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分享(数学)

前言

自我辞职起至今,刚好一年。但这一年真正每天都在学习的时间,大概也就九个月左右。从初试考完之后,就没有真正再认真的学习过一天了,但还是以不错的成绩通过了复试。在复习的时候,我就想着着考完后能够写一些东西来纪念一下。也给后来者提供给一些经验和心得。

前期主要是做一些信息的收集。考哪个学校?招多少人?每年分数大概多少?初试和复试是怎么个情况?这些都是要在决定考研之前要了解的。在学校官网、在考研盒子、考研帮、微信公众号、贴吧里面多查一些目标学校的信息,多看看考过的人的经验。最好混进当年的复试群,了解情况。信息工作一定要做好。

从三月底辞职到十二月初试。总共复习了八个月左右,从一个几乎零基础的学渣,到初试420分。我的经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经验分享(数学)

2019年初试成绩

一、数学

我的数学基础很差,上下两册全挂的水平。初试数二123

数学非常的重要。初试主要就靠数学拉分了。2020估计数学会很难,参考2018年,很多过不了75的单科线,自然是凉凉。2018重大材料甚至都没有招满,上线的基本都要了。在前中期要把数学放在首位。


视频:1.基础班强烈推荐看汤家凤的基础班视频,并且要全程做笔记。汤老师的课讲解的极为全面,且每个知识点基本都有例题,例题由易到难,。视频看两三遍不嫌多。把视频下载,凡是有不懂或遗忘的地方就回去看视频。视频第一遍不要倍速,重复看的时候可1.5倍、1.8倍速度播放。百度影音可以倍速播放。


最开始我看汤老师的视频时觉得看不下去,但坚持看几节课后,就发现汤老师讲得都是真材实料,是一个特别认真踏实的老师。而且汤老师视频并不无聊,也有小段子,语气阴阳顿挫。虽然有时候会发脾气和吐槽。


2. 张宇,视频风趣幽默,气氛活跃,但知识点不全,题量少。两个半小时的课可能只讲了三五道例题。如果时间有空闲可以作为一个补充,或者在下午犯困的时候看一看。基础差的不推荐。

3. 李永乐团队,高数讲课方式单一,中规中矩,老师照本宣科,听起来容易打瞌睡。

4. 张伟,有特别的激励方式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更新很慢。。。

5. 高昆仑,讲课不错,可和张宇搭配使用。

6. 其他,多看些老师的视频,找到自己喜欢的老师

7. 线代,基础好的可以看李永乐的视频。基础差的还是看汤家凤吧


推荐:基础看汤家凤的,时间多可用张宇做补充,强化继续看汤家凤的,张宇的也可以。线代强化看李永乐的。冲刺随便看看吧,根据个人的时间多少,如果能拿到李林的冲刺视频就看,没有得话必须把冲刺笔记弄到。至于其他的老师,比如杨超,不是太了解,口碑不错的可以先自己找几节课体验一下风格再确定,别着急。

辅导书

1. 张宇18讲,可以用到12月份的一本书。非常不错。内容很全,例题多,有很多例题都是真题,刚开始不会做也没关系,把答案看懂就行。前两章会有一些中学的公式有利于随时查找。书的后面还总结和函数图形。


2. 复习全书,书的板式要好一些,颜色不单调,阅读体验更好。

3. 其他没看过

习题

1. 张宇1000题,没做过

汤家凤1800,题量大。有一些个人觉得没必要做。但基础篇至少做三遍,所有题都必须会。每做一遍将自己不会的抄下来。没事的时候看看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