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模板(深圳地區)

1.0 目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指示,在寶安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充分認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快速反應,措施果斷;協同應對,加強合作的基本原則實施預防,確保員工安全。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依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實施企業復產復工報備制度的通知》等要求,針對組織內疫情防控工作,擬定防控應急預案。

2.0 範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於深圳XXXX有限公司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防疫及相關工作,涉及範圍根據疫情狀況及政府指引,適當調整。

3.0 職責

3.1. 總經辦:制訂防控應急預案;

3.2. 各部門:根據防控管理程序要求執行;

4.0 定義

新冠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別名2019-nCoV,又名NCP,或名COVID19(CO冠狀,VI病毒,D疾病,2019年發現)

密切接觸者:14天內曾與病毒的確診病例或高度疑似病例有過近距離無防護接觸,或在同密閉空間相處過的人員(如同車、同室、同機、同吃)

重點疫區:湖北省 & 深圳政府定義的相應範圍

居家隔離:居家醫學觀察,允許固定頻率的外出採買日常物資;

強制隔離:強制隔離,由政府實施,不允許外出,日常物資由政府防控指揮部安排;

5.0 作業內容

5.1. 防控小組

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模板(深圳地區)

防控小組

5.2. 防控預案思路

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模板(深圳地區)

防控思路

5.3. 廣泛宣傳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科學及注意事項,提高對疫情危害的認識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中有明確的說法,重點圍繞以下狀況進行宣傳和防控:

1、臨床症狀: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症狀少見;

(2)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僅表現為頭痛、心慌、胸悶、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

(3)部分患者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防控措施:

(1)標準預防措施;

(2)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3)接觸和飛沫預防措施:勤洗手,出門戴口罩;

(4)房間通風換氣;

(5)清潔、消毒:新型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熱水浸泡30 分鐘、75%酒精、含氯消毒劑,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具體預防措施詳見《疫情預防手冊》

3、傳播途徑(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具備人傳人的關鍵屬性)

(1)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一般認為直徑>5um的含水顆粒,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為1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飛沫的產生:

A. 咳嗽、打噴嚏或說話

B.實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氣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過程中和心肺復甦等。

(2)接觸傳播(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

直接接觸: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播

A. 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

B. 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

(3)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5.4. 建立排查檔案&重點監控類清單

A. 建立《新冠疫情排查檔案》,對每一名員工的籍貫和14 天內去向進行排查並記錄;

B. 建立《新冠疫情重點監控類清單》,對來自疫情重點地區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員工進行排查並記錄,規勸留在當地暫不返深復工。

C. 建立《新冠疫情重點監控類清單》,對來自疫情重點地區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返企員工要排查其抵深時間。已返深的部分,落實內部醫學觀察、自行隔離等措施,確保隔離觀察14 天並經體溫測量正常後方可上崗。

5.5. 體溫量測(第一防控點)

A. 採購溫度檢測儀表,建立《體溫量測表》,在公司大門處設立第一道防控點,對全體員工進行體溫測試並記錄。針對進入廠區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篩查,排除有疑似病症人員進入廠區,如:發熱、咳嗽、打噴嚏、鼻塞等呼吸道病症

B. 公司存在內部醫學觀察、隔離人員時,8:00AM & 8:00PM分兩次對相應人員進行體溫量測並記錄;

C. 員工發熱(體溫超過37.3℃)或有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求暫緩上班,並督促其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同時彙報防控小組,做好信息上報和隨訪;紅外體溫測試儀的測試結果作為初篩參考,以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為最後判定是否向轄區報備的標準。

5.6. 體溫量測(第二防控點)

A. 休息時間(中午12點 & 下午5點)設立第二道防控點,對全體員工進行體溫測試並記錄。針對廠區內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排除有疑似病症人員,如:發熱、咳嗽、打噴嚏、鼻塞等呼吸道病症

B. 員工發熱(體溫超過37.3℃)或有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求暫緩上班,並督促其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同時彙報防控小組,做好信息上報和隨訪;紅外體溫測試儀的測試結果作為初篩參考,以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為最後判定是否向轄區報備的標準。

5.7. 體溫量測(第三防控點)

A. 為及時瞭解、發現、掌握異常狀況,身體不適的員工,隨時進行體溫測試;

B. 員工發熱(體溫超過37.3℃)或有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求停止上班,並督促其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同時彙報防控小組,做好信息上報和隨訪;紅外體溫測試儀的測試結果作為初篩參考,以水銀體溫計測量結果為最後判定是否向轄區報備的標準。

5.8. 物資配備 & 消毒

A. 按實際返工人員狀況,建立《復工籌備物資清單》,物資需至少包含體溫量測儀、口罩、洗手液 & 84消毒液;

B. 每天為每一位員工配備口罩2個,在辦公場所&生產車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公司需對口罩的正確佩戴方式進行教育訓練並保持訓練教材&訓練記錄;

C. 建立《口罩發放登記表》,做好口罩發放記錄;

D. 口罩使用後,按正確方法將口罩摘下並放入口罩回收袋中並封上袋子,規劃口罩專用回收垃圾桶,按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做好已用口罩的處置。

E. 建立《衛生消殺記錄表》,復工前提前一天消殺,復工後每天進行至少兩次衛生消殺並做好記錄,用餐場所每次用餐後均需要進行桌椅衛生消殺。樓梯扶手、電梯按鈕&門把手等接觸頻繁的部位,每天至少兩次衛生消殺。

F. 衛生消殺範圍需覆蓋所有的辦公場所 & 生產車間。使用84消毒液,以1:100的體積比調配成消毒水。地面使用消毒水進行拖地,其餘的區域用毛巾浸泡後擰至半乾,對需要消殺的區域進行擦拭;衛生消殺對象包括桌面、地面、水龍頭、門把手、電梯地面牆面&電梯按鈕、鍵盤、鑰匙、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辦公場所、生產車間、衛生間、洗手池、樓梯扶手、會議室桌椅等。同時保持用餐區域的衛生清潔、通風、消毒。

G. 對水龍頭、洗手盆、坐便器等物體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地面及時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拖拭;保持衛生間乾淨,通風並及時清理垃圾;

5.9. 隔離場所

A. 設置單人單間宿舍作為隔離場所,粘貼隔離場所標識;

B. 符合隔離條件的人員安排至指定隔離場所進行隔離;

C. 隔離場所不滿足實際需求時,聯絡轄區街道辦確定隔離地點並向所在社區報備;

5.10. 人員訓練

就轄區內新冠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內部《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防控知識手冊》、《深圳企業復工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針對所有返崗人員進行教育訓練並保持記錄;

5.11. 配餐

A. 上班用餐部分,建議員工自帶飯菜;無法自帶的部分,由公司配餐(費用個人支付)

B. 宿舍人員回各自宿舍用餐,非宿舍人員設置用餐區域,安排分批進行用餐;

C. 用餐期間禁止走動,員工間隔至少2米,速戰速決;

D. 分批用餐,餐後消毒,暫定用餐場所是辦公室&會議室;

5.12. 通勤&考勤管理

A. 疫情防控狀態下,禁止員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勤(公共交通工具包含公交車/地鐵/共享類共用交通工具等)

B. 疫情防控狀態下,可以符合居家辦公的人員,建議居家辦公;

C. 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方可復工的人員,建議暫不復工;或者申請宿舍配合復工,免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帶來的不確定影響;

D. 禁止已返崗員工請事假外出處理私事,特殊需求需呈報防控小組裁決審批後實施,需報備外出動向&接觸範圍(人員/區域等);

E. 疫情防控狀態下,員工病假需要填寫病假單,詳細彙報身體狀況,經主管呈報防控小組後裁決審批。防控小組需辨識病假是否與新冠病毒相關並採取相應隔離&呈報措施;

F. 應儘量避免召集會議,工作溝通以郵件/電話/即時通信軟件的方式實施為主。

G. 下班時間對宿舍進行管制,建立人員外出記錄表,外出需申報防控小組審批並報備外出動向&接觸範圍(人員/區域等);

5.13. 訪客、招聘、快遞管理&貨物進出管理

A. 公司&個人快遞到廠時,建議進行無接觸派送,快遞人員在門外放置快遞物品, 快遞物品進入廠區前先經專人用噴霧進行衛生消殺後放入前臺快遞存放區;

B. 公司&個人快遞寄送時,建議進行無接觸收貨,待寄送快遞暫存於前臺待寄送區,快遞人員到門外時,由廠區專人移送門外以便快遞人員收貨,過程中不允許快遞人員進入公司大門;

C. 除特殊人員(如必須的維修保養)外,禁止一切訪客拜訪。客戶&供應商之間的溝通,採取線上溝通的方式進行。特殊人員拜訪,需完整記錄訪客信息並做體溫檢測&記錄後,經由防控小組審批後進入。訪客離開時同樣需要測量體溫並記錄。

D. 暫停人員招聘。

5.14. 應急預案

A. 依據XC街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分發文件文件《XX街道園區、企業聯防聯控工作規範》的8848規範落實執行聯防聯控;

B. 體溫檢測異常時,應報告防控小組確認;

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模板(深圳地區)

異常確認流程

C. 發生確診病例時,遵從政府防疫部門指示進行相應配合,全面停工;

D. 人事部需要掌握所有人員聯絡方式 & 復工後的出行動態以便追溯;

E. 根據防疫部門指示,進行隔離&醫學觀察等相應配合;

F. 防控小組做好信息上報和隨訪;

G. 根據防疫部門要求進行廠區全面消毒&管制,視防疫部門要求再啟動復工;

H. 確診案例發生後的處置流程

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模板(深圳地區)

確診處置流程

I.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觸的人(包括醫護人員)都應該有14天的健康觀察期。觀察期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後一天算起。一旦出現任何症狀,特別是發熱、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瀉,馬上就醫!

J. 密切接觸者監控建議

(1)如果接觸者出現症狀,要提前通知醫院,將前往醫院。

(2)前往醫院的路上,病人應該佩戴醫用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應該呼叫救護車或者使用私人車輛運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開車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觸者應時刻保持呼吸道衛生和進行雙手清潔。在路上和醫院站著或坐著時,儘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汙染的物體表面都應該用含有稀釋漂白劑的消毒劑清潔、消毒。

K. 在臨床上怎樣識別觀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同時符合以下2個條件

(1)流行病學史:在發病前兩週內有武漢市旅行或居住史,或發病前14天接觸過來自武漢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居住區傳染病流行情況,是否為聚集性病例中的患者,是否造成他人感染等。武漢市相關市場,特別是農貿市場直接或間接接觸史。

(2)臨床表現:發熱;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在觀察病例的基礎上,採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標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即可作出病原學診斷

5.15. 防控小組聯絡方式

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模板(深圳地區)

防控小組聯絡方式

6.0 相關表單

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模板(深圳地區)

相關表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