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复工:发动新“减租减息运动” 中国经济开启和解模式


疫后复工:发动新“减租减息运动” 中国经济开启和解模式

2月10日以来,随着复工潮到来,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恢复经济生产正进入关键时刻。受到疫情影响,众多企业难以及时复工,尤其是餐饮、商超、服务等依赖线下经济,以及中小微企业受到极大影响。为此,中国社会正在启动新的“减租减息”甚至是“减薪保岗”运动。从政府到企业,从大企业到小微企业,从社区到居民之间,尽管在一些局部和网络舆论上中国社会存在巨大的割裂,但是当真正面对危机时,中国社会却正在爆发出强大的和解能力和凝聚力。

从政府层面上看,中小微企业尽管在GDP的贡献度上并不大,但是对于就业的贡献和整个民众生活的影响却十分显著。如何确保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对于政府的执行能力和号召力来讲将是一次考验。与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不同,它不仅要求从财政货币上对经济进行调整,还要求政府能通过动员民间经济力量,尤其是大企业和社区经济,对中小为企业直接让利,直接调整经济关系。

疫后复工:发动新“减租减息运动” 中国经济开启和解模式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率先做出动作,不仅在宏观层面,中国政府和银行体系已经释放出的近3万亿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4美元)流动性,并提供了第一批3,000亿元的财政贴息贷款,并且在税收、社保、行政费用上对企业进行优惠减免,而且在微观层面,中国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乃至乡镇街道,首先提出对其资产、房产进行减租、免租,已减少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国有经济方面,中国政府已经要求中国的各级国有企业,在疫情期间,例如中国国家电网、电信的企业不仅被要求不计成本全力保障供给,而且还要对复工企业和受疫情停工企业进行定向降价。对于国有企业所有的房屋、物业、设施,也被要求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进行减租或免除一定租金。其中仅深圳市投资控股集团就减免自持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及其他物业租金近5亿元,惠及非国有企业、个体商户共计5,700余家。

同时,部分疫情影响较重的地区,经国家国资委批准还规定对减免的租金、交易费、广告费、服务费、利息、担保费、物业费等相关费用,以及为疫情防控提供资金或物资捐赠的开支,在经营业绩考核和工资总额管理中视同利润处理,用以鼓励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减租降费。

同时,中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也随即跟上。尽管这些企业平日中不乏对于中国政府的抱怨与批评。但是,在危急时刻却没有更多的抱怨,不仅积极捐钱捐物,而且为了抗击疫情、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纷纷紧急转产防疫急需物资,或对租用房产、场地、设备的中小企业主动减免租金。

从1月24日至2月10日,湖北、河南、河北、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的近3,000家服装和相关企业响应政府要求,不计成本紧急转产防疫口罩。中国口罩日产能从1月29日的每天约800万只一跃提上至了目前的每日2,000万只,不到10天中国的口罩产能,便在广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支持下迅速提升了250%。此外,中国众多知名的民营地产、物业企业也纷纷推出减免租户租金的举措,近万达集团就宣布从1月24日至2月25日内对商户减免租金及物业费,预计减免租金额度30亿至40亿元。中国知名互联网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为复工网络卖家减免了半年服务费。

疫后复工:发动新“减租减息运动” 中国经济开启和解模式

而更多民营企业,则在疫情导致的经营困难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尽量不裁员。即使是迫不得已的暂时减薪待岗也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往往平时相对紧张的劳资关系,但在危机面前,也许依然心有腹诽,但是话到嘴边也变成了一句“共度时艰”,而形成了相互的谅解。尽管按照中国政府新冠疫情之后发布的通知,并不支持这种减薪,要求切实保障劳动者利益,但是,中国的大部分民众向来具有在危机面前识大体顾大局的品德。

这一点来自社区工作者也深有体会。北京某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受政府倡议,目前他们已经在动员街道内的所有持有临街铺面房产的居民,适当对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商铺,协商减免房租。只要对象明确、困难属实,绝大多数房东都已经响应了号召,相互体谅。

目前,为了中国经济能够从疫情危机中迅速摆脱出来,为了减少中小企业因疫情遭受的生存困境,加速复工,为了防止民众因疫情陷入失业“因疫返贫”,中国社会正在启动一场“减租减息、减薪让利”运动。面对疫情危机,相比于最初的恐慌、指责与猜忌,中国社会,尤其是企业家和劳动者正在重新主导话语权,在恢复经济、保障民生、国家建设上,中国社会正在迎来一场和解的契机,以及冷静和现实的正真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