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宗接代:鄭武公在歷史中存活的意義所在:《史記》慢慢讀050

鄭桓公從太史那裡尋得建議,向周幽王請求,遷所封鄭地的人民往洛水以東。果不其然,虢君與鄶君,他們的反應正如太史所說,獻給鄭桓公十座城邑,讓他管理。

不幸的是,桓公陪伴的周幽王,史上記載的這位烽火戲諸侯的大宗主,在驪山之下,被殺,桓公算是忠君之臣,共同赴死。

說起來,幽王之死,緣由據說是他愛褒姒,要立褒姒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廢舊太子。那舊太子的外公是申侯。申侯為女兒、外孫復仇,引得犬戎入侵,令周幽王和鄭桓公死於非命。申侯支持舊太子宜臼繼周天子位,為周平王。同樣是死了父親的鄭公子掘突繼鄭公之位,為鄭武公。如果說申侯是鄭武公間接的殺父仇人的話,到鄭武公十年,他卻娶了申侯的另一個女兒——“武姜”。

鄭武公從家族輩份上來講,應該是周平王的堂叔。周平王此時在申侯的保護之下,其他諸侯起不了什麼作用。鄭武公即位後,迅速地將虢、鄶兩國獻的十邑變成鄭國領地,終於實踐了太史戰略。

但鄭君並不知道,歷史留給他的窗口期僅有70年,這就是鄭武公、鄭莊公兩代人的時間。這70年裡,鄭國雖成春秋小霸,但之後等齊、晉、秦、楚發展起來,果真沒有鄭國什麼事兒了,相反,鄭國成了春秋大國夾縫中的屈從者。

鄭國這70年窗口期中的故事,史遷選錄的男一號是鄭莊公。他的父親鄭武公,在史遷的記錄中,就只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

史遷描述鄭武公文字極其有限,不過,倒是給了我們一個印象:鄭武公講原則。涉及鄭武公文字僅: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二十七年,武公疾······公弗聽。是歲,武公卒。

就這些,這一段一共73字,講的是武公娶武姜,難產生老大寤生,不喜愛,再生小兒叔段,寵愛有加。武公病危時,武姜請求更換太子給小兒子,武公不聽從,當年,武公死,寤生立,為鄭莊公。

這段描述,其實是為了鄭莊公的出場來交代主要人物關係的。之後的故事,就是武姜、莊公、叔段母子三人的一齣戲劇。

武姜與莊公,母子不和。一來,是生子過程裡,難產嚇壞了武姜,差點為了生寤生送命,心有餘悸。加上迷信思想,武姜視為不吉利;二來,命名為寤生,意思就是難產生,那相當於從小到大,每喚一次“寤生”都是揭一次瘡疤,對武姜來說,揭的是命裡剋星這個疤,對寤生來說,揭的是母不慈愛的疤。以命名來提示創傷,強化母子雙方都有的不安全感和疼痛感,這一點,也是人世間的奇葩。三來,武姜向武公申請更換太子,這事兒寤生難免知道,親生母親要扶弟弟廢哥哥,這當老大當得緊張與無奈,在繼位前活得戰戰兢兢;四來,武姜乃申侯之女,平王的姨媽,這飛揚跋扈的性格,恨不得自己當家作主,所以之後不斷攪事。

不管如何,這類新生關係的母子不和,在《史記》記載的大量太子更迭爭議之中,也是少數。

傳宗接代:鄭武公在歷史中存活的意義所在:《史記》慢慢讀050

傳宗接代:鄭武公在歷史中存活的意義所在:《史記》慢慢讀0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