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朗逸好在哪裡?為什麼銷量這麼高?

執著的德牧


大眾是廣大群眾非常喜歡的一個汽車品牌,也是進入我國的時間比較早的品牌,大眾品牌也不斷有車型得到大家的喜歡,開始最早由桑塔納,到現在的朗逸亦是如此,朗逸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十幾個年頭,但它的熱度一直保持不變。

大眾朗逸配置和安全性都比較好,而且省油,駕乘空間大,舒適性好,皮實耐用。大眾朗逸的配置比較齊全,市場上比較主流的配置它都有,從外觀上它則是與大眾的其他車型一樣,屬於比較低調的,總的來說,作為一款緊湊車型,朗逸的空間以及配置都挺不錯,並且它還很實惠耐用,估計這也大家選擇它的原因。

記得之前有位身邊朋友說,他的朗逸開了6年32萬公里除了正常保養,還沒修過。一直誇自己的車質量沒得說。

大眾朗逸目前市場普遍見的多的都是1.4T和1.6排量的,油耗方面也很低,綜合來說這輛車也對得起這個價格。而且大眾朗逸的保值率也很高。


汽車人


從以下五點分別介紹

第一點:尺寸

這一款車在中期改款之後車身的尺寸有所變化其長寬高的規格為4670*1806*1474mm,車身的軸距數值為2688mm,在原有的基礎_上軸距和車身的尺寸都有所增加,這樣車內的空間感也會更強,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能夠讓內部的乘坐寬裕度有著更好地展現。

第二點:外觀

這款車車身的尺寸,上有所增加,這可以讓車的外觀看起來更為的大氣。除了這一點改動之外,其他的細節改動也能夠凸顯這一點, 前臉.上雖說還是家族式的設計,但是在車前臉的細節上有變化,加入了更為犀利感的設計方案,讓整車的視覺感能夠起到很強的衝擊作用,有著不錯的視覺體驗。

第三點:內飾

很多人都會覺得既然在外觀上能夠--改之前的風格,那麼在內飾上也肯定會讓我們有所驚訝,其實還真的是比較“驚訝"的,內飾的用料-點都不高級,大量的採用了硬塑料的材質,沒有任何的手感和舒適感。就光是這一點就成為了很多車主吐槽的地方,因為確實是看不過去。

第四點:配置

其實這款車的配置還算不錯,全系的車型都標配了LED的大燈,而且在1.5L自動舒適的版本上還比老款新增加了一個主動安全系統的配,置,還有一個前後頭部的氣簾,也算是這款車配置的亮點之處了。

第五點:動力

其實用的是EA211的發動機,其中1.5L 發動機最大的馬力數值為116馬力,最大的扭矩數值為1 50N.m,對比起之前的1.2T發動機來說動力_上還是提升很明顯。除了這一點,1.4T版本的發動機動力表現也有所提升,將此前131馬力的數值增加到了150馬力,有著明顯的進步,也更能夠滿足我們現在對於動力的需求。

總結:其實總的來說,除了內飾上有些讓人不滿意之外,其他幾個方面的提升還是相當不錯的,有想法入手這一款車的消費者如果不看重內飾的話,也是可以選擇這一款車的。


學長撩車car


為什麼朗逸銷量這麼高,首先是大眾這個品牌已經在大家的心裡紮根了,從最早的普桑開始,已經火了這麼多年了,號稱開不壞的普桑啊!大眾在中國打的底子好啊!再說朗逸這臺車,外觀不錯,,質量也在這擺著,最要命的是價格適中啊,比有些國產車還要便宜,購買起來壓力不大,而且保值率剛剛的,二手車商最喜歡大眾的車了,一般壓不了手裡。自己開起來也覺的有面子,畢竟是合資車啊!市面上銷量高的就是大眾和日系了,日系有個問題就是皮太薄,車身輕,所以省油,但只要有一點小的剮蹭,就要花大價錢去修 ,前幾年我在日本也跟他們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反駁說,“車子嘛,是用來開的,不是用來碰的,不是碰碰車哦”,貌似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的樣子。但意外總是避免不了的,誰說開了車皮好的車就當碰碰車了,是不是啊!況且日系在中國的車因為要降低成本,利潤最大化,連防撞梁都省了,這種情況在他們日本國內是絕對不敢做的。扯遠了,咱再說說德系,雖然也在降低成本,但總體還說的過去,大問題沒有,開起來還是比較省心的。最主要的是價格,適合的人群佔的比重大。


萊蕪華哥


新朗逸曾一度穩坐轎車銷量排行榜冠軍,這樣月銷超3萬的神車是否就是真的好車呢?倘若要以銷量定好壞,那麼軒逸、英朗、卡羅拉、速騰、捷達也都值得一提了。在網絡論壇上,有不少帖主都表示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買朗逸,有的甚至還總結出了買朗逸會後悔的8大理由,每個理由都是大眾朗逸的致命缺點。

理由一:眾所周知,新朗逸從PQ34老平臺轉到了MQB平臺,換新平臺以後應該會更加好才對,但是朗逸卻相當於換了個鍋煮一樣的菜,讓人嘗不出有什麼差別。甚至後懸架還是扭力梁、前懸架的下襬臂從雙層鋼板變成了單層鋼板,諸如同級別的卡羅拉和思域都有後獨立懸架,對比起來就會顯得差人一截。

理由二:新朗逸動力讓人難以抉擇。新朗逸的1.2T發動機和1.5L發動機動力起步較肉,而1.4T發動機雖然動力澎湃但是7擋雙離合的硬傷讓人不敢選。話說捷達都已經用上1.4T+愛信6AT了,為什麼朗逸就不能這麼搭配呢?

理由三:朗逸換上MQB平臺後,把MQB平臺的弊病也完美繼承了,後排地板的隆起較高,導致後排中間根本無法坐成年人。MQB平臺因為要兼容四驅車型,所以就要把底盤中間的凸起做高,這就讓前驅車型的車主無辜受害。

理由四:朗逸的外觀像一輛小號帕薩特,不僅與時俱進,整體上的檔次感也油然而生了。不過一些細節的地方仍然還是不足,無法做到表裡如一。

理由五:朗逸內飾設計以硬塑料為主,內飾用料差。方向盤設計簡單,質感不好,真正純德國血統的大眾車是不會有這樣的設計的。

理由六:新朗逸的隔音處理還是不錯的,在這個級別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不過在高速狀態下,對於風噪的處理就有些糟糕了,高速風噪還是十分擾人的。

理由七:好多車主都發現朗逸的保險槓特別容易變形,撞了就得修,不放心還費錢。不過內部的防撞鋼樑設計還是合格的,有行人保護泡沫和防止行人捲入車底的橫欄,而且防撞鋼樑距離冷網的距離比較大,小碰撞不容易對冷網造成損傷。

理由八:朗逸剎車異響嚴重,冷車啟動倒車,剎車片尖叫聲太大:每每停了一夜第二天啟動倒車那個剎車片,異響分貝極其大。

除了以上的缺點之外,朗逸能夠保證高銷量也是有其優勢所在的,整體上油耗還不錯、令人基本滿意,車內空間挺大,雖然後排空間是以犧牲座椅舒適性換來的。車輛的操控性能不錯,後備箱空間大,裝載行李沒問題。在同級別的車型中,新朗逸的性價比是很高的。買朗逸基本上是不至於後悔的,其中朗逸緻命缺點還是平臺老舊的問題


開心的使者


作為大眾朗逸這款車,只有1.5自吸+6AT具有購買的理由,其他動力總成的車型根本沒有購買的理由,現在的大眾已經有點發飄了,成也大眾,敗也大眾。號稱黃金動力大T動力+雙離合只有在中國被寵上了天,是因為我們普通消費者的不懂車,才導致大眾專門對中國生產這樣的專供車!



命由心造No


當朗逸PLUS變身“全新一代朗逸”,“好戲”才剛剛開始。

相對於PLUS暗含“增強”抑或“改款”而言,“全新”則顯得更為洋氣與逼格。11.59-16.29萬元的價格,也讓全新朗逸成為最貴的LAVIDA。儘管全新朗逸的售價公佈引來不少吐槽,比如說“低配車型僅有兩個氣囊”、“丐版車型小屏都不給一個”,而“贈送原廠手機支架”也成為調侃的梗,等等。

但,有多少吐槽就有多少讚揚——有觀點則認為,這是朗逸車型最拿得出手的一次、朗逸是合資自主車型的典範,云云。

實事求是地講,上海大眾朗逸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留下的作用絲毫不亞於它的前輩——第二代的大眾Passat。

在2006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上,彼時的上海大眾正式發佈了哪吒概念車。這輛概念車既是上海大眾合資二十餘年後首款自主研發的概念車,也是當時合資企業陣營中第一次出現由中國的設計團隊進行開發的產品。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剛好是國外汽車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投放合資產品的黃金時代。也是業界對於汽車合資企業是否只是代工的討論最熱鬧的時候。上海大眾哪吒概念車的推出,很顯然是合資汽車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一次有益嘗試。

在2008年,基於哪吒概念車的造型理念打造而來的朗逸正式上市。彼時,大眾的家族化套娃設計開始出現雛形,而德國大眾那邊也正在迎來新一輪的家族化設計。相比于越來越兇悍的德國大眾,除了車標之外,上海大眾的朗逸和它的同門師兄弟們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多的造型上的瓜葛。

由於由中國的整車開發團隊進行開發,所以第一代的朗逸也針對中國市場的喜好進行了大量的本土化改進。比如說,那個看上去很大的內部空間。而且上海大眾還給朗逸的大燈賦予了一個極富中國韻味的名字——丹鳳眼式大燈。

這種接地氣的做法使得上海大眾朗逸在亮相之後就迅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並且在短短數年內成功的取代了比亞迪F3在轎車市場一哥的地位,以月均銷量3萬輛的水平雄霸中國汽車轎車市場排名第一位。這種情況一直到現在也沒有過太大的變化。

由此可見,朗逸是成功的。不過,合資品牌要做自主開發的難度遠遠會大於本土企業。德國大眾在朗逸成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似乎也在有意無意的限制著上海大眾的自主開發能力——本應在四年前就換代的朗逸一直拖到了現在。

在這個過程中,承襲自哪吒概念車上的那種濃烈的中國風設計也隨著兩次改款的到來變成了與德國大眾相同的家族化設計。包括現在剛剛上市的新一代朗逸,也只不過是在德國大眾新一代套娃設計上的中國改進。

可以這樣講,2008年上市的第一代朗逸,是上海大眾的設計團隊最獨立也是最輝煌的時代。朗逸的故事,就像愛情一樣,剛發生的時候就達到了顛覆,然後就一路趨於平淡了——如今寡淡到了“友誼階段”——愛情讓人覺得美好,但它終究短暫,友誼可以長久,但有時候卻難以保證不被利益所裹挾。

當然,我對於第一代朗逸的認可,是基於對獨立自主的設計團隊的認可,而這支團隊的核心也就是現在的上汽設計團隊。比如目前,上汽乘用車造型設計總監邵景峰就是彼時上海大眾設計團隊的一員,而他也主導了哪吒概念車的設計。儘管設計出色,但實事求是地講,第一代朗逸這輛車有很多工程上的Bug。

比如說,那個看上去很大的後座空間設計實際上是通過縮短坐墊長度達到的,這顯然太過於投機了。而整車駕駛起來的質感相比於印象中的大眾也是相去甚遠,尤其是1.6L版本的車型,幾乎是把大眾系列所有的短板放大後集於一身了。

而第一代朗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得益於那個在大眾光環照耀下的不高的售價以及上汽大眾遍佈全國的售後體系。這樣的前提使得朗逸除了可以滿足家庭的使用需求之外,還可以更多的去滿足很大一部分非家庭使用的場景和行業。


Binbin講車


大眾朗逸,中國銷售的一款神車~

銷量和保有量證明一切


2019款朗逸Plus神車口碑、動力性能、空間保值等方面都是很出色,絕對值得擁有!


造型方面,大氣時尚、協調美觀,內飾精美個性顯檔次。底盤為大眾全新的MQB平臺,為穩重紮實的德系底盤,跑高速妥妥的,車身尺寸長4670mm、寬1806mm、高1474mm,軸距長至2688mm內部空間非常寬大,適合居家使用,動力上,新車搭載1.2T,1.4T,1.5L,三種發動機,可供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1.4T和1.2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的是7速的雙離合變速箱,而和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的是5速手動變速箱和6速的手自一體變速箱 動力設計非常人性化,油耗表現同樣超低,滿足大多數家庭的日常所需 發動機基本也沒什麼問題。

價格方面,售價價格9.99-16.19萬元,朗逸在中國賣瘋了,常年國內榜首,車型基本開不壞,新車性能、空間、造型都很突出,售後維修方便便宜,成就了神車朗逸!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阿七說車


大眾品牌,實力和質量在那裡,大眾車開高速時一個字,穩。大眾朗逸指導價9.99—16.19萬,現在有大約2萬左右的優惠,優惠力度大,價格段非常好,這個價位消費群體高。朗逸分多種配置,覆蓋很廣,手動和自動,三廂和兩廂,自吸和渦輪都有,佈局非常好,可以說做到了全覆蓋,固然銷量是很好的。要提速快的也有1.4T的百公里加速8秒左右,可以說這個價位是很強的了,油耗也低。


Fulande


大眾朗逸便宜

便宜的車銷量高。

耐用,出租車大量選朗逸

朗逸的銷量、很大部分是出租車,出租車本來量就不小、全國139萬輛,還5~7年報廢(8年報廢已經很少),對朗逸銷量有大的幫助。

從眾效應

因為朗逸有銷量、所以跟風買朗逸、增大朗逸銷量、更多跟風買朗逸,形成正循環。

開起來好開\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3944bd92e04492d9011a1b34936673f\

愛德龍精養


首先是:大眾品牌的品牌力,也就是口碑好,穩定性好。大眾是第一個進去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長時間的解除給人一種親近感,安全感。想想我們平時做的出租車,學車用的桑塔納,抑或想想小時候村口的"豪車"都是大眾。為朗逸的神話發展奠定了沃土。

其次是:性價比高。所謂的性價比就是價值與價格的比值。作為緊湊型車的代表,朗逸能滿足大部分三口之家的上班,旅行,探親等等的需求,加上十來萬塊錢💰💰,夠用,買得起,門檻低,目標基數大。

最後是:企業用心,買得放心。朗逸車型針對中國用心的地方體現在:外觀設計追求大氣有面子,尤其新朗逸,前臉更多的鍍鉻飾條兼顧運動感和檔次感;內部空間求大不求精,雖然硬塑料比較多,但是後排做三個人也不會覺得擁擠;鈑金用料看起來紮實,就採用老百姓熟悉的鋼板材料。一些列都是優勢,自然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總之:朗逸適合剛剛畢業的白領上班族;有寶寶的三口之家;在農村用也非常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