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根部突然开始发霉,且逐渐上移,底叶也跟着枯萎,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办?

玖月木兮


黄瓜的根部发霉烂根是棚室黄瓜常见病,弄清黄瓜烂根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一、沤根

1、产生原因。黄瓜沤根主要是由于土壤湿度大、地温低、光照不足造成的。黄瓜根系在低温、过湿、缺氧状态下发育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和吸收能力降低,导致植株不发新根,原有的根系根皮变褐腐烂,致使地上部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

2、防控措施。浇水时要根据黄瓜生长需要酌情浇水,做到小水勤浇,防止一次性浇水过大。浇水后进行划锄散湿,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黄瓜根系的生长;可用30%的恶霉灵水剂进行灌根,以防感染根腐病,同时也有促进生根壮苗的作用。

(二)烧根

1、产生原因。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一次性施肥过多、施肥不均匀、肥料距根系太近、施肥后供水不足等,都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引起根系水分倒流,根系失水,导致根发育不良,侧根少,根尖枯黄甚至腐烂。地上部植株脱水萎蔫,叶片黄化,轻者尚能恢复,重者植株和叶片变黄,最后枯死。

2、防控措施。施肥时,一次性施肥不可过多,施肥要均匀;施用有机肥时,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一旦出现烧根现象可通过合理浇水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缓解危害;也可通过叶面喷肥,补充叶面营养,缓解因根系受伤吸收能力下降而引起的缺素症状。

二、病理性烂根

黄瓜病理性烂根主要是黄瓜镰刀菌根腐病和拟茎点霉根腐病引起的烂根。高温高湿、连作、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等利于发病。

(一)发病症状

1、黄瓜镰刀菌根腐病。该病主要危害非嫁接黄瓜的根和根茎部。发病初期,根部和茎基部呈水浸状,后引起根部腐烂、变干呈褐色。茎基部表皮变淡褐色腐烂,且腐烂处的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 病株下部叶色变淡,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严重时不能恢复,病部变糟,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仅留丝状维管束,枯死。

2、拟茎点霉根腐病。该病主要危害嫁接黄瓜的根和根茎部,在黄瓜结果后陆续发病,导致根部和茎基部变褐腐烂。病株白天叶片出现萎蔫,晚上或阴天尚可恢复,持续几天后,下部叶片开始枯黄,且逐渐向上发展,导致瓜条发育不良。

(二)防控措施

发病初期可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隔一周天灌1次。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植株茎基部及土表,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配成药土撒在茎基部。

希望能帮到你!


云眼看世界


黄瓜根部发霉,是黄瓜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苗期,是由高等真菌引起的黄瓜病害,

防治措施

1、注意苗床消毒,可以用多菌灵800倍处理苗床,或者用枯草芽孢杆菌1500倍处理。

2、控制苗床湿度,防止苗床过分潮湿。

3、发病初期,可以用霜霉威750倍进行防治。


简林忠


1.黄瓜根部病害主要侵染主根和茎部,初呈水浸状,后腐烂,病部腐烂处维管東变褐色,呈丝状维管束,初期中午叶片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时萎蔫枯死。

2.防治现状及选择药物分析:

黄瓜根部病害多发生于连续种植多年的重茬地块,具有发病普遍、致害严重、抗药性强、防治成本高等特点,制定方案时应选择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新型生物制剂,早防早治、综合管理。

3.推荐产品:

《奥力克一青桔立克》:中药制剂,真细菌通杀,双向传导能力强,具有杀菌、抑菌、促进生根等功效。内含杀菌成分(绿原酸、生物碱等)及营养复壮成分(氨基酸、多糖等),能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

《大蒜油》:高仿类硫配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粉虱、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

《沃丰素>,营养全面,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强株体力。

:微生物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具有固氮、固碳、解磷、解钾的作用,还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拮抗抑制有害微生物等功能。

中药制剂特点标本兼治,药肥双效(能防病治病,能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

4.预防方案,

1、定植前。使用青枯立克100-150倍液进行蘸根。2、缓苗期、苗期

使用青枯立克150 30倍地力旺305倍妖丰素00倍灌根1-2次,也可同时喷算。3、花果期

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2-6次,也可同时灌根,病害高发期同时复配大蒜油100 10倍或其它化学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