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突變!三大油脂齊下挫 棕櫚油領跌

昨日,油脂領跌農產品,其中,棕櫚油跌幅最大,下跌近3%,此前已連續下跌兩個交易日;豆油下跌近2%,與棕櫚油一樣,豆油此前也已連續下跌兩個交易日。與棕櫚油和豆油相比,菜籽油則相對偏強,但受制於偏空的市場情緒,昨日下跌1.64%。

  現階段,油脂多空膠著,但從根本上來看雙方矛盾並不大,只不過多頭著眼的週期比較長,空頭著眼的週期相對更短。市場人士表示,短期內油脂弱勢振盪概率較大,受三者各自不同的基本面影響,菜油可能表現仍然相對最強,豆油和棕櫚油表現可能相對較弱,而中長期來看,油脂走勢並不悲觀。

  三大油脂齊下落運行邏輯分化

  “昨日棕櫚油的下跌是延續10號馬來西亞供需報告之後的下跌,同時國內棕櫚油現貨市場基本無人問津,廣州地區貿易商24度棕櫚油基差報P2005加260—280元/噸,摺合盤面5850—5870元/噸,張家港貿易商報5900元/噸,均較昨日跌100元/噸左右。”五礦經易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周方影認為。

風向突變!三大油脂齊下挫 棕櫚油領跌

  不過,在魯證期貨研究所植物油首席分析師史恆昱看來,2月10日的MPOB數據其實是顯著利多的,但是10日中午數據出爐時國內下午還沒有開盤,他和產業裡很多交易員就已經覺得反彈無望。“主要原因是在MPOB發佈這套數據之前,幾乎一切都被市場預期到、甚至交易完了——產量還不如MPOA,出口數據跟船運機構一個周前公佈的數字基本一樣的,庫存則跟路透的預測一樣,所以在看到這份報告後,大多數人感到毫無亮點。利好出盡後,市場已無向上空間了。”史恆昱說。

  與棕櫚油相比,菜籽油近期的基本面相對偏強,但昨日也出現了一定回落,周方影表示,這主要是受其他兩大油脂下跌拖累,且菜豆油價差、菜棕油價差處於歷史同期高位,抑制菜油消費,已多日無成交記錄。

  “經過上週的大幅上漲,資金獲利豐厚,在其他油脂下跌導致市場情緒偏空的拖累下,菜籽油多頭獲利了結意願較強導致了盤面也出現下跌。”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劉佳偉說。

  對於菜籽油來說,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在影響著市場,那就是收儲。春節假期之後,有消息稱,省級應急儲備在雲南、貴州和四川計劃增加菜油儲備8萬噸左右,其中四川2.1萬噸、貴州4.2萬噸、雲南1.5萬噸。雖然8萬噸數量並不大,但是目前國內菜油庫存量只有30萬噸左右,同時多數油廠仍有大量後期菜油訂單尚未出貨,菜油產量也維持低位,因此在此消息發佈之後,國內菜油市場炒作熱情高漲,支撐菜油價格連續大幅上調。“隨著後面貴州國儲發文、第一輪招標流標了,直到今天終於塵埃落定。事實上,菜油現在的庫存水平極低,是支撐價格的核心因素,然而,中加關係緩和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一旦進口菜籽和菜油的限制打開,菜油將面臨下跌風險。”史恆昱說。

  “昨日豆油的下跌則主要是受前一天晚上公佈的USDA報告拖累,偏空報告使美豆擺脫區間整理而下行,進而帶動美豆油、國內豆油下跌。同時今天現貨成交依舊寡淡,受疫情影響買家入市謹慎,基差回落。”周方影表示。

  事實上,目前三大油脂的運行邏輯有所分化,導致近期油脂之間價差波動也比較大。總體來說,菜油最強、棕櫚油次之,豆油最弱。劉佳偉介紹說,油脂強弱關係主要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其一是需求端,三大油脂中豆油的消費受疫情的衝擊最大,菜油受到的衝擊最小,節後豆油基差較弱、菜油基差強勢;其二是供應端,節後西南地區開始收儲菜油,菜油目前庫存偏低、市場擔憂菜油供應繼續偏緊,而豆油和棕櫚油庫存近期有所回升。

  劉佳偉表示,具體到每個品種來看,棕櫚油是油脂的領頭羊,短期來看,市場缺乏新的利多,市場情緒偏空,目前棕櫚油產量仍在下降,但3月將進入季節性增產週期,如果3月產量增幅較大,將對價格有所打壓,而近期產地出口較差也拖累價格,但庫存偏低將限制跌幅。中長期來看,從去年印尼和馬來的降水推測4—8月份馬來和印尼的產量可能不樂觀,中長期產地仍將處於供應偏緊格局,去年四季度以來棕櫚油價格上漲的核心邏輯在於棕櫚油的減產和產地的降庫,目前看這一核心邏輯仍沒變。

  菜籽油方面,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菜油庫存持續下降,目前只有30萬噸左右,國內菜油的供應相對緊張,而菜油現貨貨權相對集中,貿易商惜售、節後現貨基差大幅上漲,另外,去年以來受高價差影響菜油消費只剩剛需、受疫情影響較小;菜油價格下跌的最大風險是中加關係緩和、國內放開菜油進口,短期看放開進口的可能性不大。

  豆油方面,消費受到疫情的衝擊最大,並且近期油廠榨利較好、開機積極,豆油供應增加,節前豆油庫存持續下降,節後豆油庫存小幅增加,基差也開始走弱。

更多交易技術視頻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