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護好群眾的“菜籃子”“飯碗子”“心窩子”

疫情之下,護好群眾的“菜籃子”“飯碗子”“心窩子”

自疫情爆發以來,黨和國家對防疫工作高度重視,在全國範圍內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系列防護舉措必不可少,但是與此同時,也不要忘了護好群眾的“菜籃子”“飯碗子”“心窩子”。

護好群眾的“菜籃子”,保障“生活上的放心”。自古“民以食為天”,在如今疫情的嚴峻形勢下,“食物夠不夠吃”“要不要囤糧”成了群眾們考慮最多的問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囤物資”是大多數人應對危難的第一反應。然而,這種行為無疑會破壞市場平衡,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便是:原本食物並不匱乏,但是搶的人多了,食物就變得匱乏了。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各地政府全力組織協調,並出臺相關政策舉措,確保當地菜市場和超市在每日消毒的前提下正常開放,用盡一切辦法讓食物貨源不斷流,堅決護好群眾的“菜籃子”,讓群眾們在生活上無憂,在飲食上無慮。

護好群眾的“飯碗子”,保障“經濟上的安心”。各級政府在開展防疫工作的同時,也適當地對經濟加以調控。在疫情期間,儘可能降低企業壓力,最大程度保證群眾們不丟“飯碗”。對當地各項產業,在政策上有所惠,在辦公方式上給予創新指引。部分地區鼓勵產業合作從“面對面”過渡到“屏對屏”,號召產業員工選擇“居家線上辦公”。此外,因為交通受阻,快遞緩慢,各地農業、林業和畜牧業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各地政府因地制宜,面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爭取讓農民的損失降到最小。

護好群眾的“心窩子”,保障“心尖上的舒心”。隨著疫情形勢的愈發嚴峻,不少地方實行了住宅封閉式管理,每戶每兩天只能派一人外出採買。此舉確實有利於疫情防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群眾的正常生活有所影響。為了讓群眾們的日子過得“舒心”,社區和村的工作人員應當撲下身子,放下架子,甘當社區的“警衛員”,哪裡需要就往哪裡衝,保障群眾們的生活和健康。此外,在輿論方面也要適當加以引導,及時粉碎惡意製造恐慌的不實謠言。

一陣風霜,止不住春天的腳步;一場危難,擋不了復興的征途。我們要守好腳下的每一寸土地,護好每一位群眾的“菜籃子”“飯碗子”“心窩子”,以必勝的決心和切實的行動,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