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2020年春節註定是一個讓人銘記的春節,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再度席捲而來,全國上下都投入到了這場無聲的戰爭之中,“在家睡覺就是給國家做貢獻”也成為了網絡流行語。

小小的口罩也因為疫情“火”了一把,一時間口罩成為了最緊俏的商品,甚至到了“一罩難求”的地步。全國人民不禁要問,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為何小小的口罩都滿足不了需求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口罩那些事。

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疫情面前口罩緊缺現狀

隨著疫情的加重,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等防護物資更是緊缺。打開網頁,不難發現大量一線醫護人員缺少口罩的信息。1月30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甚至發佈了這樣一條消息:“物資即將用盡,武漢協和醫院再次求助。不是告急,是沒有了!”

鍾南山院士在內的眾多專家更是公開呼籲:把N95口罩留給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完全不需要佩戴N95口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夠了,N95應該留給醫護人員。多省市也先後出臺相關政策,嚴禁政府工作人員佩戴N95口罩,把N95口罩用於疫情一線醫務人員。

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中國口罩產能

2020年1月29日,國家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介紹,<strong>中國的口罩年產量約佔全球的50%,最大產能達每天2000多萬隻。但是根據業內人士估計,中國口罩的實際產能要遠超這個數字。

2020年2月1日,工信部的一份報告顯示,<strong>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生產的口罩數量超過50億隻,產值達102.35億元,其中54%是可用於病毒防護的醫用口罩。

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口罩產能這麼大,為何還如此緊缺?

面對突發的疫情,中國口罩短期內供給不足只要有三大原因:

  • 前期儲備不足

由於此次新冠疫情爆發較為突然,一時間感染者迅速增加,對口罩等醫用防護物資需求量激增,加之醫用口罩存在保質期,出於成本考慮不可能大量儲備,因此面對這種突發情況,即使全國口罩儲備都馳援武漢,數量也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 春節假期開工不足

臨近春節假期,很多口罩生產廠和口罩原材料供應商都停產停業,口罩產能不足。欣喜的是,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和相關企業的積極配合下,隨著工人、原料和物流的到位,加上新生產線的投入,<strong>到2月底,中國的口罩產能有望達到1.8億隻/日,其中N95口罩約3500萬隻。

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 民眾口罩選擇使用認知不足

市場上不同等級的口罩有不同的防護能力,面對突發的疫情,部分民眾過度追求高等級口罩,加之使用不正確,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一般情況下,消費者佩戴普通醫用口罩就可以滿足基本防護要求,日常防霧霾口罩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除此之外,消費者應按照官方推薦的方法正確使用口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 口罩製造容易消毒難

實際上,口罩的製作並不複雜,工信部在官微中表示,<strong>一條口罩自動化生產線,產能可達到120片/分鐘以上,也就是說單隻口罩耗時僅需0.5秒,但是為了保證醫用口罩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對口罩進行消毒。

正規的醫用口罩在生產完成後,通常採用環氧乙烷進行滅菌,但是這樣一來口罩上就會殘留有環氧乙烷,而環氧乙烷本身是一種致癌物質,它不僅會刺激人體呼吸道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風險。

為了釋放殘留的環氧乙烷,必須經過解析這一關鍵步驟。當殘留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經檢測合格後,醫用口罩才能出廠上市。<strong>通常解析過程需要7-14天, 換句話說,大年初一生產的口罩,最快最快也要等到初八才能上市。

科學普及:醫用口罩為何緊缺?從生產到出廠至少7天

結語

疫情當前,大家儘量聽鍾南山原始的話——不出門,如果萬不得已非要出門,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也請正確佩戴口罩。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寒冬,也沒有到不了春天,疫情終將被擊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