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后来为何不愿再追随故主马超?是因为马超的人品不行吗?

林延山


大凡人生于世都很自私,都有功利思想,都想让自己有个好前程,落得个富贵荣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如此方能感到不枉到世上走一遭。

三国时期的庞德庞令明,先追随故主马超,后离开马超,投靠了曹操,违背了“忠臣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男”的祖训。虽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之说,然马氏对庞德有知遇之恩。当年庞德穷困潦倒投奔马腾,马腾好心收留,才使得庞德有了用武之地,因其跟随马氏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才得到了马腾的不断提拔重用,从一般兵卒,相继提拔为校尉、中郎将、都亭侯。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成事干一翻事业,不但他自己要有才能本事,更关键的是他能不能遇到有赏识提拔自己的贵人。很显然,庞德生命中的贵人就是马腾父子,正是马氏父子成就了庞德的名声地位。然而庞德却是个不知感恩戴德的人,最后竟投靠了马氏的仇人曹操,之所以会这样,在于庞德是个非常自私的势利眼小人。马超投靠汉中张鲁后,曹操征伐张鲁,张鲁难敌曹操,只好投降,马超因和曹操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就出逃益州,投靠了刘备。虽然马超有不顾父亲弟弟在朝,发动叛乱,致马腾及弟弟等家族二百余口被杀的惨祸,但马超一直都是把庞德作为心腹爱将善待重用的;作为庞德,即使对马超的不孝行为不满不屑,想离开马超,也不能去投靠有害死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恩人的仇人曹操。庞德不顾忠义毅然投靠曹操,正说明庞令明是个势利眼小人。在他看来,曹操当时是最有实力最能统一天下的人,刘备、孙权之辈都难成事,什么忠君忠主,什么道义诚信,什么以怨报德,在自己前途名利面前都不算什么。这从他能投降曹操,以后被关羽俘虏却不愿投降蜀汉更突显了他是势利眼小人。故主在蜀汉,他却宁死不愿归降,说明他一方面担心在曹魏的家人被害,另一方面更在于他根本就看不上蜀汉和故主。

庞德为了个人前途,毅然离弃旧主,是谓不忠;投靠害死恩人之人,以怨报德,是谓不义;唯个人前途名利是视,不辨是非曲直,争杀故主所在之国,是为不仁。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之人,竟被一些人冠以“忠勇”,真是可笑至极!


sunjin72976689


忠臣不侍二主,好女不嫁二男!<strong>

庞德先随西凉后投曹魏,看起来确实有点儿反复无常的感觉。但事实上,这不能怪他,起先他庞德在西凉军中也是一员猛将,无论是在马腾还是其子马超帐下那都是一员虎将。

特别是后来马超起兵反曹,庞德也是冲杀在前,绝不含糊。即使是后来马超战败,投奔张鲁。张鲁对马超不薄,好生待他。但结果咱们都知道,马超后面和张鲁闹掰,投了刘备,首先姑且不说马超人品如何。仅仅是他这随意更换阵营就让庞德有了不跟随他的理由。毕竟马超和庞德不是关羽刘备,他们只是上下级,不是兄弟。

随了张鲁之后,庞德其实也算是张鲁阵营中的一员。而且马超复叛之时,他庞德正好在张鲁营中。显然,马超完全没有考虑部下的生死。而这也是马超的一贯作风,当年他父兄家眷全在曹操手中,他都敢造反,别说这一小小的庞德了。

所以,庞德和马超分开是没问题的。

而后张鲁投降曹操,庞德受到曹操礼遇,心中感激,自然也归入到曹操麾下。

曹操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拉拢人才方面可是一绝,只要来到他麾下,没有不服的。也就是关羽这样的人,能够抵住曹操。

而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庞德。庞德宁死不降,这也恰好说明了他的气节,他是个忠心之人,只是马超抛弃了他。

当然,庞德选择曹操还是有着许多的现实好处

第一:正统的朝廷还是在曹操这边。

无论是古时还是近日,我们做事情总要有一个合理的名义,不然这件事就不会被“天道”认可。

在马超所部失败之时,大汉朝廷是依旧存在的,虽然这时候的献帝是一个标准“傀儡”,但是在名义方面却是最为正统的。

汉朝在后期实力大大减少,不过它仍然是受大众承认的中央政权,就连曹操这样有能力的军阀都不敢贸然篡汉,足以看出汉庭的招牌还是有影响力的。

而对于庞德来说,如果跟随旧主投靠川蜀,那无疑是一种“叛国”行为,如果来到了曹操手下为官,那么自己仍然是汉朝臣子的身份,所以在权衡过以后,他还是选择了做“正统之臣”。

第二点:投降曹操地位会有所提高

此人在马超阵营中只不过是一个下属,在马超未投降之前,他的身份最多算是“二等手下”,可马超进入川蜀以后,他的身份会从“主公”降为下属

那么马超手下之人的地位也会跟着降低一级,成为标准的“奴下奴”,这对于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了。

可如果投降了曹操以后,由于自己“头上”没有更高一级的掌管,所以他的地位也可以跟马超持平了,地位的升高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他也可以在曹操帐下建立属于自己功勋。

所以在这样的考量之下,庞德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完成“创业”。

第三:分散家族势力,规避灭亡风险。

这个原因看起来就有点深度了,虽然当时的情况是曹魏实力稍强,蜀吴二国实力稍弱,但是哪一方才能够真正完成统一还是很不好说的。

那个时期的家族往往有很多的家庭成员,这些家庭成员想要在乱世中维护家族的发展,就必须采取一些规避风险的措施。如果一家人全部效力于一方势力,那么就等于把家族的命运“捆绑”到了一位军阀的身上,那么这位军阀覆灭以后,自己的家族也会跟着没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时有很多亲兄弟或者堂兄弟都选择了加入不同的阵营效力,这样一来无论是哪一方统一了天下,自己的家族都能很好的发展下去。这件事儿干得最好的就是诸葛亮他们家了,诸葛家族一门三杰,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他们虽同出一门,但分仕三国。诸葛亮塞蜀汉、诸葛瑾在东吴、诸葛诞在曹魏,个个位极人臣,被誉为“龙虎狗”。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

在马超投降之后,庞德的家族成员有很大一部分跟随了旧主降刘,而庞德也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进而加入了不同的阵营。后来庞德被关羽所俘,关羽也曾用其亲人和旧主劝他归降自己,不过庞德却选择了守节而死。

不过在他死后,他的四个儿子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最后也都被封为君侯,庞氏家族也因此继续繁荣了下去。

综上所述,他投降曹操是具有很多现实意义的,不但给自己正了名声,还能提高地位以及维护家族的发展,从当时纷乱的局势来看,他的做法还是非常明智的。


白话历史君


庞德不愿追随故主马超投降刘备,原因有三说法,一个是因为当初马超决定离开张鲁投降刘备时,马超只带走了马岱,庞德却因病被马超抛弃在张鲁那里,后来张鲁投降,庞德归顺曹操,受到曹操的赏识,于是对曹操忠心耿耿。这个说法出自《三国演义》,当然有贬低马超,说马超不顾部下生死的嫌疑。




另一个说法是庞德和马超及庞柔在投降刘备的过程中走散,庞德为曹操所擒,曹操非常欣赏庞德,不但不杀,反而好言劝慰,庞德感恩不尽,从此成了曹操手下的一名忠心不二的将领。这个说法说明庞德投降曹操也是无奈之下的举措,与马超的人品无关。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自三国志,庞德之所以没有跟随马超投降刘备,只因为马超与张鲁意见不合,受到张鲁部下的排挤,秘密想刘备具书请降,刘备答应后,马超辗转投降了刘备,为了防止泄密,临走只带走了新腹马岱。这种说法说明不了马超的人品,却能说明马超对庞德的不信任,所以庞德在马超投降刘备后,跟随张鲁投降曹操也不为错。更何况曹操对庞德确有知遇之恩。

《三国志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中庞德自述,充分表达了庞德对曹操的感恩戴德之情:



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魏略曰:德从兄名柔,时在蜀。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



其实,庞德无论因为什么而投降了曹操,他的选择都是值得的。如果他跟随马超投降刘备,马超尚要在关张眼前受些委屈,更何况马超都下的庞德!而投降曹操,则可以独立自由的将军之身,率所领与曹仁共攻敌阵,更何况他在曹营深受曹操赏识呢。


萍风竹雨123



庞德刚毅果敢,光明磊落,忠义双全;

以庞德的性格,也许会瞧不起马超,毕竟马超连父母、兄弟都不管不顾;但这不是庞德不追随马超的原因,第一次不追随马超,是因为马超把他放弃了,马超投刘,并没有告诉庞德;第二次,庞德宁愿身死,也不愿投降蜀国,跟马超没多大关系;马超只是刘备手下一将,即便庞德投降关羽,跟马超也没有关系;他之所以宁死不降,是因为报恩,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早期的庞德,非常勇猛,在马腾的帐下,为第一猛将,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

早年的他,跟随马腾,平定羌人、氐人叛乱,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他又帮助马超抵御郭援、高干等人;庞德担任先锋大将,身先士卒,领军到处,无有不破,最终大获全胜,亲自将郭援斩首;

后来张白骑叛乱,庞德跟随马腾出军,在崤山之间大破敌军;

庞德每次出战,都能收获颇丰,总是冲锋陷阵,攻破敌营,击退敌兵;是马腾军中,最勇猛的将军;

同时,庞德还是马腾、马超方面的元老大将,从马腾起事,便一直追随马腾,杀敌斩将从不含糊;


那么!对马氏集团如此重要,又以“忠义”著名,宁死不降的庞德,为什么不跟随马超投奔刘备呢?

  • 不是庞德不追随马超,而是马超放弃了庞德;马超准备脱离张鲁,于是偷偷写信给刘备,希望刘备可以接纳他;刘备同意了他的请求,令他率领大军,前往成都,包围刘璋等人;——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并没有通知庞德,所以不是庞德不忠义,而是马超把他抛弃了;
  • 由于马超的投降,庞德在张鲁阵营,日子一定不好过;他的老大投降了,张鲁对他,哪还有什么信任;除了时刻提防,无故猜忌,以及打压之外,还能有什么;可以说,庞德在这段日子里,肯定是备受煎熬;
  • 正在庞德最颓废的时候,他遇到了曹操;身为降将,曹操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加以重用,当面授予“立义将军”称号;
  • 此时的曹操,对于庞德来说,是恩人,是伯乐;是曹操把他从“谷底”拯救了出来;而把他踢下谷底的,正是他的旧主马超;

所以庞德不可能再度追随马超,他要做的,仅仅是报恩,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报答曹操的再造之恩;宁做国家鬼,不做贼人将!!好一个庞德将军,忠义无双,教人敬佩!!


爱尚文史


何为忠义?何为不忠?简单的说,忠心于眼前的主公就是忠义,这一个方面来看,庞德算是一个忠义之人。他既没有出卖故主,也没有嫌贫爱富,抛弃落魄故主,转投有权势的新主。

很多人过于关注庞德的主观意志,而忽视了当时的客观环境,事实上,庞德是迫于无奈才投降曹操的。



庞德原本是马腾手下的骁将,在马腾进京作官后,庞德就跟随马腾的长子马超,马超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成一个忠义之人,只因为他反对曹操,事实上,马超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人品低下,他反抗曹操就是为了一已私利。

曹操第一次借道关中之时,马超等人认为曹操有染指关中的意图,于是联合西凉及关中十部军阀反叛曹操,这就是一场军阀之间为了争抢地盘和利益的战争。



由于这场战争是曹操主动挑起的,在击败马超之后,曹操并没有对马超留在邺城的族人进行迫害,但是仅仅一年之后,马超卷土重来,杀死曹操任命的地方官,占据冀城作为反抗曹操的基地。

如果说马超第一次与曹操对抗还有被迫的成份,那第二次则是马超主动对曹操在关中的势力发动进攻,马超明明知道曹操手中握有在邺城当人质的族人二百多人,还是擅自发动了对曹操的战争,马超图什么?



换句话说,马超明明知道自已的反抗会给家族中人带来灭顶之灾,却依然为了自已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等不切合实际的利益,放弃了家族中人的性命,马超的所作所为是什么?

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在东汉末年,世家大族兴起,马超也是出身将门世家,算是大家族,当时尤其重视家族利益,甚至为了家族利益放弃国家利益都大有人在,但是马超偏偏毫不在乎家族利益,在以孝治国的东汉,是不可想像的。



马超在临死前曾给刘备上了一份文书给刘备,算是作为马超的遗言,马超是这么说的:

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请将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马超到死也没有弄明白,他家族中人为何而死,马超到死也没有搞清楚,何为孝?何为忠?两汉以儒家治家,儒家讲三纳五常,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马超又做到了哪一条呢?



而且马超还不是第一次抛弃家人,在冀城之战失败后,马超就南下投降张鲁,在张鲁处得不到重视,又因为受到刘备的邀请,因此马超再次南下投降刘备,并且这一次马超投降刘备时,只带了从弟马岱一起,其他人,包括自已的妻子儿子和庞德都留在张鲁那里。

换句话,马超就是再次抛弃家人还有部分部下,其中就有庞德,自已投靠刘备去了,后来曹操攻打张鲁,马超留在张鲁那的庶妻改嫁,儿子被张鲁所杀,旧部全部投降曹操。



现在回过头来看庞德,何时主动离开过马超,马超与曹操打潼关之战,庞德跟随,马超打冀城之战,庞德跟随,马超战败投降张鲁,庞德跟随,马超反攻关中失败,庞德还是跟随。

虽然不敢说庞德有多么的忠心,但是庞德在马超最低落的时候,起码没有背叛马超,如果庞德想背叛的话,任何一场战争都能背叛,如果庞德想自主离开的话,就不会跟随马超到汉中投降张鲁。



是马超将庞德抛弃在张鲁那里,至于什么原因,目前也无法得知,也许是马超让庞德保护家小,也许是马超根本不在乎家小与庞德,总之,马超走了,没带庞德。

身在汉中张鲁处的庞德举目无亲,又是败军之将,能往哪里去?要不投靠张鲁,要不投靠攻打张鲁的曹操,难道还能穿越重重山川险地南下去找马超不成?



况且,庞德目睹马超的一切,知道马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马超是一个只顾自已,不会顾及家族和属下的人,再跟着这样一个人,有何前途可言!任何人在庞德这个位子,也肯定会投靠曹操而不会继续跟随马超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三国志》记载:庞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今甘肃天水武山县)人。年轻时的庞德,曾担任郡吏州从事的小官职。汉献帝初平年间,庞德投奔到西凉太守马腾帐下,并跟随马腾攻伐叛乱的羌、氐胡族,屡建奇功,因此被攫升为校尉。

建安年间,曹操在取得官渡之战大胜后乘势率军开至黎阳(今河南濬县),以讨伐袁绍子袁谭、袁尚;袁谭派郭援、高幹等率军攻打河东(今山西夏县);曹操遣钟繇率关中诸将前去征讨。

庞德跟随马腾之子马超也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抵御郭援、高幹。庞德骁勇过人,担任前锋,率先进攻援、幹,不仅大破敌军,还亲自斩首郭援,因此立下大功,被晋封为中郎将,还被赐爵都亭侯。

黑山黄巾军首领张白骑(张晟)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作乱,马腾率庞德等将领前往讨伐,在东、西崤山之间(今河南洛宁、陕县、渑池交界处)一举击溃张白骑。

庞德武艺绝伦,勇冠三军,每战皆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锐不可挡,且能屡屡获胜,在马腾军中除马超外就属他最勇猛善战了。

后来,马腾攫拔他为卫尉,他却没有赴任,而是自愿留下来追随马超。庞德不仅有勇,而且善谋,经常出谋划策,是马超最信赖的左膀右臂,他对马超亦是忠心耿耿。

后来,马腾被曹操诛杀,并被夷三族,幸存的马超尽起西凉兵攻击曹操。

马超军在渭南被曹操击败,庞德跟随马超逃奔至汉阳(今甘肃甘谷县以东),据守冀城。

不久,势单力孤的马超又辗转逃往汉中(今陕西南郑以东)依附张鲁,庞德也随他一同前往。

后来,曹操亲率大军攻伐汉中,张鲁不敌,遂献汉中投降。马超不愿投降杀父仇人,遂逃往西川投奔刘备。不知为何,这一次庞德没有跟随马超入川,而是随众人一起归附了曹操。

爱才的曹操早就听说庞德能征善战,勇猛过人,立刻任命他为立义将军,并封他为关门亭侯,赐食邑三百户予他。

有人说,庞德在曹操率军取汉中时不愿与旧主马超同生死,共进退,而是投降了马超的死敌曹操,实属不忠不义的忤逆之举。明末清初的学者毛宗岗如此评价庞德:“其后既不肯背曹操而降关公(指关羽在襄樊战役中水淹七军,擒杀庞德一事),其初何以背马腾(超)而降曹操?故庞德之死,君子无取焉”。由此可见,毛宗岗对庞德是持否定态度的。

也有人说,庞德之所以不愿再追随旧主马超,是因为马超不讲原则和道义,人品龌龊,他是“背父叛君”、十恶不赦的坏人。这样的人怎么值得庞德执鞭坠镫,舍命追随?

据《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记载“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及遂等反,太祖征破之。语在武纪。遂奔金城,为其将所杀。超据汉阳,腾坐夷三族 ”。

意思是马超、韩遂在建安十六年举兵造反,曹操率军大破西凉军,韩遂逃到金城,被其部将所杀,马超则据守汉阳(甘肃甘谷),其父马腾因儿子谋反遭株连,被曹操下令诛灭三族。

很明显,是因为马超扯旗造反在先,马腾遭连累被杀在后,是儿子铤而走险直接导致老子马腾被杀,还被灭三族。马氏一族数百口男女老幼,只有“祸首”马超和族弟马岱两人幸免罹难。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伦理孝道的族群,马超造朝廷的反,在传统观点看来就是叛君 ,他造反连累老父被杀,是背父,因此姜叙的老母亲曾指着马超的鼻子怒骂道:“你这个背父叛君的恶贼,天地岂能容你!你咋不早点死?竟然还有脸出来见人《三国志·魏书·杨阜传》”?!马超听后无言以对,只好保持沉默。

因此,以忠勇著称的庞德不屑于与这样的人为伍,这才在汉中被曹操攻占后毅然抛弃故主马超,弃暗投明,归附曹操。

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庞德不愿追随马超而是投降曹操却有另一种说法。

马超兵败渭南后,庞德随其辗转投奔汉中张鲁。后来,刘备自荆州溯江西上攻伐益州(今四川),益州牧刘璋向张鲁求援,马超自告奋勇,率军前往葭萌关阻击刘备,刚好庞德患病不能随行,于是留在汉中调养。不久,马超居然归降了刘备。

曹操亲征汉中,张鲁命滞留在此的西凉猛将庞德出战。曹操对庞德之勇早有耳闻,想得到他。庞德果然剽悍,他接连与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四将单挑,毫无惧色,且越战越勇,逐一击退四将,曹操见其勇壮,大为激赏,发誓一定要招纳他为己效力。

谋士贾诩献计,重贿贪得无厌的杨松(张鲁帐下参谋),诬陷庞德私通曹营,张鲁大怒欲斩庞德。幸亏功曹阎圃极力劝谏,张鲁才改口道:“明日对阵,你若赢不了的话,就提头来见”。庞德百口莫辩,只得含恨退下。第二天,他与曹营悍将许褚厮杀,许褚诈败佯输,拍马而逃,庞德不疑有诈,紧追不舍,却掉入早已布好的陷阱中被曹军活捉。曹操亲自为他松绑,并好言相劝其归降,他痛恨张鲁不仁,遂归顺了曹操。

庞德归曹后屡立战功,濡须口之战击杀东吴名将陈武,汉中之战中又击败蜀国悍将魏延,救了曹操一命。

庞德为何不愿追随故主马超而是投降了曹操,个人觉得《三国志》里的记载更贴近历史事实。

后来,蜀汉荆州守将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由于彼时襄樊一带连续下了十几天暴雨,汉水猛涨,魏军缺少船只,于禁、庞德等人只好在河堤高处避水;关羽率水军前来攻打,庞德箭矢用尽,宁死不降,与蜀军短兵相接。然而水势愈发汹涌,魏将纷纷投降,庞德夺得一艘小船,准备返回曹仁大营,不幸水势太急,小船倾覆,庞德独自抱住船板顺水漂流,被关羽部将周仓擒住。见到关羽后,庞德傲然而立,拒不下跪。关羽劝道:“你哥哥现在汉中,我欣赏你的义烈,要拜你为大将,为何不早降呢” ?

庞德大骂关羽道:“小子,哪有投降将军?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刘备一庸才耳,那里是魏王对手?我宁做国家鬼,也不做贼人将” !关羽大怒,下令诛杀了庞德。曹操闻讯大恸,封其二子为列侯。曹丕上位后,又追谥庞德为壮侯。庞德子庞会非常勇毅果决,大有乃父风范,后官封中尉将军,随钟会、邓艾灭蜀,破成都后他为父报仇,将关羽的后人诛戮殆尽......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庞德因为与关羽一战,所以名声还是比较旺的,他先是与关羽交战,然后用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不过应该是指射中了关羽的头盔的额头,或者力道不足,没有贯穿关羽的前额,否则荆州之战就提前结束了。

庞德与于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于禁选择的是向关羽投降,而庞德选择的是誓死不降,他的一些部将打算投降,都被庞德给杀了。

庞德跟部将成何说:我听说良将不会因为怕死而句且,也不会因为想要求生,而毁掉了自己的名节,今天就是我的死期。

庞德落水之后被关羽俘虏,关羽对他说,你兄在汉中,我想让你为将,你怎么不早早投降呢?请注意,这时候说的庞德之兄,并不是指马超,而是指庞德的堂哥庞柔,当时就在西蜀。

而庞德骂道:竖子!魏王带甲百万,天下闻名,而刘备只是一个庸才,哪里能够相敌,我是国家之鬼,也不成为贼将的。

曹操听说庞德战死,而于禁投降,不禁感叹道,于禁跟我出生入死三十年,怎么到头来,反而还比不上庞德呢。

曹操封了庞德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继位的时候封了庞德的四个儿子为关内侯。

由此可见,庞德不降关羽,确实是因为他的忠诚,他忠诚于曹操,正如张辽一样,先从吕布,后从曹操。

庞德开始是跟随马腾的,马腾入京之后,就跟随马超,马超在潼关被曹操打败之后,就带着庞德投奔张鲁,而后来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庞德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有选择再跟随马超了。

但从三国志的记载,庞德应该不是因为马超的人品,否则也不会随马超到张鲁那里,而是他觉得到刘备那边没有啥前途,所以就没跟着,后来跟张鲁一起投降曹操,曹操对他确实不错,所以就效忠曹操的。

兴许三国演义的解释会更加好一些,庞德因病留在张鲁,而没有再跟随马超。


历史简单说


这倒也不是,庞德之所以不愿意去蜀国去找自己曾经的老主人,马超跟马超的人品没什么关系。

庞德是什么时候到曹操的阵营里面,是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进攻张鲁,张鲁派庞德统帅军队前去迎战曹操,结果曹操在挣钱,抓了庞德,然后使用反间计,让庞德对曹操甘心臣服,庞德本身他是要跟马超一起去成都的,结果,庞德生个病,所以只好留在了汉中,替张鲁作战,这件事情就已经很不光彩了,后来又投降了曹操。

就在这个时候,庞德在曹操的时候就像得到了重用,详情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曹操是如何对待关羽的,总之曹操对于投降到自己手底下的将领,一般来讲待遇都不错,你比方说杀了他自己爱将和爱子的张绣,曹操也是竭尽全力的让对方能够得到自己心满意得得的职位。

在这个时候,庞德投靠了曹操,那肯定在曹操手底下安家立命了!所谓戎马一生,四海为家,最后总得要找一个归宿,庞德也在曹操手底下留下了自己的家眷!

在这个时候撞下了关羽进攻襄阳,曹操需要找一员猛将担当先锋,对抗关羽,关羽之威,当然曹操手底下所有的人都已经见到过,谁都不敢去当这个先锋,这个时候庞德可以说为了自己的奶粉钱,也必须得站出来。

庞德当然厉害,他抬着一口棺材,自在自己的军队面前,向全天下证明这一张我要打不赢关羽,我就战死!全天下都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庞德如果当时在投降关羽的话,那算得上是四姓家奴了!

其实关于于禁最后的投降这一点,大家都可以分析的出来,于禁在曹操手底下拥有无数的党羽和朋友,所以他投降也可以保证自己的家人获得良好的待遇,但庞德不行,庞德手底下有自己的家圈,但是他没有相应的朋友或者是党羽,为他照顾家人,(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如果他在阵前投降,那曹操铁定杀了他全家!

至于你说马超的人品问题,马超确实人品有问题,但就算是庞德投降了,处理庞德也轮不到马超说话,那也是关于的事情,再者,即便是马超真的遇见了庞德,那估计那也是亲兄弟一般的感情,为什么马超背井离乡,从西凉一路跑到刘备那里能有几个曾经的老人了?或者说曾经在西凉地区和他作伴的朋友已经没了,这个时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道理难道大家都不懂吗?

会说所谓庞德不投降,是因为马超的人品问题,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漩涡鸣人yy


庞德不愿在追随故主马超的主要原因是他看不上马超,而马超也不重用他。

从襄樊大战来看,庞德是个难得的虎将,庞德差点就把关羽斩于马下,可见庞德是多么勇猛,就是关羽这么孤傲的人也说了庞德真吾对手,就在水淹七军后,关羽也想劝降庞德,奈何庞德至死不允,关羽无奈只能斩了庞德。

那么在关羽都提了马超是你故主的情况下庞德为什么还不降了吗呢,要知道这是关羽给庞德留的台阶,庞德只需说愿去投故主马超就可活命,可庞德却说马超庸才尔,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庞德在马超部下过的并不好,马超乃是有勇无谋的人,马超虽然说也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可终究没成功,而庞德武艺可以说不逊于马超,庞德完全可以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马超可能不信任他,在马超部下庞德没有机会独挡一面,这也伤了庞德的心。

其实庞德的遭遇并不奇怪,当年张辽在吕布部下也这样,不同的是张辽后来遇到了曹操,一身才华才得以施展,而庞德的机遇不好,当时天下已经三分,而曹操也老了,所以庞德没有张辽的机遇,只能说遗憾了。


天宇的文史情怀


张鲁手下有将领陷害马超,想除掉他。马超自己慌不择路地逃离汉中,连自己的小妾、儿子都顾不上回家带走,只有身边几个人及一些亲兵跟随。彼时庞德在别处统军 ,马超来不及通知他一起逃走。

马超逃到武都,受到当地羌族人的保护。诸葛亮得知后派人劝说马超归附刘备,马超随即往成都进发。刘备当时正在统军围攻成都刘璋,接到诸葛亮的汇报后,就按照诸葛亮的计策,派遣自己的一部分军队秘密前往成都郊外等候,然后再在马超带领下冒充西凉铁骑兵临成都城下。刘璋听说大名鼎鼎的马超归附了刘备,并且带领战力强悍的西凉铁骑已经来到了成都,大惊失色,在法正写信连哄带骗下慌忙大开城门,投降于刘备。

马超投奔刘备后,庞德鉴于一家老小都在汉中,庞德只能继续留在汉中,在张鲁麾下夹着尾巴做人。不久曹操攻打汉中,张鲁假意抵抗一阵后逃离,跑到巴中,后来接受曹操的招降返回,被曹操安置到邺城,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一边享受着荣华富贵,一边继续大力传播“五斗米教”。这个“五斗米教”非同凡响,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正一道”的源头。

庞德不得已携带家小跟随张鲁一起归降于曹操。曹操素来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于是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食邑三百户。

庞德受到曹操厚待,自此踏踏实实地在曹营卖命。其一家老小都在曹营,庞德也不可能再去追寻马超。如若去追寻马超,不仅很难跑到刘备处,而且其家属会被曹操屠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