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焦慮 12355青年突擊隊教你心理“防疫”

面對疫情焦慮 12355青年突擊隊教你心理“防疫”

金羊網訊 一場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阻擊戰在全國打響。按照團中央、團省委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團市委迅速制定《廣州共青團助力疫情防控六大行動方案》,重點開展疫情防控青年志願服務行動、穗團物資募集捐贈行動、復工復產暖企行動、心理關愛青春援助行動、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行動和網絡文明青春引導行動。近日,圍繞《廣州共青團關於在重點領域組建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的工作指引》,12355廣州青少年服務檯在“廣州12355疫情防控心理疏導工作組”統籌下,成立了第一批181人的“心理防疫”青年突擊隊。由社工+專家志願者組成的心理疏導工作組早於1月28日即開通疫情網絡諮詢服務,緊接著次日開通疫情熱線諮詢,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心理“防疫”服務。截止2月10日16時,累計提供各類諮詢服務464人次,聯繫全市23個“青年地帶”站點電訪重點青少年群體1443人次,12355青宮社工、專家上線85人次,志願者上崗26人次,全市“青年地帶”100名社工上崗服務。

疫情下的心理“防疫”

目前,12355廣州青少年服務檯網絡上和電話諮詢中較為常見的心理求助問題主要包括:個人因缺乏防護用具或擔心自身身體狀況而產生的焦慮,家庭成員間因防疫理念不同而產生的衝突,抑鬱症等原有疾病患者在防疫期間出現心理問題。

醫護人員A因患普通感冒,傳染了同事,現在家休息。感覺焦慮矛盾、坐立不安:在非常時期,單位急需人手,自己沒有與同事共同站在第一戰線,很內疚。愛人也是一線工作人員,很擔心愛人會受感染。經心理疏導,情緒宣洩,A認識到目前在家休養,恢復健康,就是對家人,對同事對單位最大的幫忙。採取深度共情、理解、調適輔導後,A還想到可以用文字、微信和電話及時表達對家人和前線同事的愛,也是一種溫暖有力的支持!就像今天外面的陽光那樣,眾志成城,必將驅散疫情陰霾!

B與抑鬱症抗衡多年,一直吃藥,在抑鬱症最艱難的時候走了過來。現對於新型肺炎的影響很擔憂,引發了較嚴重的抑鬱症狀。自己原有諮詢師是面對面的,現在一時難以聯繫到合適的線上諮詢。通過公益熱線諮詢,B把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傾訴出來,找到了接受現實的應對心態,重新煥發了自身的力量。非常感謝有這樣“急人所急”的公益心理支持。

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有專業志願者能耐心傾聽自己的心聲,發現自己不是孤獨一人,世界就變得有溫度。

家庭及親子問題集中

家長C,因孩子在家每天玩手機超過10小時以上,補習作業到現在一個字都沒寫過而非常擔憂。以前假期裡,把孩子放在補習班,有老師管或者媽媽管,現在媽媽也因疫情被困外地。自己一直耐心天天講道理,當天,平時不吭聲的孩子居然頂嘴,害怕孩子越來越壞,感覺一部手機害了一個人。諮詢師經與家長深談後發現,孩子“手機成癮”只是家長焦慮的想象,青春期孩子需要被信任和有自己的空間。孩子本來就有寒假作業,過度說教、施加壓力和增加學業負擔,會引發孩子不耐煩或逆反心理(即超限效應)。在疫情期間,長時間不能外出活動,不妨利用這個難得的親子時間,增進父子感情,開展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動,如掰手腕、組裝電器、下棋、看電影、組隊打一盤遊戲……快樂度假、保持身心健康,這才是為後面“以良好狀態上班、上學”做最好的準備。

學生D,正與家人在外地旅遊,滯留旅遊點。自己和家人都明白,現在留在原地不動最安全。因家人與自己防疫理念不同,言語上覺得長輩不尊重不相信自己,一氣之下想自己買票回家。衝動買票前,想起自己信賴的廣州12355,覺得還是要諮詢一下這樣做是否合適,再做決定。諮詢師肯定了D同學對疫情的科學認知,明確留在家人身邊和留在原地最安全,非常時期,大家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面對家人不同意見,通過轉換自身角色,從“被指責者”轉換為“同盟者”和“疫情科普者”。

面对疫情焦虑 12355青年突击队教你心理“防疫”

社工介入獨居困境兒童個案

小Y是一名五年級獨居困境兒童,其原照顧者(姨媽)的小區因疫情進行封閉式管理,從年初四(1月28日)始他就學著照顧自己。每次他都把米飯煮糊,有時甚至就只吃一個方便麵。“每天都像在吃鍋巴,感覺喉嚨幹得像沙漠一樣!”小Y在電話裡向番禺區青年地帶橋南站的社工沈姑娘訴苦。當天,小Y在家玩遊戲,不到半小時連輸16場,一怒之下,他把手機屏摔爛,把椅子踢爛。

監此特殊情況,社工沈姑娘希望能上門進一步開導小Y,在得到番禺區青年地帶橋南站管理層認可後,沈姑娘做好防疫工作後,在菜市場購買了食物,前往小Y家。沈姑娘指導小Y怎樣煮飯、烹飪,教他“打邊爐”。小Y很興奮,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在家裡打火鍋。家訪期間,社工還趁機測試小Y對防疫知識的掌握程度,給他補充防疫信息。等小Y用餐結束後,社工繼續教他洗碗、收拾廚房。之後再次談及遊戲,小Y的心態平靜了很多,不再要求社工為其充值。社工表揚小Y對事情看法的進步,並與之約定:每天打遊戲不能超過兩小時……家訪後,社工迅速將情況反饋給相關部門。第二天,社區居委黎書記也安排上門探訪小Y,獲得鄰居群姨幫助在疫情期間為其解決吃飯的問題。結合小Y喜歡玩魔方的興趣,還為其鏈接到教授5階魔方技巧的志願者霞姐。經過幾次跟進,很好地促進了小Y與霞姐建立信任的關係。到2月6號下午,已成功分散了小Y過度沉迷遊戲的注意力。

青年地帶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應對疫情中更多困境中的青少年,青年地帶將持續與相關部門一起整合資源,與廣大市民共克時艱。

湖北籍的青年“心理”志願者

黃臣是一名在粵學習工作25年的湖北籍廣州人,今年除夕夜與妻女懷著非常忐忑不安的心情離開湖北返穗,已按要求居家觀察14天。度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這段日子裡對家人、親人和朋友的那種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恐懼、緊張、擔心、無奈等負面情緒是特別能理解和充分感受到的。自己時刻關注著疫情變化,彷徨之際,看到了招募青年戰疫志願突擊隊活動,即使足不出戶,就能線上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他人,所以決定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線上心理防疫志願服務。2月9日,黃臣網絡在線提供廣州12355心理疏導諮詢服務後感嘆:廣州市12355架起了一座座心橋,給沉浸在各種情緒焦慮中的市民送去了真情大愛;心理熱線以傾聽、接納、理解、支持、鼓勵的暖心陪伴,傳遞著關愛、傳遞著希望,感動著他人,也感動著自己。市心協秘書長硯平在廣州12355疫情熱線開通第一天,就率隊組織心協會員專家志願者為廣州青少年提供心理志願服務。他表示,這次市心協全力投入到廣州12355“心理防疫”青年突擊隊,協會一批35名優秀心理專家迅速排班上線上崗提供諮詢服務,作為心理服務工作者,我們有責任配合前方一線醫護戰友,積極在社會大後方開展好心理防疫服務,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突擊隊專家妙招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社會大眾出現心理問題本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排解,容易引發心理焦慮,出現免疫力降低等症狀,面對疫情產生負面情緒,要做好心理疏導,才能打贏戰‘疫’,廣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李幸民傳授推薦緩解內心焦慮7點方法:

1、信息官方為準,臨睡不刷新聞,保持心情平靜。

2、若有感冒症狀,正規網絡問診,避免猜測焦慮。

3、認識自我情緒,是否擔憂恐懼,學習正確面對。

4、可做正念冥想,調節自己情緒,逐漸平穩心情。

5、適當活動挺好,運動使人愉悅,瑜伽廣播體操。

6、網絡電話短信,聯繫親朋好友,積極角度處事。

7、如有抑鬱病史,親人密切關注,服藥必須堅持。

據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副主任、12355廣州青少年服務檯負責人王嘉介紹,按照《廣州共青團助力疫情防控六大行動方案》要求,積極推進“心理關愛青春援助行動”,進一步聯動各心理專家、專業社工和志願者,依託廣州12355青少年服務檯進行網絡諮詢和熱線電話服務,不斷充實健全廣州12355“心理防疫”青年突擊隊,為廣大青少年、家長、醫護人員及其未成年人子女披上心理防護服。同時,“廣州12355衛寶課堂”也將開設網絡微課放大招,為青少年及家長提供心理防護等專屬課程。

鏈接

廣州12355“心理防疫”青年突擊隊

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組建“廣州12355疫情防控心理疏導工作組”,通過12355廣州青少年服務檯迅速成立“心理防疫”青年突擊隊,積極開設心理防疫線上服務,組織專業諮詢師、社工在線服務,聯合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廣州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招募專業志願者,帶領專家團隊,開展疫情闢謠、心理支援、情緒疏導等知識普及與宣傳,為廣大青少年、家長及市民消除焦慮和恐慌,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考驗。第一批181人“心理防疫”青年突擊隊,由廣州12355的16名青宮社工、12355熱線30名心理專家和35位心理專業志願者諮詢師輪班在線、100名青年地帶社工立足社區開展服務。市心協會長李幸民教授編寫了2.5萬字《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危機事件中的心理疏導原則與技巧》培訓教材,為疫情防控心理疏導志願者服務小組做好崗前培訓。無論何時,護航青少年陽光成長,有事請撥12355;在線諮詢“12355廣州青少年服務檯”微信服務號(ID:gh_01276e4065be)。

(通訊員王嘉、徐福、吳敏婷 攝影:黃宇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