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什麼樣的人才是一位好的領導者?

縱覽古今,成大事者無不是馭人高手。

比如漢高祖劉邦和宋太祖趙匡胤,無不運用得爐火純青。

馭人術,本質也是一種厚黑術。馭,駕馭也。作為一個領導,如果不能駕馭下屬,又怎麼可能有領導力呢!

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艾森豪威爾說過:“你不能靠拍人家頭而領導別人,那是侵犯,而不是領導力”。

作為一個領導者,管人管事是一門大學問。人管不好,就會出事;事管不好,就會出局。

愚蠢的管理者靠職務唬人,聰明的管理者靠能力馭人。

能力是什麼?就是管人管事的領導藝術。領導者雖然大權在握,但是並不代表有領導力。

只有緊緊地把握住領導權,又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把人管的熱血沸騰,把事管的有條不紊,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所以管人不能沒有手段,管事必須講究技巧。

那麼,古人都有哪些經典馭人之術呢?以下5個,學會了,你也是一個高明領導。

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輕財聚人

善於利於輕財聚人這一點的,一是漢高祖劉邦,有了戰利品都分給手下,所以大家都願意跟著他。另一個就是宋江,人稱“及時雨”,逮誰給誰送銀子,非常大方,所以才能在樑上號令這麼多的江湖豪傑。

除這二人外,還有一個高人就是元太宗窩闊臺合汗。窩闊臺跟隨成吉思汗打天下,每當打了勝仗,所有財寶和美女都賞給屬下。他說:“人死不能復生,聚財何益?不如以財寄於民心”。所以,他的人緣很好,被成吉思汗和宗王貴族們推舉為接班人。

曾國藩說:“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這才是領導之道

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敲山震虎

在北宋時期,郭進是邊關武將。這天有一人向朝廷彙報說郭進私下通敵,聽完之後的宋太祖大怒,當然不是怒郭進,而是稱訓斥告發的人“誣害忠臣”,叫人綁了交給郭進處理。郭進也是高人,不但不殺告發之人,還告訴他:“假如你能戴罪立功,不僅死罪可免,還給你當官”

後來在一次戰役中,這個告發之人誘敵立功,讓宋軍取得大勝。戰後郭進便為他向朝廷請封,但是宋太祖不答應:“這人誣陷忠良,品行有問題,死罪可免,賞賜勿談!”但是郭進非常執拗,對宋太祖說:“臣失信,則不能用人矣。”於是,太祖就坡下驢,同意給了告發之人一個官職。

宋太祖此舉可謂一箭四雕。一,震懾了重臣。二,傳遞了信任。三,收穫了忠誠。四,警示了小人。

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互相監督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狂悖無禮,雍正洞若燭火。當時年羹堯殺了孫嘉誠後,雍正迅速的讓其嶽鍾琪取而代之,等到年羹堯從蒙古王爺處返回軍帳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那麼雍正為什麼能夠穩準狠地收拾年羹堯呢?那是因為有密摺專奏制度。

密摺制度產生於康熙時期,期間發揚於雍正。所謂密摺制度,就是皇帝允許地方大員和特許的地方中下級官員書寫秘密奏摺,可以直接送進宮中,不經過內閣由皇帝閱覽並硃批。所以這一份密摺就可以讓官員之間彼此監督、各存戒心,也就不敢放膽妄為。

其實現在的小道文化其實就是密摺制度的變種,也是領導監督屬下,掌控全局常用的方式。

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雪中送炭

清朝後期,紅頂商人胡雪巖可謂是富可敵國,生意規模非常大。而胡雪巖發跡,是因為結識了王九齡。王九齡早前落魄之時,進階有門,但是苦於沒有活動資金。這時候胡雪巖看出了王九齡的窘迫,便挪用了錢莊500兩銀子,送給王九齡,助其打通關節。

後來王九齡步步高昇,在幾年的時間官至巡撫。王九齡也是一個知恩圖報之人,為了感謝胡雪巖,便在在他的生意上大行方便之門。最後終於成就了胡雪巖的商業帝國。

給吃飽的人一碗飯吃,他也不會感激你。但是給餓肚子的人一碗飯吃,他不但會真心聽你的,而且還會感激你

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收買人心

霍去病相信大家都有了解,漢武帝時期最重要的軍事將領。早在18歲的時候就開始帶兵征討匈奴,每戰必身先士卒,所以他的部隊戰鬥力非常強。

除了作戰勇猛,霍去病還深諳激勵之道。有一次作戰,他帶領精兵直接深入匈奴腹地,取得一場大捷。戰後漢武帝賞賜了他一罈子好酒,他捨不得自己喝,把酒倒進一口大水缸裡,然後讓全軍將士一人分喝一口水酒,將士們很是感動。

其實下屬的要求並不高,如果你給他應有的尊重,他就可以對你挖心掏肺

馭人高手,做到這五點,人人都可成為高明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