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最近,非洲東部的多個國家遭受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遮天蔽日的沙漠蝗蟲把在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國境上肆虐,所過之處片草不留,據專家估計蝗蟲數量有3600億隻之多。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面對氾濫成災的物種,我大吃貨國人民總是會驕傲的說上一句:這是沒遇上我大吃貨國的吃貨們,相關新聞底下類似的評論屢屢出現,“大網一撒,熱油一炸,隔壁小孩都饞哭了。”“風裡雨裡,餐桌上等你。”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用吃來解決蝗災難聽起來十分方便,而且蝗蟲高蛋白,高營養,對於缺乏食物的非洲人來說正是優良的食材嗎。這聽起來簡直是個完美方案。

但,吃真的能解決氾濫成災的蝗蟲嗎?

答案當然是,錯!

遠有丹麥海岸上密密麻麻的大生蠔,後有雲南梯田裡捉不淨的小龍蝦。吃貨們理想的吃光氾濫物種的情景從未出現過,反而是這些所謂的“食材”越來越氾濫了。吃的速度,永遠也趕不上它們繁殖的速度。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能夠氾濫成災的生物,必然有其優勢所在。它們繁殖速度快,世代短,適應強且往往在當地沒有足夠的天敵或沒有足夠的天敵。如果是小面積的泛濫,尚可以用機械性的捕捉方式來解決,當數量已經達到億萬級別的時候,機械性的捕捉就起不了作用了。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儘管現在看來,非洲的蝗災暫時波及不到我國,但我們永遠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吃貨解決入侵物種永遠只能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笑話,一旦蝗災入境,我國農業將面臨的是巨大的打擊。

吃貨帶來入侵物種


既然提到了吃貨解決入侵物種這個謬論,也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情——我國,乃至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的入侵物種都是因為吃貨們的一時嘴饞導致的。為了吃到兔肉,踏上澳洲的英國吃貨把幾隻兔子帶上了沒有天地,草料豐美的澳洲大陸,結果幾年後,澳洲大陸上就到處都是兔子,粗略估計這些長著一張三瓣嘴,隨時都能吃個不停的小動物繁殖到了20億隻!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它們搶佔食物資源,把綠色的草地啃成了一片荒漠,甚至差點把澳洲當地特有的小袋鼠、兔耳袋狸等逼入滅絕的邊緣。吃?對於數量巨大又能生生生生個不停的兔子而言,根本就是毫無作用。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直到澳洲人用上了生化武器——黏液瘤病毒,這些病毒能夠殺死兔子而對人類和其他動物沒有影響,生化武器一出兔子的數量才得到了控制。

在我國,這樣的問題也同樣存在,為了滿足吃貨口腹之慾引入的非洲大蝸牛、美洲牛蛙、小龍蝦、福壽螺紛紛逃離人類的控制,入侵野外,繁殖得到處都是。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出逃的小龍蝦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非洲大蝸牛

南方地區,只要一下雨,你就能在路邊看到這些個頭巨大的蝸牛,它們把綠地啃得亂七八糟不說,因為帶有寄生蟲,也不能真正地稱為吃貨的盤中餐;美洲牛蛙在池塘中發出惱人的叫聲,把原生的青蛙逼得無處可去;小龍蝦在田埂上作威作福,把雲南的梯田挖的滿目瘡痍;福壽螺在河道兩側肆意繁殖,而使用福壽螺引起的引起的廣州管圓線蟲病早已是人盡皆知……

非洲蝗蟲氾濫成災,中國吃貨真能吃光它們嗎?

所以啊,永遠別想用吃解決氾濫的物種,吃貨的力量沒你想象的那麼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