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占据有利地位,很少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他们不是逗趣的玩具,而是独立的个体。


01


最近一条短视频火了。


小学生的寒假实践作业是种一盆蒜苗,他认认真真地把大蒜装在盆里,放在窗台上,一直精心照料,蒜苗渐渐长得郁郁青青。


“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直到某一天,这一家子蒜都被老妈就地取材,征用拿去炒菜了,小学生嚎啕大哭。


“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逗得几个家长乐不可支,还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滑稽的一幕。


老实说,看到这一幕时,小e真的笑不出来,反而还有点被冒犯到:什么时候,小孩子的事就不算事了?不当回事也就罢了,起码的尊重很难吗?


02


记得小学时候,老师让我们做实验点亮灯泡,需要准备一系列工具,比如钨丝、小灯泡、电池。小e回家就缠着爸爸帮忙,爸爸耐心地帮着准备,还特意用胶带缠在钳子把手上,避免导电。


小e带着一整套家当去了学校,成为了帮着老师做实验的主力。那时年纪虽小,老实说,心里也是有点骄傲或者说虚荣的,总之无比开心,愣是把这件小事记了十多年。


“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后来再回想时,小e把当时的满足感,更加归结于获得了重视。


是啊,小孩子一个实验有什么了不起,和过家家没什么两样,老师也没指望通过实验就激发出一两个物理学家。


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事情,身后父母愿意给予全力支持,让孩子去体验和尝试,这是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最佳途径。


幼儿园让孩子们带鱼去学校观察,大多数学生都带着小金鱼,两个男孩的画风却有些不同:一个带了条食用的鱼,一个压根就没带,眼巴巴看着。

“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初觉好笑,站在孩子立场来看,又觉得不是滋味。


父母总是习惯占据制高点,去抱怨孩子不够聪明不够心细,却很少思考自己是否起到了正确的导向。


03


看到寒假作业被炒了的画面,网友怎么说呢?


“不好笑,我觉得应该好好跟他道歉。”

“大多数小孩子对作业很认真的,也很听老师话,这个他是真的伤心害怕!”

“家长拿孩子的努力当笑话,一边还教孩子做事要用心。”

“对小孩一点都不尊重,这是小孩的假期成果,本想高高兴兴开学后给老师同学展示一波结果被家长给炒了。”


“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正是因为年纪小,把老师的教诲当做金科玉律,因此认真去对待。


小孩子升级打怪途中,遭遇到的最大拦路虎,却是那些不以为然的家长。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成人世界的事情,才叫做事情。


“寒假作业被我妈炒了”背后:家长们,何时能看到哭泣的孩子


诚然,如卢梭所说,要让孩子在长大前保持孩子的样子,切勿让他们年纪轻轻成为老态龙钟的博士。


但是为人父母也需要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立场,需要平等地与之对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