

說是重點培養,實則……嚴抓考勤和績效,一旦違反規定即被勸退或辭退,是不是有苦難言?

春節剛過,就面臨中國式裁員


玩心理學:有的老闆,喜歡碰見張三說李四的壞話,碰見李四說張三的壞話

……

“和平分手”,多一些真誠,少一點套路。

疫情從長遠來看,畢竟是暫時的,風雨過後,終是彩虹!

對於企業來講,包括HR在內,全部的心思更應該在抓緊企業生產,提高效率上,而不是花過多心思如果算計你的員工。市場的遊戲規則即是,弱肉強食,勝者為王。如果企業都死了,還談何裁員,那叫清算破產。

對於員工來說,職場潛規則是繞不過的坎,提升自己,保存實力、努力學習、強化身體、方向明確才是職場制勝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