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自身短板胆小、自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在思考什么是绘本时,我们可以着眼于作为书的绘本本身的特点,还可以着眼于绘本和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绘本具有什么意义;对读故事的成人(作为绘本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和听故事的孩子双方来说,绘本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等,这一点尤为重要。——松居直

6—12岁的孩子自尊以重要的方法发展,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将自己与别人比较,以评估自己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社会标准。如果孩子的自尊在总体上是积极的,他们就会认为自己能做好一切,如果孩子的自尊在总体上是消极的,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在这个时期,最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之一,可能就是应该如何消除短板带给孩子的自卑感?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正是消除孩子自卑教育的绘本—《消防车吉普达》。虽说是教育,但它并没有一板一眼的说教,而是通过消防车之间的故事,来告诉孩子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孩子因为自身短板胆小、自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消防车吉普达》是日本交通工具主题绘本的开创者山本忠敬先生绘图创作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的消防站里。

消防站里有云梯消防车阿高,高压喷水车阿泵,急救车阿快,以及用旧吉普车改造的小不点消防车吉普达。吉普达没有阿高高,没有阿泵用力,也不像急救车能救人,谁都不把吉普达当回事。吉普达觉得,在人们的眼里,自己既不起眼又难看,不由得难过起来。

直到一次森林小屋发生火灾,又窄又陡的山路让阿高、阿泵、阿快都不适合前往,小不点吉普达临危受命扑灭了大火,第二天小镇报纸刊登了吉普达大显身手的照片,吉普达一下子成了英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吉普达虽然个子矮小,却很能干。一旦有小房子着了火,他就立刻“呜啦呜啦”地响着警笛,开足马力飞奔过去,不一会儿就把火扑灭了。可是,阿高、阿泵和阿快却总是说,“这算什么呀,不过是一场小火灾,小不点儿去刚刚好”,或者说“还“呜啦呜啦”的以为自己很威风呢”之类的话。”

在自尊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父母经常贬低孩子、或者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做比较,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过低的自我评价,一旦孩子的自尊水平处于消极阶段,那他很可能就会因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而排斥新事物,让自己处于自卑中。

在《消防车吉普达》中吉普达就认为,在人们的眼里,自己既不起眼又难看,很难过。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较低的自尊水平中,就会陷入一种逐渐无法摆脱失败的恶性循环一种。例如,小明的自尊水平一直很低,现在正面临一场重要的考试。低自尊,让他认为自己一定会考砸。带着这种焦虑的心态,他就无法用心复习,还有可能他觉得自己注定考砸,学也没用,于是就不再复习。

最后,高焦虑和不努力导致了他的预期结果:他考砸了。而这场失败恰恰印证了他的预期,也强化了他的低自尊,让他逐渐陷入一种失败的恶性循环一种。

为了打破这种死循环,父母可以用提高孩子自尊水平的方法。

吉普达打破低自尊的契机是森林小屋着火,又窄又陡的山路让阿高、阿泵、阿快都没法前往,吉普达临危受命扑灭了大火。这种大火让吉普达明白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只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有长短板,短板放在恰当的地方就是长板,关键在于转换观念。

​肯定孩子的努力,及时称赞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无意识的在使用“伪挫折教育”,就好像打压孩子、让孩子受苦能帮助孩子成功一样。

《中毒的父母》里说到: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你看看人家”、“你怎么这么笨”、“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在父母看来这可能就是一句无关痛痒的话,但是在低自尊的孩子听来,这可能就是事实。

吉普达在灭到森林小屋的大火前,也有过很多次灭火的经验,但是还是没有人把吉普达当一回事,镇上的孩子们喜欢围着阿高、阿泵、阿快玩耍,对着吉普达,他们只会说“什么呀,原来是吉普车改装的”。对于吉普达的灭火经历,阿高、阿泵、阿快也是冷嘲热讽,在别人眼里,吉普达就是不起眼又难看。

如果不是因为森林小屋的灭火上了报纸,吉普达依旧不会承认自己的自我价值。这就好比小孩一样,他们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态度来评价自己。别人夸他,他就会认为自己很好,别人贬低他,他就认为自己不好。

对于自我评价还依据别人的言行来判断的孩子来说,一件事不论失败与否,父母都需要及时的肯定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称赞他们的坚持。因为学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别人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贬低、打压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胆小,但称赞却能让孩子知道他也有长处,其他人也会看见他的长处。

就像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那样:“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