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數》

今天來寫寫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2016年8月份,已經過了“全民”看王小波的那波高潮。那年我正頻繁來往於大連與瀋陽,這本書不到250頁,顯得小巧可愛,正好符合坐高鐵的閱讀需求。

對於喜歡看書的人來說,王小波是不需在這用筆墨介紹的作者。這本《沉默的大多數》體裁上是散文集,裡面大多收錄了他90年代左右陸續發表在各個雜誌上的文章,整合成了現在這部書。


看侃書-2|《沉默的大多數》

侵圖刪

這也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其實很難寫什麼讀後感,一篇小文章一個主題,零散又豐富,所以就學著王小波的樣子,隨便寫寫吧。

初讀這本書,很容易讓人想到魯迅。不同的是,王小波的文字看上去更輕鬆一些,看個兩三頁就會被逗笑一次,總結起來就是:有趣。若魯迅先生的作品是以“人”為軸,那麼《沉默的大多數》則是以“事”為軸。

他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把複雜的心理活動用充滿趣味的故事體現出來,先讓你笑,然後讓你思考。他不跟你正面鬥爭,卻能讓你啞口無言。

不虧為散文集,上一篇看著看著覺得“啊,這段批判地真好”,下一頁就會翹起大拇指“牛X,敢寫得這麼露骨大膽”。總之給人的感覺:“啊,他寫的好隨便!啊,他好像在寫日記似的,是自己寫給自己看的吧!”正如李銀河為這部書中寫的序言一樣:“……他之所以能通過外部審查,原因在於完全不對話,雞同鴨講……”。

還有,這本書的標題,我認為是最成功的標題之一。統共6個字,前3個字喚起人的強烈認同感,後3個字又直擊人的強烈自卑感。兩者扭曲著結合到了一起,就像複雜的人,又像複雜的生活。

我想,王小波當時深知了“說話的權利”,不想再做那個沉默的人了,所以想喚醒自己。也可以是,他把未能與人面對面言說的大多數的“沉默”,用筆寫了出來。

其實,這本書中的觀念我並不是所有都認同。

比如,他很喜歡蘇格拉底的一個“妙論”: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我就不同意這句話,因為我的智慧並不是一文不值的,智慧可以是流於紙上的一串公式,也可以是我向對手伸出的援手,這些都是值錢的。我認為的聰明人,是知道自己有什麼,自己沒有什麼,而不是對“有”視而不見。

我與王小波這樣的思想衝突還有不少,在這裡不能一一列數。這是一本好書,大家一定要去讀一讀,不管對王小波的評價褒還是貶,這本書還是會讓你“入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