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2020年,每一箇中國人的春節都很“特別”,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不過,在中國人的辭典裡,“危機”包含著“危”和“機”兩個部分。確實,疫情衝擊了很多傳統的經濟領域,也催長了“宅經濟”。


比如“宅購物”,像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平臺銷量大增;還有“宅娛樂”,以手遊為例,一款遊戲單日峰值竟然流水高達數十億;還有“雲醫療”,線上看病的熱度飆升;尤其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很多學校開始將課堂搬到網上,一些具備條件的公司提倡“在家辦公”……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在線診療抗疫

醫生幾乎24小時在線,常在緩解用戶焦慮

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是位於佛山的一家三甲醫院,從1月26日正式啟動企業微信在線問診平臺以來,幾乎每天都接到來自湖北仙桃一個小學老師的在線諮詢,這位用戶開始是諮詢疫情相關的訊息,後來還會談起家事,他說,在這個特殊時期“想找醫生聊聊天”。對於這樣的用戶,醫院並沒有覺得麻煩,而是說“起碼通過我們的工作,能讓他不那麼恐慌,減少了出門的必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各大互聯網公司、醫療機構都火速上線了在線義診平臺,成為此次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在記者的採訪中中,相關醫生和醫院就稱,除了初篩和分診,在線診療極大緩解了特殊時期大眾的焦慮。如何更加人性化,發揮團隊作戰的力量則是未來在線診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問診洶湧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騰訊聯合五大平臺提供在線義診服務。


1月30日,騰訊聯合微醫、好大夫在線、企鵝杏仁、醫聯、丁香醫生等五大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招募了數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持證醫生,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免費在線義診,包括居家防護、導診建議、心理諮詢等服務。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企業微信與微信互通,輕度患者可用微信“加醫生”在線問詢。


記者試用發現,通過微信搜索“騰訊醫典”“騰訊健康”小程序,或者通過微信“支付”頁面的“醫療健康”服務,在“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查”專 區即可直達免費義診專區。而微信城市服務首頁也開通在線問診服務,並通過微信搜索在線問診直接進入,武漢協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多家公立醫院都先後接入。企業微信在1月27日也已經根據疫情做了緊急升級,上線了在線問診等能力,並與微信互通,輕度患者可用微信“加醫生”在線問詢。


安徽一家三甲醫院的梁醫生是此次參與騰訊在線義診的醫生,“早中晚都會在線,基本上是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12點”,他說,在疫情發生前也曾參與過遠程問診,但每天就幾個病人,這段時間每天的諮詢量呈數十倍增長。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月4日,共接受正式諮詢1500餘次,在剛開通的幾天裡,醫生每天幾乎24小時在線。


各地市民對在線義診的需求超出平臺的想象。一些醫生深夜也要上陣,“白衣天使”變成“睡衣天使”, 1月25日,阿里健康增開手機淘寶的義診諮詢入口。開通後每個小時平均近3000人發起在線諮詢,導致一些用戶要排隊等候醫生接診。上線24小時的在線義診活動中,醫生人均接收諮詢量為114人。而在最熱門的呼吸科中,部分醫生人均接診量在200人以上。“醫生們非常敬業,有的趴在電腦前一坐就是8個小時、10個小時,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阿里健康互聯網醫院負責人趙忠華說。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安慰更多


在記者的採訪中,醫生和醫院都表示,對於不確定是否需要線下求診,但急需醫生專業意見的用戶,在線義診提供了一個新選擇。緩解了線下醫療資源的壓力,幫助降低線下求診不當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


趙忠華說,在線義診希望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初篩、分診,二是對特殊時期部分人群的焦慮做一些疏解。“我們對醫生有兩個要求,一是及時,二是態度一定要好”。


梁醫生在採訪中透露,問診的市民中,絕大部分問題集中在呼吸道症狀方面,“很多人有點不適就懷疑自己是不是‘中招’”,他說,像“喝了別人給的奶茶會不會被傳染”“樓下住著湖北人,我要不要隔離”這類問題也不少。他覺得,在線義診在安撫諮詢者的情緒,緩解焦慮上起到很大作用。“這就是我們醫生常說的,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據介紹,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把市民諮詢的問題分為五類,一是常識類,如什麼是病毒;二是心理類,訴說恐慌;三是預防類;四是疫情性,目前有多少例確診;第五類最多,比如親戚朋友發熱怎麼辦,體溫37度要不要去醫院等。


騰訊方面的統計顯示,在線義診服務平臺剛上線的48小時內,問題集中在流感防範、感冒、咳嗽、發熱等症狀,累計回答用戶諮詢十萬條。阿里健康的稱,用戶諮詢量最多的科室為呼吸科,第一個24小時全天問診量中,超過90%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的防治等內容。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團隊作戰


實際上,很多醫院在2019年就已響應國家號召開展互聯網醫院服務,這次疫情突然爆發,除了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平臺和互聯網醫療機構外,醫院也開始自建在線問診平臺。


據經社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規模約490億人民幣,滲透率極低。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互聯網醫療從在線掛號起步,發展為以互聯網醫院為主,診療線上化的就醫方式,提高醫療效率,醫療資源共享,高效疾病管理等方面有優勢。本次疫情或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催化劑”。


一位醫療專家對記者表示,遠程醫療有很多限制,如何病歷資料、專家坐診等,但在線問診給醫療機構和市民搭建起了一條直接、快速的溝通機制。“即使未來疫情過去,在線診療需求也會持續存在”。


梁醫生在採訪中就提及自己諮詢過的一個案例,一位湖北當地的患者一直未能確診,但從提供的信息來看,有較大可能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我只能建議他嚴格隔離,並立即跟當地醫療部門聯繫”,他說,病例採集和隨訪是在線問診未來可以提升的方向。


上述專家認為,團隊作戰對於在線診療很重要。他說,用戶接入醫院的在線諮詢平臺後,用戶接入進來,就會分配到一個家庭醫生團隊,這個團隊裡既有健促員、全科醫生,又有專科醫生,還有後臺專家,他們相互配合為用戶提供支持。“人性化的在線診療,要實現人對人的交流,而不是人對機器”。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疫情下的“雲辦公”

用戶增長,考驗更大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各地企業2月10日逐步復工復產。為減少人群聚集,遠程辦公成為復工企業的主流選擇,曾經只是輔助的“雲辦公”平臺及工具已成時下的必需品。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近兩日國內主要在線協同辦公平臺又迎來一波高峰。相關企業稱,疫情讓遠程辦公變得非常迫切,不過想留住客戶仍然需要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疫情是對業務的考驗


國內主要的在線協同辦公平臺,除了企業微信和釘釘,還有去年正式入局的華為雲WeLink、字節跳動“飛書”等。此外,還有很多企業從事在線會議、文檔、任務管理工具的開發。


2月3日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線上開工的隊伍。企業微信的數據指,3日早上,已有數千萬用戶同時使用企業微信的“會議”功能。阿里旗下在線辦公平臺釘釘數據顯示,春節返工第一天(2月3日),全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開啟在家辦公模式。


2月10日,大量企業正式恢復運轉。58同城招聘最新報告顯示,47%的企業在10日復工。對於“雲辦公”開發企業而言,疫情是對業務實實在在的挑戰。企業微信相關人士表示,10日當天,後臺服務器請求上漲超10倍。“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對線上辦公需求暴漲,為此企業微信兩天一次進行產品迭代”,他說。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字節跳動員工“花式”遠程辦公。


字節跳動副書裁、飛書負責人謝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2月3日遠程辦公的第一天,飛書出現一定程度的卡頓,後來緊急擴容,不斷優化尤其是音視頻的流暢度。10日大規模復工首日,後臺非常穩定。


“用戶的需求量太大了,每天都在以50%-80%的比例在增長”,騰訊會議團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月29日開始,幾乎每天24小時都在進行資源擴容。日均擴容雲主機接近1.5萬臺,8天總共擴容超過10萬臺雲主機,涉及超百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從2月5日起,團隊“每天按照現網用戶4-5倍的規模來準備第二天的服務器。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一線城市在線開會最頻繁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從相關廠商的反饋來看,遠程會議、文檔協作是“雲辦公”的用戶用得最多的功能,此外在特殊時期,健康申報類的工具也成為剛需。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企業微信統計,深圳等一線城市開了最多線上會議。


據企業微信最新統計,以廣東為代表的省是線上辦公最活躍,收集員工健康信息次數最多,線上培訓也最積極。從行業來看,教育、政府部門、金融、IT服務、製造業也通過遠程辦公為抗擊疫情提供支持。線上會議頻繁的要數北上深這些一線城市,同樣也是這三個城市,在線辦公期間讀寫了最多工作文檔。


騰訊會議團隊相關人士指,每天上午是用戶上線的高峰,最集中的兩個時間點是9時04分和10時03分,“和線下會議一樣,大家線上開會也總愛晚到個三四分鐘”。停課不停學的情況下,教育行業使用騰訊會議的人數最多,其次是金融行業。


58同城的報告指,延時復工的企業中,55%企業採取在家辦公方式,這些企業中一半屬於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謝欣指,飛書用戶早期以互聯網企業居多,後來擴展到各行業,但區分度不太明顯。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需求增加考驗用戶體驗


《2019年中國SaaS產業研究報告》稱,2015年至2018年,國內協同辦公市場規模從90.1億增至459.5億。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說,遠程辦公將迎來新的發展“拐點”。疫情過去後,“雲辦公”市場如何留住用戶,接受採訪的企業負責人稱,體驗最關鍵。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騰訊會議的數據顯示,開了背景虛化的人,單位至少是萬。


騰訊會議團隊負責人稱,疫情期間遠程辦公需求增加,會一定程度上改變用戶使用習慣,未來重點還是打磨產品。

他舉例說,比如這期間騰訊會議就用上了音視頻降噪功能,讓會議更流暢。美顏和背景虛化功能,降低開視頻的心理負擔。另外也收到一些有意思的反饋,比如“能否增加植髮功能”。


“這次疫情確實讓遠程辦公變得更加迫切,用戶量增長很快”,謝欣坦言,飛書不是單純為在家辦公而打造的,更看重在線協同本身,希望用戶能夠快速把線下的工作搬到線上去,提升效率。


謝欣指,到現在為止,全球沒有一家大公司完全採用在家辦公的模式,目前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工作模式,對字節跳動的員工來說,無論他們身處何地,對工作的影響不是太大。他認為,從行業來看,越來越多企業從事辦公協同工具的開發,說明大家已經認識到工具的重要性。“工具這個行業未來會越來越壯大,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出現,並隨著時代不斷更新”。


讀創“戰疫情企業服務平臺”上線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查詢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在線診療抗疫、雲辦公火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