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山卡口上的“抗硬人”


时 间:2020年2月11日下午

地 点 :陕西杨凌新桥北路(杨凌—武功县)交界处小灵山防控卡点

讲述着:小灵山卡口的“抗硬人”

杨凌新桥北路小灵山疫情防控卡点,位于杨凌东北方向,北与咸阳市武功县武功镇接壤,南靠寺庙,西面紧临小韦河,地势处于双向陡坡交汇的地沟底部。这里早晚温差大。过往的车辆和群众主要有来自乾县、武功、扶风、礼泉交叉地带,人流以及各种车流相对来讲较为密集。除了白天车辆频繁出入外,每到凌晨3:00至6:00,将会迎来一个个运输的小高峰。

小灵山卡口上的“抗硬人”

2月11日,记者来到小灵山防控疫情卡点看到戒备森严,驻守队员们精神抖擞正在有条不紊地“盘查”和疏导着每个过往的通行车辆和行人。

老党员初心不褪

“你好,师傅,你家是哪的?要去哪?办啥事?疫情期间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啊……”

在小灵山卡口的执勤队伍里,有一位说话和蔼,大个子,为人热心的干警便是杨凌示范区公安局杨陵分局杨村派出所指导员孙长海。孙长海今年52岁,从警30多年,党龄已有24年。作为一名公安老兵,孙长海数次荣立过二等功。

大年初四前的他,作为陕西公安系统的业务骨干正在各地抽调巡回检查,接到疫情指令后,他火速赶回杨凌。

眼下虽已立春,但小灵山卡口深夜依然是寒风刺骨,早晨起来就连“84”消毒液都能冻成冰块!就是在这样的室外环境下,孙长海带领战友们总是冲锋在前。

面对没有正当理由,硬是要进入杨凌的车辆和行人,孙长海一边耐心地查验过往车辆和群众情况,一边向他们讲解有关政策。有时主动前往武功县设立的卡口进行沟通,争取步调一致。而面对个别不听劝阻,强行闯关的的驾乘人员,孙长海带领战友果断拦截。面对群众遇到的难题,孙长海总是深思熟虑之后,想方解决。

小灵山卡口上的“抗硬人”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孙长海值班期间,一辆甘肃牌照的车辆送儿子前往武功上班后,准备从武功境内上高速未果,无奈之下选择从杨凌这一卡点打算经过并上高速。

得知这一情况后,孙长海等人对其经过严格的登记记录、测温以及进行车辆消杀,同时请示临时党支部研究后,安排警车将其直接送到高速入口才撤离,坚决杜绝其在杨凌可能逗留的情况发生。司机感激地说:“谢谢你们,谢谢杨凌警察。”

而在抗击疫情的空闲之际,孙长海仍然不忘拿起电话指导所里的日常工作。谈起工作感受,孙长海说,守关卡这比破案更琐碎,更麻烦!但是我们临时党支部对大家要求很严,群众再急,但是咱们的工作一定要细,对群众一定要有耐心!

孙长海的儿子今年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国外留学期间一有空闲就去做义工。这次疫情发生后,儿子悄悄报名参加志愿者,当被通知分配到父亲执勤卡点的那一刻,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在电话只说了一句:“锻炼锻炼,关注一下国家的大事也好,咱不要把书白念了,注意好防护,听从指挥!”

小灵山卡口上的“抗硬人”

然而,在外人的眼里,有人却告诫孙长海说:“抗疫情,有的人都躲之不及,而且这又不是啥好差事,你为啥还要把儿子送上这样的战场?”孙长海却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他要帮国家渡过难关,我作为父亲一定要支持他!

“年轻”党员敢担当

从大年初三疫情防守指令下达后,最初由杨凌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杨陵大队园区中队、杨陵区发展改革局、交通局、国土局、文旅局等几个部门的科级领导和同志一起在这里驻守。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过往的车辆逐一进行登记、人员测温、消杀和劝返。

“到了后半夜,大家腿冷的实在没办法,只有靠原地跺脚的方式来取暖,再后来区上送来了一个值班帐篷,大家开始实行三班倒轮流值守。”然而面对驻守力量不足、工作劳动强度大以及无法正常休息、有劲使不上等突出问题,很快引起了示范区和杨陵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李继广,示范区投资和促进局副局长,40岁出头,有着22年党龄,他做事果敢、雷厉风行。大年初七,李继广接到指令后,二话没说,简单地收拾一些行李后,便匆匆从家里赶回杨凌,挑起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杨陵区发展改革局项目办主任徐鑫任副书记,其他3名党员任委员肩负起纪检、宣传、组织工作,再下设3个党小组。

李继广到任后,连续工作18个小时,根本顾不上吃饭和休息。看着长长的车队,他便沿着卡口从第一辆车开始挨个挨个做工作,为的是能让群众取得理解和支持。同时,通过及时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快速了解工作难点和实际困难,及时协调并增设移动警车一辆、新增帐篷一顶、办公桌椅等,后勤保障工作更加完善并迅速到位。

此外,通过进一步细化人员分工、规范工作要求、以及全体执勤人员务必做到零感染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硬举措,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大大提升了大家的士气和工作信心。

小灵山卡口上的“抗硬人”

有着20年党龄的徐鑫,从大年初三至今,他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匆匆忙忙的只见了三次面。他说,既然组织信任我,我们就必须克服一起困难,无条件地主动担起担子,出色地完成好本次任务。

“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大家议事有了主心骨,心更齐了,协调事情的力度更顺畅,政治站位更高了……”杨陵区委政策研究室姓史的一名党员讲到。

看到一个个胸前佩戴党徽的党员和勇士们夜以继日地坚守,武功周边的群众自发地赶来,向他们送来了鸡蛋、油饼……

后备党员勇争先

示范区投资促进局90后的贾超超,去年12月刚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妻子在阎良即将临产,看到单位发出全员出动抗击疫情的召集令后,小贾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主动请缨;同时向已经怀孕9个月的妻子说明情况,提前结束假期。第二天清晨便驱车150公里返回杨凌,直接到达执勤岗位。

“我是年轻人,夜班没问题,能撑住,叫女同志和年纪大的同志值白班吧。”在安排执勤排班时,贾超超再一次向领导请求。自1月29日上岗后,贾超超就开始了每天长达12小时的夜间执勤工作。

测温仪因周围温度太低不时会出现失灵,贾超超就一直捂在手里或者放到衣服里暖暖,以最大努力保证每个人的测量效果……

小灵山卡口上的“抗硬人”

执勤间歇的小贾,一方面了解妻子的状况,一方面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他负责的项目和企业负责人送去问候。

李文斌,说话文质彬彬的,是杨凌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杨陵大队园区中队90后辅警,在工作之初就和他的战友们已连续奋战了4天4夜。看着老党员们不计困难,个个奋勇争先,尤其是看到交警支队权小虎政委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一直坚守的工作劲头,李文斌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将家里1岁多的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夫妻俩人全身心的各自奔忙。

如今,在临时党支部的感召下,李文斌每天主动提早到岗1小时,主动打扫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而且每次离岗自己总是延迟。现在,李文斌决定在这疫情防控的火线上,坚决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铮铮誓言:请党放心、请24万杨凌人民放心! (陕西农村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刘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