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王小波熱愛智慧、喜歡自由、強調生活要有趣,這在尊崇道德、強調集體主義、宣傳生命的意義在於有所貢獻的中國,就像他筆下的那隻豬一樣特立獨行。他在《思維的精英》一文中說“對於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的精英更重要”。道德是什麼,道德是屬於社會主流的價值觀,用於約束人們行為的一種範式。我們總天真的認為,知識分子天然就是道德的精英,這是及其荒謬的。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楊振寧娶二十八歲的老婆的時候,人們所表現出的驚異遠勝與何鴻燊娶了四房姨太,大家都覺得很受傷:天啊!科學家怎麼可以這樣!他可是獲了諾貝爾獎的偉大的科學家啊!須知,思維能力和道德水平本身就是兩碼事,何況大眾所信奉的價值觀是否真的就該成為所有人行為的金科玉律呢?不該強求知識分子向大眾的價值觀看齊, 若不然,畫人體的藝術家就該和偷窺狂一樣感到羞愧了。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王小波對中國教育模式的解讀也十分的有意思,他說,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就是先去做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攢到了一定程度再去管教別人,如此循環下去。看到這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天天喊著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創新求變,而我們的教育卻總是一成不變的讓人失望。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據王小波的兄弟王小平講,當年,王小波從雲南軍墾回京後,沒了戶口,沒了工作,整天蔫頭塌腦的沒有精神,家人就建議他學個一技之長,等將來時局變化時,也好混條出路。於是,王小波就拜在黃先生門下,開始學習英語。說到這位黃先生,那可是大有學問的人。據說光外語就會七八種,其中包括將近失傳的古西夏文、古突厥文。不料趕特殊時期,發表任何文章都要單位出具證明,黃先生沒有單位,無人擔保,從此斷了財路,禍不單行的是,黃太太此時又得了咽癌,失了工作。從此,一家三口,每月只靠二十幾塊勞保金生活,窘迫之極時,竟然到小溝裡捉田螺充飢,像曹雪芹一樣賒粥而食。



本來這是一篇講述王小波軼事的文章,不料,讀了其中黃先生的遭遇,我竟變得有些抑鬱起來。學問如黃先生者,必是愛書之人,不想滿腹經綸,竟換得勞頓度日,境況如此悽慘,不禁令我心中升起一絲悲涼,我們對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古訓耳熟能詳,黃先生想必從小到大在學校裡都是出類拔萃的尖子生,離開學校後,也不負眾望地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本來,完全可以作為讀書出頭的典型,結果,僅僅一場政治運動,就完全改變了故事的結局。



在黃先生命運的轉折點上,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政治的魔影,有句讓人脊背發冷的話說:“你可以不關心政治,但政治卻要關心你。”放在歌舞昇平的和諧社會,這樣的政治可能會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你看,新聞聯播每天都在播報國家是多麼地關心菜價和房價,關愛股民和房奴;但在那個年代,被政治關心的人,感覺到的恐怕不是春風,而是秋風了。黃先生只不過是被捎帶關心了一下,就落得如此下場,讓我不得不感嘆,同政治相比,讀書真是顯得太渺小和軟弱了。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現在,這是一個經濟至上的年代,讀書如果沒有效益,無疑是沒用的。於是,眾多愛書之人為了金錢,義無反顧地放棄矜持和清高,甚至尊嚴,投身到各種圈圈叉叉的爭鬥之中,爾虞我詐,不擇手段,需要欺騙時絕不臉紅,需要下跪時一定腿軟,有用的就是朋友,必須結交;沒用的就是路人,愛理不理;有害的就是敵人,堅決掃除。對於愛書之人來說,現在早已不是以文會友的時代,精神的交流不斷凋零,利益的結交日漸繁盛,填充在人們之間的不過是酒色財氣,早已沒有了書的位置。


《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政治年代,讀書要想有用,得有點政治頭腦;經濟年代,讀書要想有用,就得有點經濟頭腦。不管政治頭腦,還是經濟頭腦,需要放棄的都是讀書人的那點清高和自負,唯有如此,才能投身社會大染缸之中,發揮滿腹經綸,賺個盆滿缽滿。只是,讀書人,當你投身淤泥之後,就不要再標榜自己的純潔,因為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蓮花,沒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