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洲际导弹的射程始终没能突破2万公里?

~初~


首先以现在的技术洲际导弹的射程完全可以达到20000公里,但是要知道地球是圆形的,我只要保证我的导弹可以打到任何我想打到的地方就足够了,没必要追求射程。要知道按照赤道的半径算地球的周长是大约4000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你从赤道发射导弹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需要射程在20000公里就可以了,但是洲际导弹的发射有很多种发射平台(轰炸机、路基,核潜艇)都可以发射洲际导弹。特别是轰炸机跟核潜艇,可以携带洲际导弹去主动靠近目标区域。如果一味地去提高洲际导弹的射程,必然会增加导弹的动力燃料部分(非战斗部)的比重,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导弹的灵活性。从而被反导系统拦截。综上所述:技术上完全可以达到您所说嗯射程,但是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提高射程去降低导弹战斗部的性能。


文化旅人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形,其周长约为4万公里,半周长约为2万公里,理论上一枚射程2万公里的洲际导弹就可以对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实现“无死角”全覆盖(东边打不到就从西边打)!可一直到现在洲际导弹已经诞生超过了50年,射程最大的也只有1.8万公里(俄罗斯的“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始终没有突破2万公里洲际导弹问世,其实这是有多方原因的:

技术难度较高、实用性较差

其实,对于射程超过2万公里的洲际导弹,早在上世纪中美苏三国就曾进行过研发,而且概念设计中的最大射程达到3-4万公里,以期绕过敌方的预警、拦截体系进行远距离攻击,但因为研发技术难度极高,而且这样的洲际导弹要走卫星轨道容易被攻击,最终都终止的研发!

没有研发的必要

此外,目前全球只有5个半国家拥有洲际导弹(五常+印度5500公里算半个),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全部都在北半球,如果研发射程2万公里的导弹,则导弹最远落点都在南极洲附近,如果这个国家不是和南极的企鹅有深仇大恨,谁没事研发这样的洲际导弹!

▲各国导弹

根据够用就行的标准来看,自己研制的洲际导弹能将其余拥有洲际导弹国家覆盖就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洲际导弹最大射程只需要1.5万公里左右就可以!可目前的现实情况除了俄罗斯其他国家连射程1.5万公里的导弹都没有,所以依然很实现全球到达!

海基、陆基机动导弹的代替

虽然大多数洲际导弹射程并未超过1.5万公里很难实现对其他国家的全覆盖,但陆基机动发射洲际导弹加上国土面积的支撑,则基本可以实现,比如东风-41洲际导弹加上我们的跨度较大的国土面积就可以对其余有洲际导弹的国家进行全覆盖!

▲导弹射程覆盖范围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海基潜射洲际导弹的出现,对于潜射洲际导弹射程来说虽然大多数并未超过1.2万公里,但潜射导弹可以在核潜艇携带下在全球各大洋里游弋,可以跑到别人家门口再发射,即便射程没有2万公里但是可以实现“全球到达”,而且潜射洲际导弹相比陆基洲际导弹更加隐蔽!

综合来说,射程超过2万公里的洲际导弹实用性并不大、而且研发难度较高,再加上海基潜射洲际导弹的逐渐代替,已经可以实现“全球到达”,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花大力气去研发射程超过2万公里的洲际导弹!


天下布武


咱们先以中国的洲际导弹来说一下,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先进洲际弹道导弹为东风41,射程在15000公里,是以前东风31的升级版。15000公里已经能够打到世界上任意一个有人居住的国家中了,当今世界强国地理位置大都在北半球,例如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都没有军事强国,理论上不需要在研制更高射程的洲际弹道导弹,那只是浪费钱,有这钱还不如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的其他功能。


而在这几天的国际形势上,三天之内,美俄接连发射洲际导弹威慑对方!9月30号,俄罗斯在某发射场发射一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飞行约5400公里后成功命中预定目标!10月2号,美国国防部下令发射一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飞行约6700公里后击中太平洋深处某目标! “白杨-M”和“民兵-3”分别是俄罗斯和美国负责战略核打击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均可覆盖对方全境。这还是他们拿出了很普通的一款试验品,有人戏称世界三大真理:东风,白杨,民兵。
这也反映出了陆地发射武器中洲际弹道导弹的威慑力。美国现阶段已知的大型导弹为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为12500公里,当然美国这些年也没有把精力往陆地导弹方面关注,他们更多的在发展空中和海上作战武器。而且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俄罗斯的导弹技术算是起步最早,也最厉害的,最大射程的导弹为R36M射程为16000公里,综上所述,并不是研制不出超过2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而是大家都知道要那么大的里程没用。现阶段有的导弹已经可以覆盖到全球各地了。


大老二爷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一个地理的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因为洲际导弹不管在哪发射,在海洋还是陆地,都是从地球上的一个地点发射到另外一个地点,而地球虽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但是可以等效为一个球体。

而我们知道,在球体上,最远的两个距离就是球体任一直径两端的距离,也就是直径所在截面圆周长的一半,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公里,那么算出来周长就约为40000公里,一半周长就是20000公里!

这就说明,如果洲际导弹想要打击地球上距离自己最远的地方,射程只需要20000公里就可以了,再长的射程已经没有必要。而且射程的提高也会增加成本,这完全就此一举,是一种浪费。

其实目前还没有洲际导弹的射程达到20000公里,现在最远的洲际导弹射程,只有16000公里,为什么这样呢?

或许大家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前面说了,想要打击全球最远的目标,射程要达到20000公里才对,怎么目前最远的射程只有16000到17000公里呢?难道是技术上实现不了嘛?

实际上就是连20000公里的射程都不需要,这里我们就举例说明一下俄罗斯的洲际弹道导弹,它的洲际导弹,目前最远的射程也就是16000公里,这样的原因也很简单,它所面对的目标,最远也就16000公里。

其实俄罗斯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而俄罗斯想要覆盖美国的全境,也根本不需要16000公里,俄罗斯要是把洲际导弹部署在白令海峡附近,也就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对面,覆盖全部的美国领土,8000公里就够了,再多不需要。

俄罗斯国内距离美国最远的地方,离美国最远的地方,也可能不到13000公里,俄罗斯把洲际导弹射程提高到16000公里,主要是为了留有富余,为了保险起见。

当然俄罗斯的目标不只是美国,还有其它对手,俄罗斯也需要考虑到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国家。从地图上来看,俄罗斯国内距离非洲的最南部和南美洲的最南端,距离也都在16000公里左右,也就说明俄罗斯的洲际导弹16000的射程也可以打到这些地方。再说了,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大,洲际导弹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部署,根本不需要16000公里射程,16000公里完全就是为了保险。

另外洲际导弹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的移动载体,那就是核潜艇,核潜艇携带洲际导弹,可以在全球的海洋航行,航行到某个目标附近,甚至几千公里的射程也就够了。

所以不只是俄罗斯,美国也是这样,洲际导弹的射程不需要那么大。另外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众多,全球都有,所以美国的洲际导弹射程比俄罗斯的16000公里还少,最远射程13000公里,这对美国来说也够用了。

综合来看,洲际导弹的射程不光不需要达到20000公里,连16000公里以上都不需要的。


资讯所长


在武侠小说中,有100斤的紫金锤,八十几斤的大刀,看着挺雷人,小说就是小说,现实中则是不可能的事,纵然是千斤神力,耍起来费劲。部队装备从来强调实用,作战性能能满足战斗需求就好,不是越远越大就越好,个头的也有,如“沙皇炸弹”,严格来说,只能算实验性质。如射程2万公里的洲际导弹,有吗?至今没有发现,俄罗斯手中的“白杨”M不过1.2万公里,最新型的“萨尔马特”能打到1.6万公里,也就很不错了呢。主要的射程已经足够,可避开阿拉斯拉的防护,跑到南极遛达一下,打到美国东海岸,射程有效达到了避开的目的,实现全覆盖,射程很精心,也当然是独到的,再远就没有必要。

过大容易遭拦截

真金白银,堆积而成,美俄两家发展几十年,核弹头都有7000多枚之数,若非国力超强,根本实现不了。没在现场观察过洲际导弹者,不知它是什么概念,仅以网络模糊的照片判读,根本不会知道它的恐怖,如俄罗斯“白杨”M,直径1.95米,22.7米长,全重47.2吨,看一眼就能刮起头脑风暴,它实在太大了呢。不敢想像,超过2万公里的导弹,弹径会增加多少,一般来说,弹体越笨重,越容易被拦截掉,被拦截即完成不了战斗任务,那么发展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当然易遭到拦截,只是一个方面。

够用就好

再远也没必要跑到南级打企鹅,立足自身地理环境,能满足对主要作战对象使用就可以。地球周长只有4万公里,搞一个东西对进,对任何国家来讲,1.5万公里的射程,皆能实现全覆盖。再有就是,移动式洲际导弹,只是一种打击方式,还有轰炸机和水下打击力量。陆基导弹生存能力,不比核潜艇,这也就是美国没有这么多的陆基型,拼命发展核潜艇的原因呀。射程不够,向前一步,在水下移动发射,射程可以更远,生存能力也强呀。


魂舞大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2万公里就足够了。

目前除了性能保密的部分洲际导弹以外,射程最远的是俄罗斯的“撒旦”(SS-18)弹道导弹。

俄罗斯公布的最大射程为1.6万公里,一般认为最多不可能超过1.7万公里。

而世界上大部分洲际导弹,射程是达不到1.6万公里的。

比如我国最强的东风41洲际导弹,一般认为最大射程为1万5000公里。

这就足够了。

地球上最长的就是赤道,长度为4万公里。

那么,即便从赤道上发射攻击赤道上的任意一点,最远距离不可能超过2万公里。

目前,世界主要强国全部都在北半球,南半球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军事实力头不强,没有装备洲际导弹的。

洲际导弹肯定是使用核弹头,是一种威慑性武器,主要对付也有核武器和洲际导弹的国家。但南半球国家没有这些武器,军事实力又弱,就不可能用到洲际导弹。

那么,也就是说,从北半球任意一点发射洲际导弹攻打北半球的敌人。

所以,射程在1万5000公里甚至1万2000公里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多。

我国专家对于东风41的解释也是如此:对于东风41型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有12000公里、14000公里和15000公里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中12000公里为中国境内腹地(河南)发射经过北极覆盖美国本土全部领土的射程要求,14000公里为中国境内腹地发射经过太平洋覆盖美国本土全部领土的射程要求,15000公里为中国境内任何一点发射覆盖欧洲、北美任何目标的射程要求。

可见,东风41的射程已经足够。

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射击2万公里射程的洲际导弹。

这是因为,射程增加三分之一,导弹必然要重新射击,做的又大又笨重。

而目前洲际导弹也很强调生存能力,固定平台发射的导弹逐步被淘汰,东风41之流都是可以用车辆机动发射的。

如果设计2万公里导弹,导弹体积必然会增大,恐怕根本没有重型载重车辆能够有效运载。

如果是潜射导弹,那么改动就更大,必须重新设计核潜艇。

这当然是没有必要的。


萨沙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作为州际导弹的射程,用不着超过20000公里,便可以达到可能必需要用这样级别的战略武器来攻击的地球上的主要目标。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最大周径~赤道,大约是40000千米。而主要核国家都处于北半球,主要首都、重要城市大约都是在北纬35度"至40度"之间,此处的地球纬度周长只有30000公里强。

需知战略武器,一般都是因为被逼到了宁愿鱼死网破的决绝程度才有可能动用的终极武器。

世界上有五个核大国。中国,地域跨度东西向已然超过了五千公里。而美俄则都大于八千公里。也就是说,中国的州际导弹,只需要13000公里射程。而美俄只需要11000公里的射程,便足够管用了。至于英法,他们俩国则要借助于战略导弹潜艇才能基本达到全球核威慑的要求。

一般来说,州际导弹和太空火箭发射是一个道理,基本采用由西向东发射,顺向于地球自转,可以增大航程。但是因为州际导弹是对地攻击的方式,所以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能反过来。总而言之,是要让导弹的攻击射程越近,越可以让被攻击方难以拦阻或者提前反击。

谈论这样的问题真有点沉重,但愿永远没有这样的一天吧。

阿弥陀佛。








手机用户崔永方


呵呵。我们又不需要攻击遥远的地球外目标。导弹的射程也与你的战略需要有关。当然,相对来说,你离目标越远,别人越不容易发现导弹来源,当然你就越安全。

那么导弹是不是越远越好呢?比如超过两万公里的导弹?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圆形状。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地球转一圈长度,也就是地球赤道的周长,赤道半径6,378.2km,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901英里)。也就是说,你在地球赤道延赤道向前或向后打导弹,导弹围赤道转一圈就是一周,才四万千米。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只需要射程两万公里的导弹,就能站在一个点不动而覆盖全球目标了。再有多余射程就很没必要了。何况我们又不一定要在一个点不动而全球覆盖。



下雨啦16


为什么洲际导弹的射程始终未突破2万公里?原因非常简单,地球是圆的,就是赤道周长也才4万公里,导弹射程那么长有啥用?

其次世界上主要国家均位于北半球,南半球没有一个有存在感的国家,所以洲际弹道导弹的目标仅仅是笼罩北半球而已。


更何况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它们的领土范围一个比一个大,并且全部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所以说陆基弹道导弹够不着的话,不会上海基弹道导弹吗?


当然目前全球射程最远的弹道导弹为俄罗斯的SS18,撒旦弹道导弹 射程为16,000公,考虑到俄罗斯那个大到碉堡的领土面积,哪儿勾不着啊?


至于美国?美国的核武库也不小,但是美国的陆基弹道导弹就有些泯然众人了,原因也很简单,美国主要依靠战略轰炸机作为空基核打击力量,而且美国可不缺核潜艇,并且美国的航空母舰能够为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非常安全的堡垒海域让他导弹发射出去。

所以美国也没兴趣研究2万公里以上弹道导弹的想法

至于咱们嗯,到时在极力提高弹道导弹射程,但是2万公里那未免太疯狂了。


啸鹰评


地球的周长是40076千米(赤道),这是洲际弹道导弹设计的一个逻辑起点。40000除以2,正好是20000公里。我们以美国空军为例,他们的沃伦空军基地掌管“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他们肯定不会把发射出去,定位的目标是自己的空军基地,也不会定位为华盛顿,因此,40000公里的射程就用不上了!

美军打击欧洲目标,跨大西洋的距离,也不到两万公里,就算是打击莫斯科,从沃伦空军基地发射的距离也没有20000公里,而且,美国人不会傻到跨太平洋去打击莫斯科。

如果是跨太平洋,打击亚太目标,也没有必要超过20000公里。地球周长的一半,从东西某一个方向发射导弹,都能打到目标。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美国空军的战略威慑能力具体情况怎样,俄罗斯要打他们打哪呢?美国空军目前编制了3个导弹联队,分别是驻扎在怀俄明州夏安市的F. E.沃伦空军基地第90导弹联队,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和蒙大拿州马尔姆斯特伦空军基地分别驻扎1个导弹联队,他们分别掌管着150枚“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担负全时作战值班任务,构成美国空军的陆基导弹威慑能力。每个导弹联队包括150个导弹发射井、15个指挥控制中心(LCC)和1个基地总部。

目前世界上装备有超远射程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并不多,一共也就五个国家装备。而且,真正具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洲际弹道导弹能力的国家,就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就目前来看,这三个国家军队之中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还不少(携带热核弹头),要是如果全部都发射出去。足以让世界毁灭凡遍。

其实从目前国际军事实力来看,五大常任理事国和拥核国家全部集中在北半球,而南半球的南美洲、非洲中南部、大洋洲、南极洲并不作为国际军事与政治对抗的焦点。也就是说洲际弹道导弹射需要向南半球的概率远远小于射向北半球。而射程12900公里的DF-5已经足矣覆盖除南美洲之外的任何战略目标,如果射程达到1.6万公里那么就可以实现全球覆盖。这样来看,洲际导弹也没有必要达到2万公里的射程,事实上到目前也只有苏联/俄罗斯R-36M“撒旦”达到这个1.6万公里的指标,其他的洲际导弹一般在1.2-1.3万公里就可以形成“无死角”的战略对抗。

现代洲际弹道导弹的模式已经从单纯的陆基弹道导弹演变为陆基+海基、从固定发射井演变为机动发射。这样就相当于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变得更为灵活,比如俄罗斯东西方向跨度达到1万公里,而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则可以潜伏在太平洋、大西洋任意一点。这样问题就来了,机动灵活的洲际弹道导弹将不受到本身射程的严格限制,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机动性来弥补射程问题。而且具备机动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在遭受核打击中生存能力将变得更高,固定发射井发射生存概率大概为10%,而弹道导弹核潜艇理想状态下可以达到70%的生存概率。如果由北极圈内发射弹道导弹,那么足以覆盖全部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任何领土

总的来说,如果想要实现超过2万公里射程的洲际弹道导弹从技术上讲可以实现,但是主要还是需求问题。而且射程增大意味着导弹的尺寸和重量也相应增大,无论对于机动性还是有效载荷方面都有影响,以目前来看世界主流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平衡点一般在1.1-1.3万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