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旱之年必有蝗災,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性規律,近期蝗蟲災害氾濫,一場發源於東非的蝗災已經席捲多個國家。

現如今4000億蝗蟲已經抵達印度,面對氣勢洶洶的蝗災,印巴雙方開始進入緩和狀態,這個讓國際都頭疼的巴以衝突問題,如今在一場蝗災之下,暫且偃旗息鼓,甚至讓雙方握手言和來共同應對災害,蝗蟲的威力竟至於此。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而區區蝗蟲有何威力,不就是讓我們捉來玩,拿來烤的嗎?

是的,一隻,兩隻,幾隻蝗蟲確實處在生物鏈的低端,任由高等一點的生物擺弄,但若是多了呢,很多很多,如上面提到的4000億,那是何等的鋪天蓋地!怎麼會產生出這麼多的蝗蟲,那是因為它們有著超強的繁殖力,這是如蝗蟲一般的生物能夠長存於地球的唯一方法!

大多數蝗蟲從卵中出生到成蝗交配繁殖只需要30天左右,而一隻成熟雌蝗一生平均能產卵200~1000粒。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蝗蟲的發育過程包括受精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於不完全變態發育。在繁殖季節成熟的雌、雄蝗蟲交配後,將卵產在乾燥的土壤中。繁殖率極高,每隻蝗蟲一次產卵六十至一百二十粒。

蝗蟲一般每年繁殖兩季,越冬卵孵化併發育成若蟲,若蟲蛻皮5次後發育成夏蝗;夏蝗交配後產下受精卵;受精卵孵化併發育成若蟲,若蟲蛻皮5次後發育成秋蝗。蝗蟲的生活史如圖: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在溫帶地區,蝗蟲一般一年生兩代,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可以繁殖3~4代,當年生的蝗蟲多數都可以繁殖,也就是說,一隻蝗蟲當年產的卵,發育成成蟲之後仍然可以繁殖1~3代,即便按最低的兩代和最低產卵數量來看,也就是1×200×200=4萬,如果是三代的話就是800萬了,4代就是16億了,這種如複製式的繁殖方法,成幾何倍數的增加。

哪怕天敵再多,擋不住我能生呀!它們的可怕在於,數量驚人,食量同樣驚人!

蝗蟲孵化之後就可以啃食植物,它們的成長以及交配和繁殖過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植物來給他們提供營養。小型蝗蟲一生能吃掉100克左右的植物,大型蝗蟲則可以吃掉數百克植物。3000萬到5000萬隻蝗蟲可以覆蓋150公里,一天吃掉200噸作物

蝗蟲不僅繁殖能力強,而且還具有非常強的遷移能力,這也就使得他們可以迅速從一個乾旱災區轉移至另外一個乾旱災區。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次巨大的蝗災終究從東非已經遷移到中巴邊境了的主要原因了。從東非的蝗蟲群來看它們就像閃爍的烏雲一樣懸掛在地平線上。這批蝗蟲遠看像是滾滾濃煙,接近後這數十億蝗蟲又像難以計數的雨點,玫瑰色的蝗蟲把樹染成了粉紅色。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蝗災通常發生在乾旱年份,因為乾旱可導致土壤中水位下降,地面植被稀疏,蝗蟲可大量產卵,而且氣溫條件容易孵化,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同時,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

相反,多雨和陰溼環境對蝗蟲的繁衍有許多不利影響。蝗蟲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會延遲蝗蟲生長和降低生殖力。在適宜的溫度內,溫度越高,所需發育的時間越短,它們對產卵場所有比較嚴格的選擇,一般以土質堅硬,並含有相當溼度在10%~20%的土壤,有陽光直接照射的環境最為適宜。

一旦氣候變得乾燥,土壤中的水分迅速減低,它們更會呈爆發式增長,因此,它們會在一個面積不太大的範圍內,大批地集中產卵,再加上這小區域裡的溫溼度差異很小,使卵孵化整齊劃一,以至蝗蟲的幼蟲一開始就形成了互相靠攏、互相跟隨的生活習性,於是如此聚集成群,形成了可怕的蝗災。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乾旱與蝗災似乎就成為了統一性的話題,乾旱之後接著就是蝗災,在古代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老百姓也只能將這種災害歸咎於上天對於人類施政者的懲罰。現在有了科學的的佐證,乾旱與蝗災之間的統一性就得到了證實。

這要從蝗蟲的生長繁殖規律來看,雖說動物都需要水分,但是蝗蟲的取水來自於植物體中,並不像其他動物一般需要單獨飲水。這一獨特點也就使得蝗蟲對於乾旱並不敏感,不會因為乾旱導致其渴死。

但是乾旱卻提供了另一大優勢:繁殖,蝗蟲產卵的地方往往需要較為乾燥的環境,產卵於土壤,這也就是為乾旱條件下,蝗蟲快速繁殖擴張提供了先決條件。 這也就應了俗語說的“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對於風調雨順的年份,往往蝗蟲災害反而沒有那麼嚴重,然而乾旱情況下,或者草原過度放牧,刺激土表過於乾旱後則會導致蝗災的發生。

有印象的老一輩講,在當年河南發生蝗災的時候,從地裡或者草地過去,黑壓壓一片全是蟲子,而且由於蝗蟲數量過大,這也導致群落性的蝗蟲飛過之後,農田寸草不生,地裡的稻穀、玉米、高粱、穀子等,任你糧食還是蔬菜,飛過之後一片荒蕪。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蝗蟲在高溫潮溼的環境更容易生病,其實這跟兔子吃多了帶露水和雨水的草料容易生病有點像。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更利於蝗蟲生存。較乾旱的環境,植物的含水率低,吃進同樣多的植物,蝗蟲的營養物質攝入更高,生長更快。

實際上乾旱的環境為蝗蟲營造了良好的產卵、孵化等條件,但並不是說只要具備條件就一定會發生蝗災,並且還要區分開春旱、夏旱和秋旱。例如蝗蟲夏秋季節產卵後,遇到充足雨水會“爛壞”,而春天干旱少雨則有利於越冬蝗蟲卵的孵化,所以適度、適時的乾旱會大大提高蝗蟲的繁殖成功率,繼而發生蝗災。

如果秋季多雨,那麼湖沼河灘的水位就會上升,把夏蝗的蟲卵或者幼蟲就會淹沒,蝗蟲也就不會大量孳生,秋蝗產卵也沒有較多合適的地點,所以來年夏天蝗蟲也就不會過多。此外由於雨水多、溫度低,蟲卵的生長率低、死亡率高,加上它們的天敵例如青蛙的數量也會增長,所以蝗蟲得數量才會少。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而蝗蟲的產地由於乾旱造成蝗蟲的大量繁殖和植被減少,這會造成蝗蟲向植被豐富的地方集中。蝗蟲在低密度下是獨居的,危害不大,當蝗蟲密度達到臨界值,蝗蟲會變的狂躁,焦慮,變得有攻擊性,並會出現同類相食的現象,這時蝗蟲會你追我趕,像烏雲般集結,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人們望蝗興嘆。

歷史上我國發生過很多次蝗災,我們常常用“遮天蔽日”、“漫山遍野”、“赤地千里”、“寸草不留”等詞語來形容蝗災的所到之處。在乾旱季節裡本來草本植物、禾本植物就不充足,會使蝗蟲掠食完當下的作物後,在乾旱造成的“壓迫機制”下遷徙到其他區域,所以就會發生寸草不生,但飛蝗卻蔽天如黑雲,聲如風雨而過的現象。

農耕時代,蝗災跟水災、旱災並稱為“三大自然災害”,正如明代農學家徐光啟在他的《農政全書》中論述的那樣:“兇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水、旱多災,尚多幸免之處;為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所以人們對蝗災的忌憚要遠甚於其他兩災。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徐光啟《農政全書》

而最近幾十年來我國也同樣發生了普遍性的乾旱,但是並未形成蝗蟲災害,一來得益於如今的病蟲害防空預警,二來如今農田灌溉設備已經比較完善,不至於在田間導致乾旱,其三生物化學防治手段技術水平已經大大提高,能夠對蝗災產生的溫床到有效控制。

但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來自於東非,而入今攻入印度的沙漠蝗蟲可以直接把卵生在沙漠的沙子上,擁有恐怖的繁衍能力和傳播能力。所過之地,寸草不留。一天糟蹋的糧食相當於3.5萬人口的口糧,破壞力相當驚人。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東非沙漠蝗蟲遷徙圖

很多人非常樂觀,因為有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蝗群遷入我國的可能性不大。但對於蝗蟲的進展,還是提前做好預警更令人安心,否則就不僅僅是自然災害了,人禍同樣更可怕。來自印度的蝗蟲仍然在兩個方向令人隱憂。

一個是向東進入南亞,從緬甸進入雲南、廣西。這種可能性其實還不小。蝗群往北走不通,繼續往東,然後由南往北,進入華南、華中、華東;一個是從瓦罕走廊進入新疆。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對於沙漠蝗蟲來說也未必,尤其到了4、5月份,新一批的蝗蟲適應高原氣候後,通過全長400公里的瓦罕走廊,對於蝗群來說也就是1天多點的時間。

蝗蟲的可怕源於其繁殖力,繁殖如複製,低等生物終靠數量取勝

要提前預警,不可大意

這兩個方向的所有省份應及時有效的做好預案,防“敵”於千里之外。此外應該儘快助力印度和巴鐵,拿出我們自己治蝗的經驗,“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都懂,御“蝗”於境外,方能高枕無憂,絕不能寄望它們群遷的可能性為零上。重蹈覆轍要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