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果农,疫情防控期间水果生产指导意见来了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又是草莓、大樱桃、桃等设施水果生产的关键节点,同时还面临着倒春寒。为扎实做好全省设施水果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保障市场新鲜水果供应和果农稳定增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近期组织有关专家,根据我省生产实际,研究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设施水果生产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当前水果生产应对措施建议。

《意见》要求生产中要加强技术管理,以促进水果优质高效。

做好环境调控。草莓目前处于采果期,设施内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晚保持在8℃~10℃,适宜湿度50%~60%。大樱桃和桃树陆续进入花期,桃树花期适宜温度18℃~20℃,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3℃,最低不能低于5℃,适宜湿度50%~60%;大樱桃花期适宜温度白天为16℃~20℃,夜晚5℃~8℃,适宜湿度40%~50%。专家建议在生产中可通过草苫(棉被)揭放、放风、人工加温等措施调控设施内温度;采取增减灌水次数,加强通风排湿,地面覆盖地膜等办法调控设施内湿度;采用及时揭盖草苫(棉被)、清除棚膜上灰尘杂物和积雪等手段,保持棚膜内外清洁,增加光照。如遇连续阴雨雪或低温天气,应安装大棚补光灯,人为增加光照。

肥水供应须精准。专家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适地适树、少量多次原则,间隔7~10天进行合适配方的肥水供应。叶面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及时补充中微量营养元素,满足果树生长对肥水的要求。

做好精细花果管理。

专家建议通过及时放蜂、人工授粉和花期喷棚等措施提高坐果率。大棚内樱桃落花时要用吹风机或者橡皮锤人工震落花瓣,防止花瓣贴在幼果上引起灰霉病的发生。根据花量和坐果情况,做好大樱桃和桃的疏花疏果工作。草莓应及时摘除花梗、老叶、病叶、匍匐茎,疏去过短果梗、小花、僵果和畸形果,一般每个花序保留3~5个果,植株长势强的可适当多保留1~2个果。

强化绿色防控。大樱桃主要做好灰霉病、褐腐病,桃树主要做好蚜虫、红蜘蛛、穿孔病,草莓主要做好白粉病、灰霉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化农业、物理和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提升水果质量安全水平。

专家同时建议,这个时期一定搞好产销对接。同时要求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上市果品种类、数量、农资供应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准确掌握本地生产销售和外调能力,稳定果农市场预期,确保实现果品优质优价。

《意见》要求,果业生产者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要加强生产信息调度,疫情防控期间提倡运用网络平台、微信视频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据预报,2月中旬开始,我省将有持续数天的低温雨雪天气。《意见》提出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及早加固修缮生产棚体,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全力保障设施水果生产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