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人間失格》嘛?

佟暮


今天跟陳先生出去放鬆了一下。原本打算就在海邊散散步,後來在車站裡看到了剛剛上映的有關於日本作家太宰治的自傳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的宣傳海報,於是,下午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大笑][打臉][石化][石化]

必須先說明的一點是,在觀影之前,我並沒有看過太宰治的這本很有名氣的書《人間失格》,也不太瞭解太宰治本人的生平,抱著一種“給我一個驚喜吧”的心態,去看了這部由小栗旬等著名日本演員參演的電影。但觀看之後的感受卻是,我非常不喜歡這部電影,甚至到了在最後半個小時裡每分每秒都如坐針氈,我想趕緊出去透透氣,因為這部電影的內容太壓抑,令人太不舒服了。

這可能是第一部,在觀影的過程中,我就開始後悔進場的電影。

因為這部電影剛剛上映,所以關於電影的具體細節我就不描述了,但這部電影就是關於日本作家太宰治的生平紀事,主要描寫了他與三個女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從片名就可以看出來了)

人間失格,是日語直譯過來的,用中文解釋一下,是“喪失做人資格”的意思。所以可以想象到,這是一個關於“喪失了做人資格”的人的一生的紀事,所以,故事壓抑,黑暗,痛苦,負面能量滿滿。

如果提前知道《人間失格》這部書的概要,或者提前瞭解了太宰治的生平,我想,我多半是不會來看這部電影的。

陳先生看過這本書,也瞭解太宰治的生平,他後來評價說,不管是這本書,還是這部電影,都是在真實描述一個“人間失格”的人生,如果能讓閱讀或者觀影的人在觀看後,會感到非常厭惡,甚至痛恨這種“人間失格”的人生,這可能才是真正的目的和期望吧。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今天這部電影之於我,已經非常圓滿地達到了這個目的,我不僅厭惡像電影中描述的那種生活,更是為類似於太宰治“人間失格”的人感到悲哀。同樣是日本知名作家,我更喜歡那個每天規律作息,自在生活的村上春樹。我也認同像村上所說的那樣,作家為什麼就一定要進行那種不健康的生活,不規律的作息,對生活充滿厭惡和批判呢。每天跑步,每天積累寫作,也可以成為一個好作家。

我想,只有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寫出真正美好而有價值的文字,才能感動一個個純真美好的靈魂。

今天的電影,讓我看到了另外一個真實但不同的世界,也在強烈的對比中,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機靈鬼小寶貝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2015年,偶然看到這句話。我被觸動到了。彼時,還年少,百度了這句話的出處,於是知道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後來,也有朋友推薦過,但是我一直沒有看過這本書。


2017年的時候,看到一些瓷器,特別精緻,於是寫了文章,《生而為人,我很驕傲;生而為中國人,我很自豪》(頭條文章中可以看到)。我被前輩們的智慧震撼了,那些完美無缺的手工工藝,讓我感到作為一個人的驕傲和自豪,我能欣賞到這些作品,那種幸福和激動油然而生。


剛剛看到《我和我的祖國》發佈的預告片,看到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的時候,淚水開始啪嗒啪嗒往下流,感動,自豪,驕傲的情感再次噴湧而出。


在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候,我們總是生而為人,感到慶幸。


可是在某些暗淡的時候,我們會有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想法。


2019年1月,我有幸看了《人間失格》這本書,只看了一半,於是一直擱淺到了現在。所以,我看過這本書,卻沒有看完,以後會不會再看,我不知道,就像《瓦爾登湖》我曾經翻看過3次,卻只停留在前面幾頁。有次聽書,聽到了別人的解讀,卻感覺還不錯,有種想要再去看一看的衝動。


《人間失格》這本書,也有很多人推薦。我不喜歡主人公的生活狀態,在那麼小的時候承受那麼多不該有的“心思”,所以那註定了他悲劇人生的開始吧。一個小孩子,我覺得還是要有小孩子的天真和快樂,高興了就笑,不高興了就哭。


“活的太沉重”的人,看見生活的美好後,卻也容易沉浸在自我的悲觀情緒中。不過,主人公註定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所以其實沒有太多的對與錯,只不過於我自己而言,我想要活得快樂一些,我想要看見人生中的溫暖,我想要快樂一點,僅此而已。


北小京在北京


雖然不乏臆測,但這個小故事的確談到了三位日本文壇頂尖作家的寫作風格與性格特點:以《羅生門》等作品成為文壇巨擘的芥川龍之介;喜歡寫物哀、以充滿意蘊的風物與人寫生命的悲涼的新感覺派作家川端康成,以及留下無數名言如“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等等,因為自殺的次數太多,幾乎都把自殺這事“盤”出光澤的、頹喪了一生的太宰治。

這種獨特的“恥感文化”和被內化為一種毫無緣由、幾乎是純粹的感傷和厭世情緒讓自殺變得非常容易。

在太宰治的許多作品中,他的個人印記都非常明晰,如最具代表性的《人間失格》中的主人公大庭葉藏,與太宰治的一生就極其相似:二者都體弱多病,患有肺病,一度需要休學靜養;二人都內心陰暗、認為一切都了無生趣卻要努力扮演一個活潑有趣的人;二人都曾愛上有夫之婦並投河自殺,並以自殺輔助罪被捕,以及被送到精神病院、妻子出軌,多次自殺失敗等等。

有評論家說,他是一位你喜歡也罷,討厭也罷,肯定也罷,否定也罷,今後都將長期以神奇的魔力栩栩如生地迫近你靈魂的文學家,令你無法迴避。

我越思考越糊塗,越發被唯獨自己是個異類這種不安和恐懼所籠罩。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

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可以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思想表達出來,並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

太宰治借葉藏這個人物,大膽陳述自己的罪惡意識,談論人世表面下的醜惡。

也許他最後真的絕望而必須尋死,卻也希望世人能熱愛自己的生活吧。

小說以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作為開頭,撼動無數讀者的心房。


TVLink


我是因為好奇太宰治那傳奇的人生,才開始讀《人間失格》,聽說小說裡的內容已無限貼近他真實的生活和內心。
小說開篇,描繪了三張照片,都是對主人公葉藏的表情描寫:
“那孩子的笑臉越看越讓人毛骨悚然。”
“感覺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人工製品。”
“臉上沒沒有任何表情……已經自然失去了一般。”
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彷彿讀到了表情之下,他那種不可言說的內心情感:畏懼、緊張、距離感和抑鬱。他既是葉藏,也是太宰治。
太宰治的一生似乎都是不開心的,在一個大家庭中生活,卻是孤獨地長大;因為大的只是生活空間,但他的內心只活在一個極其狹小的“斗室”裡,並且在“斗室”裡完成他所有作品;於是,他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一種壓抑、卑微,邊緣性的情感和狹窄思維。
冷漠的家庭環境,讓他過早地瞭解到人的本性醜陋、自私的一面,他能洞察別人眼裡的情緒,接收到的都是負能量;所以他的作品敢於批判家庭和社會里的冷漠虛偽,他對世間充滿抗拒,只願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就造成了他既活在現實裡,卻又遠離現實,他找不到讓身心平衡的方法,所以不得不驅趕自己往絕境上走;多次自殺,由此可見他並不珍愛自己,厭世的情緒甚至放棄了自我價值的追求;
有才,卻總是“懷才不遇”,曾經那麼熱烈追隨芥川龍之介,但以失敗告終後;他失望放下,卻並沒有真的解開心結。
自小就不被愛,從而影響了長大後的他不懂如何愛自己和別人;從少年時就反覆經歷了熱烈的渴望,和失敗無望的情感衝擊,於是讓他的內心變得極度容易受傷、脆弱;
由於沒有足夠的信念為盾,他的一生就在自暴自棄中沉淪了。

森林有隻窩窩兔


《人間失格》這本書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沒有看過!

首先單從書名來講,人間:很可能是在講作者在人世間的事情,失格:講的是所發生不得體的東西,所以單從書名來看本書是在講作者在人世間過的不如意的事情,從而感覺做人沒意義的大概故事。

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本書主人公生於鄉村的政治富家,從小體弱病,看遍人情冷暖,從小而感覺人生沒有意義。長大後發生了一些事情,於是讓他對人間徹底的失望,日漸一日,苟延殘喘的活著,只想快點的死掉。

我很喜歡書裡的一句話"即使喝酒,也要像神一樣的孩子"我感覺我們和書裡的他多少也有點相似,因為我們都會時常感覺自己就是這個社會的邊緣人。

書應該是一本十分不錯的書,這邊謝謝推薦,我準備去書店買書了,也推薦那些沒看過此書的人,可以一起去買來看看。



影娛快播


《人間失格》這本書我很早就聽說過了,卻是兩年前才看的,因為那段時間特別低迷,算是處在了一個人生的低潮期吧,特別喪。

然後就想到了這本書,就直接去網上搜索了一下,一下子買了好幾本,其中就有《人間失格》。

其實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太宰治這個人,因為個人比較喜歡動漫,而《文豪野犬》是我接觸太宰治的開始。

看第一集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動漫裡面太宰治對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方式,喜歡他的聰明智慧,喜歡他的幽默逗趣,也喜歡他的一本正經......



也是後來才知道《文豪野犬》裡面的人物是根據日本現實的文學家來改編的,或許真人和動漫不一樣,但是他們都叫太宰治,所以想要了解更多。

第一次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有什麼心理準備,因為很多人都說這本書太壓抑,最好不要在低迷期去看,可是我這個人總是有一種反逆心理,越是能讓人感受到悲傷難過的,我就越想去體驗一下極致的感受。

後來看了書之後,發現這種心理太宰治也曾經說道過:“愈是敏感、愈是膽怯,愈會企盼暴風雨降臨得更加猛烈。”

簡直就是說到我心裡去了,而且從這本書的第一頁開始,就讓我看到停不下來。當時就有一種特別相見恨晚的感覺,書裡面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讓我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他說: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第一遍看的時候,沒有特別多的感覺,後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再去看到這句話,突然就很心疼他。

一般人誰願意說自己自己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呢?即便是有可恥之事,想必也沒有人願意說出來的吧?

而他說出了我們很多人潛藏在心中的惡,說出了我們不敢說出來的話,替我們把難以啟齒的事情用文字表達了出來,讓我們覺得原來自己不是一個人啊,原來自己不是怪胎啊......

可是要知道,在這本書裡面,太宰卻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怪人,是一個妖怪。

他說:我並不怕死,但若是受傷流血,變成殘廢,我可不要。

眾所周知,太宰一生都在求死,自殺了很多次可是卻沒有成功,我想這其中失敗的原因大概就是這句話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說到了你的心裡,但確實說道了我的心裡,我曾無數次想過死亡,但是一想到萬一死不了變成殘廢,那我可不要。



他說:若能避開猛烈的歡樂,自然也不會有很大的悲傷來訪。

他說: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他說: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讓他受傷,他甚至會被幸福所傷。

他說:問問老天,不抵抗是罪嗎?

他說: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一切都會過去的。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

一切都會過去的。



記得當時我還在想,要是讓我概括的話,我真的一個字都不能省略,他的文章,缺一個字都少了一種味道,就不是那種感覺了。

他像是降臨人間的天使,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了自己,說出了我們不敢說出來的話。

很多人說低迷期不適合看《人間失格》,可是我卻覺得不管是不是低迷期,都應該看一看這本書。

因為不管處在什麼時期,這本書都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社會和人性。

我就是在很喪的時期看了這本書,可是我沒有更加抑鬱,也沒有更加壓抑,相反,我被治癒了,我突然豁然開朗,突然就釋然了,一切都會過去的。


二次元界小魔鬼


看過。這是一本很小眾的書,大庭葉藏,一個善良,不想傷害任何人的人。

這本書更多討論了大庭葉藏的不幸遭遇和各種經歷,也就是他為什麼會變成那樣的人。

其實《人間失格》的內容如果只是一味的頹廢,那麼它也不會這麼讓人難以忘記,我想它能更多引發共鳴吧!之所以說它小眾是指,或多或少有一些人跟他有類似的經歷,看過的人就會說,啊,原來世界上不止我一個人這樣過,也是有人像我一樣活著。

借用書里老板孃的話:“小葉啊,像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只是有時候很愛喝酒。”她又說“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很喜歡裡面一段話:

“我本想這個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鯨負責照顧海


每次逛書店的時候,總能看到《人間失格》在醒目的位置被推薦,可見它受歡迎程度。我想喜愛讀書的人應該大都看過,我也不例外。

作為日本文學大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作者在此書出版後,選擇通過自殺,結束自己灰暗的一生。此書因其帶有自傳體的性質,太宰治把自己短暫的人生境遇折射在主人公葉藏身上,加上作者自殺的特殊背景,很容易激發讀者窺私的好奇心,因而倍受關注。

看過書的人都知道《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失去做人的資格。主人公葉藏因為特殊的生長環境,造就了病態的心理缺陷。從小時候起,他就掩藏自己,迎合他人,試圖通過洞察人性,偽裝自己獲得生存的資格,但經歷了家庭、學校、社會一系列失敗後,最終放棄了生存的信念。

這本書語言風格柔美,但基調陰沉灰暗,狀態不好的人閱讀它容易產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建議在陽光下,心情開朗的時候閱讀。


大肚男讀書觀影


還沒有,剛去看了簡介,有時間會去看


南柯一夢影視廳


還沒讀過,找時間讀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