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2020年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

2020年2月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正式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并于当日9时许收治首批患者。

——来自新闻媒体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2月8日晚,武汉雷神山医院收治了第一批转运过来的新冠肺炎患者。

武汉雷神山医院位于该市江夏区黄家湖畔,医院开设32个病区、1500张床位,分为2个重症医学科病区、3个亚重症病区及27普通病区。

————来自新闻媒体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设好“雷神山”“火神山”这两所医院意味着什么?

最近有一份《火神山建设不完全手册》广为流传——

意味着78分钟内整理转交17年前的设计方案;24小时出方案,3天内完成装修。意味着“白加黑”“5+2”,“两班倒”24小时不停施工——几十个工种穿插作业。

网上一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是众志成城的中国人,在与时间赛跑!”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不管疫情的拐点是否真正到来,但是这“雷”“火”二神的到位,都给万千医护者和我们赢得这场战役增添了很多信心。

那么话说回来,对于一座如此现代化的医院,我们国家为何要为其起“雷神山”与“火神山”这样风格的名字呢?

这自然是关乎于传统文化继承与民族图腾崇拜,关于“雷”与“火”的民间文化渊源深厚、值得钻研,且让我们细数来端。


【上古火神,迎祥纳福】

火神是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中国各地都有火神祭祀的风俗。

在古代时候,但凡涉及火的手工行业,如冶铸、铁匠、陶瓷、鞭炮等都有祭祀火神的习惯,以求事业兴旺发达。

在河南的商丘一带,民间信奉阏伯为火神,每年正月都会举办大型庙会,唱戏、杂耍、小吃、花炮应有尽有。

由于地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这火神的身份和模样也是千种百样。流传最广、信仰最多的大约就是火神祝融。

整体而言在民间传统文化中,“火神”大约有这样三种说法渊源。

一、上古火神——火神祝融,其为上古火神,乃火祖,众火神之首。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冯书五行志》记载:「帝喾有祝融,尧时有阙伯,民赖其德,以为火祖,配祭火星。」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当时黄帝的曾孙帝喾时代有火官名字叫祝融,帝尧时有火官名字叫阙伯,因百姓感念他们的德行,于是奉祀他们为火的祖神。

相传在帝喾高辛氏时,这祝融在有熊氏之墟担任火正之官,他不仅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更能以火施化,为民造福。祝融被后世尊为火神,也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

二、民间故事——火德星君、火德真君、朱雀、三足金乌等。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我们来重点挑选“三足金乌”来详细说明。

三足乌又称三足金乌,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红日中央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黑乌鸦蹲居在红日中央周围是金光闪烁的“红光”,古代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而“金乌”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被人们所记载且相信。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这样的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大意是,汤谷上长着一棵扶桑树,十个太阳就栖息在这株树上,一个太阳刚刚回来,另一个太阳则起身出去,十个太阳都负载在乌鸦身上。

为什么金乌的原型要是乌鸦?这与其习性不无关系。

很多鸟兽都是惧怕烟火的,而乌鸦却有着喜欢停留在烟雾中的习性。因而,古人认为乌鸦是与火有关的神物,再加上乌鸦通体漆黑如炭,如同从火中化出。

古人更可能干脆认为乌鸦就是火的化身,是活气勃勃的“火”的另一个表现形式。

太阳是世间最大的火,至少古人有这种认识,乌鸦因而就与太阳产生了联系,成为载着太阳飞行的神鸟。


三、道教信仰——知名火神为华光大帝、王灵官、灶王爷等。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下依旧被民间供奉传承的“灶王爷”也属于火神体系。

汉代即有关于四方神之说:“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南方之神主火。经历代演变,人们逐渐将火神作为灶神奉祀。

祭灶神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在古时候,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为何古代民间崇拜火神?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有关类似炎帝、燧人、祝融等司火之神,是战国以后才被创造出来的人格化火神;其他如火德真君、种火老母之类,均出于更往后人的民间信仰编造。

有人认为,一些地区以燃烧的火焰或火塘作为火神的化身或象征,应当被作为火神崇拜的端初形式。

不论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祭祀火神的仪式,还是那些宏大的祭词或者百般禁忌,都包含着人们对火的作用既感戴又畏惧的双重认识,更多展示了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的原始风貌。

【雷霆万钧,惩罚瘟邪】

由于《西游记》的原因,说起雷神可能很多中国人想起的是“雷公”、“雷母”,这二位神仙在大家的印象中十分深刻,但其实中国的雷神非单独一神,而是一个分工明细、宏大磅礴的“雷神体系”。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中国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最有名的一个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在我国道教神话中,更是记载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雷神们各司其职,分工详细。

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再看这些雷神体系内的名字就足够令人振聋发聩——

天雷十二为:神霄雷公、五方雷公、行风雷公、行雨雷公、布泽雷公等等。

地雷十二为:纠善雷公、罚恶雷公、社令雷公、发稻雷公、四序雷公等等。

人雷十二为:收瘟雷公、摄毒雷公、却祸雷公、除祸雷公、破祸雷公等等。


为何民间敬祀雷神?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

而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天雷更多是管辖天气自然,而地雷管人间秩序。

而关于“人雷职责”在这里需要划一个重点:

瘟、摄毒等等,岂不是恰恰符合这次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对于暂时不能理解的这些自然现象如雷光火电,选择把其人物化、生命化、神明化,以彰显心中对自然的敬畏、崇拜感。

你大约能够想象吗?

在久远的岁月前,我们的祖先面对茫茫黑暗,面对着荒野中的猛兽和那些黑暗的恐惧,面对无尽的虫害和疫病,勇敢地点亮了第一束火苗。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敬畏感逐渐淡薄,以至于我们如今被动去面临自然界本身的“平衡力量”。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所以,关于这次疫情,我们长歌当哭。

不仅仅是为了那些牺牲在一线美丽的逆行者,对于那些被永远困在2020年的英雄,我们更需要反思当一个人缺乏“敬畏心”后,到底会做出何等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但我们依旧要继续前行。我们要去努力建设,就像我们在心中要重新把“雷”“火”之神敬畏起来。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雷火犹在,正义凛然”

“借神明之力,惩天下邪佞”

这并非迷信,而是彰显着我们对于自我的反思,对于自然生态的重生的敬畏之心。

希望从此,我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神明以及心中的正义。

去痛定思痛并且向着更好的未来前行。就像我们曾经遇见的天灾人祸以及种种一样,战之胜之,把这些文明的火种流传下去。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同时,我们也更要相信我们的民族依旧在向着正义光明的未来前行。虽然疫难当前,但春朝可期。我们中华民族之生生不息,大地上闪烁着火把组成的星河,整个人类文明就这样被照亮,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雷”、“火”二神渊源深厚,护我中华战胜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