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与清朝嘉庆,有时混音,请问他们是怎样的皇帝?

君诚生活小记


明朝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是明代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礼议之争。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他还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

但与此同时,他日渐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 他为人非常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虽然清人编纂的《明史》说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但是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明朝的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刀笔传神


大家好,我是小观点大历史,我来回答。

导语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年号嘉庆,后世称嘉庆帝。

嘉靖中兴

嘉靖帝统治前期,出现“嘉靖中兴”的局面。嘉靖帝励志效法太祖、成祖,大刀阔斧推行了“新政”改革。

1、政治上他勤于政务,集异纳谏,大赦天下,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重整朝纲,总揽了内外大政。他吸取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

2、经济上严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重新整顿赋役,赈济灾荒,减轻租银,体恤民情,治理水灾,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

3、军事整顿军队守兵东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

4、文化

上改革科举之弊,改正孔子称号和典祀,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

崇奉道教

嘉靖帝统治后期,由于国家承平日久,逐步丧失进取精神,日益腐化,开始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而嘉靖皇帝更是被道士用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所迷惑。在此期间,嘉靖帝在用人上“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态度变化很大。

嘉道中衰

嘉庆在位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史学家称这时期为“嘉道中衰”。

乾隆六十年,嘉庆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后即帝位。但此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嘉庆四年乾隆帝驾崩,才得以开始亲政。

1、乾隆末年清王朝已经面临危机四伏的政局,即位后他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顿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以及死党。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清朝政局的颓败。

2、在阶级矛盾尖锐时期,各地还接连爆发农民起义,嘉庆在此期间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和瓦解了起义军。

3、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嘉庆二十一年,清政府拒绝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

两者之间的比较

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执政的前二十年中颇有作为,开创了中兴局面,但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后日益腐化,朝政日坏、崇奉道教并祸及自身、寻兴大狱、误用佞臣、刚愎自用、局势动荡不堪。

嘉庆帝在位期间正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而清政府闭关锁国,国内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从此刻清朝由盛转衰。


小观点大历史


嘉靖是明朝大明世宗皇帝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嘉庆是满清仁宗皇帝爱新觉罗·颙炎(就是乾隆帝和令妃的儿子,15阿哥颙炎)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1796年至1820年。

明嘉靖年间,权臣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清嘉庆年间,是清朝由康乾盛世转向衰落的一个转折(实际上从乾隆后期就开始衰落了),虽然嘉庆四年查没了贪官和珅的家产,高达8亿两白银,顶的上大清十年的国库收入,但是并没有给嘉庆维持好基业,其父乾隆浪费过度,造孽太多了。嘉庆帝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但是因为忠臣干将老的老死的死,腐败之癌由乾隆晚期侵蚀到国家肌体,嘉庆晚期的已经不可救药,大清帝国自此走向末路。到了嘉庆儿子道光那儿,鸦片战争就打进门了。

其实两人还是有点相似之处的,嘉靖身边有严嵩,嘉庆身边有和珅;嘉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后期他日渐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二十一年(1541年)更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嘉庆即位之初整饬内政,整肃纲纪,清室也是焕然一新,但是其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如果给两位的政绩打打分数,嘉庆会高一些,但是嘉庆是从政治清明的乾隆手里接手的家业,守成比创大业要容易,嘉靖接手的是昏庸的正德帝的江山,拿到手里已经千疮百孔。这方面来说,两人其实彼此彼此。


睿读西游


嘉靖:

1 聪明。首先,通过“大礼仪”事件,培植代言人,和反对他的文官集团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分化了文官集团,最后取得“大礼仪”完全胜利,完全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其次,明白了皇权的真谛,中后期嘉靖基本上不上朝了,不参与到具体的事务管理中去了,不做事,便没有责任,他就可以做一个不用负责任,但是有无限权利的裁决者;同时不上朝,还可以给群臣带来天威不可测的压力,群臣在巨大的压力完全臣服在他的脚下。

2 自私 压制住群臣后,他并没有励精图治,而是一心想要长命百岁,沉迷于求仙访道,对民间疾苦丝毫没有兴趣。

嘉靖虽然在驾驭群臣上是成功的,但是作为皇帝,确是失败的,在他的统治下,明朝开始从骨子里完全的腐败了,后面的几朝开始病入膏肓,以至最后灭亡。

嘉庆:

1 谨慎。做皇帝的前三年,乾隆还健在,知道老爹是在考核自己,所以事事小心,乾隆笑,他笑,乾隆不高兴,他也跟着难过,就连自己的皇后死了,也尽量不在老爹面前穿素服,尽量避开老皇帝经过的路,怕老皇帝忌讳。

2勤政节俭,有同情心。打猎这种狂欢性活动,他都是意思一下,就回去批阅奏折,有次酷暑时节,大臣给他汇报工作,大汗淋漓,嘉庆亲自给他扇扇子,后来这个大臣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感动的大哭。

3 早期励精图治,后期墨守陈规。早期霹雳手段拿掉和珅,大力度反腐倡廉,全国实行新政。但是文官系统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清朝内部动荡不安等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而且还在继续恶化。嘉庆感到努力换来的却是失败,就放弃了改革,后期保守愚钝,凡事只看祖宗成法,清朝也不可避免的向下坠落。

由于他还遵循闭关锁国的祖训,欧洲大陆上兴起的“工业革命”这个千年难遇的历史变革,清朝完全的错过了,导致了我国二十世纪的沉重灾难。




世界历史五千年


楼主好

明世宗 朱厚熜(1507年-1567年) 年号 嘉靖 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明朝实际控制政权最长的皇帝

嘉靖帝前期也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他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大赦天下,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总揽内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实现了嘉靖中兴 ,但是在后期他痴迷于道教,希望通过修道让自己长身不老。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生“壬寅宫变”,差点死于宫女之手。在大臣向他觐见的时候还不能称他为皇上,必须称他为真人,后期的嘉靖几乎不理朝政,但是他却也非常精明,年到60也能控制朝臣。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死于乾清宫,谥号:太上大罗天下紫极长生圣智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武雷大真人玄都镜万寿帝君(手打不容易啊)

嘉庆帝(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

嘉庆帝从乾隆帝手中接过政权清朝已经时江河日下,嘉庆帝亲政以来整饬内政,整肃纲纪,政治贪腐,诛杀和珅,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勤勉努力,对政府那是非常的伤心,奈何国际机器已经开始出现各种毛病,嘉庆帝也无力更改。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0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两位皇帝还是有相同的地方比如,遇刺,嘉靖帝遭遇“壬寅宫变“,而嘉庆帝遭遇”侍卫陈德行刺“(嘉靖,嘉庆异口同声:我们都被杀过,还没杀死哈哈哈)


小历史课堂


这两个能当上皇帝都很意外,朱厚熜的堂兄正德皇帝身后无子,由于朱厚熜年少父亲早亡,被选为继承人当上皇帝。永琰(即位以前的名字),十五阿哥,排名靠后,资质一般,但是乾隆皇帝把前面的儿子都熬死了,只剩永瑆,永璇,永琰三个可以选。永璇有残疾不行,永瑆有才华,但做事不顺着乾隆,所以永琰当了皇帝。

这两个人在位在位时都是王朝的转折点。嘉靖朝,北方俺答时常犯边,东南沿海倭患频发,朝廷内部先是嘉靖与朝臣就大礼议之争(就是嘉靖生父的地位问题),然后是夏言与严嵩争权,后期严嵩把持朝政。嘉靖于中后期深居宫中迷信道术,暗中观察朝局。

嘉庆即位后,乾隆朝积弊逐渐演化升级,民间起义,白莲教,天理教作乱不断,连年用兵平乱军费开支巨大,虽然处置了和珅,仍然没有解决官场贪腐,造成国库空虚,加重了内部矛盾,国运急转直下。


大明成山卫指挥佥事


言简意赅的说,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非常有心计而且城府很深,实际操纵着朝政,冷眼观察着朝臣,是最能体会专治皇权优越性的皇帝,满清嘉庆帝相对平庸,权利,能力,智商,传奇色彩都逊色于嘉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