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譜分析古代人迫切希望生兒子傳宗接代的意義在哪?

重男輕女的現象在古代是十分嚴重的,而兒子則是一個家族的延續,古代更是認為無兒便是無後,而古代人們如此迫切希望生兒子傳宗接代的意義在哪?


從家譜分析古代人迫切希望生兒子傳宗接代的意義在哪?

從沒有哪個時刻,比翻看家譜時更能感受到古人“傳宗接代”的壓力。在一本只記載男性名字的龐氏家譜上,妻子只標註“王氏”、“李氏”等,下面欄裡註明生了幾個兒子,都是誰;女兒不被列在兒孫之列。家譜中,唯一可能佔一席之地的女子,就是“烈女”、“節婦”一類。

如果一個人沒有生兒子,他們的子孫欄裡就會寫上“無傳”二字。跟一旁一列列的幾個兒子相比,顯得格外冷清。又因舊時有著男丁興旺、多子多福的觀念,留在家譜上的“無傳”確實讓人看著“壓力山大”。而這種“無傳”的壓力,通常又都落在女人身上。

那時候,如果生不出兒子,都會被認為是女人的錯。而這個女人,會因此被整個家族的人看不起,甚至會因此而被夫家堂而皇之地休了。也因此,一些女人如果長期沒有生兒子,還會主動為夫納妾。當然,到了近代,這種男尊女卑的面貌已經有了明顯改觀。在很多家譜裡,寫妻子不再以“某氏”標註,而是寫了全名。女孩也不再完全被排斥在家譜之外,而是會被列入子孫後代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