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實力稱帝,曾國藩為何甘願一生稱臣?

yuepinwu


作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曾經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取得赫赫戰功,並創建了一支隊伍,名為“湘軍”。當時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湘軍的隊伍也在不斷的壯大,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30萬。自古以來,手握重兵的人,往往最後會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但是手握30萬重兵的曾國藩卻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之後,毅然選擇解散湘軍,甘願一生向晚清稱臣,這是為什麼?


其實當時的晚清殘敗腐朽,急需一個有能力的掌舵者,帶它走出黑暗,所以曾國藩就算是另立門戶,也有充足的理由。而當時就連左宗棠也曾給曾國藩寫信到:“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意思就是他們的德行能夠配得上帝位,可以一起推翻當時的統治者,自立門戶。但是很顯然曾國藩沒有心動,他非但沒有同意左宗棠的提議,還大筆一揮把“似可問焉”改成了“未可問焉”,向當權者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實曾國藩有這樣的行為也不難理解,由他早年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所以他對自我的要求非常高,言行舉止中都體現著儒家思想的準則。除此之外,他還深受理學大師唐鑑的影響,因此在他的認知範圍內,身為臣子就應該“忠君”,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沒有問鼎天下的野心,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成為中興名臣,譽滿天下。早年間,曾國藩的弟弟就有讓哥哥造反的想法,但是曾國藩一句“倚天照梅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所以追根究底,打心裡他就沒有那個想法,自然就不可能反了。

但我覺得曾國藩之所以拒絕自己稱帝,除了思想上儒學的浸潤之外還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根本不適合。首先,當時的國家正接受列強的侵略打壓,晚清統治者又極其無能,所以整個社會被黑暗籠罩。百姓們也接受著層層剝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而一旦改朝換代,那麼伴隨而來的就是戰爭。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當時發動戰爭,受苦的是誰?不過是百姓罷了,打仗會使他們的生活負擔將再一次加重,也會使更多的人流離失所。而當時的社會內憂外患,再經不起如此大的動盪了。

其次,雖然當時表面上曾國藩手握30萬重兵,但是實際上由他直接領導的只有12萬,而這12萬的部隊還分別掌握在不同的人手裡,其中就有他的老對頭沈葆楨,沈葆楨手裡握著3萬的隊伍,這股勢力也不可小覷,而沈和曾的關係一直都非常惡劣,已經到了一種互相不可容的地步,所以這三萬兵力絕對不可能為曾國藩所用的。而曾國藩如果不能夠平衡好各方的關係,那麼就算他發動政變,他能帶領的隊伍也不過是他九弟領導曾國荃的5萬湘軍嫡系部隊,這樣的話勝算非常小。再說了,有哪個皇帝會任由自己的臣子權力不斷擴大,而不留個後手?事實上,咸豐帝也早有準備,在曾國藩攻克武昌之後,咸豐帝就擔心日後他的權力過大,自己不好控制。於是就在部隊中穿插一些自己的人,大力扶持反對派的實力,讓曾國藩不能一家獨大,最後達到分權制衡的目的。

除了對內的控制,對外來說當時也有兩股力量在牽制著湘軍,那就是李鴻章領導的7萬“淮軍”以及清朝自己的20多萬八旗騎兵,這些人將會成為曾國藩擁兵自立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所以他想稱帝並沒有那麼簡單。實際上曾國藩也一直在朝廷的監視下,慈禧曾經私底下召見過他,問他一些部隊的情況,問道詳細之處甚至具體到某個人,這其實就是慈禧在側面給他一些警示,告訴曾國藩:你在做什麼,我都知道,朝廷也知道,一旦你輕舉妄動,朝廷的人就會立刻出面鎮壓。

因此曾國藩不是不想反,而是不能反,他當時雖然有實力也有能力,但他還不足以和各方勢力抗衡,一旦最後失敗還得落個“不忠不義”的下場,他何必去冒這個險?最後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選擇解散湘軍,一生效忠清朝,這也成就了他身後“中興名臣”的美名。


木劍溫不勝


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攻破金陵以後,為何不乘勝北上,自已做皇帝?這是人們常常愛談論的話題。

曾國藩想不想做皇帝?依他"亟功名"的性格看,很難說不想做。但從他的日記、家書、詩文中,確實沒有半點這方面的流露。如果說他想做,只怕也做不成。根據如下:(一)湘軍雖然已發展到十幾萬人,但內部並不統一。劉長佑的楚勇與曾氏頗有小隔閡和矛盾,早就向大西南方向發展;左宗棠與曾氏矛盾重重,他的楚軍主要分佈在閩淅;在江西的軍隊,包括湘軍,均在沈葆楨之手,而沈、曾由於爭餉也早有嫌隙。這三支湘軍,曾氏是難以調動的。在湖北的湘軍,與曾氏配合的較好,但胡林翼死後,這批湘軍又重新控制在滿人官文手中。在湖南本省的湘軍,因駱秉章總督四川,大部分被調到了川、陝,且駱與曾歷來貌合神離。故曾國藩真正能調動的,只有他的弟弟九帥所統領的約五萬人。

(二)湘軍的弁勇本是衝著升官發財的強烈願望而來的。曾國荃統率的吉字營,在金陵攻克後,官撈到了,金銀也搶夠了。用曾國藩的話說,湘勇"紛紛稟請撤勇回藉","倦極思還","湘勇強弩之末,銳力全銷"。單靠這樣的嫡系部隊去奪取帝位,只怕是有很大的難度。

(三)更重要的是,曾國荃的部隊是此時緊縮在金陵及其附近地區,彭玉麟的水師及後建的淮陽水師也都集中在長江下游與太湖。在這一狹小地區的西部,是控制中游的官文的部隊;東面楊州有江寧將軍富明阿的綠營,鎮江有提督馮子材的綠營;北面僧格林沁的騎兵遊弋在山東、皖北、豫南、鄂北一帶,可以說是清朝廷的第一道防線;黃河以北,則有勝保駐守的第二道防線。曾氏兄弟如果妄動,很可能四面受敵。

對上述三方的軍事情況,曾國藩肯定有所分折和思考。

清廷對漢人戒備森嚴,在鎮壓太平軍期間,不得已而重用漢人和漢人辦的團練,但依然時時戒備。曾國藩初組建水陸兩師時,清廷便以一人不便統領兩師為由,擬派旗人來統帥;攻克武昌後,朝廷命曾國藩署理鄂撫,但七天後又收回成命;咸豐十年五月,朝廷命曾國藩署理兩江總督,也是江南大營再次潰敗,清廷四顧無兵可用,才不得已而為之。同治三年六月十八日三更半夜,曾國藩在安慶接到金陵已被攻佔的諮文時,竟然"思前想後,喜懼悲歡,萬端交集,竟夕不復成寐‘’。當攻下金陵這件曾國藩夢寐以求的事已成為現實時,曾國藩的喜與歡固不待言,為何又懼又悲呢?這是因為他準確地估計自已"用事太久,兵權過重,利權過廣,遠者疑忌‘’,"懼成功之難居‘’,勝利後,誰最疑忌?自然不是那些無關大局的人,而是清朝廷。

金陵攻佔以後,清朝廷對曾國藩的疑忌不斷流露出來。

(一)太平天國金庫的去向問題。

(二)曾國荃等人攻佔金陵後,曾國荃不但未受到表彰鼓勵,反而捱了"驟勝而驕‘’的批評。曾國荃挨批評的奧秘是很清楚的,批荃實批藩,這點曾國藩是清楚的。

(三)幼天王天洪福瑱的問題。曾國藩六月二十三日在奏稿中明言"城破後,偽幼主積薪宮殿,舉火自焚"。然而沈葆楨、左宗棠等不久上奏,幼主在江西被抓獲。這能不引起朝廷的疑忌嗎?

(四)李秀成問題。李秀成被俘獲之後,朝廷明確指示讓曾國藩派人將李秀成、洪仁達押解來京。但曾國藩在朝廷下諭旨當天便將這位四十歲的李秀成凌遲處死了。曾氏兄弟為什麼會如此呢?就是怕李秀成到了京城後講了真話,使曾氏奏報金陵無金庫、幼天王自焚、李秀成自焚天王府等等謊言全被戳穿,立獲欺君大罪,由"中興"功臣變成階下囚。

一連串的難關險灘,使曾國藩"夢魘殊甚‘’不能不"與沅弟論行藏機宜‘’。在這之前的四月初三日,曾國藩曾寫信給沅弟說:"近來外侮紛至迭乘餘日夜戰兢恐懼,若有大禍即將臨眉睫者‘’。並勸沅弟"拂衣歸釣五湖春‘’。

曾國藩在攻陷金陵後不久,採取了韜晦三計:一是讓曾國荃開缺回籍,"功成身退,愈急愈好‘’;二是將嫡系吉字營五萬人裁去十二營,並將已赴援江西的各部撥給沈葆楨,自已身邊只留五千多人;三是奏請停解廣東、江西、湖南的部分釐今至金陵大營。

這三條正中朝廷下懷,很快一一批准。曾國藩的韜晦三計,使清朝廷驟減曾國藩尾大不掉之憂,也使曾氏兄弟驟減功成謗來甚至出現更大險情的憂慮。


大汕十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內中原因很複雜,本人只是作一個比較膚淺的說明,請高人不要笑話。湘軍在曾九爺的帶領下,用死傷無數的湘軍士兵的屍體的代價拿下了南京。所有的湘軍上下都拼命的去搶劫南京城內的金銀財寶,太平天國宮內的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搶光,據說都是用船用車運回湖南老家,當時的清朝政府本來都打算好了能收到一部份金銀財寶,最後一點兒都沒有收到。弄得慈禧皇太后和大臣們都很不滿意。在這件事情上不得不佩服慈禧皇太后的能力,她忍下了這口氣,因為還有更大的問題等著她去處理。滿州人的天下,漢人軍隊幫助平定的,說明滿八旗是不行了,天下不穩定啊!所以她首先選擇了離間漢人領兵將軍之間的關係,分別把左宗棠和李鴻章都封為了總督,權利與曾國藩一樣,同時把勝保的滿八旗的軍隊全部調到江蘇附近。當時有人勸曾國藩造反,連曾九都有意思,但曾國藩已經看出了形勢,湘軍已經沒有戰鬥力了,錢都撈夠了哪有心思去打仗。周圍的漢人和滿八旗都在周圍已經虎視眈眈,所以曾國藩很堅決的給慈禧皇太后上了一本奏摺,要求裁減湘軍人員,減到政府放心為目標。就這樣把一個棘手的問題給解決了,上下都高興了。就這樣慈禧皇太后還不放心,後來才發生了楊白的案件平反之事。


老孟3841


清朝後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經腐化到了極限,面對太平天國起義根本沒有任何還擊能力。無奈之下,清政府允許了地方團練,因此曾國藩帶領他的湘軍登上了歷史舞臺。



隨著戰爭進程的發展,湘軍逐漸的成為了清軍之中最具戰鬥力的軍隊。1861年,為期兩年的安慶保衛戰結束時,曾國藩、胡林翼率領湘軍大勝李秀成、陳玉成帶領的太平軍。從此湘軍聲威大震,攻克天京指日可待。

就在這一年,清政府內部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咸豐去世,慈禧、慈安聯合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誅殺了咸豐臨死前指定的顧命八大臣。



看到時局動盪、天下有變,左宗棠給曾國藩送來一封密信;

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天會選擇有德之人統治天下,現在咱們似乎可以問鼎中原。說白點就是左宗棠對曾國藩說;“大哥,現在局勢明顯,太平天國撐不住了,清朝也是弱雞。咱們應該有更長遠的目標,拿下太平天國後,順勢北上,奪取中原。”

這句話明顯就是左宗棠勸進之語,希望曾國藩可以擁兵自立,所以曾國藩看完密信後不寒而慄,迅速把密信燒燬。並且把密信中的“似”字改成了“未”字。明確向左宗棠表示不敢反抗清朝。

此時的曾國藩不反抗清朝,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在他的思想裡面,忠君衛道才是讀書人的信仰,封候拜將才是人生的追求。



1864年,曾國藩率領湘軍攻克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一時間湘軍勢力佔據江南半壁江山,聲望達到了頂點。此時曾國藩手下的將領胡林翼、彭玉麟等人都站出來力挺曾國藩,並說;

東南半壁無主,我公豈有意乎?

湘軍將領的勸進,使得曾國藩再次面對一個絕無僅有的機會,一旦成功便可以名垂青史,成為一代開國帝王。但曾國藩依然不改初心,堅持扶助清朝,並寫下了一副對聯表示自己堅決不敢造反;

倚天照海花無數 流水高山心自知



此時的曾國藩不反抗清朝,實際上意識到了實力與形勢上的問題。

雖然名義上,湘軍總共擁有30萬以上的兵力,但湘軍內部派系繁多,而且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楚軍早已經獨樹一幟。所以真正能夠聽從曾國藩指揮的士兵不過10萬左右。

其次,曾國藩的湘軍勢力膨脹之後,內部便開始不斷地分裂,各個將領之間大都自成一派。如果反抗清廷,他根本就吃不准誰能夠保住自己,萬一有人投靠清廷告密或者反戈一擊,自己根本就沒有北上的機會。


再有,當時的湘軍軍紀渙散,在攻打太平天國期間劫掠了大量財富,都想著回到老家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戰鬥力已經明顯下滑,沒有了當年窮困時的朝氣。

最後,也是最重要,清政府在湘軍發展壯大之時,早已經開始對其有所防備。尤其是湘軍攻克南京之後,清軍已經佔據了長江上游,富明阿守備揚州,馮子才守衛鎮江,僧格林沁更是統轄了鄂、皖地區所有清軍。一旦湘軍叛清,一場大戰便近在眼前,誰勝誰敗還是未知之數。



曾國藩後來擒獲李秀成,李秀成也曾經勸說曾國藩叛清自立,並且說願意號召長江兩岸數十萬太平軍擁戴曾國藩稱帝。此時曾國藩依然不為所。

一來是因為湘軍內儒生學士不願與太平軍為伍。

二來則是因為湘軍在攻打太平天國時,雙方都屠殺了對方太多兵士,結怨太多,根本無法統合成一個隊伍。

第三則是因為湘軍屠殺了太多江南地區的百姓,很多江南百姓稱呼曾國藩為“曾剃頭”,也因此曾國藩的湘軍根本沒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一旦起事後,戰局陷入僵持必然失敗。

當然面對太平軍李秀成提出的援助,曾國藩對李秀成的忠心也在考慮範圍之內。他是真心支援還好,倘若效仿三國姜維投降鍾會的故事,自己豈不是死的更快。



總體來說,曾國藩確實面對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但這個機會卻困難重重,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不僅有外部困難,而且內部聲稱援助自己的人都心懷鬼胎,最終綜合考慮下,曾國藩多次放棄了稱帝的機會,選擇扶助了清朝。


我是越關


曾國藩為何不造反稱帝?今天的年輕人就喜歡搞“穿越時代”,用自己對某段歷史的一知半解去揣測歷史事件和人物,提出質疑?而不肯認真紮實去根據當時歷史背景深入研究分析!

曾國藩是不可能造反稱王的人!搞懂這一條就行了。




湖南曾國藩故居

(一)曾國藩的勸架詩

有傳說,曾國藩家鄉的堂弟建房子,因為地基面積與鄰居發生爭執,雙方反目,都要佔地,不肯退讓半分。

堂弟寫信給曾國藩,告知情況,請求支援,曾國藩回信給堂弟,寫了一首詩,其末尾兩句: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曾國藩的意思,是勸堂弟讓步,不要爭執,房子這些建築物雖然是永久性,但人和家宅的興旺才是最重要!以前秦始皇修築長城這麼輝煌牛逼又有何用?秦朝早已煙飛灰滅了。一個家族的興旺發達,靠的不是房子多佔三尺地,而是在於人的素質好壞!




這就是曾國藩的哲學修養,到位。他不給親屬謀利益,不願多生事端,他是“權傾四省,位列三公”,權勢顯赫,但懂得控制權力,不能濫用,不能做欺負鄉里的怪事!

就憑曾國藩這樣的性格脾氣,他會造反做皇帝嗎?不會!

造反的人98%都是很主觀,比較霸道,有很強烈的權力慾望,敢於冒險走極端的。而曾國藩向來穩打穩紮,步步為營,行事謹慎,正好與之相反!




(二)曾國藩練兵做大帥是“鴨子被上架”

如果沒有太平軍造反,曾國藩一輩子也不會練兵打仗!他是個文官,時任禮部侍郎(教育部副部長),搞軍事不是他的事,格格不入的!

是太平軍造反聲勢浩大,洪楊佔長江流域,佔南京稱王!

清朝咸豐皇帝為了鎮壓太平軍,下了一道很霸道的聖旨,要求所有被太平軍攻佔地盤的省份官員(在京做官的),一律回到本省工作,協助地方軍政剿匪!比如李鴻章,他是京官,七品,就因為安徽有戰亂,他被迫回到安徽協助本省軍政長官剿匪!




湖南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是在家“丁憂”守孝,也被咸豐帝下令停止“丁憂”,趕緊出來協助湖南軍政籌辦團練(民兵),協助剿匪。

是這麼一個時代背景,把曾國藩推到練兵打仗的風口浪尖。

(三)清朝軍制,分兵分權分統,總督直轄部隊並不多

曾國藩經歷過無數無數無數的艱難困苦和驚險刺激,才取得戰場上主動,最後收復安慶,直搗南京!

而在曾國藩軍事上節節勝利之際,慈禧太后就已經一步步削他的兵權:

提拔左宗棠做浙江巡撫,自成一軍;

提拔李鴻章做江蘇巡撫,自成一軍。


這兩人雖然與曾國藩關係密切,可以說都出自曾國藩幕府,但慈禧就是要拆散他們結黨抱團!

曾國藩是四省總督,但各省都有巡撫、提督、總兵分統兵馬,比如浙江是左宗棠,江蘇是李鴻章,還有安徽、江西等省都有巡撫、提督各有兵馬,他們是歸曾國藩節制指揮,但他們兵權財權是獨立的!直接聽命於朝廷(慈禧),實際上也可以制衡曾國藩的權力!

曾國藩攻克南京後,他的直轄親兵,也就剩下弟弟曾國荃的部隊,頂多十三萬人馬。真要造反稱王,也不夠實力啊!因為,左宗棠和李鴻章兩人都是一條心做大清朝忠臣,不會追隨他造反!




可以說,曾國藩表面上可以節制指揮幾十萬大軍,而實際上兵權各有統屬,並不是他的私人部隊。

這跟民國北洋軍閥時期的形勢不一樣,北洋軍閥掌握的部隊都是聽命于軍閥本人的。而曾國藩可以直接掌控的部隊,不多。

從實力來說,曾國藩也不能造反稱王。

因為清朝軍制,本身就是防止軍事長官擁兵自重的!它實行分權分兵制度,比如兩江總督,是節制指揮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軍隊,但各省巡撫、提督、總兵都有屬於自己的標統,就是直轄親兵。比如巡撫,下面有參將統領部隊,總兵部下有8千~1萬軍隊,亦有副將分統部隊。提督直轄部隊,自有副將或參將統領出戰。這樣分兵分權分統,就避免兵權集中在總督手上!除非是戰時,太平時期總督想調兵遣將,沒有朝廷兵部命令是不行的!所以戰時和非常時期(比如林則徐廣東禁菸),地方總督都掛兵部尚書銜,以方便調兵行動。




湖南曾國藩故居

從清朝軍制可知,曾國藩攻克南京後要造反稱王,很難!還有,慈禧是很犀利的政治家,她也盯著,防著曾國藩擁兵自重或造反稱王!所以等到曾國藩攻克南京後,朝廷就下令:汰弱留強,將曾國荃直轄部隊解散大部分,解甲歸田。

(四)曾國藩是孔子學說傳人,重名譽,不屑造反

看看曾國藩家書,看看曾國藩的文章,就知道:曾國藩要做道德楷模!他是孔子儒家學說傳人!

曾國藩文治武功都有出色表現,他被譽為與明朝王陽明一般人物!這樣的人,從骨子裡就缺乏造反稱王的基因。




還有,曾國藩既然要做聖賢,就肯定關注民生,討厭分裂。鎮壓太平天國,戰爭持續十幾年,異常殘酷,地方民不聊生,戰爭毀壞嚴重,他是親眼目睹的。他不會為自己一點慾望權力而去行險造反搞割據政權!這是他與洪秀全、李秀成本質上的最大落差。(李秀成曾勸說曾國藩割據南京稱王)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應用中草藥治療癌瘤學科20年


大城公


曾國藩手握重兵沒錯,但是有實力登基稱帝,則屬於輕率的說法了。至於甘願一生稱臣,則更不必說,對於身受儒學教育的曾國藩來說,這是作為臣子的本分,沒有什麼可以批判的。

太平天國之亂使得清廷南部半壁江山烽煙四起,曾國藩因丁憂在家,幫辦團練,組建湘軍,平定太平軍之亂,從此發跡,並形成了勢力龐大的湘軍集團。但是,不要認為曾國藩集團一枝獨秀,脫胎於曾國藩麾下的李鴻章和左宗棠,此時也已經成長壯大起來。加上朝廷滿洲親貴盤根錯節的部下,實際上權力結構是非常複雜的。

朝廷對於漢族大臣是不能夠完全信任的,也有制衡監督和分化瓦解的政策,特別是李鴻章代表的淮系和左宗棠代表的楚系,常常作為壓制曾國藩湘系屢試不爽的法門。這不是因為內部不團結的問題,而是實力雄厚之後的必然趨勢。不僅如此,清廷雖然對外捉襟見肘,屢次失敗,但是曾國藩時代也並沒有形成政權移易的現實,不具備天命變化的基礎。

曾國藩也不會那麼做,站在他的角度來說,忠君愛國絕對是一個可貴的品質。禮教,理學和傳統中學諸多道德上的規制,曾國藩一生也在遵循。

因此,分析歷史最好不要有結果論和先驗論,應該立足於過程和結構中歷史的看待問題。


秦右史


曾國藩建立湘軍,打的旗號其實還是孔孟的聖人言論。當時太平天國運動方興未艾,但是也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動亂。曾國藩正好再家裡守喪,便奉命組織團練。而正是因為他站在道德的高度號召南方各地的人們反抗太平天國,才有了湘軍的軍官隊伍。據統計,整個湘軍隊伍,179名軍官,有110名左右的軍官是因此而來的讀書人。這些人的存在,也就造成曾國藩帶領湘軍的目的是治亂,而不是推翻清朝統治,如果他貿然要舉起造反大旗的話,那麼整個軍官團隊還能剩下多錢呢?湘軍本身就是利用社會關係網組織起來的,軍官一散,那麼還有多少士兵能夠留下來呢?

曾本人也是深受儒家正統觀念影響的。所以後世才有曾半聖的說法。在國家剛剛經歷天平天國禍亂的情況下,他也不可能希望國家進一步陷入混亂的局面。

另外,當時組織團練,那可是清政府想要藉助南方地主勢力而已。這些人在那時就是有產階級,家裡可不是隻有他們一個人,而且使登記註冊了的。如果他們真的跟著曾國藩造反,那麼勢必要考慮這一做法給自己家族帶來的危害。儒家思想終究還是正統,那麼讓這麼多任跟著自己邁出下一步是很困難的。

團練發展到後來,比較強大的還有李鴻章個左宗棠,這兩個人一個統領浙軍,一個統領淮軍,但是這兩個人也都是正統儒家思想的擁護者,戰鬥力也都是很強大的。而清朝八旗兵雖然衰敗的厲害,但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未僵,數量上的優勢還是有的。

曾雖然南征北戰,但是也缺乏穩定的根據地,更缺穩定的兵餉。因為打仗而富裕的士兵一旦發現沒錢途,會不會迅速散夥是很難說的。


阿慶還是阿慶


湘軍打下天京後,曾國藩很多手下將領,甚至他的弟弟曾國荃都有讓他推翻滿清,自立為帝的想法。曾國藩綜合考慮以後,放棄了造反的想法,並說出了兩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

作為被近代很多名人,政治家推崇的完人,曾國藩確實實至名歸。

首先,曾國藩時代,中國周邊已經是列強環視,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沙俄。

其次,天平天國造反以來已經讓中國南方人口損失慘重,這是中國的最精華部分。

如果湘軍自立,推翻滿清,那淮軍會不會跟隨一起很難說。滿清還有相當實力,而且已經有準備,就算打到北京,滿清還有東北,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等。中國肯定會分裂了。就是漢人多的地方,各地勢力也不一定會臣服。

如果列強幹涉,中國肯定會被列強瓜分。後來的歷史確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民國軍閥混戰,中國四分五裂。可以說曾國藩把這個隱患推遲到民國。

如果不自立,向滿清換取一定的利益,對中國是有莫大的好處,國家避免了內戰,百姓得以繁衍生息,元氣得到恢復,漢人軍閥得到實權。滿清不能再一手遮天。後來的東南互保就是例子。滿清對地方的控制,尤其是南方的控制力大大下降。

一旦時機來到,推翻滿清困難就小了很多。袁世凱後來確實做到了。

如果袁世凱不稱帝,真正建立民國。並且多活幾年,就沒有後來日本侵華的事情發生了。

所以,曾國藩確實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好。


南海打漁人


同治三年(1864年)陰曆六月十六日正午,曾國荃的吉字營用挖坑道埋炸藥的辦法轟塌南京(太平天國改天京)城牆二十餘丈,南京城破。

此時,天京(南京)城內斷糧已久,太平軍主要以野菜、樹皮充飢,早已無力發起反擊。戰至申時,天京九門都被急於發財的湘軍攻破,一場驚天浩劫隨之而來,天平天國也宣告覆亡。

大功告成、封侯賜爵,榮耀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史載,湘軍攻克太平天國天京(南京)不久,城內屍骸狼藉,餘燼未熄,清廷就對這些“大功之臣”厚加賞賜。曾國藩官封太子太保,賜爵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曾國荃封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曾氏兩兄弟皆賞穿黃馬褂、賞戴雙眼花翎。此外,第一個衝進城去的湘軍將領李臣典封子爵,蕭孚泗封男爵,劉連捷、朱洪章、彭毓橘、張詩日等七位吉字營悍將俱獲騎都尉以及輕車都尉世職。

《清史稿》載,清廷在頒給曾國藩的一道上諭中,還不厭其煩的將其卓著功勳敘述一遍,對他的“勳勞”讚不絕口。而以理學名臣自居的曾國藩對清廷更是頌揚備至,感恩戴德,說:“我朝酬庸之典,以此次最隆,愧悚戰兢,何以報稱”。從表面看,曾氏兄弟與清廷關係融洽,君臣和諧猶如魚水,但這都是虛頭巴腦的的官樣文章,實際上,從湘軍攻破天京的那一天起,雙方的關係驟然緊張起來,相互戒備,相互提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看似榮耀集於一身,功名達於極盛的曾國藩,實際上已經接近於政治上的危機點了。

曾國藩生於偏僻的湘中窮鄉僻壤 ,之所以能平步青雲,躋身六曹,除他自己的努力外,主要靠權臣穆彰阿的大力栽培與提攜。道光帝死後,穆彰阿遭咸豐罷斥,曾國藩在朝中頓時失去了有力的靠山,所以終咸豐一朝,曾國藩均憋憋屈屈,不甚得志。

太平天國起事後,曾國藩草創湘軍,就不斷遭到某些大臣們的猜疑與攻訐,掣肘不斷,稱得上篳路藍縷,慘淡經營。後來他曾用“打落牙齒和血吞”來形容這段不堪回首的艱難歲月。克武昌後曾氏又為清廷所忌,只利用其率軍征戰,卻不授予督撫實權,以免他擁兵自重,尾大不掉,致使曾國藩好幾年處處碰壁,諸事不順,心灰意冷,差一點就遣散軍隊、解甲歸田了。咸豐十年,清廷正規軍綠營建立的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李秀成摧毀,綠營精銳基本喪失殆盡,黃河以南再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抗衡太平軍了,無人可用的清廷不得不任曾國藩為兩江總督,想依靠他麾下的那支剽悍善戰的團練武裝來鎮壓太平天國。

慈禧專權後,重用漢臣,尤其對曾國藩青睞有加,命他督辦四省軍務,一身肩負以往五欽差大臣的職權,從此事權歸一,成功在望。 經數年浴血征戰,曾國荃屢建奇功,迭克名城,並終於殺至雨花臺,開始圍攻南京城。曾氏兄弟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迅速擴軍,曾國荃的吉字營由兩萬擴至五萬,曾國藩的湘軍總兵力達到二十萬,並在江西、安徽厘金以及好幾個省的協餉外增加了廣東、湖南東征厘金,這就使清廷不得不產生疑懼,感到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從這時起,清廷隱隱感到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已不是即將敗亡的太平天國了,而是手握重兵、勢焰熏天的曾氏兄弟。

功高而不賞

從這以後,精於權謀的慈禧太后對曾國藩的態度開始冷淡下來。慈禧有意扶持贛撫沈葆楨,並慫恿他與曾氏爭厘金,且公然袒護沈葆楨,從此曾、沈不和,清廷基本達成了分而治之的目的。

破南京後,湘軍總數已達三十萬,直接歸曾國藩轄制的就有十二萬,但其內部派系林立,關係複雜,曾氏兄弟的嫡系部隊其實只有曾國荃吉字營五萬將士。清廷開始分化、瓦解湘軍,主要採取了兩個措施:一方面迅速攫拔和扶植湘軍將領,使這些人的權位與曾國藩相當,再離間、疏遠其感情,漸漸打破之前的從屬關係。另一方面極力貶抑曾國荃,損其威信,讓他抬不起頭來,更不能讓他翹起尾巴來。清廷對湘系干將左宗棠、李鴻章、楊嶽斌(載福)、彭玉麟、劉長佑等都極力拉攏、扶持,使他們漸漸與曾國藩相互不和,甚至分庭抗禮,以便削弱湘軍的實力。

而對於滅掉太平天國的首功之臣曾國荃,清廷的態度卻恰恰相反。史載,吉字營破南京後,曾國荃當夜就迫不及待地上奏報捷,滿以為會大受褒讚,不料遭清廷當頭棒喝 。上諭指責曾國荃破城時,不應當立刻回雨花臺大營,致使李秀成、洪仁玕等率千餘“髮匪”掩護幼天王洪天貴福突圍而去,口氣異常嚴厲。但清廷並未就此打住,而是步步緊逼。幾天後,清廷又開始追查天國“聖庫”窖藏金銀的去向,令曾國藩迅速清查,上報戶部。上諭還提醒曾氏,如不知禁忌,就難以“永保勳名”、“長承恩眷”了。話雖寥寥,卻暗藏殺機。

曾國荃確實居功自傲,以為南京是他一人攻克的。曾國藩卻很冷靜,頗有些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戒懼感。他早已感覺到清廷對他兄弟的猜疑,於是勸其兄弟“汝雖才能,亦須讓一半與天”。驕橫的曾國荃卻不以為然。曾國荃立大功而不賞,反而屢遭斥責,還被罵作“老饕”,心裡異常不滿,甚至心情抑鬱,言辭不遜,已隱隱露出反意。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對於理學名臣曾國藩來說,解決與清廷的矛盾只有兩個辦法:一是主動裁軍,自剪羽翼,降低清廷的不安感,以自保身家性命;二是鋌而走險,起兵造反,推翻積重難返的滿清,恢復漢家江山,自立為帝。對於後一條路,曾國藩到底考慮過沒有已不可知,因此無從判斷,但他的親信部將們確實曾經有人慫恿過他,這種傳聞還是有的。一些私家筆記記載,太平天國覆亡前後,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燾、彭玉麟、李元度等人都曾試探過他,以“鼎之輕重,似可問焉”、“東南半壁無主,滌帥豈有意乎”之類的隱語撩撥他,都被忠於清室的曾國藩一口回絕。還有記載說曾國荃因縱容部下大肆搶劫,自己也大發橫財,因清廷追究聖庫財物去向,害怕得罪,最擔心劫掠財物被追抄,所以欲擁立老兄曾國藩起兵,重演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曾國藩篤信陳、朱理學,一生最大的追求不過是封侯賜爵、封妻廕子、位極人臣,從無篡逆之心,於是以“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表明心跡,以示自己從無稱帝的野心。此說已無從考證,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曾國藩確實有擁兵自重的客觀條件,但他審時度勢,冷靜分析,做出了自剪羽翼以消除清廷猜忌的舉措。

其實,對於兵強馬壯、尾大不掉的湘軍,清廷早就有所防範。據記載,破天京後,清廷在軍事部署上也有大的調整:官文率八旗兵駐守武昌,佔據了長江中上游;富明阿、馮子材分別駐軍揚州、鎮江,扼住了長江下游;僧格林沁率精銳滿蒙騎兵屯兵安徽、湖北交界處,對南京虎視眈眈。這一切,目的都是為牽制並恫嚇湘軍,使其無法傾力北上。對於清廷煞費苦心的安排,老謀深算的曾國藩豈會看不明白?一旦扯旗造反,恐難有絕對勝算 。

行事謹慎的曾國藩不可能自立稱帝,更不會鋌而走險,因為在客觀上對他不利的因素太多,一切的一切都使他望而卻步。

自剪羽翼,裁湘留淮

況且,湘軍久經戰陣,暮氣已深,平南京後, 好多將士已經發了大財,思鄉厭戰,已經沒有了早期那種眾志成城的鬥志。曾國藩忠君思想重不重已不得而知,但他政敵很多卻是歷史事實。清廷雖然腐朽沒落,但卻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受士大夫們的支持。他自己並沒有與其分庭抗禮的資本。僅就軍事上講,曾國藩雖然名義上擁兵三十萬,但只有十二萬是他能調得動的,其中左宗棠恃才傲物、桀驁不馴,隨時可能反戈相向,他的數萬楚軍也不一定會竭誠擁戴自己。曾國荃的吉字營和彭玉麟的水師有六、七萬,這部分人馬或許會跟自己一條心。但他們早已是強弩之末,急欲回鄉起屋討小,恐怕還沒過黃河就會逃去一半。駐紮蘇州、常州的李鴻章部淮軍戰力強悍,表面服從自己,但唯李馬首是瞻,自己指揮不動。李精明狡黠,一定不會盲從,只會按兵不動,坐觀成敗。自己一旦失利,左、李都可能撕破臉皮,起兵討伐自己,以向清廷示忠。因此, 曾國藩想取代清廷的可能性很小,一旦起兵,失敗的可能性很大,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相反,假如主動裁軍,消除清廷猜忌, 自己則不失功臣之名、一等侯爵之位,且有希望成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聖人”。總之,正是這些客觀實情對曾起了很大的制約作用,不敢存起兵造反、自立稱帝之念。

之後,曾國藩主動裁減了四萬湘軍,只留下曾國荃的吉字營和彭玉麟水師。他還奏請朝廷,保留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並請旗兵駐防南京,以示對清廷的忠心,消除其忌憚之心。

曾國藩榮升為直隸總督後,權勢達於巔峰,同時又是跌落的起點。為防功高震主,卸磨殺驢,他自剪羽翼遣散湘軍,實力去掉一大半;鎮壓捻軍,兵敗名損;辦理天津教案失誤,被千夫指責,斥其媚外取辱。後不得不調任兩江總督。但他大力興辦近現代工業,是洋務運動的先行者,取得了卓著的功績,成為“同治中興名臣”第一人。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曾國藩不可能造反、稱帝。

首先,曾國藩沒有造反的慾望。

造反者通常是三類:一是對現實不滿的理想主義者,如與滿清不共戴天的革命志士;二是野心家,如鍾會、安祿山之流;三是走投無路的人,如陳勝、吳廣、李自成等。

與以上三類典型造反派相比,曾國藩對現實並沒有很不滿,他初求學於孔孟之道,後來又沉迷於黃老之學,滿腦子都是忠孝節義之道,可謂是根深蒂固。對於滿清朝廷,他心裡還是比較認可的。

而跟野心家比,曾國藩又不算有野心。打了敗仗就跳河,這是野心家之所為?我看他是天真得可愛呢。至於走投無路,這也跟他是完全沾不上邊。人家可是正經的朝廷命官。

假如說,慈禧腦子抽瘋,滅了太平天國,轉手就要逼死曾國藩。這種情況下,曾國藩還有可能造反。但問題是慈禧沒這麼做,全國十六個巡撫,湘淮兩軍佔了十一個。朝廷相當對得起曾國藩了。

以上三者特殊情況,曾國藩都不具備,他也就不具備造反的“驅動力”了。



其次,曾國藩沒有造反的條件。

對於曾國藩兵強馬壯的問題,朝廷裡面的那幫人早就有準備了。比如說僧格林沁的軍隊就部署在安徽,對曾國藩虎視眈眈;還比如江南的綠營,也是隨時聽從號令。

為了確保能鎮住曾國藩,慈禧還在武昌部署了十餘萬人扼守長江中上游,八旗軍數萬人駐守鎮江,扼住長江下游。清軍對湘軍可謂是四面合圍,只要曾國藩有風吹草動,這些大軍便會四面壓上,給湘軍狠狠一擊。

假設,曾國藩造反,他有能力在第一時間就幹翻監視他的這些清軍嗎?

如果有,那一切好說。而如果沒有,那麼湘軍就會與清軍陷入拉鋸戰。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情況就不妙了!因為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是很有可能站在朝廷那邊去的。畢竟給朝廷當差,他們是臣子,給曾國藩效力,他們也是當臣子。

既然兩邊都是當臣子,幹嘛要冒風險?



並且,左宗棠跟曾國藩還有矛盾。他的楚軍主力是跟曾國藩鬧翻出走的王開琳、王開化所屬的老湘軍。假設湘軍造反,且湘軍與僧格林沁打成拉鋸戰,那左宗棠的楚軍很有可能就在浙江反手一擊,捅曾國藩的後庭了。

另外當時其它的小軍頭,如劉坤一、李元度等人,都跟曾國藩有些矛盾。曾國藩反清順利,他們有可能幫忙,而不順利,屆時他們絕對是奉朝廷命,圍毆湘軍,提著曾國藩的人頭向朝廷邀功。

所以說,站在太平天國剛剛被消滅的那個時間截點,曾國藩的情況並不算太好。他的嫡系部隊,比如親弟弟曾國荃的吉字營,打仗並不算厲害。而清軍如僧格林沁也不是吃乾飯的。那些中立的人又是舉棋不定,沒有百分百可能聽從他的號令。

這些變量,曾國藩想必也是看在眼裡,他一生謹慎行事,自然不可能做出如此沒有必勝把握的決定了。

至於說後來,也就是僧格林沁死了之後,也沒時機了。因為為了剿滅捻軍,湘軍被分批調往各地,不再是一個整體。


第三,沒多少人真正支持曾國藩造反。

根據現有已知的資料,有兩類人曾經勸過曾國藩造反。一類是持理想主義的書生,比如晚清經學家王闓運。他曾經兩次勸曾國藩造反,第一次對曾國藩說“逐鹿中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次是替顧命八大臣之一的肅順充當說客,勸曾國藩帶兵進京,逼慈禧太后歸政於同治皇帝。

第二類人是“好事之人”,比如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以及曾國藩的好朋友彭玉麟。他們都對曾國藩說:東南半壁無主,現在正是你施展宏圖的大好機會。

從這兩類勸曾國藩造反的人可以看出——這些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傢伙,並且還都把曾國藩當“凱子”耍。

別的人都不說了,就說曾國荃。他勸曾國藩造反的目地是什麼?


很顯然,就是讓曾國藩去擋槍,事成之後他做趙光義,天下都是他的。

畢竟,他年紀比曾國藩小的多,而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又只是個學問人,不懂什麼奸雄之道。只要曾國藩得了天下,他再弄死曾國藩,天下可就不是他曾國荃的了?

所以說,曾國藩造反,得便宜的不是他,而是鼓動他造反的人。他假如真滅了滿清,他也不是最終勝利者。他很有可能就是給人當槍使的炮灰。

另外,曾國藩招兵建軍時,打出的旗號是保衛儒教,報效君王。其手下的讀書人也是奔著這麼目標投奔曾國藩的。如果曾國藩造反了,等於他自己背棄了誓言。做了一個無父無君,不仁不義的亂臣賊子。到時候多數人必然會跟他分道揚鑣,甚至是群起而攻之。


第四,時代“不允許”他造反。

太平天國滅亡時,南方百姓已經歷經戰亂十幾年,天下思治,起兵不易。並且曾國藩是有大眼界之人,洋人,尤其是沙俄人,是個什麼尿性,他心裡應該是很清楚的。

假如說,因為他的造反使中國再亂,恐怕滅掉就不止是清廷了,而是整個中國。

既然造反不一定能成功,而且也沒多少人支持造反,再加上造反還會導致自己變成民族的千古罪人。曾國藩又何必要造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