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春節生命力還頑強,它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

金堅範/文

我國傳統節日頗多,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只有6個: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其中,生命力最強的是清明,如何理解這一現象?

清明,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風光得很。無須國家支持,無須商家炒作,無須廣告提醒,年年歲歲,一至清明,千軍萬馬去掃墓祭祖,還要扶老攜幼,訴說家史。許多遠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儘管已經過上了黃油加麵包的生活,自己不能趕來,也要委託親戚朋友獻上一瓣心香。

比春節生命力還頑強,它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

聯合國教科文級組織2003年10月17日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將節慶界定為文化空間。中央文明辦組織編寫的《我們的節日》一書中,也肯定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

傳統節日,並非成就於一朝一夕,而是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經過篩選而約定俗成。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最重要的祭祖節日。這個節日,大致始於周代,歷史悠久,2500多年了。清明節的活動大致分為掃墓祭祖和郊遊踏青,其主題是“追思先人,勿忘生者。”清明節是生與死的聯結,看似關心死亡問題,落腳點卻是現實世界。

孔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比春節生命力還頑強,它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

祭祖掃墓,最大的動因是孝。孝,始於事親。慎終追遠,不忘過去,是為了珍惜現在,仰望未來。先哲說,最危險的人群就是那些斷離了自己文化根源的人。根深才能葉茂。人和社會也是如此,唯有深厚的歷史根基方可以鞏固我們自已;唯有仰望先人,才能知道“我是誰”。祭祀文化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禮”的基礎。這與中國文化中“由禮歸仁”的思想有關。“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無論就人類還是個體來說,“學禮”才能“歸仁”,概莫能外。“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祭祖行孝便這樣通過身體力行一代一代傳下來。

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孝道歷經漫長的時間沉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關係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人曰:百善孝為先。孝,可以說是中華第一傳統美德。一個“孝”字,專門用一本書來論述,可見其重要性。一本《孝經》千古流傳,且釋義者眾多,達數百家。

儒家提倡“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五常中以仁德為先。儒家又將“孝”確立為“仁”的根本。孝是仁的核心精神,行仁最關鍵的就是孝悌。“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

比春節生命力還頑強,它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第一章中短短30餘字,總結了孝之始、孝之終。中華傳統文化中關天於“孝”道的核心內容,已從其本意“善事其父母”,發展到引伸意——“以孝治天下。” 孝與忠又是關聯的,兩者的本質都是愛心, 忠是政治上的孝。“人臣孝,則事君忠”。不孝者也難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文化中,有先人寄望後人繼承遺志,發揚光大的思想。“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事者也,”的思想。人們常說的“不能辱沒先人”、“對得起祖宗”以及“光宗耀祖”等說法都是這一思想的體現。另外,儒家文化也強調“從義不從父”、“從道不從君”。只有以道、義為最高準則,明於從義與不從之義,才能做到大孝。這些思想,理應抽象地繼承,賦以新意,那就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那是大孝。所以,胡適先生說:“外國人說我們中國沒有宗教,我們中國是有宗教的,我們的宗教,就是儒教。儒教的宗教信仰,便是一個“孝”字。

比春節生命力還頑強,它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

在祭祖和踏青的活動中,還默默存活和傳遞著重要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觀念——陰陽和合。而“和”是儒學在方法論層面和實踐操作層面最重要範疇。“和”是儒家處世行事的方法、準則,也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中國古代,時間以及人的生辰是以陰曆來計算的,時至今日,人們生活中依然用十二生肖來標誌人們的生年。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等,都是用陰曆來計算的,唯獨清明屬“陽”歷。因為清明原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節氣是根據太陽運轉的位置來劃分的。作為節氣,清明是一個時間的節點,是表徵物候的。因此,“清明”是一身兼兩職。這種節日安排上陰陽曆兼收幷蓄,正是和合文化的體現。掃墓祭祖是通向陰間,郊遊踏青是順陽氣,恰為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體現的正是陰陽協和的傳統。這種和諧思維的智慧,是十分寶貴的優秀文化傳統,其源頭可追溯到大約7000年前的伏羲所創的八卦。據《清華大學藏戰國書簡》(壹)一書披露,3000多年前,周文王對太子發(即後來的周武王)的臨終遺言中就強調舜在實踐中獲得了“中”。《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的本體論在實踐領域中的集中體現就是“和”。“中為大本,和為達道,”是我們社會倫理的核心價值。

比春節生命力還頑強,它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

清明是紀念先人的節日,理應是肅穆和沉重的,但我國先民在設計這一節慶時,卻巧妙地加上了喜悅、輕快的情調。祭掃之後遊春踏青,與春天共舞,化悲為喜,不但體現了親近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更體現了中國文化中追求積極人生,以積極達觀的態度面對人生、迎接困難。這可用宋人的一詩一畫予以佐證。高菊卿有詩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化成紅杜鵑。”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便是另一個例證。茶樓酒肆、商鋪攤販、騎馬、坐轎、挑擔、趕驢,組合成一幅鮮活靈動的市井畫面,凸顯喧囂、亢奮、昂揚的氣象。人們祭拜時,除了燒紙錢外,還有菜餚、點心、水果等祭品,都是物質上的享受。這與從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到古墓中挖出來的金銀珠寶糧食服 飾,可謂一脈相承。這些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核心觀念。陰陽兩個世界是相通的,在陽間的需要和享受,到了陰間也得延續下去。

比春節生命力還頑強,它在所有傳統節日中“一枝獨秀”

千千萬萬人拜掃祖墳,同此一躬,共此一禮,同獻一瓣心香,本身就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