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民辦大學有前途嗎,畢業後能找到工作嗎?擔心花那麼高的學費,結果白讀四年學?

教育界的小仙女


翻開新華字典查前途,小明在上市公司當老總,小丁在技術部門當經理,我在大街上貼小廣告,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上什麼樣的大學是你前面那麼多年的努力。至於畢業後能走的多長遠也是看自己的拼搏跟機遇。四年大學生涯你能學到多少,怎麼學,也是看你自己。清華北大退學的也不是沒有。專科畢業的也一樣有飛黃騰達的。


百萬瀟灑哥


民辦大學存在很多問題,不過後期發展如何,也要看個人的能力!

民辦大學,基本上都是三本大學。 從1980年開始就有民辦大學,那時候民辦大學畢業生僅佔畢業生總數的2.8%左右。

到2000年以後,國家開始大規模的高校擴招,並吸引大量民辦企業的資本,進入高等教育辦學,增加大學數量,用於培養更多大學生人才!

民辦企業或資本,一般與公立大學合作,成立三級學院的方式辦學,比如說:青島理工大學青海學院、濟南大學泉城學院、煙臺大學文經學院等…


發展到2019年,民辦大學的畢業生,已經佔到畢業生總數的30%,也就是說社會上每三個大學畢業生,就有一個是來自於民辦三本院校。

但是,民辦大學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民辦大學沒有經費來源。

學費:民辦大學學費比較昂貴,大約每年的12,000左右,而公辦大學每年只需5000元。這是因為民辦大學,辦學主要依靠自有經費和收取的學費,而沒有財政補貼。

公辦大學每招收一個學生,國家財政就補貼給公辦院校12000元/年,再加上收取的學費5000元/年,總共收入17000元/生/年。比民辦大學高出不少!


招生:民辦大學,由於經費緊張,所以很重視招生。希望通過大量的學生收取學費,來彌補經費不足問題。

所以,很多民辦大學老師,不以上課為主要任務,而是以招生為主要工作任務。每年把大量心思用在完成學校分配的招生任務上,有的老師甚至帶著一部分學生去外省居住,長期在外地宣傳,當然收入也是挺可觀的,老師每招生一個學生會被獎勵2000元。

二、民辦大學管理制度鬆散。

教師沒有編制:民辦大學的教師是沒有事業編制的,完全屬於聘任制。所以很難吸引到優秀的教師資源,很多老師都是通過考事業編制,而進入公辦大學。

民辦大學,在招聘教師的時候有完全的自主權,不需要省裡進行備案和審查。如果這個民辦大學願意開出高薪並且穩定,那肯定是能吸引到人才。

但是如前所說,民辦大學沒有那麼多經費,所以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才。 很多民辦大學的教師,只具有本科學歷。而公辦大學至少要求博士學歷。


企業人員管理:民辦大學的管理人員來自於企業。都是企業的負責人,並沒有大學管理經驗。

並且這些商人以盈利為主要目的,所以在大學管理的時候,往往出現很多問題。

前一陣,就有一所民辦大學,因為過度節節縮減開支,而遭到學生們的吐槽。這所大學居然為了省電,晚上自習室和宿舍統一停電…

由於,沒有得到上級教育部門的財政補貼,所以民辦大學受上級部門的約束比較少,上級部門管理力度也比較小。很多教育部門的文件,在民辦大學都得不到實行。

三、人們對民辦大學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

社會上的企業,對三本畢業的學生,有很大的偏見。很多企業的招聘的時候,明確規定:不接受三本院校的畢業生。

所以,民辦三本院校學生畢業時,就業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便是進入到企業裡邊,也會被長期歧視。


但是,未來發展如何,取決於個人能力。

1.至少具有本科學歷

不管民辦本科院校有多少缺點,但至少畢業之後具有本科學歷。

並且,民辦本科學歷,與公辦院校具有同等的效力,在國家層面是被認可的。

所以,可以參加國家組織的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進入國家體制。

我的一個同事,民辦三本學院畢業,畢業的時候進入了一個事業單位改制的企業裡工作,企業領導知道他是民辦大學畢業之後,故意讓他的實習期延長了一年!

後來他因為表現不錯,正式跟這個企業簽訂了用人合同。並且,他還仍然積極的準備事業編考試,最終考上了上級事業單位。


2.看個人能力

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最終還是要看個人能力。

很多民辦大學畢業生,比公辦大學具有活力。他們在大學的時候就幹很多的兼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

我的一個朋友,也是民辦大學畢業的。她畢業之後,進入企業工作了兩年,然後很快就掌握了這個企業的核心技術。

之後選擇自己創業,從事建築消防門的銷售和安裝。自己就能夠招投標項目,然後組織工人安裝施工,每年能營收50萬。比那些公辦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強多了。


牽牛花牽牛郎


我是專門做高考規劃指導的,過去十年輔導了近萬名考生,我從學校教學及考研就業兩個方面給你一些建議!這些經驗都是過去的考生入學及就業後給我的真實反饋!三本院校在我們國家是本科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有750餘所本科民辦院校,其中包括民辦高校150所及600所獨立學院。

第一教學質量,這個很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水平。三本中有相當一部分學校師資很棒的,比如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南開濱海,南大金陵,河大民生都是一校兩園,一套師資人馬,其實你忽視畢業證後的幾個字,就真的是上了個好學校!

第二管理質量,目前很多三本學校管理高於60%的公辦學校。比如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需要勞動教育,校園內連老師都不允許抽菸喝酒。濰坊科技學院出了名的考研神校,考研率25%四分之一的學生都考上研究生,那準備考研的人絕不低於總人數的60%吧,你想想這樣的學習氛圍幾個公辦學校能比。這樣的學生不成材,有點難吧!

第三環境質量,類似中傳南廣,北理工珠海,這些學校明確我們不以盈利為目的,就是學費的每分錢都用於教育,所以你去這兩個校園看看設施齊全,就差配個保姆了,你們孩子去了不吃虧。現在有多少公辦學校還在和老鼠為伴吧?

第四碩士點,民辦學校北京城市學院,河北傳媒,黑龍江東方這些都有碩士授予權,這可比很多公辦的強多了。比如上海商學院別看收分老高,連個碩士學位都沒有。

第五學校資源,很多獨立學院都有人才立交橋計劃,比如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溫大甌江學院等等都可以在大二進入主校學習,多好啊!

第六就業機會,就業大典型就是寧波大紅鷹,北京吉利基本對口企業都收走了,所以近年統計局數據發現三本就業率遠遠高於公辦學校,而且僱主滿意度最高。畢竟三本學到是實用技術,而不是過多虛的理論。

但是三本學校確實魚龍混雜如果選擇不慎很容易選到啥也不啥的花瓶學校,一事無成也大有人在。所以三本高校大有作為但是需要慎重挑選,以免後悔!


志願老費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孩子,放心吧!四年不會白讀的,只要你肯努力,將來一樣可以發光發熱。

民辦本科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本科高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是本科。

民辦本科包含2種類型:民辦二本和民辦三本。大部分情況下,指的是民辦三本。

民本大學的畢業證書,與公辦大學文憑相同、學歷相等,學生同等納入國家助學體系,在政府資助、評獎評優、升學就業、社會優待等方面與同級同類公辦本科高校學生享有同等權利。


案例分享——他大學讀的民辦本科,現就職於某人民醫院。

他是老穆的好朋友,我們暫且稱呼他“貴貴”。

貴貴第一年高考落榜了,於是選擇了復讀。

第二次參加高考,他還是落榜了,無奈之下,選擇了一所不錯的三本醫科大學。

貴貴上的是五年一貫制醫科大學,一年下來要花3.5萬元,五年下來將近20萬。要知道,這可是16年前啊!

畢業後,他直接考進了縣人民醫院,薪資待遇各方面都還不錯。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他家裡人為了省錢,孩子還能當上醫生嗎?

試問,民辦大學沒有用嗎?

(一)民辦本科,四年讀下來究竟要花多少錢呢?

老穆給大家縷一縷,如下:

【1】學費:15000元/年,四年就是60000元。

【2】住宿費:1500元/年,四年就是6000元。

【3】生活費:1200元/月,9個月就是10800元/年,四年就是43200元。

【4】生活用品:200元/月,9個月就是1800元,四年就是7200元。

【5】學習用品:100元/月,9個月就是900元,四年就是3600元。

【6】其它額外開銷:5000元/年,四年就是20000元。

【一年費用總計】35000元

【四年費用總計】140000元

如果孩子大學願意勤工儉學的話,大學費用還要降低。

我們按1000元/月計算,一年就是12000元,四年就是48000元。

【一年費用總計】35000元 — 12000元 = 23000元

【四年費用總計】140000元 — 48000元 = 92000元。

老穆之前算過,普通公辦本科四年讀下來,也得要七八萬。如果你的孩子懂事,願意勤工儉學的話,民辦本科是花不了太多錢的。


(二)民辦本科也是本科,它所享有的待遇和普通本科是一樣的。

民辦本科畢業後,同樣發放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當你畢業後想報考教師、醫生、公務員、銀行職員、企事業單位時,都是可以報名的!


(三)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大學白讀,不妨做好以下幾件事。

【1】大學四六級儘量一次性過,如果你是英語專業,最好過專八。

【2】好好學習,爭取獲得校、國家獎學金。

【3】如果你能力較強,可以參加學生會,甚至競選學生會主席,對你未來發展有很大好處。

【4】如果你成績足夠優秀,不妨去考研。

【5】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入黨。

【6】千萬不要翹課、沉迷於遊戲,更不能掛科。

【7】能不談戀愛,就不要談戀愛,以免耽誤學業,還浪費感情。

【8】與你的輔導員處好關係,或許對你今後的學業和工作有較大幫助。


(四)如果你不認真學習,不務正業的話,照應會被學校開除。

【1】讓那些天天睡大覺、天天打遊戲、天天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復返。【2】我們要讓學生畢業和課程難起來,不能是一進了學校就進了安全箱,不好好學習的學生畢不了業。

這就是教育部的態度,也是現在大學的態度。

試問,你在大學不努力,憑什麼讓你畢業呢?


【結束語】人,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倘若就此放棄讀大學,難不成下來打工?望你三思而後行······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有時候擔心是多餘的,因為你沒有更好的選擇!大家都心知肚明,選擇民辦大學是你最後一步棋!所以不管你民辦大學在讀,還是在讀高中,都不要把事情想複雜了,做好目前手頭上的事情最重要。

首先,就目前來說我們的民辦大學的確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我之前在某民辦大學做過老師,我很清楚那裡的運作模式。教育教學基本上沒有問題,都是在省教育廳的統一指揮和督導下依法辦學,該開設的課程也一樣不少,只是師資力量弱一點,本校的固定師資起點比較低,外面過來兼職的會好一點。

另外,民辦大學的很多活動內容都是為了更好的招生宣傳,這就會導致讓在校生頻繁的參與各種活動,而且活動費用都是學生支出。大家看到的都是民辦大學的學費高,一個學期平均下來要上萬元,但是更多的費用還在學費之外。這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起的。

其次,民辦大學的課程設置與市場有點脫節。民辦大學的生源質量本來就不好,但課程設置還比較死板,理論課程過多,導致技能實踐課程較少,這是不符合當前民辦大學發展定位的,是不能走綜合性普通大學的學術之路,只能走高職之路。

與此同時,大學生們混日子的現象在民辦大學也是司空見慣,上課睡覺,玩手機,曠課,甚至還有在課堂上打牌,喝酒的,這樣的學生就是到了清北也是註定畢業就是失業的。

由此可見就讀民辦大學費用不少花,就業還有難度,但事情往往都是有轉機的,也並非就是絕對沒有出路,我看很多人三本本科畢業也照樣考研,進國企,進外資企業,關鍵還是要看個人的努力程度。

1、少參加所謂的校園活動,大多數都是浪費精力,浪費金錢。

2、腳踏實地多學知識,多去其他公立大學校園去感受不一樣的學習氛圍。

3、多學專業技能,如果學校不開設相關培訓,可以去校外擇優選擇幾項。

4、可以嘗試提前進入實習崗位,給自己以更多的鍛鍊。

5、如果準備考研,要提前準備,大二基本上就可以開始了。

天無絕人之路,在你分數不夠的情況下,你只能選擇就讀民辦大學,這是沒辦法的,過多的糾結只能說是沒出息,要相信結果和付出大概率上是對等的。雖然你還不太認可民辦本科學歷,但你知道全國還有12億人的學歷是在專科以下的,所以你仍然屬於社會的精英階層,有足夠的實力去衝擊人生的高點,加油!

你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哦


美蛙英語


民辦大學分為兩大類型,包括普通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

下表是2019年全國排名前10名的獨立學院名單(校友會版):


下表是2019年全國排名
前10名的普通民辦高校名單(校友會版):
民辦大學有三個最大的特徵:

1.民辦大學是所有本科層次大學中,高考錄取分數最低的一層,再往下就是大學專科了;

2.民辦大學的學費相對於公辦大學來說,的確比較高,有些甚至高達6倍左右;

3.民辦大學由於屬於本科層次中的最低一層,社會認可程度肯定要比公辦大學低比較多,導致在社會上直接就業時競爭力相對比較弱。

以上三個民辦大學的特徵表明,高考生去就讀民辦大學,很多時候實在是情非得已。這主要是受到高考考分比較低的原因壓制,但又想取得本科學歷,只好選擇大家都很不情願去就讀的民辦大學。

也就是說,就讀民辦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是高中階段的中等生。這些學生相對於那些優秀生來說,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要不就是天賦本來不錯,或迷戀遊戲、或追星成迷、或全身心談情說愛,導致學業小部分荒廢,高考成績不理想完全是咎由自取;

要不就是天賦本來就不怎麼樣還懶,高考成績不理想只是其應得的結果;

要不就是天賦本來就比較差,儘管也很努力,但實在力不從心。這一類學生能就讀上民辦大學也是值得鼓勵和表揚的。

因此,民辦大學的學生,更多的應該是從自身角度去總結曾有的教訓。否則,起點本來就低,再加上自己不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成天得過且過,那就真的對不起自己,對不起那高昂的學費了!


再回到本問題。

民辦大學雖然是本科層次中最低的一類,但它好賴是個本科,怎麼樣也比專科高了整整一個層次,這個優勢是明擺著的,不容置疑。

至於民辦大學有沒有前途、畢業後能不能找到工作的問題,關鍵中的關鍵是看學生個人。北京大學夠牛吧,不一樣有賣豬肉的嗎?廈門大學夠厲害吧,不一樣有烤麵包的嗎?但人家就靠賣豬肉,一樣可以成就大事業!

其實,無論你就讀什麼樣的大學,只要你能夠潛心研學,專心攻讀,都一樣可以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馬雲,不過是杭州師範大學畢業的,但並不妨礙他成為新經濟界的亮眼明星,成為互聯網的嬌子。

就算是民辦大學,以後一樣可以考研,一樣可以考博;也一樣可以參加公考,一樣可以考編!道路都擺在那,就看你怎麼去選擇。

你說呢?


感動時代


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為你解答。

從題目來看,題主現在面臨的情況考不上更好的大學,沒有更多的選擇。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的路一般就三條路:一是出國留學,二是上民辦本科,三是上高職專科。

如果經濟條件好,肯定是出國留學好於民辦本科,好於高職專科。出國留學從簡歷上看肯定更漂亮一些,但出國留學在花錢上可能就是無底洞,4年大學準備100萬都不一定夠,一般家庭恐怕難以承受。專科畢業生雖然比較好找工作,但崗位層次還是要差一些,更偏於技術工作,藍領。

而上民辦高校起碼能拿一個本科學歷,將來還可以有更多可能性。而且學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貴,除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外,其他專業的學費也就比公辦高校貴上一倍多,一年1萬多,多數家庭還是讀得起的。即便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很多家庭撐一撐也能承擔得起。

民辦高校中有一些很有實力的高校,這些學校的教學管理往往比一些公辦三本學校更嚴格,比如很多網友提到的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要求學生白天不能回宿舍。雖然這個規定有些反人性,不太像大學,但對於那些想學習的孩子來說是件好事,學校也不失為一個好大學。學校學風好了,學生素質高了,用人單位也會更加認可了。因此,選擇一個靠譜的民辦大學,前途更有保障。

不過,我這裡想著重說另外一個問題:民辦大學畢業生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

從現實情況看,民辦大學畢業生在就業中存在一定劣勢,在用人單位眼中,肯定會降半格使用。所以在求職時,適當降低一下自己的心理預期,會更容易找到工作。

最近我身邊剛好有一個案例。我辦公室同事的愛人,今年剛從211學校英語專業研究生畢業。因為家庭原因,首先就想在學校或者學校下屬單位就業。但她的本科學校是一所三本獨立學院。這就是一個硬傷.學校的正式編制崗位、人事代理崗位都是進不來。問了問學校下屬的成教學院、出版社等企業單位,仍然不符合招聘條件。高校這條路基本上不通。

我們就建議她考小學老師,但她覺得自己之前沒有準備,現在準備的話週期太長,壓力太大。而且她對複習考試也有牴觸心理。最後就只能建議她去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了,先就業緩解一下家庭經濟壓力。但她又不想去,說之前本科畢業就能去,現在211大學研究生畢業,還去做這個,接受不了。現在畢業已經好幾個月了,工作還沒有頭緒。如果不調整預期,想找個合適的工作真是不太容易。

我還有一個朋友,也是民辦本科畢業,畢業後工作了兩年。今年考上985研究生,應該說是非常努力,也非常幸運。考完之後信心也比較爆棚,就考慮要不要讀一個碩博連讀,然後畢業回家鄉的一個省屬高校當老師。我勸他想清楚了,如果讀博士,至少還得7、8年時間才能找工作,到時候是否能如願真很難說。於是他就假裝應聘者給那所學校人事處打了個諮詢電話,答覆是,他這樣的第一學歷很難進去,建議他去三本學校看看。所以,他最後認清現實,不打算考博了,打算畢業先就業。

這其實就是民辦大學畢業生的現狀:有機會,也有歧視,不能過於高估自己,也不能放棄努力。民辦大學畢業生,初次就業質量雖然比不上985、211,但可以通過後期努力,讓自己當年的付出有所回報,絕不會是白讀4年。


高校人才真經


上民辦大學有前途麼?畢業能找到工作?這個問題的確是個不好的回答。上任何大學都有前途,只是前途多於少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民辦大學分類

目前過的好大學可以百分百的說的都是公辦大學,所有的211/985院校都是公辦高校吧,99%的碩士授予院校,100%的博士招生資格都是公辦高校,所有民辦高校實力天生不如公辦高校。

公辦高校的經費90%來之國家(或地方),所有公辦高校基本上經費是很充裕的,而且老師都有事業編制。但是民辦高校高校就慘了,所有的經費全部來之學費,那學費肯定很貴了。

民辦高校就是民間資本參與或者全資籌辦的高等院校。有的民辦高校的籌辦人是公辦高校,只要不是國家政府出資,國家撥款全資辦的都算民辦高校。

民辦高校的歷史都比較短,最早的民辦高校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也就1993年才開始,國內第一個民辦本科黃河科技學院1999年才取得本科招生資格。

民辦高校主要有3類,私人辦學,公立大學辦的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其中中外合作辦學學費最貴。

民辦高校學費

所以實力都比較弱,因為辦學經費全部靠自己籌集,所以學費都很貴,學費是辦學的最主要經費來源或者全部來源。因為民辦高校歷短,厲害的校友基本上一個沒有,所以校友和社會捐款基本上為0,所以只能學費上想辦法。

民辦高校沒有一個是來搞慈善的(宣傳是為了教育),都是有很強的功利性目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掙錢,至少是一面掙錢,一面教書育人。

民辦高校學費便宜的一年一萬多,貴的一年十幾萬。比如西交利物浦一年八萬八。而上海興偉學院一年15萬。


民辦高校個公辦高校最大的差別,最可見的差別就是學費的差別,公辦高校學費都比較便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費一年才5000塊,絕對是良心價。

民辦高校總體辦學質量比公辦高校差

對於民辦高校,掙錢是第一要務,育人是第二要務,,所以一切都圍繞著掙錢來,所以辦學思路和公辦高校不一樣,公辦高校一切都以國家各類考核排名為準,雖然造成很大的浪費,但是不坑學生。

不少民辦高校為了掙錢不擇手段,比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辦的三本院校-長安學院屢次被上級部門叫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廣西辦的北海學院,自從2017年停辦以後,資產被拍賣。

民辦高校比較不錯的高校

民辦高校中比較厲害的一些院校,尤其是一些公辦高校參與的公辦院校。比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尤其是西交利物浦和寧波諾丁漢,但是全英文教學,以培養出國留學為目的,每年出國率超過幾乎所有的985高校。

西交利物浦出國人數佔總畢業人數的85%,遠超其他985高校。

而且畢業生質量也很高,就業一般都不錯。了,超過了部分一本院校。

這類高校特點就是學費比較貴。一年八萬,加上其他雜七雜八一年十幾萬,一般人真上不起

一般家庭負擔不起,那有沒有學費低的民辦高校呢?

目前看真有。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寧波大學等,學費一年五六千,學費很便宜,在各省基本都是一本招生,因為這些高校已經由民辦轉為公辦了。

轉為公辦院校後,學費巨降,很實惠。

而且浙大城市學院有一個很大的福利,可以獲得浙江大學正規的學籍。

浙大城市學院的立交橋政策,現在還有,家長們關注一下,超級大福利啊。


民辦高校考研就業(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上面例子也給了。西交利物浦就很厲害。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更厲害,2018年,共有312人考上了研究生,其中31人被南京大學錄取,而且還有考上清華大學研究生的。實在厲害啊。


考上民辦高校,只要自己努力,找工作,考研都是沒有問題的,關鍵要自己努力。比公辦高校更加努力。

老鐵們 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上民辦大學是否有前途,因人而異,有的人在民辦大學就讀四年後照樣可以找到心儀的工作,有的人在頂尖985大學就讀,多年以後卻陷入赤貧,成為貧困戶,這在我幾天前已經寫過相關的案例。在民辦大學就讀本科,我覺得應該不會白讀四年,只要民辦大學的大學畢業生肯吃苦,願努力,敢拼搏,那麼在將來同樣可以活出光風霽月的人生。

民辦大學也是國家承認的學歷,在很多事業單位和行政部門,民辦大學和公辦大學的學歷差別並不明顯,只要你有相應的本科學歷即可。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民辦大學畢業生,他們的“畢業季”完全演變成了“失業季”,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一方面,是因為民辦大學和公辦大學中檔次比較高端的大學比起來,在生源質量、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一些用人單位往往對公辦大學中的985、211高校的大學畢業生更為認可;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些民辦大學的校風學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有的民辦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證書在大學四年中都沒搞到手,有的甚至連畢業證和學位證也因為經常掛科導致學分績點不足而沒辦法順利畢業,還有的民辦大學生在大學四年中“放浪形骸”——要麼沉迷於網絡遊戲,要麼專注於“花前月下”,在大學四年中基本上沒學到一些真正的本領……

對於民辦大學的一些大學生出現的“沉痾宿疾”,一直為公眾所詬病,也被一些用人單位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民辦大學的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壓力還是蠻大的。在民辦大學就讀的大學生,起始階段最大的壓力是經濟上的壓力:大學四年的學費是公辦大學的幾倍,學費一萬多算是“性價比”比較高的民辦大學,而有的大學一年單單學費就15萬,很多寒門學子看到這樣的天文數字,估計會倒抽一口涼氣。大學四年之後,民辦大學的大學畢業生的壓力是就業上的壓力。不過,雖然民辦大學的畢業生整體上有比較大的就業壓力,但還有一些民辦大學生在畢業後能找到心儀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的民辦大學生可以順利就業呢?

首先,順利拿到民辦大學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拿到英語四六級證書等“硬件”。我一個同事在畢業後拿到英語專業八級的證書,上個學期在我們學校任教,但是這個學期她就被一所檔次更高、待遇更好的學校“挖”走了。只要是個人才,無論你是從哪裡畢業的,都是很多用人單位眼中的“香餑餑”。

其次,民辦大學的大學生有必要耗盡“洪荒之力”爭取獎學金。在民辦大學就讀,很多學校雖然學費相當貴,但獎學金也是很豐厚的。對於用人單位來說,能拿到學校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的大學生,至少是“信得過產品”。

第三,要爭取一些對自己就業有幫助的事情。比如要與大學的輔導員和睦相處,這對你在畢業後能否成為優秀畢業生大有裨益,而很多用人單位對優秀畢業生也是另眼相看的;在大學期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入學生會,成為班委,加入黨組織,這些都能為你畢業後就業“加碼”。

老鐵門,您還需要哪些要補充的嗎?歡迎留言。


微雨潤苗


民辦大學顧名思義,辦學經費不是國家撥款,是辦學校的企業、實體或者個人等出錢辦的大學。民辦大學現在有一本、二本、三本,也有專科。


西交利物浦大學


一本的代表學校就是西交利物浦大學,學校在蘇州,是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創建的。學校2006年成立,2012年教育部同意學校實施英國利物浦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教育。


現在學校有14個學院和系,32個本科專業。英國的碩士有兩種,一種是做研究的,一種就是跟本科一樣授課型的碩士。研究型碩士點有4個,全日制授課型碩士點有24個,博士點有15個。西交利物浦大學基本是全英文授課,老師來自世界各地,都是世界名校的博士畢業生。學生有兩種選擇,一種是2+2,2年在國內,2年去英國,或者4年全在國內,最後拿的是西交利物浦的畢業證和英國利物浦大學的文憑。


西浦的學生分數線超一本不少,很多學生是沒達到985,分數又夠了211,去的西浦。西浦的學費每年8.8萬元,住宿費2000元/年。一般畢業後,學生出國讀研的比例非常高,只有小部分學生直接工作。


西交利物浦大學是合作辦學的民辦大學,還有一種是國外大學到中國辦的分校的民辦大學,比如,上海紐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比較好的民辦大學,而且有國外名校的背景。

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現在也廣受關注,它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民辦大學,一開辦就有博士後流動站。2018年成立,楊振寧任校董會名譽主席,錢穎一為校董會主席,施一公為校長。這三位都是清華的,簡直就是一個小清華。西湖大學以加州理工為藍本,偏向理工科,高起點,小而精。施一公放話,西湖大學5年後趕超清北。全國高教界和普通大眾都等著這個結果。

不過西湖大學近期不招收本科生,要2023年才開始招,估計分數線不會低。現在主要是博士生,西湖大學是面向全球招聘教師,發起人都是國內非常活躍的一線領軍人物,有足夠的影響力,所以已經招聘了不少優秀人才。西湖大學主要關注點在理學,就是數理化生;前沿技術,就是計算機、電子、光學、材料等;還有生命與健康,就是醫學、藥學和生物醫學等。


以上的都是非常好的民辦大學,在這樣的民辦大學讀書,估計不會比公辦學校差。不過民辦學校最多的是二本和三本學校。這樣的學校就良莠不齊。

三江學院


三江學院在南京,這是我國最早的四所民辦本科之一。三江大學的名字來源於江蘇省歷史上最早的三江師範學堂,三江師範學堂是原南京大學的前身,南京很多高校都把三江師範學堂作為它們學校的起源。


1992年由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幾位老師發起創辦,199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建校,2002年升為本科院校。現有13個學院、49個本科專業,正在建設碩士點。這是一所很不錯的民辦高校。收費標準是14000~19000元/年,住宿費是1100~1600元/年。

民辦校的問題


除了一些特別好的民辦校外,社會上對民辦校的接納程度不如公辦校高。這也符合實際,原因是:


第一,民辦校的師資不行。一般優秀的人才都願意去公辦校,有編制,穩定,而且也有好的科研平臺,可以按部就班地升職稱。民辦校也許待遇會高一些,但不如公辦校穩定。而且,一般民辦校的學術水平有限,科研平臺幾乎沒有,職稱上升就很困難。

<strong>

其次,民辦校的課程設置比較落後。好的課程需要緊跟科技的發展,民辦校自身科研實力有限,跟科技發展有脫節,所以課程會比較老,內容也陳舊。


第三,學風問題。

進入三本的學生,總體來說,學習都不太好,所以不好好學習的現象比比皆是,玩遊戲,喝酒,甚至打架鬥毆。學生普遍不愛學習,基本都是混日子。

題主的擔心

題主的擔心有道理,如果渾渾噩噩就是浪費四年時間,浪費金錢。但這個浪費,完全取決於自己。只要自己願意,完全可以學到一點東西。大家最愛開玩笑的藍翔技校。它為什麼這麼有名?就是因為它教出來的學生有用。


因此,你必須要提前規劃好。自己準備4年後幹什麼,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要侷限於學校上課的這點知識,在互聯網上有的是好東西,MOOC課程,名師的精品課程,只要願意學,都可以獲得。


另外,注意同學的交往,少結交一些損友,不要在無謂的社交上花費太多時間,警惕校園貸、傳銷。


祝福!


大家有啥可說的,也可以一起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