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王小波生前最後一封電子郵件是發給遠在美國的劉曉陽的,內容是告訴他自己要出一本雜文集,他在郵件中寫道:"我正在出一本雜文集,名為《沉默的大多數》。大體的意思是說:自從我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全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既然精神原子彈在一顆又一顆地炸著,哪裡有我們說話的份?但我輩現在開始說話——總而言之,是個一刀兩斷的意思。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中國要有自由派,就從我輩開始。"

沉默,並不是指將嘴巴捂得死死的不發出任何聲音。恰恰相反地,沉默是指一大群人,手拉著手在一起聊著一樣的話題。你可能在聊天過程中猛然想起自己是持有不同觀點的,但話到嘴邊,你又硬生生把它吞了回去,繼續剛才附和型的聊天。

所以,當我們私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時,思想和行為都完全沒有束縛時,我們卻選擇了"自我禁錮"。

那麼,我們需要如何才能掙脫這樣的怪圈,真正獲得自由呢?王小波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我又猛醒到自己也屬於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弱勢群體,就是沉默的大多數。"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第一、我們都不自覺地將自己圈入了"弱勢群體"的範疇

"在公共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底下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這裡說的,不正是中國人的特點嗎?國人似乎不太願意表達自己,在王小波看來這樣的話語圈是沒多大意思的,要麼自動選擇退出,要麼是爭取不到表達的權力,索性待在"沉默"的世界裡。當然,也有一類人是天性使然,不在乎別人是否在乎自己的看法。但最終,"沉默"的人們都曾擁有過說話的日子,為什麼還是選擇了放棄?或者說,是默認地支持著"沉默的大多數"?

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這樣的話是很有革命氣息,總會讓聽到的人熱血澎湃的。在當時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如果我們還依舊選擇沉默,就會被失敗吞沒,被恥辱吞沒。

如今,我們進入了和平年代,在面對權威和生活之前,越來越多的人卻選擇了將自己圈進"弱勢群體"。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話說不出來或者是即使說出了也無人聽信的那部分群體。縱觀社會,最顯著的就是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就連王小波本人也覺得,自己就是弱勢群體的一部分,是"沉默大多數"的一員。

他認為:想得太多,太深奧,超過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種罪惡。誠然,活得簡單點,在想法上不會往深的裡面去探,更貼切的是,思維上少些豐富,生活上也就少些繁複和事端,自然活的舒坦。

這段時間上映的電影《少年的你》,講述的是來自高考前夕的一場校園欺凌。被欺凌者一次次受到傷害,旁觀者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選擇了袖手旁觀,最後旁觀者也變成了被欺凌者。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旁觀者為什麼不站出來?也許是認為一個人的發聲並不會扭轉事情的發展;也許是害怕惹禍上身;也許是不願意脫離眼下的生活節奏;也許......

也正是因為這些也許,所以被欺凌者依舊再次受到傷害,而當初害怕惹禍上身的,最後還是沒逃離厄運的籠罩。

第二、擺脫隨波逐流的人生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都在追求著兩樣東西:房子和車子。似乎所有的人都在過著相同的生活——努力工作,努力攢錢,在養育孩子,買房子換車子上花費自己絕大部分的人生。如果這個龐大的隊伍裡,出現了一個不屑於用財富這就是去換取房子,而是想去追求與眾不同的快樂時,大多數的人就會站出來:"你這樣做是有悖於常人的""你這樣是不會成功,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幸福就是隨波逐流嗎?和大多數人擁有著一樣的東西,就能幸福了嗎?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幸福是什麼,他們甚至不會花時間去思考。因為思考這種人生問題實在是太費腦筋了,不如跟著大家的步伐,反正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那麼,這樣的人生意義還需要探討嗎?這樣大多數的人生,對於自己還具有紀念的價值嗎?

顯然,當我們在這裡討論著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的時候,就開始覺悟了——我們的生活,應該是具有自己特色的,不輕易被複制黏貼的,更不輕易被大多數打倒的。

一檔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中,作為辯手出身的姜思達坐在觀眾點評席上,本來以為是湊個人頭的角色,卻因為自己的敢言被推上了熱搜。以往,"敢說"在網絡上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它往往包含著"口無遮攔""心直口快""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口水語言,而這次的姜思達,是被稱讚的。

在對佟大為和梁靜這兩位老戲骨的點評時,姜思達說:"當我在看這段表演的時候,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我的體驗就是笑不出來。""那如果前面都遲遲沒有讓我特別開心和讓我特別歡愉的話,可能到後面再講他的感情,我會很難配合起來。""我在看這個版本的《夏洛特煩惱》,就是會有一個遺憾在。"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是的,在表達對這兩位演員演技方面時,他並不是安靜或者附和著其他讚美的人一同去認可的,也不是大刺刺地不去顧及別人的感受直接就說"演得不夠好"的,而是用盡量溫柔的語氣試圖向這兩位演員傳遞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又是讓人覺得是有思考過的。

在這個場景裡,姜思達無疑是成功的。他沒有選擇大流,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適時機抓住了話語權的他,就如同在《時代三部曲》的總序《我為什麼要寫作?》的最後,王小波寫到

:"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學才能,我應該做這件事。但是這句話正如一個嫌疑犯說自己沒殺人一樣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罷" 。

三、獲得真正的自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①有趣的追求

關於有趣,王小波認為:"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絕新奇。"在他看來,人性的生活應該是有趣的,有趣是一種心靈的美感。雖然人性並不完美,但有趣可以使人性富有美感。

我們應該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因為"上頭"或者"領導"的權威,硬生生將自己置於無趣的人生中。正如克爾凱郭爾所言:絕望是一種致死的疾病。但是,面對無趣的處境,人還是要選擇勇敢的存在下去。存在的勇氣也許是為了尋找解脫或者是解放的理由,而又或許,尋找本身就已經是存在的理由了。

換句話說,在無趣中創造有趣,就是在無趣中存在的最高意義。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給自己的人生找到最適合的發洩口,找到讓自己覺得自己存在過的興趣,這比擁有巨大的財富都值得讓自己無憾。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②掌握你自己的"話語權"

"話語權"最初是由發過哲學家米歇爾·福柯提出來的,在他看來,話語並非詞彙與句子簡單的組合,也不僅限於語法規則的控制,而是蘊含了極為複雜的權力關係。

所以,當"話語"和"權力"的結合形成的"話語權"時,就存在於兩類關係之中——"平等"和"不平等"。翟秋白在他的《多餘的話》裡有這樣的一句話: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何必說。"可是話既然是多餘的,又何必說呢,說出來的話,又真的是多餘的嗎?能夠選擇在自己的生命還沒有結束的時候,留下最後對這個世界坦白的話,誠心誠意接受別人的責備、讚美或者不予理會,不應該感謝自己從來沒有放棄過說話的權利嗎?

當然,這裡所說的掌握自己的"話語權",並不是鼓勵我們去當網絡上的"鍵盤俠"。而是要告訴自己,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說的算。自己的選擇,也不受別人的阻礙。只有忠於自己,相信自己,即使真的特立獨行,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譁眾取寵。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③走出舒適圈

舒適圈,是一個我們習慣保持的狀態,扮演的角色,相處的人等。在這個區域內,我們自然地表現自己的常規模式,壓力和風險都降到了最低。但即使是每年能夠賺到幾百億元的李嘉誠,都沒有辦法實現一種不用"操心勞碌"的舒適狀態。所以,年輕人追求舒適,實質上就是在浪費生命。

想要實現真正的自由,除了需要找尋自己獨有的人生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去提升自己追求自由的能力。英國著名作家約翰·班揚在《天路歷程》一書中說到:"如果可能的話,我祈禱有更多的苦難降臨到我的頭上。"

苦難自然是人們不歡迎的東西,但當人生的苦難突如其來,我們的態度就決定了我們今後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阻礙我們成功的不良習慣實在太多了,人們生來追求舒適和安逸,因此,想要成為自己的主宰,選擇戰勝"不適"就變得越發重要。

豆瓣評分9.1的《沉默的大多數》:我們都擁有著不自由的靈魂

我們並不知道在真正獲得自由後會擁有怎樣的生活,至少在反抗此種無趣中獲得一種精神上勝利的樂趣,逃避了在無趣中隨波逐流而被吞噬,從而在一個無可逃避的痛苦現實中獲得了人生的樂趣。這種樂趣,是選擇沉默的一方永遠都無法感受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